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中國》—音樂教育 讓孩子受益一生

2021-02-08 資文訊樂

《連線中國》是一檔大型融媒體直播訪談欄目,以「開創新視野、連線新希望」為口號,以「大情懷、正能量、輕量級」為特色,通過對話傑出企業家,講述中國企業的故事,為中國品牌發聲,打造企業最強音,傳遞中國經濟破浪前行的決心與信心!本期《連線中國》連線到的嘉賓是,褚叔叔童聲音樂空間創始人--褚朋龍。

褚朋龍,褚叔叔童聲音樂空間創始人,獨立音樂人。8歲開始學習音樂,從事兒童音樂教育已經11年。曾經獲得中國音樂學院社會音樂教師,吉他專業高級教師認證,對現代兒童音樂培養有著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代表作品有《我們的小小願望》詞作者;抗疫歌曲《都會好好的》;《飛向天空的蒲公英》;《曾經的我們》等原創作品。

連線中,褚叔叔為我們介紹:「褚叔叔童聲音樂空間是一家專注於兒童音樂創作和兒童音樂培訓的教育機構,堅持傳遞和分享有品質的音樂,通過培養,使孩子真正理解音樂的含義和背後的故事。另外工作室的獨特性體現在,所有課程教材都是自主研發,一體機搭載自主研發的可視化課件,讓孩子們更加直觀的感受音樂的魅力,課程完全根據兒童聲樂學習的特殊性進行教授。例如:4-6歲的孩子聲帶比較嫩,選曲子的時候音域是很重要的一點,不能一味的追求高音,那樣對小朋友的聲帶會帶來傷害。而在樂器吉他和尤克裡裡學習方面,我們配備了課後跟彈視頻,讓孩子在課後可以跟著老師的視頻彈奏,大大增強了孩子們在家練琴的效率」。

除此之外,褚叔叔童聲音樂空間不只是音樂培訓,還有一些兒童音樂創作在裡面,會把一些孩子的成長或者一些有趣的經歷,通過MV故事創作把孩子的青春記錄下來。在褚叔叔看來,孩子一生只有一次童年,童年一去不復返,作為父母留給孩子的不一定只有財富,更重要的是受益他一生的寶貴經歷和成長,褚叔叔希望通過MV的形式,讓孩子們更加自信,更加有素養,更加堅強。

在談到「孩子的音樂素養」話題時,褚叔叔特別強調:「音樂教學的過程,其實不只是知識傳授,更多是讓學生在音樂的薰陶下,感受音樂,鑑賞音樂,最終培養孩子的音樂思維和藝術修養,讓每一位孩子都能成為真正懂音樂的人。」

「那如何激發,喚起孩子學音樂的興趣呢」?對於主持人的提問,褚叔叔這樣說道:「要想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愛上音樂,需要多方面努力和堅持,例如家庭的音樂氛圍,如果父母喜歡音樂或者其中一位家長喜歡唱歌彈琴,那他的孩子也是很有興趣的,媽媽願意聽古典音樂,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孩子對音樂的判斷和理解,所以父母的喜歡和關注,會增強孩子對音樂的興趣。還有就是老師的引導,例如:彈不同曲風的歌曲,或者是唱一些不同的歌曲,也是會給孩子很好的引導,孩子對音樂都是充滿著好奇和探索心的,所以老師的引導非常關鍵。再後面就是舞臺機會,在褚叔叔童聲音樂空間,會定期舉辦小專場音樂會,讓孩子大膽的表達自己,克服對舞臺的緊張,通過一次一次的舞臺,給孩子帶來自信和堅韌的品格。

