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專項治理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2021-02-15 遂平在線

遂平在線(網站+微信公眾號):遂平具有影響力的新媒體推廣平臺。

合作熱線:13673963566

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

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對網絡主播

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

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

此專項工作自即日起至年底集中開展。

近年來,網絡秀場直播、電商直播節目大量湧現,成為網際網路經濟中非常活躍的現象和網絡視聽節目建設管理工作需要重視的問題。為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營造行業健康生態,防範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滋生蔓延,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網絡秀場直播平臺、電商直播平臺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正確方向,積極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善美,著力塑造健康的精神情趣,促進網絡視聽空間清朗。要積極研究推動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內容和形式創新,針對受眾特點和年齡分層,播出推薦追求勞動創造、展示有益才藝和健康生活情趣等價值觀積極的直播節目。以價值觀為導向打造精品直播間版塊或集群,讓有品味、有意義、有意思、有溫度的直播節目佔據好位置,獲得好流量。要切實採取有力措施不為違法失德藝人提供公開出鏡發聲機會,防範遏制炫富拜金、低俗媚俗等不良風氣在直播領域滋生蔓延,衝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汙染網絡視聽生態。

二、開辦網絡秀場直播或電商直播的平臺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著力健全網絡直播業務各項管理制度、責任制度、內容安全制度和人資物配備,積極參與行風建設和行業自律,共同推進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活動規範有序健康發展。上述平臺應於2020年11月30日前,將開辦主體信息和業務開展情況等在「全國網絡視聽平臺信息管理系統」登記備案(登錄地址為http://115.182.216.157)。

三、開辦網絡秀場直播或電商直播的平臺要落實管建同步的原則,把平臺管理力量與直播間開辦能力相匹配的要求精準落實到數到人。現階段,相關平臺的一線審核人員與在線直播間數量總體配比不得少於1:50,要加大對審核人員的培訓力度,並將通過培訓的審核人員在「審核員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登記。鼓勵有能力的平臺採取優於總體配比的要求加強審核能力建設,適應網上輿情變化對直播間和主播的監看審核力量進行動態調整強化。平臺每季度應向省級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備直播間數量、主播數量和審核員數量社會知名人士及境外人員開設直播間,平臺應提前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備

四、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直播間節目內容和對應主播實行標籤分類管理,按「音樂」「舞蹈」「唱歌」「健身」「遊戲」「旅遊」「美食」「生活服務」等進行分類標註。根據不同內容的秀場直播節目特點,研究採取有針對性的扶優罰劣管理措施。各秀場直播間均須在直播頁面標註節目類別和直播間號碼。主播改變直播間節目類別,須經網站審核,未通過審核不得擅自變更。    

五、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建立直播間和主播的業務評分檔案,細化節目質量評分和違規評分等級,並將評分與推薦推廣掛鈎。要做好主播尤其是頭部主播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培訓。對於多次出現問題的直播間和主播,應採取停止推薦、限制時長、排序沉底、限期整改等處理措施。對於問題性質嚴重、屢教不改的,關閉直播間,將相關主播納入黑名單並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告,不允許其更換「馬甲」或更換平臺後再度開播

六、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在用戶每日或每月累計「打賞」達到限額一半時,平臺應有消費提醒,經簡訊驗證等方式確認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消費,達到「打賞」每日或每月限額,應暫停相關用戶的「打賞」功能。平臺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應將「打賞」返還用戶。平臺不得採取鼓勵用戶非理性「打賞」的運營策略。對發現相關主播及其經紀代理通過傳播低俗內容、有組織炒作、僱傭水軍刷禮物等手段,暗示、誘惑或者鼓勵用戶大額「打賞」,或引誘未成年用戶以虛假身份信息「打賞」的,平臺須對主播及其經紀代理進行處理,列入關注名單,並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書面報告。

七、網絡電商直播平臺須嚴格按照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管理的相關規定開展視聽內容服務,不得超出電子商務範圍違規製作、播出與商品售賣無關的評述類等視聽節目。以直播間、直播演出、直播綜藝及其他直播節目形式舉辦電商節、電商日、促銷日等主題電商活動,應按照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的有關規定,提前14個工作日將活動嘉賓、主播、內容、設置等信息報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備案。鼓勵網絡電商直播平臺通過組織主題電商活動助力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脫貧攻堅、產業升級和供需對接。

八、網絡電商直播平臺要對開設直播帶貨的商家和個人進行相關資質審查和實名認證,完整保存審查和認證記錄,不得為無資質、無實名、冒名登記的商家或個人開通直播帶貨服務。平臺須對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定期進行覆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性檢查。要探索建立科學分類分級的實時動態管理機制,設置獎懲退禁辦法,提高甄別和打擊數據造假的能力,為維護誠信市場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九、開辦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平臺要積極探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服務於鼓勵倡導的直播節目,讓算法支撐優質視聽內容的推送,對違規不良內容實現精準預警和及時阻斷。對點擊量高、成交量虛高、「打賞」金額大、業務類別容易出問題的直播間,要建立人機結合的重點監看審核機制,跟蹤節目動態,分析輿情和原因,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導向偏差和問題

