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讓我邂逅了《英雄之旅》,這本由坎貝爾與世界各領域的精英人士的對話交織而成的傳記書,全書坎貝爾與眾人的對話中,詼諧精湛而又蘊含深意,似一個智者在用宇宙的語言開啟人類的秘密,正如他自己所說:神話在用隱喻的方式講述美麗的人生真理,所有神邸都是人內心力量的投射,我們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內心的與內在神的合一。在坎貝爾的眼中,神話傳說就是「人類最偉大的故事」。
第一次,我開始如實地問自己,內心有沒有賴以生活的神話?發現自己竟然答不出來。
而有趣的是,榮格在完成他的第一部著作《象徵與轉變》後,他開始意識到有神話的生活和沒有神話的生活是多麼不同,他試著回想自己還是小男孩的時候,什麼遊戲可以讓他著迷,以至於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於是,他找到那個童年的自己,喜歡玩石頭搭建屋子,然後他給自己買了一塊地,開始親手修建這個蘇黎世湖邊的可愛小城堡。
我也應該或者說必須找到那個小女孩,找到真正讓自己著迷的事情,必須學會認識自己的內心深處深藏的那個神話。「我們追尋的是什麼?我們所追尋的,是我們每個人內在潛能的圓滿實現。追尋它並不是一段滿足自我之旅,而是將你給這個世界的禮物,也就是你自己,達成圓滿的歷險之旅。」坎貝爾這樣定義探索。這位大師在年輕的時候也有迷茫,而當時正是美國華爾街股災前後,他找不到工作,也不願意繼續讀博士,25歲的他就和妹妹、朋友一起隱居起來,每天讀書,寫小說。五年的時間裡,他每天讀書9個小時,沒有工作,沒有經濟收入,僅僅靠沉浸其中的幸福讓他可以不需要太多外物支持自己五年如一日的讀書隱居生活。他覺得自己很享受閱讀和他想做的事情,除了閱讀,他似乎沒有別的目標。他是幸運的,一生都受到很多高人的啟發,十九歲遇到克裡希那穆的啟蒙,二十多歲又得到大文豪喬伊斯的指引,而在德國慕尼黑求學階段又結識了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榮格。他的一生就好似冥冥中註定要揭開神話與人類心靈奧秘的使者。同時,能成為他的學生或是朋友,也是終身幸福的。他感慨「在教學過程中非常美妙的時刻是親眼看到某個人的覺醒,5年、10年或者20年後,你在校友會上再次遇到的那個人,你可以看出追隨內心北極星的女生和過著典型婚姻生活的女生之間的差異,在典型的婚姻生活中,她就是家庭主婦,每天重複做著與她最初想要的生活毫無關係的家務。當你見到她們,可以看出她們內在生命力的差別。有幸成為藝術家的女性或者進入需要想想像力工作領域的女性,我覺得是生活最自在的女性,不過這不是追隨你的極樂的唯一方式。」我的心,也停留在這裡,安靜的午夜裡,我聽見內心深處有個小女孩在喘息,很深很深的嘆息,是聖靈嗎?「生命索取的可能比你願意給予的更多!」然後,人生就是這樣,有很多被這場競爭中壓倒的人就選擇再也不留戀,退場,離開!從這些日子聽說的年輕的創業者、如花的孩子,或許真的太累了,或許相信還有另外一個沒有痛苦的世界等著他們......
宇宙浩渺,我也經常和朋友一起感嘆生如塵土,而坎貝爾卻說「我們是太空的孩子,是來自太空的產物之一,也就是圍繞太陽旋轉的地球。我們來自地球,我們是地球的眼睛、耳朵以及其他。」這其中的奧秘領悟在於我們是宇宙、是地球是大自然的孩子,我們必須和自然和諧一體才能自我平衡。這或許就是我們東方人信仰的陰陽平衡。我非常認同坎貝爾「很多女性認為他們價值在於獲得成功,而忽視了存在的價值,這使得她們迷失了作為一個女人的意義!這個問題非常嚴重」這也讓我想起聖經裡有很多優秀的女性的楷模,無一例外都是做好丈夫或是男性的助手而存在。「又願女人廉恥,自守,以正派衣裳為裝飾,不以編發,黃金,珍珠,和貴价的衣裳為裝飾。 只要有善行。這才與自稱是敬神的女人相宜。女人要沉靜學道,一味地順服。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她轄管男人,只要沉靜。 因為先造的是亞當,後造的是夏娃。 且不是亞當被引誘,乃是女人被引誘,陷在罪裡。 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愛心,又聖潔自守,就必在生產上得救(提前2:9-15)。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 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 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弗5:222-24)。 箴言31章10至31節。女性無需讓自己在生活中成為勝利的戰士,只需要做好自己,找到自己與宇宙相契合或是內心神戶相匹配的角色,找到讓自己可以支撐生活的滿足點,努力獲得實現自我生活的圓滿,即是與自然協調一致。這或許是人生而為人的使命或是幸福吧!
而至於坎貝爾提到的「神話的作用是幫助我們將一切無常事物看作參照,同時也把所謂永恆真理看作參照,神話開啟世界,對於一些超越文字和語言的事物,即我們所說的超越性來說,世界變得透明了。」而神話的作用是什麼,怎樣藉助神話的魔法來逃脫將是我接下來通讀坎貝爾的作品後才能得到的答案。
(備註: 約瑟夫·坎貝爾,美國著名作家,神話研究的頂級學者。他創造了一系列影響力極強的神話學巨作,跨越人類學、生物學、文學、哲學、心理學、宗教學、藝術史等領域,包括《千面英雄》《英雄之旅》《追隨直覺之路》《指引生命的神話》《神話的力量》《坎貝爾生活美學》。 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師。他是貓王、麥可·傑克遜、喬治·盧卡斯、史匹柏、J.K.羅琳和賈伯斯的精神導師。他的作品被好萊塢列為必讀書目,據說也是《星球大戰》《黑客帝國》《蝙蝠俠》等電影的靈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