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劇何苦要掛「原著亦舒」四個字?

2021-02-19 蘿嚴肅

【聯繫作者mszhangziyan@foxmail.com】


亦舒作品《我的前半生》改編成了同名電視劇。

第一天晚上豆瓣是8分多的,然後一點點降下來,剛剛看是7.7。

作為國產劇來講,也許還有人覺得不錯。可不嗎,全員都同期聲了演員也都不面癱了,時裝劇還都是實景拍攝不摳圖,這放現在的國產劇裡,就很難得了!!

問題是,這劇掛著「原著亦舒」四個字。

如果網文都叫「大IP」的話,我寧可把亦舒排除出「大IP」範圍。網文質量良莠不齊,由於創作生態所迫難免注水拖沓,趣味更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而亦舒,即便在舊時代要劃入「言情小說」、「通俗文學」,但到底是真作家,文筆、價值觀、審美自成一派。

亦舒在華人世界有數量眾多的讀者,到現在各路毒舌的博主都還從她的文字裡找靈感點評美人與時尚。一句「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簡直是世人批評俗套美的最佳利器。

那麼,什麼是「亦舒式」?

「做人最要緊姿態好看。」

要好好上班,要體面做人,要穿著得體,要讀書識字,不管做什麼,審美和品格要高人一等。

即便多年後我察覺出亦舒式哲學也有隱藏在深處的都會式涼薄,但不管怎麼說她的女主角,都是「姿態好看」的。

說了這些然後再來看影視化的《我的前半生》,簡直可以叫《樊勝美結婚後會怎樣》了。

女主角是這個畫風的:翹著腿躺沙發教育自己愛情至上的妹妹:「喝西北風,愛情有用伐?」

說自己的女強人閨蜜:事業有成但是沒結婚就不幸福。

但凡是看過亦舒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是亦舒筆下的女主角了。

原作什麼樣呢?

《我的前半生》是亦舒借了溥儀自傳名字寫的小說,劇中夫妻的名字又借了魯迅《傷逝》裡的「涓生」和「子君」。故事情節很簡單:不工作的醫生太太子君,是養尊處優的傻白甜,忽然遭遇丈夫出軌背叛,於是在白骨精閨蜜唐晶的幫助下咬牙學會自立自強,有了自己的事業,真愛最終也來了。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前半截,闊太太如何回到人間,學會職場和社會遊戲規則,白骨精閨蜜給她的處事指南字字是金句,尤其是讓她痛苦時要看書,推薦書目是《駱駝祥子》和《紅樓夢》,懂得痛苦的人,讀書才有奇效。這些書在一個香港落難太太身上產生化學反應,很有趣。後半截無非就是愛情又來了又要結婚了一切優渥都回來了,沒意思。

劇版的《我的前半生》,只有「闊太太的老公出軌了」這一件事保留了原作設定,其他人物、邏輯,都在往跟原作完全相反的方向一路狂奔。

原作裡寫的是:全職太太除了享樂花錢什麼都不做,但她並非市儈之人,只是單純、溫和、不諳世事。全世界都知道她老公搭上了女明星,只有她不知道。

看下面的文字感受一下。

自小我不是那種敏感多愁的女孩子、唐晶也笑過我"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當年涓生以及其他的追求者看中的,也就是這份單純。

小時候的天真到了中年便成為遲鈍,但是婚變對於再愚蠢的女人來說,也是傷心的事。

而劇中馬伊琍的子君呢?

從第一集開始就是目標明確的「第三者都去死」大奶教信徒。

聽說有男女私奔,咬牙切齒地說最好男的女的統統槍斃。

視全世界的小姑娘為敵人,都是潛在的搶她老公的敵人

看到老公跟實習生在一起就要調查徹底

此外就是情商超低又自私,自己鞋子太貴了,強行蹭車要求好友的男友送自己回家……不順路也要送。

好的好的,就算這是亦舒故事的本地化、時代化好了,但真的需要把女主改到如此粗鄙狹隘的地步嗎?

不說亦舒女主當如何,就算是從正常的角色塑造來說,一個有缺陷的角色要時時露出可愛之處,缺陷和可愛是一體的,那才叫人物立體真實對嗎?

