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沒有打算寫愛奇藝漲價這件事的,但是最近看到知乎熱榜上有兩部劇的評價,最近剛剛上映的《鹿鼎記》和《雷霆戰將》
鹿鼎記劇照
雷霆戰將劇照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雷霆戰將》標榜的是"青春版亮劍",毫無疑問,這兩部都是被噴上熱搜的,目前鹿鼎記豆瓣評分2.5分,《雷霆戰將》更是被人民日報批評的直接下架
鹿鼎記豆瓣評分
人民日報官微對雷霆戰將的批評,這部劇已經被下架
為什麼國內的影視版權費在那麼貴的情況下,為什麼精品越來越少,反而爛片越來越多,如果你稍微看了一下這兩部劇,就會覺得編劇真的拿觀眾當傻子
愛奇藝宣布從11月13號開始調整定價,調整後多端價格統一定價,調整後定價分為六檔,如下圖所示:
愛奇藝調整後的價格表
其中月卡、季卡年卡分別上漲5.2元、10元、50元,連續包月和連續包年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漲價幅度在25%~50%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愛奇藝9年來首次漲價
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曾在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後的分析師會議上提到,包月訂閱收費是愛奇藝未來的主要收入。由於各平臺競爭激烈,愛奇藝會員一直沒有提價,而受疫情影響,提價計劃暫緩。此次價格調整前,黃金VIP會員的定價為19.8元,九年不變。
並且提到
為了跟盜版DVD競爭所以定價20塊人民幣,但是顯然定低了,因為我們的對標是盜版DVD,現在人均一個人已經看八部電影了,在網上這個七年漲了一倍,我們這價格還沒漲
現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芒果TV是我們使用的主力軟體,而在這其中,綜合來看,愛奇藝是虧損最多的,其中只有芒果TV實現盈利
在2019年,根據財報顯示,愛奇藝整年虧損103億元,優酷虧損105.66億,騰訊視頻虧損30億,而芒果TV盈利11.57億
2019年視頻app虧損表
而且,根據今年公布的《財富》中國500強榜單,愛奇藝憑藉103億的虧損,名列虧損榜單的第二位,比那個每天都在百億補貼的拼多多還虧的多
究其根本,還是資本的運作方式,在起初,資本都是通過燒錢拉攏客戶,培養用戶對平臺的依賴性,慢慢地做成頭部平臺,開始慢慢收割用戶,因為在那時用戶已經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只能被迫接受
美團、京東、拼多多、滴滴以及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等這些都是利用這樣的方式,前期瘋狂燒錢,拉攏用戶,吸引流量,把競爭對手給耗死,之後自己一家獨大,收割利潤
為了拉攏用戶,就是拼版權,拼節目的多樣性,拼獨播,也就是拼燒錢能力,過去十餘年,中國影視版權成本翻倍暴漲,大量獨立視頻網站不堪重負,最終只能賣身或倒閉,市場果實被BAT收割:優酷土豆委身阿里、騰訊視頻依託騰訊、愛奇藝依靠百度,BAT形成事實上的寡頭壟斷,佔據了超過80%的市場份額,樂視、搜狐、PPTV等在二線梯隊艱難求生。(芒果TV例外,芒果TV背靠湖南電視臺,依靠湖南廣電系龐大內容資源的補充,對芒果TV而言是節約了巨大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麼芒果盈利的原因)
愛奇藝提出漲價之後,騰訊視頻稱「視頻訂閱價格將跟漲,目前每月20元偏低」,根據去年超前點播的情況,三家應該是商量好的,超前點播價格和劇集一模一樣,這次漲價應該也是協商好的,後續騰訊視頻和優酷應該會跟進(只是猜想)
對於漲價,愛奇藝的回應是「為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可笑的是漲價之後會員的權益並沒有任何太多變化
大家吐槽最多就是:
1.我開了會員,結果還會有vip推薦廣告,
2.劇集中也會在中間插入廣告,
3.有些優質的劇集我需要再次付費通過超前點播才能觀看
所以,對於愛奇藝漲價,只能說是前期自己選擇的道路,既然選擇了燒錢拉攏用戶,虧損就應該認,你達了自己的目的,你覺得虧損不想幹,你可以退出,很多視頻網站都看著這塊肉呢
另外,虧損的原因也是因為你們競爭多次抬高版權價格。優質的劇集版權高可以理解,關鍵現在一年下來優質劇集根本沒有幾部,很多或是粗製濫造或是辣眼睛。
正如此次被噴上熱搜的《鹿鼎記》和《雷霆戰將》,這種劇集在購買版權時有必要花費那麼多嗎?高價版權直接將pptv等燒不起錢的淘汰,而且導致明星天價薪酬,越來越多圈錢的作品,最後只能通過漲價讓用戶來買單,這樣合適嗎?
我覺得正確的途徑應該是:可以適當提升會員價格,netflix也是多次漲價,而且價格比國內的會員價格要高很多。但是更應該做的是多個視頻平臺協商降「低劣質作品」的版權價格,而不是協商一起漲價,強制讓用戶買單
愛奇藝的漲價也意味著視頻行業燒錢拉攏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要開始圈地收割了
但是視頻行業壟斷格局基本形成,我們普通人也沒辦法阻止,去年因為「超前點播事件」吳聲威律師與愛奇藝打官司,超前點播案完結後,現在還在為愛奇藝侵犯隱私權打官司,過程耗時耗力
幸運的是,《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出爐,希望能對視頻行業的現象出臺一些相應的措施
《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