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楓橋夜泊》賞析,歌曲《濤聲依舊》就是由此詩創作而來

2020-12-21 田園犬的主人

這首詩是高中時學過的,不知道張繼當時在什麼樣的心理背景下寫出這首七言絕句的?

異鄉客子,漂泊江湖,何處是家?

也許我們現在的北漂,深漂,海外漂的底層漂泊者才能對這種心情理解一二吧?

賞析詩詞,在下覺得最忌諱的就是一字一句苛刻地推敲研究,質疑作者當時的用詞用句。

這樣沒有意義。

賞析詩詞最重要的是理解這首詩的感情精髓,即使你理解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好過「過度解讀」。

比如「烏啼」是什麼意思?一般是指烏鴉啼叫,也有人認為是指烏啼鎮。

「江楓」一般是指江邊楓葉,但有很多人說是指兩座橋。

「寒山寺」一般是指寺廟,但也有人說這是泛指蕭寒之山。

這首詩其實很明顯是情,景,動,靜結合。

你怎麼理解都可以,理說得通就行。但是如果只在意了字面意思,而忽略了詩人真正想表達的情感,那麼你再厲害的學者再擅長翻譯你都沒有了價值了!

這首詩能夠流傳千古,那一定是文化精髓。跟你多麼會解讀沒有任何關係!

歷史本來就是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嚴格過程。跟很多浪得虛名的專家學者做的所謂推廣沒有任何關係!

這首七絕以一「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鬱的審美情境。後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

也正因為此,筆者隨著年齡的加深,經歷過漂泊的日子,對這首《楓橋夜泊》表達出來的落寞遊子心情,實在是太有共鳴。

聚焦小人物,底層人物的生活和心理,不一定比歌功頌德遜色吧?

歌手毛寧可能也覺如此,以至於他唱的《濤聲依舊》至今成為中國風歌曲的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

1993年春晚,毛寧帶著這首《濤聲依舊》獻唱春晚。當時的社會背景正是「流浪人」滿天飛的狀況,加上歌曲的精良及毛寧完美的演繹,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

也許歷史擁有都不會缺少流浪者,

遊子會在這個世界永存。

這是必然的!

但無論何時何地,總有這首《楓橋夜泊》陪伴著他們。

您如果問我藝術有什麼力量跟作用,

這就是!

