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新增「請勿打擾」服務背後,給團餐業何種啟發?

2021-02-14 團餐謀

團餐謀原創內容

作者|微雨

海底撈又上熱搜,這次同樣「變態」:新推出「請勿打擾」服務,此舉,惹來不少爭議。

其實,這個「請勿打擾」,意思是,顧客可以拒絕各種禮貌周到的服務。拒絕之後,服務員會拿來一個寫有「請勿打擾」的牌子,放在桌上顯眼位置,之後就不再提供過多細緻入微的服務,僅有正常的上菜、清理空盤等基本服務。

臺卡依次為「請勿打擾」「自己下菜」「不需要細節服務」

大牌動作總是惹人關注。為什麼一向標榜「服務力」的海底撈突然有這樣的舉動?落腳到團餐行業,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發?

海底撈的服務「過度」了嗎?


老山姆當年給沃爾瑪定下的管理天條:永遠提供超出顧客預期的服務,在世界範圍內有很多學徒,但形神兼備的,只有從四川簡陽走出來的海底撈。

尤其是黃鐵鷹的一部《海底撈你學不會》,更點爆了「海底撈現象」。學界與媒體合力,再加上消費者的口碑傳播,海底撈及其服務被捧上神壇。

於是,在很多人的認知裡,服務是海底撈最大的特色。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被服務員捕捉到,想吃什麼立刻送上,隨時在線陪聊,還有LED燈牌、生日歌、長壽麵等等生日模式。

無論承認與否,服務確實是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和最鮮明特徵,也是對海底撈的高預期所在。

但事物都有兩面性,關於海底撈「過度」服務的質疑聲音也一直沒斷過。

一位餐飲行業的人曾分享這樣的觀點:海底撈所提供的已經不能叫服務,而是寵溺,當制度和人性綁在一起時,很可能失去平衡。

採訪海底撈聯合創始人施永宏時,他曾講過一個哭笑不得的事:

服務員去加水的時候,顧客可能說我不要了,喝不下去,浪費了。顧客可能稍不注意,服務員「譁」一下就給加滿了。

還有眼鏡布、手機袋子,顧客明明不需要,服務員還是硬給,手機一定要給你裝起來,因為要考核啊。

在海底撈,培訓的時候會教服務員很多流程,進來之後多少秒怎麼接待,遞毛巾、送眼鏡布、倒水,中途毛巾要換幾次,水杯的水建議低於50%的時候就添加,但是不要加得太滿……後來這些變成了海底撈的特色。

可當負責績效考核的領導,把這些列成了考核點,就可能會出現上述業內人士所講的那一幕。事實上,海底撈越來越依賴管理工具或數學公式去推導和擴散它的商業價值,超預期服務變成過度服務就只是時間問題。

「請勿打擾」服務,是客制化的嘗試


海底撈很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而不久前,一條「千萬別讓海底撈知道你生日」的話題被頂上了熱門,讓海底撈再次陷入了尷尬之中。

為了應對消費者的新需求,貼心的海底撈很快新增了「請勿打擾」服務。

根據海底撈提供的新服務,如果在桌上顯眼的位置放上「請勿打擾」的牌子,之後海底撈服務員就僅提供正常的上菜、清理空盤等基本服務,而用餐的消費者也可以避開被「海底撈式熱情服務」支配的恐懼。

對於推出新服務的初衷,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解釋,這個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不同顧客的個性化需求,部分門店嘗試製作了一些展示個性化需求的標識牌,方便員工快速識別顧客的需要。

所謂的個性化客制服務,在如今的餐飲行業,是非常盛行的:

茶顏悅色因為被模仿被山寨會在小票上寫上「我們攢錢告他們」,消費者持續關注後,進而互動「我們已經在告了。」

在孤獨經濟爆發後,為了照顧單身群體的情緒,很多商家開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在單個座位前放一個毛茸茸的小熊。

