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的所謂「亦舒女郎」 其實與劇版相去不遠

2021-02-09 北青藝評

《我的前半生:真的,你理解的全職主婦過時了》、《我的前半生告訴你,婚姻強者的真相》、《我的前半生暴露的職場潛規則》……隨著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的熱播,朋友圈裡鋪天蓋地都是關於這部電視劇的討論。上一部如此「現象級」的現代都市劇還是《歡樂頌》,「咖喱,肉骨茶,印尼九層塔;做SPA,放煙花,蒸桑拿」,大街小巷循環播放主題曲的旋律似乎還在耳邊,觀眾們卻已經開始刷起了《我的前半生》女主角羅子君就是「曲筱綃式的性格配了個樊勝美式的家庭」的話題。

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無疑是火了。

但隨著電視劇的火爆,與之相對的卻是評論的兩極分化。一邊是亦舒的粉絲認為這部劇簡直是「亦舒黑」的狂歡,把原著中獨立灑脫、「姿態好看最要緊」的「亦舒女郎」矮化成「教養不重要」的煙火氣十足的小市民。而對文本不甚熟悉的觀眾們,樂此不疲地從臺詞中摘取金句再發到朋友圈中,儼然把《我的前半生》當作了人生的指南。「做一個被別人需要的女人……而不是做一個需要別人的女人……你笑我拼命掙錢狼狽不堪,我笑你離開男人吃飯都難」,諸如此類女性要自立自強的臺詞,成了她們標榜自己生活態度的口號。

亦舒筆下的女郎多是「白骨精」式的都市女性,她們妝容精緻,穿著「好中意有收入,毋勇氣不做工」。而子君更是一個堅信「有款式的衣服不大方」、品位高雅、稍顯木訥的美人。這些都與馬伊琍扮演的子君相去甚遠,反而是袁泉扮演的閨蜜唐晶更像是典型的「亦舒女郎」。

但小說中的子君並不如原著黨所說,是「不需拐杖、可以獨自立於世」的強者。她這一生始終脫不掉的是身上的金絲雀本色,她想要的也只是一點點安全感。被丈夫涓生拋棄後,她從安樂窩跌到了塵土中,終於懂得了不能永遠依附於他人的道理,明白了感情是不可靠的,只有物質是實在的。但她的人生「總得有個靠山」,涓生走後有唐晶,唐晶走了遇到了翟君。直到遇到翟君後她的心中才有了一種「大局已定」的安定感。子君或許懂得了經濟獨立的重要性,但她在精神上追求的從來不是勢均力敵的親密關係。有人欣賞她,她才能不寂寞,她需要的是寄託。

亦舒提醒讀者們要清醒著做夢,但還是為他們編織了「得所願、有進益」的美好結局。說到底,這是一個「酷版瑪麗蘇」的故事,在這一點上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和小說其實並沒有「走在相反的路上」。

那麼,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就真如其標榜的,是一個女性獨立、自立、自強的高大上故事了嗎?

電視劇相比於原著改動頗多,編劇將故事由80年代的香港移植到今天的上海,摩登都市的飲食男女在本土化的過程中,被悄然改寫成了市井煙火氣的家長裡短。尤其是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增加了賀涵這一新的角色,這個人物融合了小說中唐晶男友莫家謙和子君男友翟君的優點,由有著「老幹部」之稱的靳東出演。

「你應該以你多年所學的各種方法計算出一個人家想要的結論。數據是死的,拿數據怎麼排列組合,導出結論,這是活的」,當靳東以他一貫的腔調說出這句臺詞時,我以為下一秒就要跳到《歡樂頌》的頻道,老譚正在和安迪對話,或是正在看的是《外科醫生》,莊恕正在訓斥陸晨曦。靳東出演的角色總是帶著他濃重的個人風格,每次他一張口,就會讓人有想拿出筆記本做筆記的衝動。

而賀涵先是一手調教了女友唐晶成為第二個自己,而後又在子君「逆襲」的過程中扮演了人生導師的角色。子君解決一切的人生問題都是靠著「賀涵語錄」,並在他的幫助下獲得新的工作。於是,觀眾們看到「霸道總裁」界出現了一個新類型——「老媽子式霸道總裁」。

劇情一開始,賀涵演繹的是「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的典型的理性都市人格。精英的定位需要他展示的是理性、冷靜和與他人保持距離。可是這個人物設定隨著劇情漸進卻逐漸走向崩掉,他介入羅子君的工作調動、幫她擺脫追求者老金等等,事事上心、時時關注、傾囊相授、包辦一切,總是讓這個互動的過程帶上了「調教」的底色。尤其,賀涵還曾對陳俊生剖白:「唐晶更像是我最滿意的作品……你說我愛不愛她?」這種「養成式」的如父如兄的戀人,不免會染上皮格馬利翁情結。