在直播最後,褚叔叔給我們分享自己對企業的規劃,褚叔叔說:「未來希望能帶領團隊做好童聲音樂培養這件事情,讓更多的孩子感受到自己聲音的獨特性,讓更多家庭能夠因為音樂更加快樂和幸福,對於個人來說的話,還需要不斷的提升和學習,因為只有不斷學習,才會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學畫畫的10大好處,讓孩子受益一生!
    NO.1 畫畫讓孩子一生更加幸福 決定一生是否幸福的因素是什麼?金錢?地位?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人的審美觀。 一個懂審美的人,能夠無論貧窮或富有,都能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讀書、畫畫,都能讓孩子性情溫和,智力得到提高。
  • 開考第一天,中國教育電視臺連線直播會澤高考
    中國教育電視臺2020年「夢想起航」高考考生服務月《直通高考》節目分別以《雲南會澤:全縣出動十餘個工作組護航高考》《雲南會澤:政策護「寒」 走出大山 走進大學》為題,兩次連線直播會澤高考。在東陸高中現場,主持人介紹了國家深度貧困縣會澤,連綿起伏的大山並沒有阻擋縣委政府辦大教育的氣魄和山區孩子們追逐夢想的決心,努力走出了一條貧困大縣辦大教育的成功路子。
  • 劉歡揭露國內音樂教育弊端,別再相信「音樂無用論」!
    當今中國青少年的音樂基礎教育欠缺,導致了中國孩子在樂感和音樂的創造力上面不足。演奏得多好,不是他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運用工具發現自我、表達自我,才是他們想要傳承給孩子的樂趣。音樂教育應該放慢腳步,可以說,帶著功利心學藝術,學到的是技能,受益一時,融藝術於生活,練就的是思維,影響一世。正如劉歡所言,如果家長們能理性的看待孩子學習音樂的問題,摒棄一些不良的心態,讓孩子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下學習音樂。
  •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他爸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他爸。
  • 富養孩子不需要「砸錢」,而是培養7種家風,讓孩子一生受益
    一個人童年的創傷,可能需要用一生來治癒。可如果孩子從小內心是富足的,則會受益終身。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有的孩子,家境富裕,卻內心貧瘠;有的孩子,家境一般甚至貧窮,卻內心富有而溫暖。子不教,父之過。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靠錢堆出來、砸出來的。如果家裡沒什麼錢,難道就可以破罐子破摔,讓孩子自生自滅了嗎?不行的!
  • 秀場偶像子涵:培養孩子一生受益的堅韌和自信
    2019年,中國民辦教育峰會將秀場偶像評為「中國民辦藝術教育十大影響力品牌」,子涵本人也在會上被評為「中國民辦藝術教育十大影響力人物」。剛剛30歲出頭的他,除了銳意拼搏,還始終惦念著「讓兒童真正從中受益」,正因如此,秀場偶像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少兒模特藝術之外,子涵還涉足少兒禮儀、影視。
  • 孩子偷錢怎麼辦?家長別打罵,用以下方法處理讓娃受益一生
    文|秘籍君中國式教育最缺乏的有兩點,一點是性教育,一點是金錢教育。這兩點的教育觀念,最根本上塑造孩子的人格。若家長故意忽視,或是當情況發生時打罵,那只會讓事情適得其反。朋友家孩子今年10歲,從小到大都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成績在班上也數得上,性格開朗大方,一直都沒讓朋友太操心。可這段時間,朋友開始覺得孩子學壞了。怎麼回事呢?
  • 《連線中國》——亞麻籽裡的歐米伽-3
    原標題:《連線中國》——亞麻籽裡的歐米伽-3《連線中國》是一檔大型融媒體直播訪談欄目,以「開創新視野、連線新未來」為口號,以「大情懷、正能量、輕量級」為特色,通過對話傑出人物,講述中國故事,為中國品牌發聲,傳遞中國經濟破浪前行的決心與信心!
  • k12教育機構排名:中國的K12教育機構哪家強?
    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孕育了龐大的教育市場,也催生了眾多的教育機構。針對K12教育,國家減負政策出臺,在疫情影響下,教育行業面臨大洗牌:一方面部分在線教育企業存在倒閉風險,另一方面AI+教育賽道K12教育創業公司高速發展。依據大數據手段,監測網絡輿情,分析中國的K12教育機構哪家強?
  • 李玫瑾:家有男孩,6歲前一定要教會孩子四種能力,孩子一生受益
    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有的父母都沒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費心思,生怕一個不小心,養出惹人生厭的「熊孩子」。特別是那些天性調皮的男孩,父母稍微不注意,他們的教育就會出現大問題。這就給家有男孩的父母提出了新要求。
  • 學音樂的孩子更聰明!影響孩子一生的音樂,家長該如何啟蒙?
