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律師袍,穿還是不穿?

2021-03-02 鑫士銘沙龍

來源/微信公眾平臺「法官驛站」

近日,網絡傳出一張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開庭傳票,「注意事項」一欄註明「律師出庭請穿著律師袍」,引起熱議。

圖據法律人夜讀

長期以來,「穿袍為特例,不穿為常態」成為律師出庭著裝的普遍情況。不少律師參加開庭時並未按要求執行,著裝可謂五花八門。諸如男性律師有著襯衣者、T恤者、夾克者、西裝者、毛衣者、運動服者;女性律師的服飾則更為豐富,不僅有前述男性律師的衣裝,更有無袖連衣裙或其他時尚服裝,佩戴耳環、項鍊等手飾。外界輿論認為,律師這樣出庭參加庭審活動,不僅有損律師職業形象,也損害法庭形象。

2016年1月,律師張靜煜在深圳福田區法院出庭時,因未穿律師袍及佩戴徽章被投訴,後深圳市律協對其作出訓誡處分決定,並讓其交納案件查處費1000元。這是全國首例處罰未穿律師袍律師的案例。

律師著袍到底有何規定?意義何在?律師又為何不愛穿袍出庭?本文搜集相關材料,提供參考。

2002年,法官和檢察官著裝制度先後確立。在此背景下,司法部於同年10月批准全國律協制定《律師出庭服裝使用管理辦法》和《律師協會標誌使用管理辦法》,兩辦法規定律師擔任辯護人、代理人參加法庭審理,必須穿著律師出庭服裝。全國律協曾對律師統一著裝多次做要求,但都不具有強制性,也沒有任何懲罰措施。

我國2003年1月配發第一批律師袍。2003年3月13日司法部發布《關於實行律師出庭統一著裝制度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自2003年1月1日起,律師擔任辯護人、代理人出庭時,必須著全國統一律師出庭服裝、佩戴律師出庭徽章。」該通知附件一《律師出庭服裝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律師出庭統一著裝時,應按照規定配套穿著:內著淺色襯衣,佩戴領巾,外著律師袍,律師袍上佩戴律師徽章。下著深色西裝褲、深色皮鞋,女律師可著深色西裝套裙。」

早在2015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就發布通知,自2015年9月1日起,在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出庭的律師,必須穿著全國統一的律師出庭服裝;對無正當理由未按要求著裝,經訓誡仍不改正的,審判長可責令其退庭,不得繼續參加庭審活動。

2016年4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法庭規則》的決定》(法釋[2016]7號)。規則要求:自2016年5月1日起,「出庭履行職務的人員,按照職業著裝規定著裝」。「律師違反本規則的,人民法院可以向司法行政機關及律師協會通報情況並提出處理建議」。

在我國,律師和法官、檢察官一樣,都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一部分,且都有各自的職業化標識。在法律職業標識上,公眾所熟知的有法槌、法徽、法官袍、法官服以及檢察服、檢察徽章等,畢竟這些都是法庭上的常見之物。而與此相匹配的律師袍和律師徽章,因為律師穿戴少,公眾見得就更少,認知度明顯不高。

規定律師出庭著袍,看似只是一個形式,但承載的意義重大。它標誌著律師職業的相對獨立性,能夠提升律師職業形象,提高律師的責任感,也有利於維護法庭的尊嚴。尤其在刑事案件庭審中,律師著袍出庭,更能彰顯控辯雙方的平等性。可在平時的庭審中,律師著正裝出庭的多,但也有少數律師著裝太隨意,既損害了律師職業的形象,又與法庭莊嚴肅穆的氛圍格格不入。

律師出庭著袍,有相關規定,但並大多不具有國家法規的強制性,且沒有規定不履行的後果,沒有很強的約束力。因此,有關「律師袍」的規定就成了「擺設條款」、「殭屍條款」。總結律師不愛穿袍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出庭不方便、穿著不舒適、法院不強求。