前半生一切依靠丈夫,過渡期有女朋友唐晶替她打算,之後又有人生導師賀涵的「大包大攬」,難以說子君是一個能夠立起來的女性自立、自強的典範。當鏡頭掃到賀涵奔向子君,響起背景音樂歌詞唱道,「習慣有你在,你的電話號碼總會適時打來……有一絲絲期待,你會為我找來……」屏幕上滿滿的都是中年瑪麗蘇的味道。

誠然,在這個過程中子君是成長了的,她重啟了自己的人生,從一個養尊處優的闊太太蛻變成職場新女性。一個與現實脫軌的主婦再次融入社會,這當然是勵志的。但是需要我們去細細分辨的是,這個成長是她自我的自由選擇,還是被調教而成的「完美作品」?否則再多個打著「女強」標籤的「羅子君」出現,還是不能逃脫「找到一個人進而一切問題迎刃而解」的「偽女權、真特權」邏輯。

其實,無論是原著黨還是追劇黨,他們在各自的粉絲濾鏡下表達的,早已不只是對這個電視劇的感受,更多的是對自己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的支持。亦舒講述的是中產的生活,搭建起的是一個資本主義的物化世界;迷戀於「亦舒女郎」的「姿態好看最要緊」的讀者,追求的是一種「高級感」,進而維持自己關於中產的並不穩固的邊界的想像。涉及精神成長層面,他們是追求經濟獨立與人格獨立的都市青年們;而追劇黨們通過子君、唐晶、賀涵甚至是俊生這些角色,分享的是更貼近國情的鄉土中國式的生活方式,電視劇為他們提供的是關於婚戀、職場、家庭關係等等一系列問題的一種應對方式,和中年危機的想像性解決。

無論如何,《我的前半生》起碼可以算作是一部合格的國產劇,如果不涉及「原著亦舒」的爭議。也許還可以稱作時裝劇中的良心作品了,整部作品帶有一種高級灰的色調和質感。尤其是陳道明出演的居酒屋老闆讓人眼前一亮,看到他以局外人的身份串起整部戲,在料理大師和酷大叔間自如切換時,只剩下一個問題:「為什麼他不去拍《深夜食堂》呢」?