外賣小票也成了一個情感交互的「場所」:不管是因為失戀想讓廚師小哥畫個小豬佩琪,還是因為燈泡壞掉讓外賣小哥代幫維修。

除了星巴克杯子上的名稱標註,還會有籤名版的小龍蝦,以及暖心版的彩繪展示漏出。

……

團餐行業也要找到新的顧客需求


不得不說,要削弱這種服務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海底撈的根本特色,這也看出海底撈「當斷則斷、該調就調」的勇氣。

社會餐飲和外賣餐飲品質與服務的不斷提升,促使消費者逐步形成更為豐富多樣的餐飲消費需求和更為苛刻的餐食選擇標準,倒逼團餐企業通過注重提升產品及服務質量來吸引並留住顧客,增進團餐體驗。

從海底撈的這次「調頭」動作中,團餐人需要借鑑的點在於,要根據顧客需求提供更人性化的客制服務,才是體驗的進一步升級。

這其中會有幾個平衡:

(1)服務過程中要找到人力平衡


和海底撈人力結構一樣,團餐同樣是需要人的行業。

在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看來,從做無人後廚開始,海底撈其實就在嘗試探索降低人力成本的方式。「請勿打擾」服務也是海底撈的新嘗試,通過從部分門店開始推出這種服務的方式,逐漸培養海底撈的消費者適應、選擇、喜歡這種服務,從長期來看對海底撈降低人力成本會起到一定的幫助。

從服務模式中找到最佳人力結構,也是團餐行業需要借鑑的。

(2)要在標準化和個性化之間找到平衡

就像上面所說,海底撈會把每一個服務細節都會落腳到制度規範中,所以我們才看到,海底撈員工們仍然能在文化慣性下保持微笑,愉快響應各種需求,但這種價值觀已經延伸不到顧客看不到的後廚了。

在直播短視頻都能瞬間爆紅的今天,個體的選擇多元化了,消費者在餐廳中接觸到的互動元素已經更加多元。而團餐也需要在服務環節中擺脫刻板印象,適當提出個性化的定製方案,可以多嘗試高校食堂的黑暗料理,打造團餐場的「撒鹽哥」,等等。

(3)在品牌化和性價比中找到平衡

這是從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中輸出的。

很顯然,隨著網紅餐飲和品類進化的加速,90後、95後成為消費主力的今天,一些小吃類和零食化的餐飲會更加吸引消費者。傳統的以量取勝和吃飽原則會演變為「走吃」的靈活選擇。一份雞爪、一份花甲粉、一杯奶茶,就能成為一份午餐標配。