到今天為止我看了六集,給了人設改編足夠的耐心,但預告片告訴我直到接下來兩集她也沒有變化的趨勢。

要知道,原作裡,遭遇危機的子君有金句:「我是良家婦女,自問擲地有金石之聲。

————————

審美上來講,馬伊琍的子君也太不亦舒了。

原作裡的子君被密友誇讚:「別的本事你是沒有的,子君,可是吃喝玩樂這一套,你的品味實在很高雅。」

小說中還寫了闊太太時期到奢侈品店買東西

我挑了兩條開司米呢長褲,讓店員替我把褲腳釘起。

姜太太搭訕說:"要買就挑時髦些的。"

我笑著搖搖頭,"我是古老人,不喜款式。"有款式的衣服不大方。

雖然隔著時代,我們也能想像,子君到了2017年也應該穿成高貴闊太太的樣子。

像是李英愛這樣?

而劇版的女主,天天穿得像交通燈串信號了。

紅配黃

綠配黃

紅配綠

螢光色連衣裙……

從頭到腳不同深淺的粉色……

從這個衣服也能看出來,人設是徹底變了……

——————————

女二號唐晶是我喜歡的袁泉演的,但這個角色也是改動很大了。

原作裡的唐晶能幹、大氣,且豁得出去,著急了會直接罵娘,但做事利索頭腦清楚。尤其是一個人摸索出了許多成年人智慧。

她的名言是:「這年頭,誰是賢妻,誰是狐狸精?誰好、誰忠,都沒有一面倒的情況了,黑與白之間尚有十幾層深淺不同的灰色,人的性格有很多面,子君你或者是一個失敗的妻子,但卻是個好朋友。

黑與白之間尚有十幾層深淺不同的灰色」這句話給小時候的我印象極深,此後學會去看世界上的灰色所在。

這樣一個唐晶,在書中即便再心疼朋友,也不過多幹預他人家事。她明知道子君丈夫已有外遇,但子君不說她就不說、也不問。子君陷入人生困境,她傾全力相助,但同時聯絡子君和情敵見面。

因此子君問唐晶「你是人是鬼」,唐晶只回答:「若不是跟你認識二十多年,就憑你這句話,我還照顧你就是小狗。」

失去了丈夫的妻子當然是可憐的,但唐晶從不過度憐憫。她能拉子君出泥潭,幫她找工作找房子,唯獨不聽她連篇累牘訴苦,她給子君規定:一天只能訴苦10分鐘

小說裡的唐晶談戀愛了也不讓子君知道。這和她不多插手子君家庭糾紛是一致的:再好的朋友,各自也有私域,成年人無需對彼此匯報一切,兩個好朋友也不能活得像連體嬰。

總之,這個唐晶真是太可愛了,我無數次腦補「得體的厲害潑辣」是怎麼樣,沒想到前衛摩登的唐晶,到劇中行事邏輯完全變樣。

這個唐晶,動用職務便利幫好友查疑似小三的簡歷。

為了好友家裡鬧小三,自己隨叫隨到似保姆,事事介入。

重要會議期間接閨蜜電話,閨蜜求她查疑似小三。

男友已降到第二位,天天抱怨她管別人家務事不應該。

但是袁泉在裡面真的非常美了,服裝師是不是太偏心她了,她身上的衣服才叫考究有品吧,黑白灰珍珠項鍊耳環,這才是亦舒式吧。

————————

人設變了其實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連女主角的丈夫如何出軌的邏輯都變了。

原作裡是女主角天真,日子太簡單,以至於自己喪失了靈氣和思考,而丈夫遭遇了更放得開的女人。但這個女主角是很愛自己的,當闊太時為了購物按摩可以把丈夫都忘了——就是這一點點自愛,才把她一步步喚醒,讓她獨立、起死回生。

電視劇裡呢?女主角天天查小三,日日詛咒年輕小姑娘,每天無數條微信語音催老公回家。連女主的媽媽、妹妹都要仰仗她的丈夫幫襯,丈母娘如此定義女婿:「長期飯票。」(這不是樊勝美一家嗎?)

這個丈夫,養了妻子全家,而妻子除了花錢就是查小三,說話做事粗俗市井,情緒還極度不穩定。

查手機是日常

於是導致有人討厭女主、同情丈夫了……

第三者的改動就更神了。

原作的第三者是受過窮的女明星,不化妝不好看、手指頭都是粗的,但敢直接把男人的手拉到自己大腿根,於是成功搶人。

到了劇裡,氣質清淡的吳越,工作認真、講話輕聲細語有條理。

她先離婚,看雷佳音演的丈夫不想離婚,主動提出如下建議:算了吧,我離婚不是為了你,我愛你也不是為了結果,你猶豫我就把你還回給你老婆,你跟人談離婚好好談哦注意照顧對方情緒。

當然有觀眾仇恨這個第三者,說她是最強最難以戰勝的第三者。

但是,第三者都知道「姿態好看」,女主和女主的媽媽卻跑到公司直接扭打、嘶喊……這還叫亦舒故事?

