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視頻網站擠壓 電視臺海外劇市場需求銳減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10月27日發布《關於2014年第三季度全國引進境外影視劇許可證情況的通告》,相比2013年同期的32部,今年三季度全國電視臺引進影視劇僅為13部。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國內電視劇製作能力及產量的逐年遞增,電視觀眾可選擇的節目種類越來越多,引進劇未來在國內的市場前景將會持續低迷。
政策在變境外影視劇脫離黃金檔
相比數年以前,包括《看了又看》、《藍色生死戀》在內的境外影視劇屢次在國內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收視狂潮,不少電視臺也曾一度將境外影視劇作為提高收視率的法寶之一。然而近兩年,境外影視劇在國內的境遇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單就今年以來境外影視劇的引進情況來看,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各電視臺共引進境外影視劇64部,二季度引進97部,而到了三季度則一下驟減至13部。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2012年2月頒布了《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境外影視劇引進和播出管理的通知》之後,由於對進口的海外影視劇在版本清晰度、劇集長度、內容、播出時間等方面都有嚴格的相關規定,包括境外影視劇不得在黃金時段播出、各電視頻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視劇,不得超過該頻道當天影視劇總播出時間的25%等,使得電視臺也因此減少了購買引進劇的計劃。某電視臺採購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為了提升收視率、吸引廣告,有些電視臺會在黃金時間段播放境外劇,規定一出必定會造成觀眾的分流」。
需求在變電視臺更加傾向國產劇
除了政策以外,國內影視劇的快速發展也是造成境外影視劇生存空間逐年縮小的重要原因之一。數據統計顯示,自2000年國產電視劇突破1萬集開始,國內電視劇市場便以每年近千集的速度持續增長,2012年更是創下了1.7萬集的歷史最高產量。2013年電視劇產量雖有小幅回落,但也達到了1.5萬集。
「十年以前,當人們打開電視,能看到的頻道也就幾十個,有的人家沒有安裝有線電視,就能收到十幾個臺,因為播出渠道少,國內電視劇市場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境外電視劇就成了電視臺的香餑餑。而近些年來,《武林外傳》、《蝸居》、《甄嬛傳》等國產電視劇在打響『國貨』品牌的同時,數量也在明顯提升,國產電視劇便有更多的資源有待市場消化,且國產電視劇更符合國內觀眾的審美及收視習慣,還不會受到播出時間、集數等方面制約,因此電視臺也會更加傾向於選擇採購國產劇。」電視節目編導畢小超如是說。
受眾存變引進劇質量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兩年視頻網站在境外影視劇引進上的不惜血本,不論從種類還是引進速度上,都要明顯優於電視臺,此前熱衷於境外影視劇的電視觀眾也開始被視頻網站所分流。畢小超對此強調,「即便如此,客觀來說短期內境外影視劇也不會從電視屏幕上消失,而電視臺為了不讓自己投入的成本難以回收,最好在前期做好數據分析,只要把握住細分受眾的需求即可」。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隨著國內的電視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引進的境外影視劇很難佔據優勢地位,「境外影視劇在國內的發展前景有待觀察」。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副會長王鵬舉認為,由於影視文化需要交流,為了提升相互交流的促進作用,未來引進的境外影視劇自身質量上將會有更高的要求。
(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