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之約】評論:讓沂蒙精神閃耀出時代光芒

2020-11-19 德州新聞網

編者按:為推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充分展現山東各地各行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有力舉措和顯著成效,由中共山東省委網信辦主辦、齊魯網·閃電新聞承辦的「小康之約」網評作品擂臺賽正式開賽。擂臺賽分為月度賽與總決賽。6月、7月、8月進行月度賽,徵集評論文章、短視頻、動漫、H5、創意海報等作品。根據月度賽排名,優秀作品前20名的作者將進入9月份的總決賽。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哎多好看,風吹那個草低哎見牛羊」……一曲宛轉悠揚的沂蒙山小調,歌聲裡有抒發家鄉故土的深情眷戀,有描寫青山綠水的詩情畫意,更是對新時代沂蒙精神和沂蒙大地主題形象生動展示。

歌唱沂蒙山,就是要歌唱勇往直前、永不服輸的民族脊梁。提到沂蒙山,就不得不提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中國抗日第一村」淵子崖村;就不得不提孟良崮戰役前夕32名沂蒙婦女肩扛門板、站在齊腰深的冰冷河水中搭起的「人橋」;就不得不提整山治水、科學種田,被毛澤東同志稱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厲家寨……沂蒙山,不僅是一個無數人民群眾抵抗侵略、奮勇抗爭的歷史見證者,更是一座塑造民族魂魄、喚醒民族精神的英雄山!

歌唱沂蒙山,就是要歌唱軍民互助、血乳交融的大愛情懷。「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口飯,做軍糧;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翻開一頁頁厚重的歷史,那沂蒙山裡車輪滾滾的支前隊伍、送子送郎參軍的動人場面、用乳汁救活傷員的紅嫂,不正是沂蒙山人民用流血犧牲、支援前線建成的「紅色豐碑」嗎?沂蒙山,不僅是革命時期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生死與共、浴血殺敵的鋼鐵長城,更是一座「乳汁救活生命,鞋墊繡過春秋」的母親山!

歌唱沂蒙山,就是要歌唱開拓進取、艱苦奮鬥的時代內涵。曾被稱為「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外貨不入、土貨不出」的八百裡蒙山沂水,在革命老區人民不斷努力奮鬥下,成為了有各類批發市場將近100處、擁有攤位2.5萬個的「中國物流之都」,變成了「買天下、賣天下」的新沂蒙,變成了一片「商興水勝、薈萃人文」的新天地。沂蒙山,不再是停留在人們印象深處的經濟落後地區,而是成為一座演繹時代進步、歌唱時代榮光的進步山!

歌唱沂蒙山,更是要歌唱與時俱進、傳承創新的沂蒙故事。70多年前誕生的沂蒙小調到現在還有巨大魅力,就是因為點亮了群眾心中那盞燈,堅定了跟著共產黨走的政治自覺。而網際網路時代,如何傳承沂蒙精神,讓更多更好的新時代「沂蒙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時代任務和光榮使命。沂蒙山,不僅是黨和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革命靠山,更應成為一座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武裝黨員、教育群眾的啟蒙山!

再唱一曲沂蒙山,唱的不僅是曲調,更是一種精神!站在新的時代山崗上,黨員幹部更要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發展齊魯紅色文化,讓沂蒙精神閃耀出時代的光芒,讓這一曲沂蒙山唱得更加響亮、更加動人!(文/商賀)


