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會員價漲幅高達25% 視頻平臺虧損只能靠消費者買單嗎

2020-12-25 觀察家網

愛奇藝會員價漲幅高達25% 視頻平臺虧損只能靠消費者買單嗎

文匯報 | 2020-12-02 11:21:39

日前,國內愛奇藝平臺宣布上調安卓平臺會費,單月25元、連續包月19元的價格與iOS客戶端齊平,漲幅高達25%。同時,騰訊也將會員費漲價提上日程。有分析認為,連續多年百億級的天價內容製作成本,已讓平臺難以維繫長期運營,漲價實屬無奈之舉。但更多網友提出,平臺虧損的運營狀況,不應靠簡單粗暴的漲價和各種花式收費來轉嫁給消費者。

然而,同是漲價,反響不同。國內平臺漲價的消息引發諸多爭議之時,海外最大流媒體平臺奈飛宣布提高用戶訂閱價格後,股價應聲上漲5%,海外分析人士認為是其依靠優質內容吸引付費用戶的盈利模式已進入良性循環。此前該公司財報顯示,疫情倒逼出的在線經濟新機遇,讓虧損多年的奈飛成功止損,今年一季度盈利高達7億美元。反觀今年國內視頻平臺,雖也推出不少口碑之作和現象級產品,然而行業總體水平仍遠遠未達到觀眾預期。更有用戶直指部分平臺過分「唯利是圖」,收費模式原本已花樣繁多,付費用戶仍然還要收看會員廣告,熱門劇甚至還衍生出「超前點播」的額外收費。

眾說紛紜最終都指向一個癥結——在版權意識增強、用戶付費意願不斷提升的當下,相比於粗暴的漲價,如何提升內容品質、提昇平臺吸附力並建立合理的收費模式,才是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被偷換的漲價邏輯:用戶願意為優質內容付費而不是為爆款付費

近兩年,視頻平臺的產品數量和會員人數正迎來高速增長。如今打開一個視頻平臺,仿佛置身琳琅滿目的大賣場。僅以某平臺的綜藝在播日曆來看,每天都有10檔在播綜藝供用戶選擇。根據《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兩大平臺的訂閱會員規模均超過1億。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作為「宅家」娛樂的重要方式,各大網絡視頻平臺更是迎來流量暴漲,甚至引發伺服器崩潰。今年2月,「愛奇藝崩了」 「韓劇TV崩了」 「小米電視崩了」三個話題齊上熱搜,足見上網追劇追綜藝已經成為當代觀眾的 「剛需」。與此同時,一批優質平臺自製劇,也讓用戶扭轉了對其「品質窪地」的既有印象。從去年的網劇《破冰行動》《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在古裝劇和現實題材全面開花,再到今年《十日遊戲》《我是餘歡水》《白色月光》在短劇賽道爆發出驚人潛力,都讓觀眾對視頻平臺內容製作能力產生不小的期待,不少娛評人也指出,疫情倒逼之下,視頻平臺正進入「提質增速」的階段。

而細細盤點,會發現這些優質作品只佔到平臺內容生產的一小部分。臨近年關,不管是IP劇《燕雲臺》,還是經典改編 《鹿鼎記》 《情深緣起》,豆瓣評分不僅沒到及格線,甚至觸及2分的「冰點」,讓人不禁懷疑平臺自製劇又走回情節注水、懸浮改編和IP盲目製作的老路。更不必說,圍繞《中國新說唱2020》《演員請就位》等網絡綜藝的爭議持續不斷,相比於寓教於樂,節目刻意炮製話題、製造衝突也引來網友反感。

在這一背景之下,突如其來的漲價就顯得有些難以接受。說到底,用戶付費意願首先建立在優質內容之上。而眼下,少數具備精品品相和創新特點的作品尚不足以支持用戶常年包月甚至包年。針對愛奇藝的這次漲價,用戶直言不諱:「會員也是雞肋,除迷霧劇場外,都是流量明星的爛片。」儘管這些偶像經濟加持下的綜藝、劇集如《狼殿下》《青春有你》等在各大社交平臺話題流量高企,但刻意主打粉絲圈層的所謂爆款,並不足以滿足更廣大付費觀眾日益提高的審美需求。

