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繁華夜晚夢幻,金佛山下天星小鎮,重慶的長安十二時辰,千與千尋的神隱重映再次把洪崖洞作為大家的焦點,長安十二點的上映又使大家的眼睛再次被唐朝的繁榮所鎖定,伴隨著這兩部電視劇,我走進了金佛山腳下的天星小鎮,迷迷糊糊的,好像進了電視劇裡一樣,白天的熱鬧,晚上的夢都會沉醉在這個城市裡。
《長安十二點》最大的亮點,不過是最大限度地再現了大唐盛世勢頭增大的長安城,百八坊,車水馬流整齊,鱗次櫛比的唐風建築讓唐朝抱有無限的幻想,一進天星小鎮,就被這幾層重疊的建築所吸引,眼前就是一座小小的長安城,誰也沒想到這座山被深山環繞著,有這麼熱鬧的城市,整個城鎮沿著溪流建造,道路和房屋沿著河流彎曲,站在對岸一看,被雨淋成灰色的石橋橫躺在溪流上,靜靜地看著溪流一天一天的遠近和城鎮日出的日落。
不需要地圖,不需要知道其他方向,選擇橋過河,自由地環視街道,雨是煙,街上的人還是那麼多,吃午飯的時候,兩個店都在忙著招攬客人,站在小樓屋簷下,雨點敲打著青石的磚頭,敲打著街道上所有的綠色,街道被雨水衝刷,隨意穿過小巷,進入江南的水鄉,《長安十二點》的故事發生在上元節,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元宵節,這天長安城解除了宵夜禁令,全鎮的人上街去賞花燈,在唐代,燈籠大多是以樹木和竹子為主體,表面貼著透光的紙做成的,這時木工成了重要的東西,在沒有釘子的古代,榫的構造被使用最多,宮殿的民房建築越來越大,從小到燈籠、玩具的製作,到處都有榫頭的影子,在天星小鎮有以竹織品和木工聞名的店。
一進小店,樹和竹子的深黃就映入眼帘,裡面放著各種竹編和木製的小東西,竹籃、簸箕、筆筒、竹蜻蜓…什麼都有,沒有比這更美的了,這家店的老闆有六歲以上,這裡的很多商品都是他親手做的,看著他戴著老花眼鏡,擺弄著手裡的竹子,不由得佩服起來,這個技術成為他的一代,可能失敗了,在以快節奏生活的現在,誰打算靜下心來製作這些竹製品呢,夜幕降臨,燈剛亮的時候,整天下雨也不下了,走到小城戲臺旁邊,大戲劇的臉譜上的燈光映入眼帘,在幾乎沒有娛樂的古代,看戲是平民最大的娛樂吧,如果有好的戲,這裡一定會人滿為患。
回到主要街道,整個城鎮都被昏暗的燈光照射著,地面上的水窪映照出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小鎮,重疊的燈光有千與千尋的影子,說不定,那時的長安城街道也是這樣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