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幾千年來,食物一直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食物做得好與壞影響著人們的食慾,好的食物讓你心滿意足、心情愉悅;差的食物令你整日無精打採,甚至可能會出現抑鬱症呢。
說到食物,就不得不說一下菜刀了。一把優秀的菜刀鋒利無比,切菜能夠切成自己想要的形狀;一把優秀的菜刀不易崩口磨損、防鏽耐磨,在經常保養的情況下,使用時間長達十幾二十年;一把優秀的菜刀價格親民,人人買得起。中國這四把菜刀,名氣大卻被人們忽略,外行人不懂,聰明人偷偷用!
1、王麻子
王麻子創立於1651年,因掌柜姓王,臉上有麻子,人們為了方便稱呼,便叫他王麻子。王麻子其傳統鍛制技藝已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老字號。
王麻子菜刀採用冰火兩極工藝,鋼材結構穩定,耐磨抗腐蝕、歷久彌新、持久鋒利;在設計上,菜刀符合中國人傳統審美;菜刀表面潔白無瑕,紋理細膩,不失為廚房的一把手。
2、張小泉
張小泉成立於1628年,至今已有接近400多年的歷史了,在刀剪行業流傳著一句話:「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他們倆家的菜刀是國內「菜刀狀元」,由於做工精緻而深受人們喜愛。我國話劇作家田漢曾作詩讚頌張小泉剪刀:「快似風走潤如油,鋼鐵分明品種稠,裁剪江山成錦繡,杭州何止如并州」
張小泉雖是做剪刀出名,但剪刀與菜刀工藝相近,因此張小泉在菜刀刀具行業也有一席之地。張小泉菜刀經久耐用,從外觀看表面磨紋細緻,因其經過特殊的淬硬處理,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刀刃口線平直。
3、鄧家刀
鄧家刀興起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是傳統手工鍛造的菜刀,以高超的鍛打技術和精湛的手工製作工藝贏得了國內外客商的好評。產品顯著特點為:背厚、口薄、鋒利、省力、易磨。
4、陽江十八子刀
陽江十八子刀在國內「陽江十八子」佔據62%的刀具市場,被譽為「中國第一刀」。十八子刀自己就有專門的鋼材,其自行研製的鋼材具有抗菌抗腐蝕性好、高硬度、韌性強的特點,與普通菜刀相比,十八子作菜刀更鋒利、更具衝擊力,不易變形等特點。
十八子子作刀具按照功能可分為三種刀,如砍骨刀、斬切刀、切片刀。砍骨刀用於砍很硬的排骨;斬切刀用於切生肉、軟骨等組織食物;切片刀用於切生肉、軟骨、蔬菜等食物。現如今的陽江十八刀不僅在國內暢銷,也在國外有一定的市場,遠銷日韓美東南亞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