請各級廣播電視主管部門組織轄區內開展秀場直播、電商直播業務的平臺進行登記備案工作,按照本通知要求對已開展的秀場直播、電商直播業務進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研判。對初步篩查不符合要求的直播內容進行清理整頓;按要求督導相關平臺建立直播內容分級分類管理和審核制度,完善直播間、主播、審核員數量的結構報備、打賞控制等管理機制;對整體不符合開辦直播業務條件和能力的平臺,應通報有關部門,組織聯合關停其直播業務。此專項工作自即日起至年底集中開展,11月30日前將登記核查情況和規範治理的工作成效總結上報,重要情況隨時報告。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第一點讚,第二在看

相關焦點

  • 直播打賞劃紅線:打賞實行實名制,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網絡直播已經成為一門職業,無論是表演、遊戲還是賣貨,觀看直播已經成為網友們日常的一種娛樂和消費習慣。為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昨天(11月23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規定,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國家廣電總局發文加強網絡秀場和電商直播...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廣電總局加強網絡直播管理 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3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 最嚴直播打賞規定出臺:用戶實名制,未成年將不得打賞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昨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通知要求,現階段,相關平臺的一線審核人員與在線直播間數量總體配比不得少於1:50,要加大對審核人員的培訓力度,並將通過培訓的審核人員在「審核員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登記。社會知名人士及境外人員開設直播間,平臺應提前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備。
  • 國家廣電總局:直播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 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國家廣電總局:直播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 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此外,平臺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應將「打賞」返還用戶。
  • 網絡直播新規公布:直播打賞將實名制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 從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名制看直播亂象
    (楊樹林)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封禁未成年用戶直播打賞 除了平臺規範還應該關注啥?
    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針對網絡直播打賞亂象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文封禁未成年用戶直播打賞「9歲女童打賞主播3萬餘元」「11歲孩子打賞花光老人40萬賣房款」......關於未成年人巨額充值和打賞事例屢見報端。據相關統計,每10個直播用戶中就有1個是未成年人。
  • 網絡直播新規:主播業務要評分,嚴禁黑名單主播「換馬甲」
    網絡直播迎來「新規」,直播內容生態治理有了新方向。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秀場網絡直播和電商直播的登記、內容、審核、主播、打賞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管理細則。
  • 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通知》禁止未成年用戶直播打賞
    隨著網絡直播的發達,直播打賞早已不是新鮮事,涉及未成年人的打賞糾紛更是多次上演。針對這一情況,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相關通知,對於直播打賞的多項內容進行了規定,並明文禁止未成年用戶進行打賞。每天連續直播數小時,每個月幾乎天天開播,就連吃飯睡覺都在直播間裡,這就是網絡主播海鷗的生活,她告訴記者,作為娛樂主播,每天都會收到粉絲的打賞,每個月來自打賞的收入在數千元到萬元不等。
  • 事關直播打賞!國家廣電總局出手了!
    (下稱《通知》),《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為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營造行業健康生態,防範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滋生蔓延,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一、網絡秀場直播平臺、電商直播平臺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正確方向,積極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善美,著力塑造健康的精神情趣,促進網絡視聽空間清朗。
  • 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未成年人不能在直播間打賞
    來源標題: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未成年人不能在直播間打賞 未成年人在直播間刷父母錢打賞的新聞頻見報端,如今,監管出手了。
  • 多部門推進網絡直播專項整治 158款違規直播平臺被依法處置
    月 3 日,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 8 部門聯合召開工作部署會,通報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進展,對深入推進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進行再部署,著力推動研究制定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提升直播平臺文化品位,引導用戶理性打賞,規範主播帶貨行為,促進網絡直播行業高質量發展。
  • 【新規出臺】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追回打賞?
    國家廣電總局近日下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通知》一出,立即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今後再有「熊孩子」給網絡主播打賞,這錢能討回來嗎?
  • ...掃黃打非」辦等8部門深入推進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
    8月3日,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8部門聯合召開工作部署會,通報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進展,對深入推進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進行再部署,著力推動研究制定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提升直播平臺文化品位,引導用戶理性打賞,規範主播帶貨行為,促進網絡直播行業高質量發展。
  • 這回輪到秀場直播平臺,廣電總局新規確定直播打賞必須實名制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該通知共九條內容,對網絡秀場直播和直播電商平臺在登記備案、審核、打賞、資質審查和實名認證等多方面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
  • 法治日報: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是務實選擇
    法治日報11月25日消息,針對網絡秀場直播平臺頻頻出現的流量造假、打賞爭議等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3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對點擊量高、成交量虛高、「打賞」金額大、業務類別容易出問題的直播間,要建立人機結合的重點監看審核機制。
  • 專項整治網絡直播亂象
    本報北京7月7日電 (記者張賀)今年上半年,各地各部門在開展「掃黃打非·新風」集中行動中,專項整治網絡直播亂象,嚴厲打擊非法直播平臺、淫穢色情直播內容,從嚴處置通過低俗網絡表演引誘打賞行為。7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報7起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低俗有害信息典型案件。
  • 整治網絡直播亂象不能「曇花一現」
    但是唱唱歌、聊聊天這種一般性的視頻或直播,已經很難吸引觀眾,獲得流量和打賞。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視頻製作者和網絡主播們開始劍走偏鋒,通過各種各樣的「荒誕直播」來吸引眼球,贏得關注,進而實現真金白銀的變現。
  • 打賞金額受到限制!未成年人不得打賞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