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和蔣介石,當你妹夫是一種什麼體驗?孔祥熙乃民國第一連襟

2020-12-27 李三三說歷史

1880年9月11日(真是吉日)孔祥熙出生於山西太谷縣,是孔子七十五代孫,先祖為明朝萬曆年間進士,曾多次赴山西任縣令,後加入山西籍。孔祥熙世代讀書做官,勤儉持家,勤儉持家,但是到了孔祥熙父親孔繁慈這裡,正值鴉片大量流入中國之時,孔父染上了惡習,家道衰微。

孔祥熙在9歲時患上腮腺炎,接受中醫治療後無效,轉而求救於西藥很快痊癒,孔家人頓時覺得西藥可信,第二年10歲的孔祥熙就進了基督教公理會館辦的華美小學,畢業後1894年考入直隸通州的潞河書院,學習期間受洗加入了基督教。義和團運動爆發後,為了躲避動蕩,孔祥熙回到了家鄉山西,結果也流行義和團,一般都是殺掉教民燒教堂,幸好老家孔祥熙順利地躲了過去,待風潮過去,孔祥熙向公理會報告了老家太谷縣的損失情況,並竭盡全力協助教眾進行善後工作,公理會對此十分讚賞。

孔祥熙1905年畢業於俄亥俄州歐柏林學院,攻讀耶魯大學礦物學碩士學位。回到家鄉太谷縣,1907年在家鄉創建銘賢學堂(現在的山西農業大學前身)。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發,孔祥熙以他在山西辦學的號召力,組織民團維持當地秩序,後來被推舉為山西中路民軍總司令。但是不久後,1912年離職,與帶兵孔祥熙相比,更喜歡賺錢,那一年,中國民眾大多還在用煤油燈照明,看到商機的孔祥熙立即找到英國殼牌公司,取得其煤油產品在山西的獨家代理權,賺了第一桶金。

袁世凱上臺後開始迫害革命黨人,加上孔祥熙首任妻子韓玉梅病逝,令人沮喪的是,1913年東渡日本擔任「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時,積極為孫中山籌募活動經費,認識了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宋靄齡,並於次年結婚。大家也許不太熟悉宋靄齡,但是看她的名字應該能猜出她的兩個妹妹,對,這兩個妹妹就是宋慶齡和宋美齡,後者後來分別嫁給了孫中山和蔣介石。

一九一五年孔祥熙夫婦回山西經商辦學,一九二五年孫中山在北京去世,蘇聯玻璃棺材還沒有運到,孔祥熙便拿出五萬元為妹夫定做了一副銅棺,並成了總理遺囑的見證人之一。一九二六年,孔祥熙在廣州任廣東省財政廳長,正式涉足政治。第二年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結婚,孔祥熙的第二個妹夫就到了。

孔祥熙的妹夫蔣介石也在此後的年月裡,在宋子文敗亡後掌管著蔣家王朝的財政大權,接任之初,國民政府的財政幾乎崩潰,在孔祥熙的改革之後,略微穩定下來,為後來的抗日戰爭奠定了財政基礎,避免了民國財政徹底淪為外資的獵場。

抗日戰爭爆發後,孔祥熙採取「為己兩手抓」的辦法,竭盡所能地為民國政府出錢出力,同時又用權力發展家族企業,大肆斂財。1944年孔祥熙被揭發貪汙舞弊,免於財政部長一職,次年又辭去中央銀行和行政院的職務,1947年與夫人宋靄齡赴美定居,1967年在紐約去世,享年87歲。