曾有老律師發文吐槽律師袍款式,標題是「律師袍和胸罩扣」。原來,現有的律師袍在設計的款式上尚有一些不足,比袖管肥大,不利於書寫,其中最受詬病之處在於律師袍缺少紐扣等固定裝飾,律師在穿戴過程中,袍子經常會「散架」。因此這位律師的夫人發明了用胸罩扣作為一個固定紐扣,把袍子兩邊輕鬆固定,上門用紅色領巾遮住。

此外,還有一些律師認為,現有律師袍參照法袍設計,因此過於笨重,與現代人生活服裝差異化明顯,每次出庭都得換裝,而且攜帶不便。因為不是所有律師都開車去法院,如果乘公交趕路,拿著厚厚的案卷、筆記本電腦等已經很沉,再背上一套律師袍很不方便。

律師出庭不願著袍,並非對自己職業的不尊重、不認同,關鍵在於律師袍「水土不服」。作為一個舶來品,由歐洲體現上流社會的身份的長袍發展而來。在英國,律師袍是身份的象徵,不但出庭時穿,還可在慶典等重要場合穿。儘管長袍在我國曾延續了幾千年,但自近代以來,長袍除了在宗教領域得以沿襲外,基本退出了普通人群的生活領域,早已不適合人們的日常著裝要求。

在這種情形下,律師肯定不願著袍在外行走,只得到法院再進行換裝,如何攜帶、到哪更換就成為了現實中不可迴避的矛盾。而且,根據現有規定,著律師袍的話裡面必須穿襯衫才能打領巾,更何況毛料袍子夏天穿著還不舒服,在海南等全年氣候偏高的地方更是如此,等等。諸多不便與不適,使得大多數律師消極對待出庭著袍。

有律師提出,可以將律師袍進行簡化,參照檢察官著西裝,佩戴律師徽章即可。這樣律師開完庭不一定要換裝,省去了不少麻煩。


也有律師建議,如果一定要強制推行「律師出庭統一著裝」制度,必須先解決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前提問題:

