千年古剎寒山寺,月落烏啼姑蘇裡

2020-12-21 瀧包小孩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江南古剎寒山寺的碑廊裡,有一塊石碑上面鐫著唐代大詩人張繼這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詩。這塊由清末著名學者俞樾書寫的詩碑,成為了姑蘇寒山寺中的一絕。

據記載,寒山寺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其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希遷兩位高僧創建寒山寺。歷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蹟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

寒山寺中的殿宇大多為清代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廊、楓江樓、霜鍾閣等。其中大雄寶殿格外炫目,殿宇門桅上高懸「大雄寶殿」匾額,殿內庭柱上懸掛著趙樸初居士撰書的楹聯:「千餘年佛土莊嚴,姑蘇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閻浮夜半海潮音。」須彌座用漢白玉雕琢砌築,晶瑩潔白。座上安奉釋迎牟尼佛金身佛像,神態安詳。兩側靠牆供奉著明代成化年間鑄造的十八尊精鐵鎏金羅漢。

寒山寺的建築布局沒有嚴格的中軸線。寒山寺山門前面的石拱圈古橋是江村橋,橋堍與山門之間那垛黃牆稱照壁。山門兩旁兩棵古樟。黃牆內古典樓閣飛簷翹角,右為楓江樓,左為霜鐘樓,都源于楓橋夜泊詩。佛龕背後一尊威風凜凜的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將之首的韋馱將軍像。

秋夜,月色不再朦朧,月亮皎潔明亮,清輝溢耀。寒山寺裡,散發出野花雜草陣陣清香,夜鶯聲聲,清脆動聽。樹木花叢中,小鳥嘰嘰地叫,賞心悅耳。伴隨秋而來的天籟之音,疏落的蛙聲,稀弱的蟬鳴聲,傳遞著寒山寺夏天的離去。