曾有一段時間蔣經國對孔祥熙有兩種不同的評價,年輕時的蔣經國把孔祥熙說成是「國蛀人」,後來改為「兢業業」。兩者的評價實際上也是對照孔祥熙矛盾一生的。

相關焦點

  • 蔣介石是如何在廣東發跡並得到孫中山信任的?
    在這二十多年中,從「聯共」到「反共」,最終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的「公敵」。其實,他的發跡起家始於廣東,準確地說,離不開孫中山對他的「垂青」。本刊現發表《蔣介石在廣東發跡記》一文,讓廣大讀者了解蔣介石在大革命前後如何博取孫中山信任,竊取東徵、北伐和工農革命果實,一步一步爬上高位的。對於我們加深中共黨史研究,具有一定意義。
  • 此人是民國時期第四大漢奸,被抓想獻寶物救命,寶物你猜不到
    漢奸,這個名詞承載著太多中華兒女的痛恨和苦難,每當中國被外族侵略之時,這些人不思報效國家,反而認賊作父,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可以出賣自己的祖宗。近代史民國時期最有名的漢奸要數偽國民政府汪精衛,而今天的主角就是汪精衛的親信,汪精衛的妹夫,汪精衛的鐵桿追隨者,有汪精衛手三大幹將之一褚民誼。民國漢奸可排在第四位,僅僅排在汪精衛、周佛海、陳公博之後。
  • 孫中山並沒有指定蔣介石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是他打開潘多拉魔盒
    這段文字明明白白記載:孫中山臨終前喃喃呼喚了宋慶齡,也呼喚了汪精衛,根本沒有蔣介石什麼事。蔣介石說總理臨終呼喚他,就是掩耳盜鈴,彌天大謊。孫中山視為股肱的軍事人才有七位,最先是黃興與陳其美。黃、陳之後是朱執信、鄧鏗、居正、許崇智、陳炯明。陳其美不幸殉難後,孫中山傷心欲絕說道,「失我長城」。
  • 他是孫中山「貼身保鏢」,杜月笙的「師祖」,蔣介石對他無可奈何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民國的一些武術大師,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太平盛世出文人,民國就是一個亂世,也出現了非常多的能人異士!
  • 民國初年海內奇才,蔣介石身邊第一謀士,為何卻遲遲得不到賞識?
    1928年12月,長達兩年有餘的民國北伐戰爭徹底結束,蔣介石雖然成功掌控民國政府大權,但是民國內部卻有諸多軍閥派系相互掣肘。為了能夠獨攬民國政府的軍政大權,蔣介石提出國軍編遣提案,要求各軍閥勢力裁撤麾下部隊,減少民國財政支出。
  • 張發奎點評民國的眾位政要,尤其對蔣介石和汪精衛是入木三分
    張發奎是粵軍三大名將之一,其他兩位則是薛嶽和葉挺。他們仨都是孫中山的警衛營出身,同時期分任三個警衛營的營長,張發奎的發展相比薛葉兩人更為順利,軍銜也升得更快一些,後來升任大名鼎鼎的第四軍軍長,第四軍也被稱為鐵軍,而葉挺獨立團就隸屬第四軍。
  • 陳誠意外娶了民國元老千金,從此與蔣介石夫婦建立了什麼特殊關係?
    熟悉民國歷史風雲的讀者,對陳誠的名字都不會陌生。他1898年出生於浙江青田,1922年保定軍校炮科畢業,不久成為黃埔軍校教官,32歲升任國軍18軍上將軍長,抗戰勝利之後,晉為國軍陸軍一級上將,屬於蔣介石的鐵桿嫡系之一。
  • 孫中山家族後人今又何在?孫科流亡美國,蔣介石為何不聞不問?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北復任「總統」。此後,社會上又風傳孫科將赴臺灣出任「副總統」。但很快,臺灣的報紙就出現了大量攻擊孫科的報導,有關方面對他來臺更是竭力防範。孫科意欲申請赴美國,但臺灣當局又以種種理由不給他發放護照,無奈只得留在香港。直到這年秋天,孫科才得以攜夫人陳淑英經印度、希臘赴法國居住。兩年後,孫科夫婦遷居美國,和在那裡的子女團聚。孫科一家的「漂泊」生活一直持續到1965年回臺灣。
  • 宋家三姐妹憑什麼分別嫁給了首富、孫中山、蔣介石,對中國的影響巨大
    二姐宋慶齡成為國母,獻身革命,萬民敬仰;三妹宋美齡,「民國第一夫人」,權勢顯赫,八面玲瓏。她們對20世紀的中國擁有不可思議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也因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 一個是孫中山的老婆,一個是蔣介石的老婆,是親姐妹還都沒有後代
    說到民國時期最偉大的傳奇女性。其中,宋美齡和宋慶齡,不可不提及。二姐宋慶齡嫁給孫中山,成為世人尊重的國母,愛國愛民。三妹宋美齡則嫁給蔣介石,地位顯赫,呼風喚雨。
