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曾有一個短視頻採訪,恰逢當時張敬軒有一首新歌叫做《缺》,有一個問題是「張敬軒,你覺得這個世界上最缺少什麼?」張敬軒回答:「這個世界上缺少人類的天敵,因為人類太狂妄了……「後面還說了一段話,具體並不記得了,只是講的主題是關於人類肆意破壞自然之類的內容。
張敬軒其實是一個很有大愛,且有情懷的人,心軟的跟棉花糖一樣。也許是和他所信仰的宗教有關,致使他的性格有了多了很多別人沒有特質,骨子裡的謙卑和真誠。
他可以為紀念家中死去的金魚而染一頭紅髮,定期給寵物救助組織捐款。連續一年多為了照顧得癌症的狗狗,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凌晨一兩點用嬰兒車推著它去外面換換空氣。狗狗離開後,他不得不推掉工作,靠旅遊散心才能穩定自己的情緒,甚至在去富士山的火車上痛哭……
還記得他在翻唱一首歌幾乎所有歌手都曾翻唱過的歌《明星》之後時說過一段話,至今仍舊記憶深刻,他說:「前兩年做完演唱會的時候,晚上回家,總有種失落的感覺,因為,一來我搬家到新界住啦,call friends friends都不去,因為太遠,因為那裡差一點點就能收到中國移動那個地方的信號啦。」
「很多時候,想起剛剛來香港的頭幾年,打電話返屋企(家)給爸爸媽媽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講,你在那邊慣不慣啊,住的好不好啊,因為我頭兩年都住在酒店嘛,尖沙咀啊尖東啊所有的酒店我都住過了。一星三星,唱片賣得好的時候住五星。那段時間,其實自己回想起來的時候會心疼,因為很多時候自己就算病了,或者工作不開心的時候我都會同爸爸媽媽講:『我很好啊,在這裡很開心,不用擔心我』,因為我知道他們也會這樣,當他們有病痛或者不舒服或者對我有掛念的時候,他們都會裝作若無其事,因為他們都不想我擔心。」
「所以我將在香港這九年的生活寫下了以下的這一首歌,送給大家《故園花茶》。」
我想這是歌迷為什麼對他一旦喜歡上了就容易一發不可收拾的原因吧。
離家帶著簡樸衣箱 青春釋放在競技場 工作堅強硬朗不過大銅像 生活荒涼 茶包滲入家裡的花香 偏僻村舍候鳥歌唱 吃媽媽一片姜有爸爸講理想 最初那樣
這首歌是林若寧作詞,畫面感強烈,講述離家打拼的不易,《故園花茶》和歌名一樣,樸素且通俗易懂,但是卻描繪出一副生動的畫面,寫出了一個離鄉背井在外漂泊的人的出境和心境,和對家的眷戀。結尾處「情緒慢慢融化,回看熟睡城市幸福嗎」直達D5 的高音加轉音,聽來不覺是炫技,更是一種情感在那時那刻的集中和爆發宣洩,一次現場上張敬軒自己也唱到眼睛紅了。
還記得看過一則評論: 聽聞村裡好像準備要拆遷了,以前總是從電視上看到有多少多少人因為拆遷暴富的,但是即使賠償再多,我也不想它拆,我生於廣州,長於廣州,若是根被拔了,擁有再多的花,也只是四處飄蕩的蒲公英罷了……
是啊,飛的再高,走得再遠,家永遠是棲息的港灣,心底最柔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