被稀釋的會員權益:被迫看廣告、單片單劇還需付費的會員名不副實

不可否認的是,培育國內用戶的版權意識和付費習慣,中國網際網路內容平臺已深耕多年。本著先累積用戶進而搶佔市場再抬高收費的慣用套路,在過去的數年間,視頻網站提供大量免費內容,並在購買版權存量和開發自製內容上每年「燒錢」達百億元。即便坐擁相當的廣告收益,但不管是愛奇藝CEO龔宇休,還是騰訊視頻副總裁王娟,都不止一次表態「國內會員費太低」。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排名前四位的視頻平臺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中,僅芒果TV實現盈利。甚至根據愛奇藝財報顯示,其淨虧損一路從2015年的25.75億元飆升至去年的103.23億元。另外,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依靠搶佔用戶碎片時間,進一步壓縮市場空間。據《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各細分領域中,短視頻用戶使用率最高,達87.0%,用戶規模8.18億,而綜合視頻(長視頻)用戶使用率為77.1%,用戶規模7.24億。為保持既有市場份額,與其他長視頻平臺展開競爭,愛奇藝不得不加大內容投入,數據顯示,其內容成本從2017年的126億元漲到了去年的222億元。因而平臺方的邏輯是——漲價為的是形成用戶為高溢價內容買單,從而再次刺激精品內容出品的良性循環。

倘若真如其所說,用會員收入刺激內容提質,那麼理應給出透明的收費模式和豐富的會員權益,讓用戶感到物有所值。然而眼下優質內容欠奉,其會員權益也在進一步稀釋,讓付費用戶的體驗「開會員為的是免看廣告,然而我們現在卻是開會員還要看會員廣告」。而對於一些爆款內容,平臺更通過單片付費、超前點播、星鑽會員等方式巧立名目,進一步誘導會員用戶二次付費。被網友吐槽,這樣「變著法兒圈錢的模式未免吃相難看」。

「都是充了錢的會員,說話硬氣點!」這是在視頻平臺追看劇集時,彈幕時常會出現的一句流行語。笑談背後,是用戶為內容付費後被拉高的期待。眼下,愛奇藝的財報顯示,其廣告收入正在不斷縮水,反倒是會員收入佔到了總收入的一半。面對這樣的局面,是「割用戶韭菜」,依靠簡單粗暴的漲價短時「回血」,還是耐心著眼於精品內容創作、完善品牌建設、提升長期穩固的黏性關係,是擺在所有視頻平臺和其背後資本方的生存選擇題。