所以,品牌矩陣的場景打造,性價比高的選擇空間,是團餐的服務未來之一。

相關焦點

  • 海底撈試點「請勿打擾」服務:生日服務太熱情遭吐槽
    或許是get到了「社恐」人士的尷尬,如今的海底撈,變了!昨日(12月30日)起,不少網友陸續反映,在海底撈發現了一張「請勿打擾」臺卡:這也就是說,顧客可以選擇拒絕各種「周到」「熱情」「暖心」「體貼」的服務。只要將這張「免戰牌」放在餐桌顯眼處,服務員就會僅提供上菜、清理空盤等基本服務。
  • 生日服務太熱情遭吐槽,海底撈試點「請勿打擾」服務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長久以來,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個可怕的傳說: 去海底撈吃飯,什麼都可以說漏嘴,但千萬不能讓服務員知道你的生日! 鐳射燈、洋娃娃、小推車、圍個圈圈拍手唱歌……聲勢要多浩大有多浩大,讓你分分鐘眼前一黑,恨不得淹死在菌菇湯裡。
  • 海底撈也做團餐了!我們盤點了一下團餐外賣的種種「姿勢」……
    01「團餐+特色服務」模式,可以服務1000人據介紹,海底撈外送團餐是海底撈外送推出的一項針對家庭、企業商務的大型用餐場景的服務形式並且,強調這是一項能夠服務千人的火鍋團餐業務!和普通的只送菜品的外賣團餐不一樣,海底撈還加上了它獨有的特色服務!顧客可以根據聚會需求,定製海底撈專門提供的特色服務,比如變臉師、服務人員、撈麵師、美甲、音樂舞蹈表演等方面的服務。
  • 「智造品質新團餐」,11月9號,我們深圳見!
    11月9日,由團餐謀主辦的「智造品質新團餐」年度團餐大會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序幕,這將是團餐人的又一次年度「聚會」。一年一度的團餐大會,早已成為了團餐人線下切磋的固定場合。本次大會預計規模再破千人,來自全國各地的團餐人,為了同一個主題再次齊聚一堂。
  • 沒在海底撈過一次生日,等於沒去過海底撈
    海底撈一直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這裡有著非常貼心的服務,讓客人如沐春風的同時,也為自己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但海底撈無微不至的服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在這堆服務中,又數海底撈的「生日服務」,爭議最大。一旦不小心讓他們知道,今天是你的生日,那麼恭喜你,你將過上這輩子最有排面的生日會。
  • 首推「食材」耳飾,海底撈撈金周邊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190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上市後的海底撈明顯加快了發展速度,除了常規的規模擴張外,還在不斷加快非餐業務的布局。02發力非餐業務海底撈一直是中國餐飲行業的標杆,早期海底撈利用「無微不至」的服務快速走紅餐飲圈,為其鋪墊好擴張的基礎並樹立起品牌的形象。上市以後的海底撈,在飛速擴張一年後,今年明顯開始改變發展策略,除了橫向收購其他業態的餐飲品牌外,海底撈對自身的業務和品牌也在不斷進行調整。
  • 海底撈盯上了消費者的耳朵:推出蘑菇蓮藕等造型耳墜
    來源:北京商報首推「食材」耳飾,海底撈撈金周邊原創 郭詩卉 郭繽璐 北京商報上市後的海底撈明顯加快了發展速度,除了常規的規模擴張外,還在不斷加快非餐業務的布局02發力非餐業務海底撈一直是中國餐飲行業的標杆,早期海底撈利用「無微不至」的服務快速走紅餐飲圈,為其鋪墊好擴張的基礎並樹立起品牌的形象。上市以後的海底撈,在飛速擴張一年後,今年明顯開始改變發展策略,除了橫向收購其他業態的餐飲品牌外,海底撈對自身的業務和品牌也在不斷進行調整。
  • 海底撈開麵館了!9.9元一碗
    ----每天中午,北京吃貨小分隊陪你吃飯-----海底撈居然悄悄開了家麵館一碗麵最低9.9元全自助式取餐結帳海底撈不僅開始賣方便菜,甚至又開了一家麵館,雖然LOGO和店面完全沒有海底撈的標識,但早被眼尖的網友扒出背後控股公司就是海底撈的全資子公司,這下想低調也不行了,開業沒幾個月就排大隊。
  • 海底撈「變態」服務錦集