 文| 韓思琪

本文刊載於20170725《北京青年報》B5版

相關焦點

  • 豆瓣3.3分的喜寶,夠「亦舒女郎」嗎?
    ,2020版是郭採潔。原著中是死了個不相干的人,她繼續舉辦婚禮,喜寶還嘲諷了萬惡金錢對人命的漠視,在這裡變成了勖聰慧寬宏大度、自我救贖,人設與行為十分不相符。這個喜寶,夠不夠「亦舒女郎」呢?但其實亦舒女郎有兩類,以即將上映的亦舒作品改編劇《流金歲月》舉例,一類是以蔣南孫為代表的都市獨立女性,家境良好、自尊自愛、崇尚簡潔,姿態好看地享受獨處生活;另一類是以朱鎖鎖為代表的物質女性,背景較差、身貌俱佳、玲瓏聰明,善於持靚行兇——既利用美貌換取財富。
  • 「顧裡」上身的《喜寶》,為什麼不像亦舒女郎?
    結果電影上映不到一周,就迅速flop,豆瓣評分也跌到了3.4↓↓↓大家集中吐槽的點,除了和某某旅拍1比1復刻的布景、「撈女」變「情痴」的劇情,還有「半永久顧裡」演亦舒女郎的違和感。而電影中的喜寶不僅身材外貌變成了纖瘦蘿莉,愛穿復古版淑女套裝,還有模仿顧裡「下裝消失」和「皮手套」的嫌疑。
  • 《流金歲月》看上去很美,但張曼玉紅姑的亦舒女郎更會穿
    兩位女主每集換個不停的造型中,有幾百元的國產品牌,也有上萬元的大牌時裝,打造了新時代的「亦舒女郎」形象。然而,作為亦舒師太的代表作之一,《流金歲月》有原著和張曼玉、鍾楚紅主演的電影版珠玉在前,給了一代人時尚啟蒙。其中的許多穿搭放到現在,也並不過時。
  • 這劇何苦要掛「原著亦舒」四個字?
    作為國產劇來講,也許還有人覺得不錯。可不嗎,全員都同期聲了演員也都不面癱了,時裝劇還都是實景拍攝不摳圖,這放現在的國產劇裡,就很難得了!!問題是,這劇掛著「原著亦舒」四個字。劇版的《我的前半生》,只有「闊太太的老公出軌了」這一件事保留了原作設定,其他人物、邏輯,都在往跟原作完全相反的方向一路狂奔。原作裡寫的是:全職太太除了享樂花錢什麼都不做,但她並非市儈之人,只是單純、溫和、不諳世事。全世界都知道她老公搭上了女明星,只有她不知道。看下面的文字感受一下。
  • 《我的前半生》改了亦舒什麼
    一邊是普通電視劇觀眾擋不住的追劇熱情,一邊卻是中產女文青對劇集大刀闊斧式改編的口誅筆伐。要想搞明白《我的前半生》為何讓女文青們憤怒,首先要了解亦舒對她們的意義。亦舒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文藝女青年影響究竟有多大?作家綠妖曾說過一句話,「上世紀70年代出生、90年代成長的女人多受一個女作家影響,此人當然是亦舒。
  • 亦舒同名小說改編劇版《流金歲月》高分熱播
    原標題:倪妮劉詩詩這回「翻拍不翻車」   正在央視八套熱播的都市題材劇《流金歲月》,是近年來少見的經典小說改編劇。憑藉著倪妮、劉詩詩的「雙女主」陣容,《流金歲月》一開播就拿到了7.5分的網評高分。在「翻拍即翻車」的收視魔咒下,這次的改編劇似乎終於一洗前恥。
  • 亦舒《我的前半生》:一部劃時代的 "避婚保平安"版渣男圖鑑
    早已刷過數次劇版的Lonelyv,讀來依舊會被原著驚豔而慨嘆。有原著粉們調笑到,亦舒筆下的《我的前半生》近乎是一部&34;——在羅子君的情感經歷中,出軌男、揩油男、洋鬼子等被一網打盡!至於劇版中&34;的完美男人賀涵,更是被原著粉吐槽不盡,渣上加渣了。
  • 現實版「亦舒女郎」:楊冪忙著談戀愛,劉詩詩卻趁勢復出
    亦舒在小說《我的前半生》中,寫過兩個活出兩輩子的「都市女郎」:曾經叱吒中環的&34;唐晶,在嫁做人婦後,安心在異國生活洗手做羹湯;而前半生被出軌、被離異的主婦太太羅子君,後半生重返職場後,倒是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少女時代。
  • 還原《流金歲月》裡的亦舒女郎
    《流金歲月》中的蔣南孫和朱鎖鎖,作為知心閨蜜,從讀書到工作到婚戀,一路扶持前行,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牽動了無數書迷的心。    往前一點,2020年10月上映的電影《喜寶》,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再往前一點,2017年的現象級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
  • 中國式大奶教和亦舒女郎差了一個世紀
    亦舒當時寫的是港女1.0版,女主子君作為全職主婦被丈夫出軌離婚,無耐回到社會,發掘出藝術特長,以及所有的亦舒女主最終都需要一個叫家明的男子來拯救。然而仍不失為和瓊瑤、張小嫻能一眼分開來的言情勵志小說。早些年,有人為了黑我們這種文藝女青年,說我們以愛為生,喜歡鬍子扎拉的大叔,一起浪遍天南地北。拜託!
  • 為什麼看了這麼多亦舒,仍舊拍不好亦舒?