相關焦點

  • 沂蒙精神綻放時代光芒
    沂蒙精神綻放時代光芒 ——臨沂市弘揚沂蒙精神推進高質量發展     金雀山路沂河橋     沂南縣界湖街道安居小區的「紅嫂」們在納擁軍鞋墊這一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號角已經吹響;這一年,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在這裡交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正在乘風破浪前行。在這艘巨輪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  隨時代一起脈動,沂蒙精神似如椽火炬,匯入中國精神的巨大光團,貫穿融入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迸發出推動歷史前進的強大力量和時代光芒。
  • 【小康之約】短視頻:沂蒙精神再唱響!《等著我,親愛的人》
    編者按:為推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充分展現山東各地各行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有力舉措和顯著成效,由中共山東省委網信辦主辦、齊魯網·閃電新聞承辦的
  • 「小康之約」評論:讓永不褪色的沂蒙精神代代相傳
    「蒙山高,沂水長,我為親人熬雞湯」,聽著這首耳熟能詳的《沂蒙頌》長大,筆者作為沂蒙兒女,提起沂蒙精神由衷敬佩。從沂蒙精神中獲得的無窮力量,更是激勵著我們積極進取,鞭策著我們奮勇向前。沂蒙精神是愛黨敬黨、無私奉獻的精神。
  • 沂蒙精神特刊|根植沂蒙 築夢中國——金鑼集團躬耕踐行沂蒙精神紀實
    一部金鑼集團的創業史,就是一部沂蒙精神的踐行發展史。金鑼,這個在沂蒙精神中孕育、發展與成長起來的全國肉製品行業領導品牌,自1994年成立以來,把「一切為了人類健康」作為事業發展的至高追求,堅持科技先導、創新引領、品質制勝,獨闢一條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基礎,「資源型起步、鏈條式延伸、循環式發展」的發展路徑,長達18年穩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成為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踐行「沂蒙精神」的生動範例。
  • 沂蒙紅嫂張淑貞走了,紅嫂精神永放光芒!
    劉家義說,張淑貞同志是優秀的共產黨員,是沂蒙精神的忠實踐行者、傳承者,我們要向張淑貞同志學習,在新時代不斷傳承發揚沂蒙精神。龔正、付志方、楊東奇等省領導也以不同形式表示哀悼,並向其親屬表示慰問。張淑貞,女,1914年9月出生於沂南縣馬牧池鄉西官莊,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百歲沂蒙紅嫂、「沂蒙母親」王換於的兒媳,沂蒙新紅嫂於愛梅的母親。
  • 時代呼喚戰天鬥地偉大的「沂蒙精神」
    2020-11-10 09:49:31 來源: 芬島花音 舉報   在沂蒙這片鍾靈毓秀的神奇沃土上
  • 劉思通:弘揚沂蒙精神 打造臨沂文藝紅色品牌
    弘揚沂蒙精神打造臨沂文藝紅色品牌臨沂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劉思通沂蒙精神是新時代臨沂文藝工作繁榮發展的特色優勢和動力源泉。深入挖掘沂蒙精神所蘊含的文化理想、文化價值,是進一步煥發文藝創新創造活力、加快構築臨沂文藝高峰的時代命題。
  • 「小康之約」評論:「三照三省」畫好新時代黨員幹部「自畫像」
    編者按:為推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充分展現山東各地各行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有力舉措和顯著成效,由中共山東省委網信辦主辦、齊魯網·閃電新聞承辦的「小康之約」網評作品擂臺賽正式開賽
  • 時代楷模 民族脊梁——魯南製藥集團踐行沂蒙精神紀實
    以新時期沂蒙精神踐行者的初心與使命,弘揚時代楷模精神,打造「千億魯南、百年品牌」;做民族之脊梁,為中國醫藥事業走向世界之巔而全力拼搏!他活著,用生命呵護員工、呵護中國民族醫藥事業的春天;他逝去,依然用堅定的信仰、不變的初心,鼓舞著後人薪火傳承!
  • 弘揚沂蒙精神 發揮模範作用 沂蒙交投集團:讓勞模帶出更多勞模
    儀式現場,密加才、丁相君、張同慶、王其君、王海龍、劉鳳春等一個個沂蒙交投首屆勞動模範的名字,在沂蒙交投集團工會主席邢仔文宣讀《沂蒙交投集團關於表揚首屆勞動模範的通報》及《沂蒙交投集團關於表揚「青春建功好團隊」、「青春建功好青年」的通報》的過程中熠熠生輝。一個個感人肺腑的先進勞模事跡,通過現場播放的先進典型的宣傳片,讓在座的每一位包括市國資委四級調研員杜丙軍、沂蒙交投集團董事長陳慶村等為之動容。
  • 【小康之約】評論:讓「母親河」變成造福子孫萬代的幸福河
    「小康之約」網評作品擂臺賽正式開賽。6月、7月、8月進行月度賽,徵集評論文章、短視頻、動漫、H5、創意海報等作品。根據月度賽排名,優秀作品前20名的作者將進入9月份的總決賽。「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這些質樸金句深刻詮釋著保護生態本身就是發展經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綠水青山裡蘊含著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 沂蒙紅色歌曲的新時代文化價值