真的很想讓從容的吳越去演子君啊_(:з」∠)_

請問,下面誰更像亦舒女郎?我拿的帶logo的官方劇照啊

——————————

還有比這更離奇的嗎?

有!

原作裡是唐晶幫子君重頭再來,最後她們都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到了電視劇,您猜怎麼著??

子君離婚了振作了,然後要和唐晶交往了將近十年的男朋友相愛啊!!!!

我看預告片看到這段我以為是我理解錯了啊!!!

再去看百科簡介,我的媽,真就是!!!

這劇情還能好嗎?女二竭盡全力幫女主,女主回頭搶了女二號十年男友。

這種女主已經不是亦舒的讀者能不能接受的問題了,是編劇要是能把邏輯洗順簡直是個奇蹟。

上世紀亦舒寫下《我的前半生》,講一個失婚女人從頭再來,獲得新生,還能找到真愛的故事,描摹職業女性心酸和快樂。

2017年,改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讓失婚女人離婚前吵鬧、短視、被男權思想左右,離婚後和那個幫自己渡過難關的閨蜜搶男友。

前面幾集看下來,原本的都市故事,已然進入婆媳劇頻率。講究姿態好看的亦舒,被改成「教養不值一提」。

好端端一個「學習獨立」,被改成了兩閨蜜愛上同一個男人的狗血故事。

我還能說什麼?

最後抱怨一個國產劇通病,八集了,婚還沒離呢。原作主題是「重新振作」,這節奏會不會太慢了?

我憂心忡忡地想知道整個故事一共多少集,還留下多少時間給女主逆襲,百度百科說36集,豆瓣詞條說42集。

我:。。。

————————

有人要問:改編麼,大刀闊斧按新時代的要求改有什麼錯?

我不反對思路清奇但有見地的改編,我一向認為影視劇和文字載體不同,就是要有改動的(尤其亦舒作品很多都不適合影視化)。問題是這個電視劇處處按照和原作相反的來改,並沒有亦舒故事的魂魄。

(倘若讓袁泉的唐晶當女主,一個女人看不慣男友的商業倫理卻愛他,幫閨蜜走出困境卻被搶了男友,她還堅持姿態好看熬過這一劫,倒是亦舒故事了……)

