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英雄之旅》隨筆

2021-01-18 夢回塵間

一次偶然,讓我邂逅了《英雄之旅》,這本由坎貝爾與世界各領域的精英人士的對話交織而成的傳記書,全書坎貝爾與眾人的對話中,詼諧精湛而又蘊含深意,似一個智者在用宇宙的語言開啟人類的秘密,正如他自己所說:神話在用隱喻的方式講述美麗的人生真理,所有神邸都是人內心力量的投射,我們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內心的與內在神的合一。在坎貝爾的眼中,神話傳說就是「人類最偉大的故事」。

第一次,我開始如實地問自己,內心有沒有賴以生活的神話?發現自己竟然答不出來。

而有趣的是,榮格在完成他的第一部著作《象徵與轉變》後,他開始意識到有神話的生活和沒有神話的生活是多麼不同,他試著回想自己還是小男孩的時候,什麼遊戲可以讓他著迷,以至於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於是,他找到那個童年的自己,喜歡玩石頭搭建屋子,然後他給自己買了一塊地,開始親手修建這個蘇黎世湖邊的可愛小城堡。

我也應該或者說必須找到那個小女孩,找到真正讓自己著迷的事情,必須學會認識自己的內心深處深藏的那個神話。「我們追尋的是什麼?我們所追尋的,是我們每個人內在潛能的圓滿實現。追尋它並不是一段滿足自我之旅,而是將你給這個世界的禮物,也就是你自己,達成圓滿的歷險之旅。」坎貝爾這樣定義探索。這位大師在年輕的時候也有迷茫,而當時正是美國華爾街股災前後,他找不到工作,也不願意繼續讀博士,25歲的他就和妹妹、朋友一起隱居起來,每天讀書,寫小說。五年的時間裡,他每天讀書9個小時,沒有工作,沒有經濟收入,僅僅靠沉浸其中的幸福讓他可以不需要太多外物支持自己五年如一日的讀書隱居生活。他覺得自己很享受閱讀和他想做的事情,除了閱讀,他似乎沒有別的目標。他是幸運的,一生都受到很多高人的啟發,十九歲遇到克裡希那穆的啟蒙,二十多歲又得到大文豪喬伊斯的指引,而在德國慕尼黑求學階段又結識了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榮格。他的一生就好似冥冥中註定要揭開神話與人類心靈奧秘的使者。同時,能成為他的學生或是朋友,也是終身幸福的。他感慨「在教學過程中非常美妙的時刻是親眼看到某個人的覺醒,5年、10年或者20年後,你在校友會上再次遇到的那個人,你可以看出追隨內心北極星的女生和過著典型婚姻生活的女生之間的差異,在典型的婚姻生活中,她就是家庭主婦,每天重複做著與她最初想要的生活毫無關係的家務。當你見到她們,可以看出她們內在生命力的差別。有幸成為藝術家的女性或者進入需要想想像力工作領域的女性,我覺得是生活最自在的女性,不過這不是追隨你的極樂的唯一方式。」我的心,也停留在這裡,安靜的午夜裡,我聽見內心深處有個小女孩在喘息,很深很深的嘆息,是聖靈嗎?「生命索取的可能比你願意給予的更多!」然後,人生就是這樣,有很多被這場競爭中壓倒的人就選擇再也不留戀,退場,離開!從這些日子聽說的年輕的創業者、如花的孩子,或許真的太累了,或許相信還有另外一個沒有痛苦的世界等著他們......

宇宙浩渺,我也經常和朋友一起感嘆生如塵土,而坎貝爾卻說「我們是太空的孩子,是來自太空的產物之一,也就是圍繞太陽旋轉的地球。我們來自地球,我們是地球的眼睛、耳朵以及其他。」這其中的奧秘領悟在於我們是宇宙、是地球是大自然的孩子,我們必須和自然和諧一體才能自我平衡。這或許就是我們東方人信仰的陰陽平衡。我非常認同坎貝爾「很多女性認為他們價值在於獲得成功,而忽視了存在的價值,這使得她們迷失了作為一個女人的意義!這個問題非常嚴重」這也讓我想起聖經裡有很多優秀的女性的楷模,無一例外都是做好丈夫或是男性的助手而存在。「又願女人廉恥,自守,以正派衣裳為裝飾,不以編發,黃金,珍珠,和貴价的衣裳為裝飾。 只要有善行。這才與自稱是敬神的女人相宜。女人要沉靜學道,一味地順服。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她轄管男人,只要沉靜。 因為先造的是亞當,後造的是夏娃。 且不是亞當被引誘,乃是女人被引誘,陷在罪裡。 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愛心,又聖潔自守,就必在生產上得救(提前2:9-15)。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 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 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弗5:222-24)。 箴言31章10至31節。女性無需讓自己在生活中成為勝利的戰士,只需要做好自己,找到自己與宇宙相契合或是內心神戶相匹配的角色,找到讓自己可以支撐生活的滿足點,努力獲得實現自我生活的圓滿,即是與自然協調一致。這或許是人生而為人的使命或是幸福吧!

