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王建中先生!他的名字將與鋼琴音樂同在!

2021-02-19 環球鋼琴網

初春乍暖還寒的早晨,驚聞作曲家、鋼琴家王建中在美國去世。王建中的名字總是同中國鋼琴音樂聯繫在一起。他創作了包括《山丹丹開花紅豔豔》這樣對很多並不怎麼愛好音樂的人來說都耳熟能詳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被音樂院校作為常用教材,而且已成為國內音樂舞臺的保留曲目,有的還被作為代表中國風格的經典在國際舞臺上演出。


王建中(1933-2016 )作曲家、鋼琴家。祖籍江蘇江陰,生於上海。10歲開始學習鋼琴。1950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先後就讀於作曲系、鋼琴系。1958年畢業留校任教。70年代任中央樂團創作員。80年代返母校執教。歷任該院作曲系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副院長。

1995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了《王建中鋼琴作品集》,收集了王建中先生多年來創作的部分作品。如:《山丹丹開花紅豔豔》、《繡金匾》、《翻身道情》,《百鳥朝鳳》、《梅花三弄》,等改編作品。他創作的作品有《託卡塔》、《詼諧曲》、《變奏曲》、《小奏鳴曲》、《組曲》、《情景》等。

                         

他的鋼琴獨奏曲無論是根據民歌改編或是創作的,無論是採用何種技法,均具有既豐滿又細膩、既濃鬱又清新的和聲色彩和民族風格。他以嫻熟的鋼琴寫作技巧,流暢自如的樂思,將每首樂曲編織得充滿生機,獨具個性,媚媚動聽,極富聽賞效果。在演奏和學習這些鋼琴作品的同時,探討和挖掘其鋼琴音樂的創作理念與表現技法、個性化和聲語言與民族韻味,對於宏揚先進的民族文化藝術,發展中國鋼琴音樂的創作事業,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這張極具歷史意義的珍貴照片:


上海音樂學院現代音樂學會第一次會議 從左至右:桑桐,陳銘志,王建中,楊立青,錢苑,趙曉生,林華,倪瑞霖,鄧爾敬,朱建,丁善德。

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楊燕迪高度評價了王建中教授的作品:

觀察鋼琴的「中國化」過程,猶如傾聽鋼琴在如何以中國話訴說,又似通過琴聲的過濾在回看和經歷中國這百年來實屬不易的現代性之路,同時品味走在路上的個體生命體驗。

《情景》(1994年)和《隨想曲》(2012年)堪稱近期中國鋼琴作品中的姊妹篇「雙璧」,出自王建中之手。可以認為,王建中是中國最熟知鋼琴性能和最理解鋼琴潛能的作曲家兼鋼琴家。兩首樂曲均是長篇幅、寬口徑的大作(前者逾四百小節,後者近四百小節)。作曲家原先得到普遍讚譽的鋼琴創編經驗(尤其體現在「文革」期間創編的多首鋼琴曲如《瀏陽河》、《繡金匾》、《百鳥朝鳳》、《梅花三弄》等),在這裡得到創造性的深化和藝術性的升華。不僅如此——作曲家以人工音階調式的建構保證了兩首樂曲在各自風格上的完全統一,並利用鋼琴織體的靈巧編織和節奏韻律的靈活多變達到了幾近讓人眼花繚亂的音響豐富性,其妖嬈的魅力和鋼琴演奏的難度和類型都令人聯想起——而且不輸於——那位法國的炫技型印象派大師:莫裡斯·拉威爾。

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葉國輝於寫道:

驚悉王建中教授遠行,作曲系全體師生極度悲痛。幾十年來,王建中教授教書育人,潛心創作,為作曲系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王建中教授具有卓越的天賦、才華與非凡的創造性,作為中國當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開創性地將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融匯於鋼琴演奏藝術,創作了大量具有標誌性的鋼琴曲,這些已經成為中國當代鋼琴經典的作品,跨越了半個多世紀,是典範,是傳奇,是中國鋼琴文獻中的一片凸顯的高地。王建中教授是我們作曲系的驕傲,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驕傲,是中國當代音樂的驕傲。他創造的集合了中國表情的音符,在世界舞臺上驚豔並將長久地激越在我們的心中! 


王建中先生

視頻:沈文裕演奏王建中改編《彩雲追月》,致敬王建中先生!

王建中的作品被改編成古箏曲,深受民樂愛好者喜愛

更多王建中先生改編的古箏作品可查閱中國古箏網(www.guzheng.cn)

中國古箏網微信二維碼


點擊閱讀原文欣賞王建中作品集!