首先,全國各級法院必須建立具有足夠容量的更衣室,並配有空調和暖氣設備,以便放置和更換律師袍。同時,法院還須建立相應的借用、返還律師袍制度和手續。

其次,由法院或律師協會出資購買足夠數量的律師袍,備置於當地法院設置的律師更衣室,以便出庭律師隨時借用。

再次各級法院審判庭必須安裝空調和暖氣設備,以免律師夏天著裝出庭「冒熱汗」;冬天著裝出庭,「打哆嗦」。

相關焦點

  • 律師袍,世界各國都是怎麼穿的?
    傳統英國法庭上,只有出庭律師才可以穿律師袍且戴假髮,而出庭律師又分為皇家大律師和普通律師,皇家大律師穿絲質律師袍,普通律師穿布律師袍。對於他們來說,律師袍不僅可以在出庭時穿,也可以在慶典等重要場合上穿,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但時至今日,在英國,長袍假髮也不是受所有人歡迎的。
  • 律師袍穿與不穿體現了什麼?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不像公檢法制服那樣一聲令下就人人上身,中國的律師制服始終沒有得到普及,直到今天,經常穿著律師袍出庭的中國律師,據上海律師協會刑委會主任林東品律師估計,可能不到中國30多萬律師總人數的1%。    林東品有一次在上海第一中級法院開庭,一個被告有七八個律師,他們穿的衣服五花八門,有穿牛仔褲的,有穿圓領T恤的,還有穿球鞋的。
  • 律師袍,想說愛你不容易
    因為此時法官無論在陣容還是資格上都是至高無上,所以法袍顏色體現了這種尊榮,而檢察官和律師訴訟地位依然平等,法袍制式自然相同。當然,律師的法袍是自帶的,有一次中午吃飯在路上看到經常在庭上露臉的一個律師剛開完庭出來,一手搭著法袍一手拎著包去買外賣。
  • 一大波律師袍來襲,穿嗎?(附多國律師袍美圖)
    一項最新的微信小調研顯示,就「是不是要穿律師袍」這個問題,律師朋友們有著各自不同的想法。「周律師_0583188」吐槽:我們這律師安檢時也被搜身呢,證件都不頂用,袍子管用?「瑞亨趙」認為:形式應與法治實質共進步,但在當前,有些形式主義了。「亨特左」表示:穿正裝就可以了吧。「盛阿扣律師」覺得:戴徽章就可以了。
  • 穿?不穿?穿?不穿?穿還是不穿?
    但其實無論是家養貓咪還是野生貓咪對於寒冷的冬天,也許大部分貓咪可以,但還是有貓咪僅僅靠自身這一層毛髮是無法安全度過寒冬的。就比如無毛貓、生病的貓、天生抵抗能力差的貓咪等等。有些只能依靠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藥用品來幫忙,比如普安特家的康復營養液。幫助貓咪提高免疫力,補充營養。
  • 穿鞋時,穿還是不穿襪子
    最近幾年,穿鞋不穿襪子人群的比例大幅提高,其中很多鞋並非涼鞋。無襪子的趨勢已成為某些時尚人士的主流,甚至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也如此穿著。 相關研究證明,不考慮鞋子品種,就全部不穿襪子,那麼你的腳就很可能處於危險之中。
  • 為什麼中國男人穿西裝不好看?
    但是除了這倆,中國男人穿西裝好看的真的是屈指可數,妹子們普遍都覺得,歪國男人穿西裝比中國男人好看,穿起來很筆挺!這個魔法好像不屬於大部分中國男人...不是亞洲男人...而是...中國男人...你看,韓國歐巴們穿起來還是很美好的...
  • 90後小花穿透視衣秀性感
    張曦雯說穿律師袍做直播,但王浩信不收貨,指跟劇集中造型沒有分別,之後張曦雯揚言:「如果40點收視我就穿泳衣直播啦!但外面加件律師袍。」至於王浩信稱下星期便會前往內地拍電影,要逗留個多月才返港,屆時亦會做直播幫忙宣傳。
  • 能不穿就不穿 | 高跟鞋的美麗陷阱
    往事不堪回首,但想起塔嫂對高跟鞋的評價,立馬勾起了妖塔對於高跟鞋的興趣,畢竟現代社會,很多對於形象要求較高的行業,例如模特、空姐、乘務員、禮儀人員、酒店管理人員、職業白領等,在職場中往往被要求穿高跟鞋以彰顯女性氣質。不搜不知道,妖塔確實沒想到,最早的高跟鞋竟然發明自中國明朝。
  • 天熱穿紙尿褲還是尿布?看了就不糾結了
    夏季不能穿紙尿褲?誤會大了! 儘管嘴皮已磨破,鍵盤已敲壞好幾個,多次告訴大家「放心穿紙尿褲、放心穿紙尿褲」,還是有好多長輩,甚至年輕爸媽對夏季穿紙尿褲有很多誤解,來看看這些誤解你有沒有? 1、紙尿褲不透氣,會紅屁股? 每到夏季,不管是大寶寶還是小嬰兒,很多媽媽試圖不給寶寶穿紙尿褲。
  • 穿來穿去,還是黑白灰百搭又耐看
