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泰山上的慈善寺
老北京有不少民間香會組織,定期進行朝山進香活動。香會組織活動的場所中,影響最大的統稱為「三山五頂」。三山係指平谷區的丫髻山、門頭溝區的妙峰山和石景山區的天泰山;五頂係指東、西、南、北、中五座碧霞元君廟。坐落在天泰山西崖之巔平臺之上的慈善寺(天泰山又作天台山),坐北朝南,群山谷地之中心,左右與後方皆有靠山,又有永定河蜿蜒流過。這座距京城40餘裡的寺廟,山不高但很秀麗;寺不大卻很幽深。過去香火旺盛之時,還有一首民謠在此處傳唱「耕讀山水間,古剎好春眠;人騎白鶴去,皇帝也不換」,體現了慈善寺幽靜閒適的人文歷史風光。
在這條古老的香道上,沿途景物眾多,如顆顆耀眼的明珠。有人徜徉其間,在憑弔歷史遺蹟的同時,又可回味古香道上的迷人風光。
始建於明代的慈善寺,數百年來,幾經衰敗與繁榮,而綿長的古香道上蘊藏的不僅是星星點點的香會記憶,更是博古幽深的京西香文化。鱗次櫛比的寺院,供奉的諸神也帶有濃鬱的民俗色彩,關於魔王和尚傳說、和璽彩繪、馮玉祥三上天泰山至今也是眾說紛紜......這座神秘的歷史古剎昔日香火鼎盛,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直到今天依舊吸引著眾多香客紛至沓來。
2020年10月,由北京石景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慈善寺文物保管所承辦的「文脈悠遠 ·香韻百年」慈善寺古香會歷史文化展活動即將面向公眾開展。
慈善寺突出「香道、香會、香客」的「三香」文化元素,在展示原有的25個殿宇的基礎上常設香文化展、古香會香客歷史文化展、古香道歷史遺蹟展、馮玉祥將軍展四大展室,定期開展古香道文化講堂及互動體驗活動,打造慈善寺古香道文化陳列館,深入挖掘和探索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深厚文化內涵。
昔日,到慈善寺進香,南、北兩條香道上有眾多的名勝古蹟,如顆顆璀璨的明珠,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優美的自然環境,古色古香的建築,令人神往。如今為了營造清晰濃厚的慈善寺古香道文化氛圍,完善慈善寺內展覽展示參觀路線,本次活動還特別以「古香道」為出發點,全面整合寺內文昌閣、臥佛殿、觀音閣、三皇殿、龍王廟等原有廟宇殿堂,以及「馮玉祥展室」「古香道歷史遺蹟展」「古香會歷史文化展」等與古香道文化相關的景觀景點,融入「香文化」元素、結合「慈善寺」特點統一設置標識牌,積極打造慈善寺古香道文化陳列館,更便於廣大遊客能利用最佳展線、最快速的了解慈善寺的古香道文化深意內涵。
慈善寺百年香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隨波逐流,與連接一起的京西特色古香道作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閃耀著屬於歷史古剎的風採。探秘寺廟傳說,體會京西古香道文化,在科技進步的今天,也開始探究用數位化的眼光看此處歷史遺蹟。
此次遊覽路線的設計中,慈善寺利用時下應用最廣泛、最受群眾關注的微信小程序,針對慈善寺中文昌閣、臥佛殿、觀音閣、三皇殿、龍王廟等殿堂,特別定製了慈善寺院落殿堂的電子講解系統。這是慈善寺創新發展的第一步,也是百年香會繼承發展的關鍵一步,通過此舉,遊客運用微信小程序便可查看慈善寺概況及遊覽路線,並可通過掃描各殿二維碼,獲取各殿的詳細簡介故事和景觀圖片,了解更多慈善寺的歷史文化故事,探索京西古香道文化淵源。
責編: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