因為藝術會永存。你看不見它,但能感受到它,它能貼著你的心並溫暖它。

相關焦點

  • 楓橋夜泊——傳承千年的文化意境,至今讀來,濤聲依舊
    如果這些還沒有勾引起你遙遠的回憶的話,那有一首同樣來自那年春晚的歌曲一定會勾引起你濃濃的鄉愁記憶的,這首歌就是由當年初次出道的歌手毛寧演唱的《濤聲依舊》:相信很多人都曾沉醉在歌曲古韻十足的意境中 。這首歌在當年的傳唱度是相當高的,從中學校園的莘莘學子到大街小巷的俊男靚女,從寧靜閒適的鄉間小道到車水馬龍的城鎮集市,到處飄揚著《濤聲依舊》悅耳動聽的旋律。好歌就是這樣,不論歲月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那一絲絲淡雅的憂愁卻始終縈繞你我,久久無法忘懷。從當初的懵懂少年到如今的中年落魄大叔,變的是與日俱增的滄桑落寞,不變的是暗藏心底的懷舊情緣。
  • 寒山寺的新年鐘聲——日本人何以青睞《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曾經流行的歌曲《濤聲依舊》,把許多中老年人的懷舊思緒,像浪濤拍岸那樣拍響了無眠之夜的回憶。這首歌的歌詞,充滿了中國古典文學元素,既有唐詩《楓橋夜泊》的意境,又有現代歌曲詞作者的「鄉愁」情懷。
  • 品王崧舟《楓橋夜泊》,原來優秀語文課是這樣練成的
    無意間看到他的教學視頻《楓橋夜泊》,被他那飽含深情的朗讀,舉手投足間透著的儒雅所吸引,不由感嘆「這才是語文老師,這才是語文課堂」,由衷地佩服他博古通今的深厚文化底蘊。他可以將一個小小的文字變成充滿無限意味的想像;他可以將短短的一篇古詩,變成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他可以將一間窄窄的教室,變成穿越千年的隧道,帶著孩子們縱情徜徉的那一片詩海之中。
  • 《濤聲依舊》: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偶然,又想到了歌曲《濤聲依舊》。/久違的你,一定保存著那張笑臉/許多年以後 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流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這首歌曲,歌詞以張繼的詩《楓橋夜泊》為藍本,曲調幽婉
  • 除了《濤聲依舊》《寂寞沙洲冷》,詩詞改編的流行歌曲,還有哪些
    如今,也有許多古詩詞被譜曲傳唱。我們熟知的有《明月幾時有》、《小樓昨夜又東風》、《黃鶴樓》等等。同時還有一種風格,是利用古詩詞的靈感,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情感結合,創作出的流行歌曲。《濤聲依舊》就是這麼產生和成為經典的。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
  • 《濤聲依舊》唱的是什麼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歌曲《濤聲依舊》,絕大多數人都把它理解為一首愛情歌曲。從歌詞的特點也像一首情歌,不過表達得相當含蓄優美,全篇沒有一個「愛你」,卻深情滿滿。此歌迎合了中國人含蓄蘊藉的審美傳統,而這也是其成功之處。
  • 毛寧歌曲濤聲依舊歌詞欣賞 解讀其背後的含義
    濤聲依舊-毛寧,帶走一盞漁火讓他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無助的我已經疏遠那份情感,許多年以後卻發覺又回到你面前,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久違的你一定保存著那張笑臉,許多年以後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
  • 中國風歌詞的創作過程 下次說說古風歌曲
    在寫詞這方面有一個風格是新生的寵兒,最出名的莫過於周杰倫和方文山這一搭檔寫出的詞編出的曲子,這個新生的寵兒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的「中國風」。我們現在的中國風歌曲解析出來就是本體依據古代的辭賦、文化、旋律、加入新興的唱法、編曲、概念結合而的獨特樂種。其實中國風的歌曲我們都可以在古代的那些作品中找出詞作者的借用痕跡,如果你的初高中那些詩詞古文學的滾瓜爛熟,前面我講的斷句修改你理解一些的話,當你聽到一首中國風歌曲時,你會驚訝,他唱的不正是改編成歌詞形式的古詩文嗎?
  • 詩詞篇01 張繼《楓橋夜泊》
    楓橋江邊的碼頭,又迎來了趁夜而來的客船。 注釋 楓橋: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楓橋街道閶門外。另外有人認為指「江村橋」和「楓橋」。「楓橋」在吳縣南門(閶闔門)外西郊,本名「封橋」,因張繼此詩而改為「楓橋」。柯繼承等指出,「唐以前早先楓橋稱作封橋,吳語封、楓同音,以封橋誤為楓橋,因河邊有經霜紅葉樹之故。根據張詩所表明的物候及月相分析推算,張詩當作於農曆十月深秋時分,江南水邊多植烏桕之類樹木,經霜葉紅,古人詩中多混作為『楓』。故江楓,是泛指江邊的紅葉類樹,不必是楓。」
  • 今日老歌推薦——《濤聲依舊》