    在穿衣搭配中,鮮亮的色彩雖然搶眼,卻需要深厚的搭配功底才能穿得出彩,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日常搭配中反而是低調的黑白灰佔據了衣櫥的大部分空間。 黑白灰看似相當平凡,搭配上卻非常廣泛,只要單品款式簡潔大方,就完全不用擔心過時,有時候急著出門,挑來挑去最終還是選擇了一身簡單的黑白灰。
  • 中國風還是趙雅芝穿最好看,緞面連衣裙大氣有格調,貴氣十足
    隨著國潮風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受到中國設計的魅力了,如傳統的刺繡旗袍,宮廷風的裙子都已經開始逐步進入大眾的視野,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一些有了年紀的女性,對這樣的風格接受度都是非常高的,而且市面上也出現了針對不同的年齡群適合的單品,趙雅芝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有古典美的女性,不管是年輕的時候還是現在已經65歲的時候一直都是我心中氣質女性的代表,而這種中國風的裙子穿在趙雅芝身上,更是將她的魅力提升了很大一個檔次
  • 「網紅」穿「國旗裝」坎城走紅毯,侮辱國旗還是宣揚中國風?
    穿的是國旗還是國旗裝?    照片發布不久,平常僅有百條互動回複數的徐大寶微博「炸開了鍋」。有網友直言,徐大寶是「十八線女星」,在國際電影節上用國旗禮服譁眾取寵,不尊重國旗;更有數位網友列出《國旗法》條文稱她穿國旗禮服「侮辱國旗」,涉嫌違反《國旗法》。    但也不乏支持聲音,微博網友「花開半夏」就認為不必上綱上線,「禮服只是用了國旗元素,宣揚中國風,並不是把國旗穿在身上。」
  • 不穿內衣的女人
    上個月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捧紅了「唐晶式衣品」,總有人引用原作說,唐晶在亦舒筆下是個「穿真絲襯衫不穿胸罩的女人」。別的我就不說了,但是不穿胸罩這件事嘛……小時候被媽媽明令禁止過。而現在我是堅定的「不穿胸罩派」。
  • 日本女性穿和服時,裡面竟不穿內衣?為什麼?
    日本女性穿和服時,裡面竟不穿內衣?為什麼?說起日本這個國家,中國遊客是又愛又恨,日本和中國在歷史上有很多糾纏,其中有很多並不愉快,這也導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中國人對日本這個民族抱有敵意。但是隨著時代慢慢發展,中國旅遊事業也迅速發展。很多對日本感到好奇的中國人也開始到日本旅遊,而且日本有很多旅遊景區都是世界聞名的,就比如說富士山的櫻花和溫泉,很多外國遊客都慕名而來,希望體驗日本的風俗民情。中國遊客當人不能例外,除了享受日本的溫泉、清酒以外,很多中國遊客來到日本都希望體驗一下日本的和服。
  • 同是傳統服飾,為何日本穿和服很正常,在中國穿漢服卻被指指點點
    同是傳統服飾,為何日本穿和服很正常,在中國穿漢服卻被指指點點不得不說,作為我們鄰國的日本,在對待傳統文化方面,其包容性有時候是會比我們本國來得強。所以,除了這些奇裝異服,在日本的街頭看見女生穿和服,更是一件尋常的事。我們中國的漢服,只是漫漫服飾長河中的一段小分支。在此期間,有各式各樣的新服飾誕生,新舊服飾也在不斷更替當中。而在日本,和服的發展卻是一直都沒有間斷過的。
  • 真男人,穿三角褲還是穿四角褲?(圖文版)
    三角內褲開始爆火的時期,正好是美國法律開始允許男人在海灘上不穿上衣的時期。可見,在這個年代,男人們開始相信,自己的身體本來就是男子氣概的化身,秀就好了。可惜緊接著的二戰叫停了這股大膽的時尚之風。因為戰時橡膠限量供應,沒有鬆緊帶可以造三角褲了,尼龍也被劃為戰時物資,內褲只能回到了棉毛等天然纖維。
  • 男性穿三角內褲好,還是平角好?提醒:3種內褲不建議穿
    內衣在古時候叫做褻衣,主要就是用來遮蔽隱私部位的,就算是直到今天,很多大大咧咧的男性也只是把遮羞視為內褲的主要功能,所以往往隨便買一條就穿了,殊不知,內褲雖小,卻關係著健康,如果內褲穿著不當,也可能會引起眾多疾病,甚至成為你的隱藏殺手。哪些內褲不建議穿?
  • 冬季穿羽絨服顯臃腫?林允宋茜卻搶著穿,網友:還是魏巡更好看
    一到冬天,那些長得漂亮、身材好的妹子就開始苦惱了,穿少了吧,冷的很,穿多了吧又顯得臃腫。近日,一款Supreme X The North Face雪山風景印花羽絨服非常受歡迎,林允和宋茜就撞上了,而1月3日,現身北京機場的魏巡也穿了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