改到這個程度,何必買亦舒版權?如果改個劇名、換掉子君和唐晶的名字,是沒人會告這個故事侵權的。

「做人最要緊姿態好看。」

反正這個改編版,是姿態不好看了。

相關焦點

  • 原著中的所謂「亦舒女郎」 其實與劇版相去不遠
    一邊是亦舒的粉絲認為這部劇簡直是「亦舒黑」的狂歡,把原著中獨立灑脫、「姿態好看最要緊」的「亦舒女郎」矮化成「教養不重要」的煙火氣十足的小市民。而對文本不甚熟悉的觀眾們,樂此不疲地從臺詞中摘取金句再發到朋友圈中,儼然把《我的前半生》當作了人生的指南。
  • 《喜寶》爛成3.4,亦舒估計要被氣炸
    雖然那位號稱三年寫出來幾百萬字的編劇很努力,郭採潔的形象和口碑這幾年在《小時代》姐妹裡面還算堅挺,但是,這些題外話帶入《喜寶》這個創作語境,多多少少是在顧左右而言他。通過這兩貨的表現,折射出一個問題——當前的國產劇女演員,尤其是偶像劇出生的女演員,對於原著改編的理解能力真的是,讓人唏噓。
  • 流金大結局,消解亦舒的狠辣,模糊生活的真實,這是造夢爽劇嗎?
    作為影視作品,未必,比如荒誕劇,爽劇,愛情夢幻劇,真實可以不是重要的考量,但是,《流金歲月》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它是一部以女性成長為題材的人生劇誒,難道除了美輪美奐的造夢,它就不該為人生真實付起一點點責任嗎?劇中人物的命運安排,有好幾處,真得讓人很上頭啊!我們且說且感受哈。
  • 看完亦舒原著才發現:《流金歲月》劇情雖大改,細節處理卻很良心
    這兩個角色,其實在亦舒筆下,大多數故事情節,並無過多個人描寫,但袁泉和張晨光的表演,真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看到劇中出現的這些配角,不得不說,這很「沈嚴」!沈嚴是誰?他是這部劇的導演。2強大的製作班底連配角都是超大卡司提起沈嚴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不太了解,但要是沈嚴執導的電視劇,可謂是家喻戶曉。
  • 《我的前半生》給不了你答案,亦舒更給不了
    強大的明星陣容和原著作者自帶的光環,讓該劇一播出就掀起波瀾。這部講述「中年婦女失婚涅槃記」的電視劇隨著劇情展開,因為顛覆的人設和故事走向,受到諸多「亦舒粉」的集體吐槽,慨嘆「這劇何苦要掛 『亦舒原著』四個字」、「這不是正宗的亦舒女郎」…… 香港言情作家亦舒的小說,一直在華人世界有很高人氣,寫的雖是通俗言情,其文筆風格和審美卻自成一派,迷倒眾多自認品味不凡的文藝女。
  • 亦舒同名小說改編劇版《流金歲月》高分熱播
    原標題:倪妮劉詩詩這回「翻拍不翻車」   正在央視八套熱播的都市題材劇《流金歲月》,是近年來少見的經典小說改編劇。憑藉著倪妮、劉詩詩的「雙女主」陣容,《流金歲月》一開播就拿到了7.5分的網評高分。在「翻拍即翻車」的收視魔咒下,這次的改編劇似乎終於一洗前恥。
  • 為什麼看了這麼多亦舒,仍舊拍不好亦舒?
    字如其人一直以來,亦舒的小說都是被劃分到通俗文學,即故事性強,情節也通俗易懂,且又大多是關於人們喜愛的都市情感。也正因如此,同是作家的董啟章曾評價:流行作家如亦舒⋯⋯看似從女性角度出發,寫的也是關於女性際遇的故事⋯⋯但她們對『愛情』這一概念本身並沒有做過深入的反省。不知道在董啟章的語境裡,愛情應該作何解釋。
  • 毀完張愛玲,又開始毀亦舒了?
    不知是不是導演編劇太想推翻亦舒的理論,基本把亦舒最看不得的作派全賦予了劇版子君。 劇版子君成了與社會脫節,和老公沒共同語言,對服務人員、自家保姆頤指氣使的小型太后。為了抓牢這張飯票,她唯一想到的就是花時間精力去對抗衰老,不讓自己的皮囊貶值。這種披著亦舒原著的外衣卻將內裡完全偷換的改編劇,還不如去原創劇本。
  • 亦舒原著《喜寶》的被毀,從"霸道總裁愛上我"開始
    作者 | 霈禾看完電影《喜寶》後,我不禁感嘆一句,"做個撈女好像確實不錯!"但又覺得不對勁——這不是我看的小說《喜寶》。而原著中,喜寶母親逝世與其父親的出現,都是在喜寶與勖存姿在一起後才發生的。且喜寶有一個支付她大學第一年學費和生活費的前男友韓國泰,而電影裡卻沒有韓國泰的影子。電影在這裡簡化了人物關係,加速了故事進程。因此,電影裡喜寶首個人生悲劇的進程要比原著快得多,也讓喜寶對勖存姿的投靠顯得更合乎情理。
  • 亦舒原著《喜寶》的被毀,從「霸道總裁愛上我」開始
    作者 | 霈禾看完電影《喜寶》後,我不禁感嘆一句,"做個撈女好像確實不錯!"但又覺得不對勁——這不是我看的小說《喜寶》。不知是否因時長限制,被改編後的故事,總有種"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甜寵劇本傾向。因此,電影裡喜寶首個人生悲劇的進程要比原著快得多,也讓喜寶對勖存姿的投靠顯得更合乎情理。電影裡喜寶在遇見勖存姿前就孤苦伶仃,既沒有物資的支撐,也沒有精神的依靠,窘迫的生活壓得她喘不過氣,缺愛又崩潰無助。