    ,也許你只是片面地聽說過海底撈的「變態」服務,並不曾完整地見識過網友的表達。小編今天為大家匯總了海底撈「變態」服務錦集,並由資深人士總結出海底撈服務的真諦。由於各家企業經營情況不同,請勿照抄,我們需要的是取其精華。
  • 海底撈、西貝、喜茶等大牌忙著「漲價」,講良心價的食堂會跟嗎?
    再來看團餐行業,究竟該不該漲價,又該如何漲價?米飯7元一份 「報復性」漲價引發全民吐槽事情要從海底撈說起。4月6日,#海底撈復工後漲價6%#的消息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本準備報復性吃火鍋的消費者,「體面因漲價而坍塌」。
  • 海底撈的「新秘密」!把極致服務做到線上
    快速增長的背後必然要有相應的數位化新基建作為底層支撐。 在海底撈首席信息官邵志東看來,數位化既是發展問題又是生存問題。業務的發展、技術的發展,自然而然會驅動企業的數位化進程。 從「海底撈」到「雲上撈」 海底撈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建立了各種各樣的系統,包括點餐收銀、會員管理、供應商管理
  • 鼎泰豐和海底撈極致服務的背後,「內功」竟是這個!
    而作為直接為顧客提供服務的餐廳員工,是最有資格和機會去了解顧客需求並令其滿足的一批人,也是最能代表企業文化及態度的一群人。那麼,餐飲人該如何將員工「內力」轉化為企業「功力」呢?鼎泰豐和海底撈是這麼做的……
  • 這家餐廳服務已逆天,比肩海底撈!
    職業餐飲網曾發表過一篇《海底撈「變態」服務錦集,你的餐廳還差多遠?》的文章,細數了網上關於「海底撈有毒」的種種段子。
  • 海底撈「變態」服務錦集,讓你感受什麼叫服務!
    海底撈歷來是所有服務行業學習服務的榜樣,也許你只是片面地聽說過海底撈的「變態」服務,並不曾完整地見識過網友的表達。
  • 社餐企業跨界團餐水土不服 滿客寶智慧食堂解析如何做好萬億市場
    多家社會餐企、網際網路、物流企業等都盯上了這塊大蛋糕,海底撈、順豐、美團等陸續進入團餐領域開疆拓土,跨界尋求轉型之路。但自復工以來,很多跨界團餐的企業或者品牌明顯感到「水土不服」,又開始陸續放棄團餐業務,回歸堂食。試圖踏入團餐領域的中餐品牌望湘園就是其中一例,該品牌創始人意識到外賣和團餐並不是品牌強項,便決定立即回歸堂食,把焦點放在客戶體驗上。
  • 海底撈的「瓶頸」,與火鍋業的新機會
    重要的是,一貫代表火鍋行業「上限」的海底撈,其發展戰略是否走到了天花板。眾所周知的是,自打1999年走出簡陽這個小城開始,二十年的時間裡,海底撈憑藉極致到堪稱「變態」的服務,打破了火鍋界百花齊放的局面。一統江湖後,海底撈更是依靠最容易系統化、制度化的「服務」,構建出一個領先時代的經營模型。
  • 與10億級餐企掌門共同解碼:他是這樣讓海底撈坐立不安的!
    能讓餐飲業的九段高手海底撈坐立不安,在無錫和鄭州點燃價格戰、選址戰、宣傳戰?在餐飲業被服務主義、裝修主義、網際網路主義逼到牆角之際,他卻提出產品主義體系理論,讓一大批老牌的餐飲人關掉不清晰的思維模式,重新審視自己的路?那麼一些即將踏入餐飲圈的人應該怎麼做?為什麼他能和西貝、喜家德、樂凱撒、九毛九、一加一等全國或區域勢能最為強勁的餐飲和食材品牌攜手,聚合餐飲上下遊,共同締造一個產品主義生態圈?
  • 海底撈「過度服務」為了誰?
    導讀:近期《海底撈「過度服務」誰買單?》贊者有之,以為謬者也大有人在。從辯證的角度,一種商業模式原本就存在硬幣兩面,更何況在餐飲江湖血雨腥風,新模式、新思維、新業態層出不群的今天,引起關注和爭議實屬正常。海底撈這種伺候式服務的本質是什麼?其背後動因又為了誰?
  • 海底撈的拉麵啪啪啪打過多少人的臉?
    海底撈:這麼多年都表演過來了,說取消就取消,這不太合適吧… 如果不喜歡的話可以讓小哥不表演直接下面的噢~其實這也很正常,在普遍講究「內容至上」的時代裡,「服務至上」、「形式主義」海底撈出名的從來都不是火鍋有多好吃,這一點應該能在火鍋屆和吃貨屆達成共識吧?論味道、論食材,海底撈不太扛打;但論服務,沒有誰能比他更「變態」。
  • 比海底撈賣蛋糕更可怕的是跳樓價
    最近2天,朋友圈都在分享來自海底撈進軍烘焙業的新聞,原來是海底撈也開始賣蛋糕了。其實海底撈自己倒挺低調的,也僅在4月11日的公眾號副條PO了這條信息,雖然閱讀量已超10W+,這次推出了5款蛋糕。喏,就是下面這張海報裡宣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