這一年四季,月落烏啼,夜半鐘聲伴客眠。

相關焦點

  • 寒山寺的新年鐘聲——日本人何以青睞《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曾經流行的歌曲《濤聲依舊》,把許多中老年人的懷舊思緒,像浪濤拍岸那樣拍響了無眠之夜的回憶。這首歌的歌詞,充滿了中國古典文學元素,既有唐詩《楓橋夜泊》的意境,又有現代歌曲詞作者的「鄉愁」情懷。
  • 一個考試成績不好的同學途徑寒山寺,寫了一首詩流傳了上千年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是唐朝詩人張繼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亂後,自己科考失意,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這首羈旅詩。沒有想到,一個落拓不羈考場落第的秀才,途徑寒山寺的一時鬱悶心情寫了幾句詩歌,竟然流傳了上千年。竟然超越了當時無數得意的學生,超越了狀元榜眼探花。
  • 《夜宿寒山寺》
    夜宿寒山寺 鄭建平 詩作隨筆: 我應朋友之約,於2019晚秋,參禪宿在寒山寺,夜讀寒山子與拾得兩位唐代高僧的詩集,不由想起了在千年之前的那個夜晚: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
  • 氣象詩刊|項明眉:「月落烏啼霜滿天」是「霧」不是「霜」
    閒話古詩考證作者: 項明眉《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絕句。寒山寺也因為這首詩而曉喻全國。但竊以為首句「月落烏啼霜滿天」(仄仄平平仄仄平)的「霜」用得不妥。理由有二:其一、「霜」是平聲,這裡應用仄聲。古人寫詩很嚴謹,一般除了固定名詞無法改動以外是不會輕易留拗句的。其二、從氣象學的角度考慮,「霜」是地面的凝華現象,不可能「霜滿天」,這是一個常識性的科普問題,不可忽視。說到這大家都會想到用「霧滿天」比較合適(因此極有可能是版誤訛傳)。
  • 寒山寺,姑蘇城外的千年網紅是怎樣煉成的
    而在蘇州古城西側的寒山寺,也因為張繼「到此一遊」的感慨,成為多少人嚮往的名寺古剎。By 攝影師雪山就因為他的那首詩,姑蘇城的剪影和寒山寺的鐘聲纏綿在一起,一不小心就紅了千年。>遠方是潮平兩岸闊,身後是尋常巷陌,耳邊迴響的卻是寒山寺的鐘聲。
  • 遊在蘇州之十:寒山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進入景區,通往寒山寺正門的道路兩旁,黃色牆壁櫥窗裡布滿了寒山子與唐、宋、元、明、清歷代文人墨客、抒寫寒山寺的詩句,人們駐足品讀,散發著寒山寺濃濃的文化氣息。 寒山寺的正門朝西,一般寺廟的正門朝南,為何朝西?有如下說法一,寒山寺的門前是古運河,為方便救火(寺內曾發生火災5次、也說7次)。
  • 遊在蘇州之十:寒山寺(作者 高志明)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代詩人張繼京城趕考落榜,又逢安史之亂來到蘇州,停靠在楓橋邊船上作的這首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詩句使寒山寺名揚天下,成為遊客遊蘇州的嚮往之處。特別是假節日,寺內寺外、遊人如織、絡繹不絕、成為楓橋景區亮麗的風景線。
  • 月落烏啼霜滿天——犯了致命錯誤的《楓橋夜泊》,為何能流傳千年
    一、《楓橋夜泊》的「鐘聲」之謎張繼的《楓橋夜泊》有三個謎題,其一是詩的第一句提到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我們都知道,霜是降於地面的,它雖然也可以落到樹的枝丫上,但是絕不可能像大雪一樣「漫天」。同樣是自然界中因嚴寒導致的水分結晶,只有雪花才能一片一片,緩慢地在天空中飄灑而下。因為過程較慢,才能將其視為瀰漫飄飛於天空之中。
  • 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這首詩犯了個致命錯誤,為何還能千年流傳?
    可以說蘇州的寒山寺、楓橋之所以能夠成為無數文藝青年追捧的旅遊勝地,全因張繼的這首詩。 90年代風靡一時的歌曲《濤聲依舊》,靈感來源就是這首《楓橋夜泊》。 而且不僅是中國,還有日本甚至其他亞洲國家都將這首詩編入小學教科書。
  • 關於寒山寺的歷史,不僅楓橋夜泊,你的誤讀可能還有很多
    導語:走馬看花的打卡是對旅行最大的浪費,行走的意義在於用一雙智慧的眼睛,穿越千年的廟門,看透歷史背後的滄桑起落,知道來處,知曉歸途。「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在古代就是文人墨客的打卡聖地自從寫出了《楓橋夜泊》這首千古絕句,寒山寺就盛名遠揚了。連宋代大詩人陸遊也寫下了「七年不到寒山寺,客枕依然半夜鍾。風月何須輕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的詩句。而後世的文人墨客們,只要來到蘇州,也必然要在寒山寺打卡留念。
  • 別只知道「姑蘇城外寒山寺」,寒山寺背後的故事更傳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蘇州——姑蘇,我們來了!
    在浩翰的古典詩歌裡,能把楓橋、寒山寺的秋夜景色寫得這樣好,除張繼外,還沒有第二人。由於這首詩的問世,提高了楓橋、寒山寺的聲譽,使它至今仍是國內外遊人觀覽的勝跡。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楓橋夜泊是如此的美!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 難道是古剎存放的千年古屍復活?夜半時分,古剎內神秘腳步聲之謎
    有悠久的歷史的龍興講寺是座古剎結合的古建築群,總體古建築群均為木製構造,修建於公年628年唐代貞觀階段,是我國古代高僧大德傳經傳播的佛法講經場地。龍興講寺千餘年來根據各朝各代的整體規劃修整,目前為止仍然儲存得非常詳細,是在我國工程建築及文化藝術歷史時間更為關鍵的古時候古建築群。
  • 「千年古剎」宏覺寺發現千年梁檁彩繪和題記
    2020年10月17日,青海西寧宗喀大慈宏覺寺舉行「千年古剎西寧宏覺寺舊殿修復中發現重要文物梁檁彩繪與題記專家研討會。」近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千年古剎」宏覺寺的舊殿修復中,發現重要文物梁檁彩繪與題記——這些穿越千年歲月的圖文印記,記載了什麼?又講述著這座古剎怎樣的歷史故事?
  • 春櫻盛開的雞鳴寺:讓千年古剎充滿詩意,花月的南京美不勝收!
    自南朝梁武帝時定都南京後,給南京這座城賦予了濃厚的宗教文化氣息,各種千年古剎隨處可見,其中最具代表的莫過於雞鳴寺。關於這座寺院的歷史,山野君恕不贅述了。每到春櫻的季節,古韻悠悠的雞鳴寺充滿了詩意,千年古剎外的櫻花大道宛如時空倒流而降臨到大唐盛世的中原都城。
  • 楓橋夜泊——傳承千年的文化意境,至今讀來,濤聲依舊
    月落烏啼 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 不見當初的夜晚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一下這首傳唱千年的上等佳作。解析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下詩人張繼和他創作這首詩時的時代背景。張繼乘船來到楓橋下,聽著不遠處寒山寺傳來的鐘聲,孤寂而遼遠,想起自己失意的功名,國家凋敝破敗的景象,以及安史之亂中百姓悲苦的流離,不由的思緒萬千,愁怨鬱結,吟出了那首聞名千古的《楓橋夜泊》。
  • 山西六日有感之三:瀏覽千年古剎懸空寺
    這次山西千年古文明之旅值得一提的就是瀏覽了千年古剎懸空寺。這裡之所以用瀏覽這個詞來描繪,是因為自己雖然進了懸空寺景區,其實自己並沒有真正登上懸空寺,而只是遠觀了懸空寺,聽了導遊一番繪聲繪色的講解。這次山西之行的第二站是位於大同市恆山山脈的千年古剎懸空寺。我們一大早辭別了五臺山的五爺廟,一路向北出發,在陽光的照射下,我們的車輛翻過了五臺山,領略了五臺山頂的風光,然後又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由於自己初到此地,車輛行走的又是山路,自己坐在車上也是不辨東西,車輛大約行駛了大約兩個多小時,也不知轉了多少彎,走了多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