    但是經過父母的耐心溝通,多多逐漸對鋼琴也不那麼排斥了,反而逐漸發現了自己內心深處對音樂的喜愛。黃磊曾給女兒寫了一封信《選擇一種喜歡的方式活下去》,信中寫道:「幸福就是選擇一種你們喜歡的方式活下去。」作為父親,黃磊希望多多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父母沒有陪在身邊的那些日子,是自己的興趣和熱愛,讓自己堅持下來。顯然,女兒已經把音樂當做了生活的一部分。
  • 經典教育,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在他晚年時期前國家總理溫家寶前往看望他,他問總理中國有那麼多大學,為什麼這100年來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為什麼?     讀經教育是一種基礎教育,他除了誦讀聲音具有的美感,還可以陶冶人的品德性情和智慧,它是一種很好的教育經濟學,可以在孩童年齡階段以較小時間的付出獲取孩子一生的效益,當孩子的根基教育做好了,以後就不用管他,可以放心任其成長,孩子自然會水到渠成,擁有一個卓越的人生。
  • 唐安琪:音樂教育將是我一生的工作 出版了一套用來玩音樂的教材
    唐安琪 (TT老師),世界鋼琴協會(中國區)副主席,活躍於中國、美國的音樂教育工作者。現就讀於美國羅格斯大學師從Stephanie Cronenberg攻讀音樂教育博士學位並擔任在校助教。2013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獲碩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獲學士學位。
  • 科技賦能在線教育 音樂蜂巢讓零基礎孩子快樂學鋼琴
    音樂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想像力和創造力,而從小掌握一門樂器還能鍛鍊手、眼、腦的協調力,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和抗挫折能力(逆商AQ)。4-9歲是孩子的音樂敏感期。9歲以上的孩子,腦中的語言思維會逐漸固化,對於旋律和節奏的敏感度下降,之後再接受全新的情感表達方式時阻力明顯增強。著名鋼琴教育家張芳教授曾提醒家長:「音樂是一種語言,錯過播種期就錯過了一生。」
  • 【睿軒·招生】您的選擇,將決定孩子的一生!
    瑪利婭•蒙臺梭利博士說過:「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豐盈而幸福的童年如一束光,指引我們穿過迷霧,走過風雨,擁抱繁花似錦。選擇博苑睿軒幼兒園,給予孩子一個受益一生的童年。 博苑睿軒幼兒園2021年春季招生計劃:報名通道:掃二維碼,填寫幼兒報名信息。
  •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5個情緒管理法,讓孩子受益一生
    人的一生能否取得較大的成功有時候,往往離不開情商教育。在育兒的過程當中,父母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引導孩子學會如何更好的控制與管理自己的情緒狀態,既可以提高抗壓能力,也能夠幫助小孩再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更如魚得水。那麼如何培養情商高的小孩呢?在競爭超級激烈的新世紀,父母與孩子面臨的不只有機遇更有挑戰。
  • 父母儘早給孩子立下幾個規矩,受益一生
    尤其是沒有原則地寵溺,會給孩子一生帶來不良的影響。公安大學的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在研究兒童犯罪問題過程中發現,從小給孩子立下規矩,讓他們養成充分的規矩意識,會讓孩子日後發展得更好。以下三類規矩,家長一定要注意!會對他們的人生有很大裨益:一、原則性規矩原則性規矩不針對特定的情境,但對於所有情況都適用,是孩子最需要明白的規矩。
  • 劉歡痛惜國內音樂教育:很多家長陷入這兩個極端!
    這種走入極端,無法可持續發展,與音樂教育的初心背道而馳的做法是我們國家一直落後於國外音樂教育的重要原因。緣由何在? 音樂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力、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堅韌,勇於面對困難的精神,學會正確調控情緒。
  • 這套終身受益的性格好書,孩子越早讀越好!(3~6歲)
    幫助孩子培養樂觀、誠實、包容、分享等受益終生的好品格,這套《小老鼠莉莉的好品格大作戰》媽媽們一定不能錯過。而這套《小老鼠莉莉的好品格大作戰》用講故事的形式,將這些道理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塑造孩子受用一生的好品格。
  • 楊鴻年教授的一生,是為中國合唱事業奮鬥的一生
    楊鴻年教授出生於1934年,是江蘇南京人,1958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師範學院音樂系,1973年調至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指揮系任教。他於1983年創辦北京愛樂合唱團(原中國交響樂團附屬少年及女子合唱團),堪稱中國合唱界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