    只能說,劇版《流金歲月》是比《我的前半生》要好的又一部「精緻工藝品」。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電影版都成那樣了,還是會有這麼多人倒回去懷念它。三十八集的《流金歲月》現在已播了過大半,從演員陣容和製作班底就能看出,錢砸得不少,劉詩詩、倪妮、董子健、陳道明、袁泉……每個都不那麼便宜,再加上是改編亦舒的本子,版權費應該也不是小數目。
  • 亦舒的小說,還是別改影視劇了
    主要是劇裡的女孩子太美了。兩個女主角活潑可愛、友情感人,給她倆配戲的男性角色們,也各有各風度。整部劇從頭到尾安排了密密麻麻的爆點、高潮、小反轉,吸引觀眾一追再追,服化道也堪稱質感上乘。但對於我這樣的亦舒忠實讀者,始終有一個感受無法忽略——除了人物名字,電視劇與原著其實沒有太大關係。
  • 亦舒最欣賞的女郎,連林青霞都羨慕她
    電視劇版給出了一個與原著不盡相同的結局,蔣南孫和王永正和好,朱鎖鎖和謝宏祖離婚,帶著孩子又一起住到了南孫的家裡……這兩位性格迥異、出身不同的閨蜜各自經歷的生活情感事業糾葛,但相互扶持的友誼一直沒變。而在不少原著黨看來,蔣南孫一直是亦舒本人最愛的女主角之一,很多人認為她的原型,大概率是亦舒在現實中非常欣賞的一位「港女」:施南生。
  • 毀完張愛玲,又開始毀亦舒了?
    不知是不是導演編劇太想推翻亦舒的理論,基本把亦舒最看不得的作派全賦予了劇版子君。 劇版子君成了與社會脫節,和老公沒共同語言,對服務人員、自家保姆頤指氣使的小型太后。而令劇版子君面目全非的真正元兇,還是她扭曲的價值觀。原著裡,子君雖然覺得唐晶做職業女性頗為辛苦,但基本上是尊重的態度,甚至還羨慕唐晶的成就,認為唐晶很有能力。劇版子君卻一再認定職業女性全是沒男人愛才不得不自己出來掙錢打拼的可憐蟲。
  • 真正的亦舒女郎該是什麼style
    這部劇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對原著的人物情節有一定的傳承,但對人物關係和情節的設定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改得痛快淋漓,面目全非。 劇中的女主羅子君,是一個衣食無憂,靠男人養活的太太。 她以為男人能養她一輩子,結果,還不到半輩子,男人就出軌了,她的生活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 亦舒女郎施南生:瓊瑤御用女主角林青霞,唯一蓋章確認的閨蜜
    ,那裡有金句,每次讀完後,都像在紅塵中打了滾兒,又雞血復活,投入到新一輪打怪升級中。她也是亦舒女郎最直接的代表,有型、有魅力、表達能力太好,幽默感爆棚,幾乎所有亦舒女郎的特點,她都具有。嗯,就是這麼酷。
  • 臺灣演員郭採潔挑戰亦舒香港女郎
    該片改編自著名作家亦舒的同名原著小說《喜寶》,講述了家境貧寒但成績優異的劍橋學生薑喜寶(郭採潔飾),突逢巨變,生活面臨種種困境。喜寶一籌莫展之際,卻偶然結識了單純可愛的富家女勖聰慧(李彥漫飾),並因此結識了她的父親勖存姿(李國柱飾)。無路可走的喜寶接受了勖存姿對於她學費和生活的資助,隨著喜寶和勖存姿的相處,最終與其展開一段戀情,命運也因此徹底改變的故事。
  • 《流金歲月》原著亦舒最好看的九部小說,能推翻這個書單的我服
    由劉詩詩、倪妮主演的雙女主熱播劇《流金歲月》原著是香港女作家亦舒,前段時間播出的《喜寶》、《我的前半生》也是她的作品,可以說亦舒以簡潔犀利、獨具特色的語言,寫盡了都市男女的生活百態。亦舒亦舒小說大都出版於八、九十年代,但是我們今天讀起來依然沒有任何時代的隔膜,亦舒筆下的女人美如罌粟,多多少少都帶幾分個性的毒。她們之中不管是職業女性還是為生活掙扎的女子,對待感情都清醒自愛,很合現代社會的節拍。
  • 《我的前半生》:看,亦舒女郎臉上流露出的厭世表情
    小說中,離婚後一年,子君跟前夫涓生(小說中不是叫「俊生」,而是涓生)見面,涓生誇她好看了,她說:老實說,我蒼老得多,我學會假笑,笑得那麼逼真,簡直連我自己也分不出真偽,假得完全發自內心。涓生,你想想,多麼可怕,紅樓夢裡說的「假作真時真亦假」,是不是就這個意思?我不但會假笑,還懂得假的嗚呼噫嘻,全自動化地在適當的時間作出配合的表情。
  • 「滅絕師太」亦舒,比《喜寶》更狗血的人生
    -咖爺有話說-經典電影《流金歲月》翻拍劇版的消息才剛剛官宣且不說劉詩詩和倪妮是否能重現兩個女人間絕倫的友情,也不論郭採潔的演技是多麼的不貼「喜寶」,今天我們要談的,是這兩部作品的原著作者,亦舒。17歲戀愛,18歲閃婚,19歲生子,之後離婚,又搶走好友的男友。再後來,三十幾年對親生兒子避而不見,與親生哥哥十幾年沒有聯絡,這位4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她的青春,絕對稱得上是「驚世駭俗」,她就是亦舒,寫言情的亦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