  • 民國初年隆中之對,助蔣介石獨攬大權,為何卻拉開中原大戰序幕?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民國初年其實也有一場精彩程度絲毫不遜於隆中對的君臣之會,蔣介石因此一舉奪得民國政府軍政大權。1928年7月,民國北伐戰爭已經結束,張學良也同意儘快完成東北宣布易幟,蔣介石開始著手整頓民國內部矛盾,準備削弱馮玉祥、李宗仁等地方軍閥勢力。
  • 孫中山臨終前並沒指定蔣介石為接班人,他心目的接班人是這位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有一個慣性的認識,那就是蔣介石是孫中山的繼承人或者接班人,因為蔣介石總是說: 我蔣某人要繼承總理的遺志,發揚三民主義等等,就連電影和電視劇裡也經常有這樣的橋段。
  • 孫中山成立民國時,想要選此地作為中國首都,原來他的野心這麼大
    一般來講,國家的首都就是這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甚至是經濟中心。而一個首都的繁榮與否也可以直接證明國家的繁榮與否。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中,有很多城市也曾被選定為首都。不過隨著朝代的興衰交替,這些首都的命運也在跟隨著交替。在中國近代史上,民國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織或者說是歷史現象了。早起的民國確實是為國為民的,他在孫中山的帶領下發揚光大,吸引了一大批社會上的仁人志士。
  • 民國南京首任市長:曾為修林蔭道強拆蔣介石官邸
    任青介紹,其中一條「民國子午線」,便是中山大道。地圖的正中央,便是紫金山和玄武湖。這套地圖共由57張組成,按10000:1的比例繪製。劉良棟說,父親每天下班後都回家趕工,「把地圖擺在地板上,跟工程師一起手繪。」當時並沒有中山北路、中山南路等路段,劉紀文親自將這條標誌性林陰大道拍板定了下來。他在中山大道上種下了一萬多株從上海購買的法國梧桐。
  • 誰才是孫中山真正的接班人?
    聽了胡漢民的一番訴說後,陳璧君怒不可遏,立即打電話給汪精衛,質問道:「胡先生究竟犯了什麼罪,你要派人深夜前去緝捕?」汪精衛在電話中說:「反動派就要捉,捉了就要殺!這樣做是大快人心!」陳璧君回望胡漢民一眼,低聲告訴汪精衛:「胡先生現在我們家裡。」汪精衛氣得擲下話筒。陳璧君怕生意外,讓胡漢民住了下來。次日,胡漢民在古應芬等人的保護下入住黃埔軍校,蔣介石承諾保障他的安全。
  • 蔣介石想娶宋美齡不好意思,暗示孫中山「關心部下生活」
    孫中山沒能促成譚、宋婚事,這使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歡喜非常,於是,他乘著向孫中山匯報軍校情況的機會,提出請總統關心部下生活。 孫中山是明眼人,聽完蔣介石所說的話,就知道蔣介石想娶的是宋美齡。在託宋慶齡不成後,孫中山自己給嶽母寫信,要她徵求宋美齡自己的意見。宋美齡推託自己的年紀尚小,婚事以後再說。
  • 孫中山先生重用蔣介石,為何卻始終沒給蔣軍權?蔣自身的原因
    孫中山先生在生前,對蔣介石作為一個軍事人才是很信任和重用的。但中山對蔣介石的信任和使用,又是有條件有限度的,他始終沒把「振興黨國的重任」放在蔣介石的身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陳炯明和孫中山翻臉始末
    孫中山不同意陳炯明的主張,他仍然堅持認為:必須要武力北伐、堅決打倒北洋政府,奪取革命政權。兩人在這一點的政見之上,達不成一致,於是,二人的矛盾越鬧越深,鬧到了1922年6月12日,終於,失去耐性的孫中山向陳炯明攤牌,說:「你的部隊(粵軍)必須給我撤出廣州周邊三十裡地之外,否則,我不跟你客氣!」
  • 民國5大高手功夫排名,葉問墊底,孫中山保鏢第四,第一你知道嗎
    功夫一直都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畢竟中國功夫是一種文化傳承一樣對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當然現實中是沒有那種飛簷走壁、刀槍不入的功夫的。但是有功夫的人確實是存在的。我們來看看民國5大高手功夫排名,葉問墊底,孫中山保鏢第四,第一你知道嗎第五:葉問葉問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人物之一了
  • 陳其美:孫中山的入黨介紹人,被袁世凱設計誘殺,終年38歲
    此前,陳其美已令蔣介石為敢死隊總指揮官和王金髮一起,率領100 多人敢死隊隊員赴杭參加起義。不久後,杭州起義 成功,蔣介石也回到了上海。11月6日,滬軍都護府成立。陳其美出任都督一職。也是因蔣介石在杭州起義中的英勇表現,蔣介石被陳其美任命為滬軍第五團團長。上海、杭州兩次起義結束之後,陳其美在革命黨中聲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