  • 標籤:愛奇藝會員,漲幅

相關焦點

  • 愛奇藝新會員價翻倍你會買帳嗎?
    Q1財報發布後不久,愛奇藝宣布推出全新會員服務——星鑽VIP會員。定價每月60元,連續包月40元,連續包年為398元(每月平均33.2元)。消息一出引發熱議。業內預計,騰訊、優酷等其他平臺接下來也可能推出類似的VIP服務,進入整體提價時代,並有可能對內容製作和服務端產生影響。
  • 愛奇藝推「星鑽VIP會員」變相漲價,騰訊視頻或許也快了
    鋪墊近半年後,愛奇藝成了率先提高會員價的「領頭羊」。日前,愛奇藝推出涵蓋多項權益的「星鑽VIP會員」,連續包年價398元,非連續包月價60元/月。消息一出,爭議聲再起,因為相比愛奇藝黃金VIP會員25元的非連續包月價格,新的會員價漲了1.4倍。
  • 愛奇藝後騰訊也跟進視頻會員漲價,還續費嗎?
    【愛奇藝後騰訊也跟進視頻會員漲價,還續費嗎?】國內多個視頻網站一直在虧損,會員漲價是早就計劃中,愛奇藝打響第一炮。如今開了頭,騰訊也表態要跟進了。在今天的財報會議上,騰訊方面表示,騰訊製作了不少綜藝及動畫,作為視頻服務商,騰訊擁有精緻的內容,目前每月20元的視頻訂閱價格偏低,將來有機會將會調整。
  • 當虧損的愛奇藝,遇上「養成系」付費用戶
    就在11月17日上午(北京時間),愛奇藝公布的Q3財報中顯示其虧損情況有所好轉,淨虧損從去年同期的37億下降至12億。但同時,會員業務卻進入瓶頸期,疫情過後,用戶數量和營收持續兩個季度下降。在線廣告業務收入為18.4億元,回歸疫情前的規模。這說明,愛奇藝已經從靠低價拉新,過度到了要靠內容存量與質量實現用戶留存的階段。
  • 連續虧損十年,「漲價」後的愛奇藝,能走出泥潭嗎?
    文|熔財經 Kinki因為疫情,今年大家的「宅家時間」都多了不少,視頻網站行業顯然嘗到了業績的甜頭,紛紛提出了「漲價」的想法。11月13日,愛奇藝率先宣布提高VIP會員的訂閱價,以月卡為例,將由原來的19.8元/月,漲價到25元,整體漲價幅度在25%左右。
  • 愛奇藝騰訊雙雙提價,長視頻平臺扭虧為盈節點已至?
    而相比於超前點播,提高會員價影響的用戶更多,此舉究竟會造成多大的影響?視頻平臺提價會不會成為大勢所趨,其燒錢虧損的模式能就此終結嗎?9年首次提價,要結束虧損狀態?短短幾年時間,視頻平臺的地位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4年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那句「未來的電影公司都會為BAT打工」,如今卻也逐漸應驗。
  • 愛奇藝、騰訊視頻會員都要漲價!你願意為好劇買單嗎?
    在這次漲價之前,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主流視頻平臺推出的基礎會員訂閱價格,已經持續了9年未變。對於長視頻平臺來說,不夠美麗的業績也許可以通過會員業務收入的增長來彌補。愛奇藝會員收入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在總收入中佔比超過50%。芒果超媒今年上半年的網際網路視頻業務收入佔總營收68%,其中會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0.40%。
  • 愛奇藝、騰訊視頻會員將雙雙漲價!你願意為好劇買單嗎?
    愛奇藝宣布視頻會員漲價後,騰訊視頻也跟著漲了。騰訊在11月12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其視頻訂閱價格偏低,未來有機會將調整。而愛奇藝對於漲價一事早已「醞釀」多時,終於在11月13日0點起對黃金VIP會員、學生VIP會員訂閱服務費進行調整。對於長視頻平臺來說,不夠美麗的業績也許可以通過會員業務收入的增長來彌補。
  • 愛奇藝、騰訊視頻會員將雙雙漲價!你願意為好劇買單嗎
    愛奇藝宣布視頻會員漲價後,騰訊視頻也跟著漲了。  騰訊在11月12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其視頻訂閱價格偏低,未來有機會將調整。而愛奇藝對於漲價一事早已「醞釀」多時,終於在11月13日0點起對黃金VIP會員、學生VIP會員訂閱服務費進行調整。  對於長視頻平臺來說,不夠美麗的業績也許可以通過會員業務收入的增長來彌補。
  • 1億人都在給愛奇藝打錢,愛奇藝還是不滿足?
    想必最近已經有不少小夥伴留意到,愛奇藝的會員費漲價了。單月會員價由 19.8 元上調至 25 元,連續包月則從 15 元升至 19 元。 雖然這個價格只是漲了四五塊錢,但對於廣大打工人來說還是非常肉痛的一個事實——這哪是四五塊啊,這是一個億!不少網友吐槽愛奇藝「想錢想瘋了吧」、「網劇被剪輯得稀巴爛,還好意思漲價」。