    經過收集整理,目前有完整譜記的沂蒙紅色歌曲總共100餘首,形成了地域特色鮮明的紅色歌曲譜系,在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重要價值。 1、推進黨的建設的正氣之歌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中國特色文化,其中蘊含著厚重的歷史內涵和豐富的革命精神。
  • 臨沂三集紀錄片《國家記憶·紅色沂蒙》引起社會各界熱烈反響
    該片再現了沂蒙人民樸素而偉大的情懷,展現出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讓社會各界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激發了大家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情感。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成就偉大事業。沂蒙精神歷久彌新,傳承著永不褪色的紅色基因,具有超越時空的恆久價值,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 人民日報等50餘家媒體聚首沂蒙!
    、金鑼集團承辦,魯南製藥集團、翔宇集團、國人服飾、臨沂農村商業銀行協辦的「傳承革命精神,共享創新發展」研討會暨「全國首屆踐行紅色精神黨媒宣傳•沂蒙行」融媒活動在臨沂市啟動。>劉亞東在講話中指出,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魯網:臨沂經開區傳承沂蒙精神 凝聚高質量發展正能量
    在企業發展歷程中湧現出許多沂蒙兒女,他們吃苦耐勞、開拓奮進、勇往直前、永不服輸——這是沂蒙精神所賦予的精神內涵,在新時代釋放出更多的光和熱。「要把沂蒙精神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擔當,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幹事創業的生動實踐,讓沂蒙精神紮根企業,並不斷淬鍊成為企業發展的靈魂和動力。」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宣傳統戰部文明辦主任李小燕說。
  • 「沂蒙精神」的深情詠嘆——民族歌劇《沂蒙山》賞評
    作品全景式藝術再現了當年那幅波瀾壯闊、感天動地的歷史畫卷,形象詮釋了沂蒙精神的成因和形成過程,深刻表達了「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沂蒙精神」的思想內涵。一歌劇藝術講究「以歌詠情」,用歌唱的方式表達戲劇情感並呈現主題思想。
  • 沂蒙精神再唱響《等著我,親愛的人》主創解讀創作背後的故事
    同時,這首曲子能飛出山東,在不同場合由不同的人傳唱,也是對文藝作品本身的一個很高的評價。今後,他還將創作更多的具有時代標識的好作品出來,為國家、為民族貢獻自己的力量。  歌劇《沂蒙山》是根據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真實歷史創作而成,講述了海棠、林生、夏荷等角色在國家危亡和個人命運的糾纏中,犧牲小我、軍民一心、團結抗戰的故事,凸顯的是「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張桂林說,創作之初,他們就決定要有一首主題曲,目標是不僅能在歌劇中使用,放到現實生活中,也依舊能打動人心,於是便有了這首《等著我,親愛的人》。
  • 梁金鎮:為沂蒙紅色革命精神傳承發展做好服務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和營養劑愛國,永遠是個閃爍著青春光芒的時髦字眼。沂源作為沂蒙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數感人的愛國革命故事在這方紅色熱土上呈現。2017年,任沂源縣政協委員的梁金鎮在翻看沂源縣政協收編的《沂源抗戰資料》時,看到了1942年日寇圍剿八路軍的對崮山戰鬥故事。
  • 短視頻:沂蒙精神再唱響!《等著我,親愛的人》
    在這場戰役中,山東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服從全國防控大局,扛起大省責任擔當,齊魯兒女勠力同心,全力供應醫療等物資支援全國戰「疫」,譜寫了一曲新時代「沂蒙精神」的嘹亮讚歌!《等著我,親愛的人》是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的主題音樂,由著名詞作家王曉嶺、李文緒作詞,著名作曲家欒凱作曲,著名歌唱家王麗達、王傳亮共同演唱。
  • 《我的城 我的歌》傳承沂蒙精神,戴荃全新演繹沂蒙山小調
    這裡是書聖故裡,這裡是活力商都,6月7日周日21:20,山東衛視全國首檔融媒體城市音樂宣推節目《我的城 我的歌》走進臨沂,感受老中青三代的沂蒙精神傳承。本期節目中,老一輩臨沂人組成「沂蒙老男孩」樂隊,上演一出不搞音樂的廚師不是好士兵的故事;土生土長的臨沂中年一代,用快門記錄臨沂美景,用照片記錄時代變遷;年輕一代用電商直播,煥發文化古城的蓬勃新生。更多精彩,本周日讓我們和城市歌曲演唱者戴荃一起在臨沂為您揭曉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