    今天要分享的是陳小奇老師作詞作曲、毛寧原唱的《濤聲依舊》。這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唐詩《楓橋夜泊》。沒錯,它正是陳小奇老師創作《濤聲依舊》這首經典之作的靈感來源。陳老師創作這首歌曲是為了反映他們這代人的狀態,就是處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夾縫中的那種狀態。為了表達人處在邊緣狀態時的困惑,於是寫下了「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 為何日本人獨愛《楓橋夜泊》這首詩?被編入教科書,還建立寒山寺
    大家一定都聽過或者在學生時代學過《楓橋夜泊》這首詩,這首詩的作者張繼在進京趕考、名落孫山以後,在一個失意的夜晚寫下了這首詩,儘管被認為是唐詩名篇之一,但在優秀的唐詩裡面也算不上有多麼出挑。可就是這麼一首詩歌,卻在日本成了最為人們喜愛的一首唐詩,日本人民喜愛這首詩到了瘋狂的地步。
  • 這些歌曲源於古詩詞,卻成為流行音樂中的經典
    毛寧現場演唱《濤聲依舊》在一個寒冷的夜晚,唐代的進士張繼乘著一所客船,經過一所小寺廟--寒山寺(當時只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小寺廟),寫了一首名叫《楓橋夜泊》的詩,讓詩人記住了這個生卒都不詳的張繼和楓橋、寒山寺兩處地方。
  • 永不消逝的鐘聲——《楓橋夜泊》的誘惑有多大,生命力就有多強
    我之所以急於想去看寒山寺,毫無疑問,主要是因為唐朝詩人張繼的那首經典詩作《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一名趕考舉子落榜後,乘運河客船返鄉途中夜宿寒山寺,因苦悶而難以成眠,內心充滿著失意、失望、失落的無奈心境絕妙抒發和寫照。
  • 欣賞《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等三幅書法作品及創作特點
    一、行書作品唐 · 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作者:馮彬藏墨行書作品:唐 · 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作者:馮彬藏墨筆者今天帶來的拙作分別是唐 · 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詩、唐 · 劉禹錫《浪淘沙·其一》詩、近代毛澤東的《七律
  • 楓橋夜泊/張繼(轉載)
    詩的第二句接著描繪「楓橋夜泊」的特徵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朧夜色中,江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之所以徑稱「江楓」,也許是因楓橋這個地名引起的一種推想,或者是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裡傷春心」,「青楓浦上不勝愁」,這些前人的詩句可以說明「江楓」這個詞語中所沉積的感情內容和它給予人的聯想。
  • 五上語文:21課《楓橋夜泊》知識點教學.jpg
    五年級上冊語文(五四制部編教材)21、古詩詞三首楓橋夜泊張繼(唐)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二、重點單詞:1、夜泊:夜間停船靠岸。2、霜滿天:空氣極冷。3、漁火:漁船上的燈火。五、《楓橋夜泊》賞析: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 現在才知道張繼的《楓橋夜泊》這首詩為什麼是千古名篇
    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這首詩,通過夜泊楓橋時的所見所聞,描繪了楓橋一帶優美靜謐的夜色,抒發了詩人的羈旅愁思。全詩僅28個字,但組織在詩裡卻是豐富多彩的,其中有殘月、有棲鴉、有漁火、有楓林、有鐘聲、有客船。既有遠景和近景,還有有視覺和聲音。
  • 跟著姑蘇八點半,一起遊楓橋夜泊吧!
    自古楓橋以詩聞名  唐代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  描寫出這裡空靈而闊大的意境  使楓橋景區成為中外遊人嚮往之地  今天,跟隨姑蘇八點半  一起欣賞它那獨特的夜景吧景區介紹  楓橋景區歷史悠久,隋唐以來由古運河孕育出繁榮的楓橋鎮;始建於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續至今;明代抗擊倭寇,留下遺蹟鐵鈴關,成為蘇州西大門的一道屏障。特色景觀  楓橋  明代高啟曾有詩云「畫橋三百映江城,詩裡楓橋獨有名」。楓橋在寒山寺北,距山門僅百步之遙,是一座橫跨於古運河上的單孔石拱橋。
  • 曾火遍大街小巷的「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原詩更美
    後來這句歌又被宋丹丹和趙本山的小品帶火了,就更是家喻戶曉了,這首歌的名字叫《濤聲依舊》。這歌之所以會這麼火,一方面自然是演唱者毛寧先生的唱功了得,另一方面就是歌詞寫得特別好。當年筆者聽時,總覺得這哪裡是歌詞,分明是一首長長的現代詩。到底是哪位高手這麼有才?能寫出這麼好的歌。可惜,當時網絡不發達,直到多年後筆者找知道這歌是我國著名詞曲作家陳小奇先生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