  • 愛奇藝會員漲價無礙,也請同步提升服務質量
    還是我們老生常談的方面,包括內容、人力、帶寬、引流獲客等綜合成本不斷上漲,而愛奇藝的運營能力又不足以抵消這些成本,自然就出現虧損了。  巨額虧損不能總讓投資人和廣告主買單,只好轉嫁一部分到用戶身上。  漲價要有度 合理測算很重要  有網友認為從每月19.8元到25元,看起來不多,但漲幅驚人,大概為26%左右。
  • 愛奇藝「套路用戶」背後,是其走不出的虧損迷局
    在這其中,視頻平臺紛紛推出熱播劇吸引用戶,想抓住這波紅利,作為視頻平臺三巨頭之一的愛奇藝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近日,愛奇藝開啟了平臺獨播劇集《愛情公寓5》的超前點播模式。所謂超前點播,就是本來正常情況下每周日至周二20:00各更新2集,所有用戶都可以看,VIP會員可以搶先看6集。
  • 愛奇藝為何走上「漲價」路
    愛奇藝作為視頻平臺,要讓內容供給端大批量供給,通過內容產生的規模效應,搶佔市場,同時又要提高供給端效率,讓供給端能賺到錢。 而愛奇藝為了保證內容大批量供給,需要對內容進行採買,或者自己投資製作,這就考驗到其自身的資本實力,與其背後資本方的實力。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愛奇藝與其背後的資本百度也可以算作供給端。 但愛奇藝一直處於虧損當中。
  • 5年虧損近300億元,愛奇藝漲價有用嗎?
    而一家5年虧損287.4億元的主流長視頻平臺,很難通過此舉讓投資市場相信「會員漲價—扭虧為盈」的故事。 但同樣的邏輯,並不適用於愛奇藝。 為什麼奈飛可以6年內5次漲價,愛奇藝們只能多年提供「良心會員價」? 關鍵在於是否具備持久穩定的優質內容輸出,以及不同平臺間的差異化內容。沒有做好這兩件事就貿然漲價,只會陷入騰訊視頻、優酷、B站的行業圍攻,使得市場份額進一步縮減。
  • 愛奇藝漲價、騰訊漲價……視頻網站都要漲價了……
    長視頻賽道內,最先決定漲價的是愛奇藝。從11月13日開始,愛奇藝正式調整了黃金VIP會員服務價格,調整後的六檔價位從19元到248元不等。從具體漲幅來看,月卡此前價格是19.8元,漲價後達到25元,漲幅在26%左右。
  • 蔡凱龍:騰訊視頻併購愛奇藝,成敗難說,用戶恐吃虧
    愛奇藝6月16日在美股盤前暴漲40%,截至收盤,愛奇藝漲25.85%。百度、騰訊的股票皆有不同程度的漲幅。 假如消息為真,那麼長視頻領域持續了多年的「愛優騰」三國殺格局,或將迎來大變動。 在後浪財經蔡老師看來,騰訊併購愛奇藝牽扯到多方利益,成敗還很難說。但對於用戶來說,併購成功或許並非是一件好事。
  • 愛奇藝為何走上「漲價」路?
    愛奇藝會員價上漲的時間就要到了。前些天,微博帳號愛奇藝VIP會員發布通知稱,將在2020年11月13日0點開始,對VIP會員服務訂閱費用進行調整,黃金VIP會員連續包月19元,單獨購買月卡25元。而且愛奇藝的視頻業務與百度的搜索業務協同性不高,愛奇藝的用戶並不能導向至百度。在內容供給上,愛奇藝以及背後的百度比較吃力,內容製作方賺到了錢,但愛奇藝依賴的資本輸血方卻難以獲利。出於平臺發展需求考慮,愛奇藝提高會員價,能增加會員收入,提升自我補血能力。3.
  • 愛奇藝VIP漲價幅度高達50%,光靠漲價就能改革商業模式?
    VIP漲價幅度在25%~50%愛奇藝打響漲價「第一槍」 近日,愛奇藝正式調整黃金VIP會員服務價格。其中,月卡、季卡、年卡分別上漲5.2元、10元、50元,連續包月、包年也做出了相應提升,調價後連續包月、月卡、連續包季、季卡、連續包年、年卡定價分別為19元、25元、58元、68元、218元和248元,漲價幅度在25%~50%。
  • 站在十字路口的愛奇藝 ,還要虧損多久?
    在線視頻網站作為流量湧入的大戶,理應盈利大增。但偏偏有這麼一家在線視頻的頭部網站,卻在這個風口上摔的相當慘,這就是愛奇藝。  從愛奇藝公布的一季報來看,同期單季會員淨增1200萬,實現了單季會員規模千萬級增長的好成績,會員服務收入同比猛增35%,約為46億元;然而,淨虧損卻高達29億元人民幣,同比虧損擴大超60%!
  • 愛奇藝會員費9年來首次漲價 但虧損困局短期內註定無解
    他表示,漲價背後是其業績長期虧損,收入無法覆蓋成本。這話不假,愛奇藝2019年Q3財報顯示,會員費收入達37.2億元,淨虧損卻高達36億元。2019年全年,愛奇藝虧損103億元,其中內容採購和製作費用高達2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