而至於坎貝爾提到的「神話的作用是幫助我們將一切無常事物看作參照,同時也把所謂永恆真理看作參照,神話開啟世界,對於一些超越文字和語言的事物,即我們所說的超越性來說,世界變得透明了。」而神話的作用是什麼,怎樣藉助神話的魔法來逃脫將是我接下來通讀坎貝爾的作品後才能得到的答案。

(備註: 約瑟夫·坎貝爾,美國著名作家,神話研究的頂級學者。他創造了一系列影響力極強的神話學巨作,跨越人類學、生物學、文學、哲學、心理學、宗教學、藝術史等領域,包括《千面英雄》《英雄之旅》《追隨直覺之路》《指引生命的神話》《神話的力量》《坎貝爾生活美學》。 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師。他是貓王、麥可·傑克遜、喬治·盧卡斯、史匹柏、J.K.羅琳和賈伯斯的精神導師。他的作品被好萊塢列為必讀書目,據說也是《星球大戰》《黑客帝國》《蝙蝠俠》等電影的靈感之源。)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的「英雄之旅」
    按照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的研究,英雄原本都是普通人,只不過在他們選擇走向一條不同的道路的過程中,慢慢得到了蛻變。全世界所有的英雄都概莫能外。
  • 一個外國人在中國的「春望之旅」
    1985年4月,安野光雅開始了北京-大同-洛陽-西安的「中國的街市」的寫生之旅,「春望之旅」。踏訪北方的土地。從北京二環的街角、故宮,再到市郊的香爐峰,一路向西北,他到過山西大同的華嚴寺,見識了轟轟進站的蒸汽機車和懸崖峭壁上的懸空寺;再乘火車一路南下來到洛陽,於山野間尋覓杜甫故居;又沿黃河西行,到渭水河畔的古都西安和鹹陽……在出版的隨筆畫集《中國的街市》中,安野光雅用畫筆記錄一路上的所見所聞。
  • 《英雄之旅》神化和我們日常如何聯繫
    兒子這個時候正是特別喜歡讀童話的時候,像嫦娥,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他都會或多或少地跟我講起,現在還在讀《古代希臘神話》,還有《西遊記》,他和我都很喜歡看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的前傳》和《星球大戰》《復仇者聯盟》一系列電影,我就一直在很納悶,為什麼好萊塢的這些導演們能夠寫出編出這麼神奇,這麼給力的浪漫的這種故事,想到有滅霸,無限原石以及各種的變種人而且能夠能夠跨越到不只是地球太陽系還是整個銀河系
  • 編劇||以《獅子王》為例:詳解好萊塢主流故事模型「英雄之旅」
    不過對於這個模式,還有一個更加清晰的常用模板,就是約瑟夫·坎貝爾的「英雄之旅」「英雄之旅」最初是由約瑟夫·坎貝爾在他的著作《千面英雄》(1949)一書中提出的。在坎貝爾的英雄之旅中,英雄踏上了一段由17個階段組成的循環旅程,這本書確定了神話作品的一般敘事模式。
  • 開啟一場殘障英雄之旅吧!
    學者坎貝爾研究了成百上千個世界各地的神話故事,在1949年出版了《千面英雄》這本書,梳理出了這些故事背後其實有著一個相同或者類似的發展脈絡,可以稱之為「英雄之旅」。進一步地,坎貝爾認為這個英雄之旅展現出人類的「集體潛意識」的底層代碼,當我們意識到它,並且主動性地將「充分發展自我(self)」當做人生的重大目標的時候,也就開啟了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英雄之旅」。
  • 讀法國《蒙田隨筆》妙語:吃苦是檢驗恆心的標尺,學會向美色抗拒
    【原創首發,歡迎轉發】◎文/編 烏江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題記讀罷《蒙田隨筆》,原本想好生地寫點感想和體會。哪知愚人天賦欠佳、能力不足,正如前篇所言,好作罷,當起文抄公算了。讀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多與書籍打交道,是人生旅途中的儲糧》
  • 《雷米奇遇記》:英雄之旅與拯救主題
    就敘事本身而言,影片尤為符合神話研究學者約瑟夫·坎貝爾在其著作《千面英雄》中提出的「英雄之旅」理論,即雷米的「奇遇」過程正是英雄之旅的過程,同時故事中處處填充著拯救主題。 從棄兒到歌唱家的英雄之旅 電影展開「英雄之旅」的敘事之前勢必要首先塑造出具備英雄特質的主人公,他們往往表現出不同於普通人的外貌
  • 【西苑問渠】讀《飽食窮民》隨筆
    【西苑問渠】讀《飽食窮民》隨筆 2020-11-06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展開屬於你的英雄之旅——天賦之路
    前兩天看了一部電影叫《寂靜之樂》,是關於義大利著名盲人歌唱家Andrea Bocelli 的傳記式故事。英雄之旅的歷程——圖片來自趁早寫作營「英雄之旅」好萊塢的編劇們把「英雄之旅」的模型玩到了極致。《寂靜之樂》這部電影也完全符合這個 「英雄之旅」的模型。
  • 拆解《鋼鐵俠》,探尋英雄之旅的規律
    瀟灑姐認為,人們愛看的故事總是遵循一個結構性規律,可以說是英雄之旅的規律。好萊塢電影可謂是英雄之旅應用的大師級水準。在這種結構下,故事勵志而且有力量,啟發和鼓勵著一代代的觀眾。在此之前,當我在看好萊塢電影,尤其是像漫威、DC出品的英雄類電影,總是感覺套路很相似。