  • 亦舒《流金歲月》原著:真正的好閨蜜是什麼樣的?
    愛情、親情、友情這三道主線永遠都是文學作品和影視劇所喜歡詮釋的,因為這也是人類通向幸福的必經之路。被翻拍爆紅的亦舒經典作品《流金歲月》也毫不例外地詮釋了這一點。不過比起原著,影視劇更著重突出的是劉詩詩飾演的蔣南孫和倪妮飾演的朱鎖鎖兩個好閨蜜之間相互扶持、堅不可摧的友情。朱鎖鎖從小被常年跑船的爸爸寄宿在舅舅家,一住就是十年。
  • 《我的前半生》改了亦舒什麼
    一邊是普通電視劇觀眾擋不住的追劇熱情,一邊卻是中產女文青對劇集大刀闊斧式改編的口誅筆伐。要想搞明白《我的前半生》為何讓女文青們憤怒,首先要了解亦舒對她們的意義。亦舒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文藝女青年影響究竟有多大?作家綠妖曾說過一句話,「上世紀70年代出生、90年代成長的女人多受一個女作家影響,此人當然是亦舒。
  • 亦舒的小說,還是別改影視劇了
    主要是劇裡的女孩子太美了。兩個女主角活潑可愛、友情感人,給她倆配戲的男性角色們,也各有各風度。整部劇從頭到尾安排了密密麻麻的爆點、高潮、小反轉,吸引觀眾一追再追,服化道也堪稱質感上乘。但對於我這樣的亦舒忠實讀者,始終有一個感受無法忽略——除了人物名字,電視劇與原著其實沒有太大關係。
  • 客廳適合掛哪四個字不俗 客廳適合掛什麼畫
    對於中國的民間習俗,我們知道很多家庭在裝修的時候,對於風水還是很有講究的,這畢竟也是人們的一種念想。客廳適合掛哪四個字不俗,這種裝飾對於風水不講究的朋友來說,可以找找書法行家給自己選擇一下掛的字畫。客廳適合掛什麼畫,一般來說我們掛一些有寓意的,象徵比較好的畫都是可以的。
  • 劉詩詩倪妮主演新劇,陳道明袁泉當配角,故事改編自亦舒的小說
    題材也越來越不拘泥於影視領域,包括大熱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有集結了張艾嘉、李少紅、陳衝、俞飛鴻四名知名女導演拍攝女性題材電影《世間有她》,表示要打造「她宇宙」IP的製片人董文潔。9月22日,又一部聚焦女性友情的電視劇《流金歲月》在官博上放出了一段長達三分鐘的預告片,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 當我們談論亦舒的時候,亦舒在談論什麼
    隨著《我的前半生》熱播,原著粉和電視劇粉吵得不可開交。大部分原著粉認為:電視劇跟原著除了名字一樣,基本沒有任何關係。
  • 《流金歲月》原著亦舒最好看的九部小說,能推翻這個書單的我服
    由劉詩詩、倪妮主演的雙女主熱播劇《流金歲月》原著是香港女作家亦舒,前段時間播出的《喜寶》、《我的前半生》也是她的作品,可以說亦舒以簡潔犀利、獨具特色的語言,寫盡了都市男女的生活百態。卡其、黑、白、灰,亦舒女郎永恆的顏色亦舒作品結集出版的有二百多種,小編書蟲,亦舒粉,早年看過她所有能買到或網絡上能找到的小說,綜合評判下,亦舒最好看最有代表性的小說是下面九種:1.
  • 《喜寶》 亦舒
    看電影的時候,快兩個小時的劇情給我看下來,就跟我講述了一個富有但垂老的勖存姿和平凡亡母的姜喜寶跨越年齡和金錢的相愛故事。我看電影的時候特意留意了一下,原著是亦舒,電影也的確拿著亦舒的招牌來引流。後來了解到,亦舒是只賣掉自己的版權©️,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如果亦舒本人看過這部電影原來的劇本,會不會覺得自己受到了羞辱。
  • 楊凡導演特稿 | 亦舒 · 流金歲月
    八十年代徐楓宣布要拍林語堂的「紅牡丹」和亦舒的「玫瑰的故事」,忽然亦舒可以和文學家平起平坐,引起一陣「家明玫瑰熱」。可惜兩部電影都沒有拍成。幾年之後我居然找了周潤發和張曼玉替徐楓實現了這個夢。上片前請亦舒和蔡瀾優先觀賞,黑暗中聽說亦舒在試片間裡哭了,我竊笑亦舒一定大受感動而流淚,蔡瀾則說,是為了你把小說改的體無完膚而哭。
  • 《我的前半生》,亦舒,以及其他
    很多人說這部劇狗血,其實一點都不,生活比這狗血的事情多了去啦。玫瑰的故事哥哥倪匡就比亦舒要大肚很多。寫的第一個劇本《獨臂刀》,被導演張徹改了只剩「獨臂刀 倪匡」五個字。據《錢江晚報》報導,自2011年新麗的老總曹華益買下《我的前半生》翻拍版權後,因各種原因擱淺,最後到了《辣媽正傳》的編劇秦雯手上,她大刀闊斧,將其改成了「我的前半生 亦舒」七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