  • 幹警隨筆|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感
    幹警隨筆|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感 2020-07-03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本文從Campbell「英雄之旅」的幾個階段出發
    在《美丘》中,太乙的成長和變化也是他內在成長的完成之旅:從無所事事混日子到發現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本質。,其實卻是必然的呼喚在知識大學的校園裡,太一有幾個朋友有著相同的品味,雖然他們在讀大學,但他們大多對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畢業後的未來沒有明確的想法和計劃,他們有的等著繼承父親的事業,來大學只是為了玩樂;有的厭倦了學習,只想和女孩子們一起謀生;有的對專業漠不關心,只想讀自己的書;他們游離於校園和理想之外,逃課是常有的事。
  • 樂高IDEAS英雄之旅立體桌遊,扮演英雄在樂高魔法迷宮中冒險
    殘忍的獸人,骯髒的不死怪物和可怕的石像鬼在地牢裡等著挫敗你這勇敢的英雄。在燈光昏暗的走廊裡,有什麼寶藏或陷阱等著你?你的力量和魔法足以戰勝這一切的挑戰嗎?四位英勇的英雄被召去冒險,他們的挑戰是做終極的英雄!一起潛入未知的險惡世界,擊敗內部的邪惡勢力吧!
  • 情懷決定人生格局——讀楊曉升散文隨筆自選集《人生的級別》
    作者:楊曉升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9月 情懷決定人生格局 ——讀楊曉升散文隨筆自選集
  • 從《低俗小說》的「英雄之旅」,看自我如何進階
    《低俗小說》今天,我們一起用「英雄之旅」這個可靠的老工具對電影進行解讀,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英雄之旅」是什麼比如當我們第一次離開家去上學,離開了曾經熟悉的環境,去新的「世界」裡進行自我的「修煉」,當我們像遊戲打怪一樣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任務,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學會了一身的本領,要再次回到家庭之中,把我們學到的東西融入進生活,這便是一段「英雄之旅」的完成。當然,我們的人生中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英雄之旅」,今天,我們就借電影《低俗小說》,一起來探討一下。
  • 「鐵甲奇俠飛行之旅」即將登陸香港迪士尼
    參與遊戲互動,選出符合你心中英雄的特質,即有機會獲得「鐵粉通行證」,參與1月13日廣州太古匯舉「超級英雄『鐵』粉大召集」活動。現場更有神秘明星嘉賓出席,與你一起共赴香港迪士尼樂園「鋼鐵奇俠飛行之旅」! 活動時間:12月29日—1月10日。
  • 讀《靳飛戲劇隨筆》從不同視角重識梅蘭芳和齊如山
    疫情期間,這一本《靳飛戲劇隨筆》就擺在案頭。隨意翻讀時,書中的一些概念,譬如「傳統型文化」、譬如「民國京劇」,往往逗人深思。而在撰述與演講之間「插播」的一些活動記錄,如中日版崑劇《牡丹亭》工作日記的選載,述及與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的合作經歷,可謂艱難與妙趣同飛,藝術與八卦共一色了。
  • 童書 | 當「老神怪」遇見「英雄之旅」
    這樣的故事結構,可以概括為:「英雄從生活的日常世界出發,冒種種風險,進入一個超自然的神奇領域。在這樣神奇領域中,和各種難以置信的有威力的超自然體相遇。並獲得決定性的勝利。於是,英雄完成神秘的冒險,帶著能夠造福人類的力量歸來。」從古而今,一代一代人類被這樣的故事鼓舞著,又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新的「英雄歷程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人心真實的心理地圖,有效激發了人性內在的力量,引起靈魂深處的情感共鳴。
  • 愛樂 | 《冬之旅》,迷戀之旅
    至於後世,它對包括馬勒《旅人之歌》在內的作品有直接的影響,布裡頓把它與巴赫的《b 小調彌撒曲》列為西方音樂的頂峰之作,貝克特在其中尋找為自己的戲劇腳本提供孤獨、虛無的源泉……它也奠定了德語藝術歌曲的發聲技巧要求,鋼琴作為伴奏承擔了在音樂表現上與獨唱一樣重的分量。而伊安·博斯特裡奇恰恰是站在歌者的身份立場上撰寫了《舒伯特的冬之旅—— 一種迷戀的剖析》一書。
  • 「世界並不美麗,但也因此美麗無比」——初讀《奇諾之旅》
    《網文新觀察》第6期第7期合刊 北大輕小說專輯選登「世界並不美麗,但也因此美麗無比」——初讀《奇諾之旅》楊採晨  最早接觸到「輕小說」大約是在初中一年級,當時對於動漫人物的形象,有一種既定的(似乎也略有點中二的)直觀印象──男帥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