相關焦點

  • 致敬王建中先生|最懂得用鋼琴說中國話的作曲家兼鋼琴家
    王建中先生的仙逝,無疑是中國音樂的重大損失。這幾天音樂界各方懷念和悼念聲不絕於耳。在此,讓我們再一次傾聽王先生經典創編《百鳥朝鳳》的音樂,向他致敬吧!王建中教授具有卓越的天賦、才華與非凡的創造性,作為中國當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開創性地將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融匯於鋼琴演奏藝術,創作了大量具有標誌性的鋼琴曲,這些已經成為中國當代鋼琴經典的作品,跨越了半個多世紀,是典範,是傳奇,是中國鋼琴文獻中的一片凸顯的高地。王建中教授是我們作曲系的驕傲,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驕傲,是中國當代音樂的驕傲。
  • 書法家呂奉文先生漢隸呈現王建中先生創作《龍泉河賦》
    為了宣傳龍泉河的歷史文化,當地政府特邀王建中先生撰寫文章,講述龍泉河的美麗故事,流芳百世、教育後人。《龍泉河賦》刊登於山東工商教育報身為臨朐人的王建中先生毅然接受了這個「壓力山大」的任務。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龍泉河,他與幾位好友從源頭出發徒步走完全程,察看水文、探究古蹟、訪談鄉賢、搜集古今資料,歷時三月集思廣益、精思傅會,初稿方成。經多方徵求意見,從立意、史實、結構到文辭修飾、平仄押韻,反覆推敲修訂後,《龍泉河賦》呈現在我們面前。書法家呂奉文先生書法創作《龍泉河賦》為進一步拓展《龍泉河賦》的文化內涵,王建中先生邀請書法家呂奉文先生為之進行書法創作。
  • 溫州鋼琴女孩陳心如 將舉辦個人演奏會
    溫州鋼琴女孩陳心如 將舉辦個人演奏會 2011/10/11 04:50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瀏覽:3660
  • 郎朗悼念鋼琴大師傅聰,曬19年前合照,一老一少同笑燦爛又溫暖
    一代影響深刻的老藝術家,若不是這次病毒,他應該還可以享受多幾年的幸福晚年生活。傅聰先生家族一直影響著許多人,父親傅雷曾一生也是非常的了不起。這下,父子倆終於團聚了。傅雷不到60歲就走了,人生一定存在很多遺憾。傅聰則活到86歲,不知道有沒有遺憾呢?
  • 薈同冬季鋼琴演奏會 國際鋼琴家劉驥先生與薈同學生同臺演奏
    12月7日,深圳薈同學校邀請到一位重量級大師 -- 國際鋼琴演奏家/施坦威藝術家劉驥先生來到校園,與薈同學生進行同臺演奏,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薈同冬季鋼琴演奏會」。 3歲開始接受正規音樂學習,7歲登臺演奏,13歲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曾就讀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至今他以獨奏家身份頻頻出現並活躍在世界諸多著名音樂廳的舞臺。他與英國古典音樂電臺以及環球唱片發布首張獨奏專輯《鋼琴• 印象》,登上各大古典音樂排行榜首位。
  • 在這場有溫度的音樂會裡,四位鋼琴家回溯了上音鋼琴文脈
    有意思的是,桑桐是王建中的導師,王建中是楊立青的導師,楊立青又是當今上音作曲系主任周湘林、作曲系副教授沈葉的導師。在鋼琴創作和鋼琴教育上,上音的文脈從來沒斷過。11月27日,上海音樂學院校慶日當天,江晨、朱昊冰、王魯、唐瑾等四位鋼琴家以「點燃-承傳」為名,聯手舉辦了一臺經典中國鋼琴作品音樂會,連續獻演了賀綠汀、丁善德、桑桐、王建中、江明惇、楊立青、周湘林、沈葉等「上音人」的代表作。
  • 【青島音樂】從部分「節目單」中,窺探崔世光先生的鋼琴藝術足跡
    崔世光先生現場版《北美福音主題選》斯坦伯格國際音樂節九尺鋼琴首演       我們知道在每一張小小的節目單中,都蘊含著大量的文化信息,不論是簡易的還是豪華型的,我們都能從中看到演出的時間、地點、曲目,有的還有樂曲介紹和作曲家、演唱家、演奏家、指揮家、樂隊的簡介等等,因此成為某些音樂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 濃濃中國風,10首好聽的鋼琴曲
    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創作於1973年,是王建中先生鋼琴作品中被演奏得最多、獨創性最高、技巧性最難,也是中國鋼琴創作史中最為傑出的民間器樂改編曲之一。《百鳥朝鳳》的結構上看,作品各段落之間銜接十分緊密並極富邏輯性,幾處自由節拍的鳥鳴聲使樂曲布局更合理,音樂形象也更加鮮明,整曲不僅借鑑了民間音樂的發展手法還將中國傳統音樂的內在神韻以類似音畫詩的形式表現得淋漓盡致。    郎朗《彩雲追月》是任光、聶耳於1935年創作的優秀的民族管弦樂曲。
  • 90後新生代鋼琴藝術家帶給你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
    15歲被美國曼尼斯音樂學院破格錄取,20歲考入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研究生院,是在海外極富知名度的「鋼琴新秀」。其橫跨亞洲、北美、歐洲的求學經歷,令張浩天的藝術之路刻上了深刻的東西方文化雙重影響的烙印,也讓張浩天的藝術理念極具新時代跨界思維,這一點,從張浩天的美術館跨界計劃上就可見一斑。他認為,藝術不應該有楚河漢界般的界限,真正優秀的藝術都有其共通性。
  • 巴託克和他的《小宇宙鋼琴教程》
    巴赫的復調作品結構嚴謹、聲部協調,展現了巴洛克時期的風格;而「小宇宙」的復調作品則新穎奇特,體現了20世紀現代音樂的風格。此次由上海世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巴託克小宇宙鋼琴教程》,將「樂譜」「注釋」「錄音」有機組合。
  • 爐火正紅——清華美院王建中的藝術進行時
    陶瓷與玻璃,是我的導師王建中先生傾盡畢生精力所致力研究的主要課題。研究陶瓷並不拘泥於陶瓷,考問玻璃並不困頓於玻璃。學術思想的開放性,使得先生的研究涉獵廣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他的研究領域,從美術學拓展到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學、乃至化學等其他自然科學。知識的相互疊加、不斷的融合,讓他的研究在打開了全新領域的同時,也建構起自身知識體系的廣度與深度。
  • 10首超好聽的中國鋼琴曲【附鋼琴譜】
    此曲的出色創作成就之一,是在鋼琴上保留了相當地道的我國傳統民間音樂風格。從《百鳥朝鳳》的結構上看,作品各段落之間銜接十分緊密並極富邏輯性,幾處自由節拍的鳥鳴聲使樂曲布局更合理,音樂形象也更加鮮明,整曲不僅借鑑了民間音樂的發展手法還將中國傳統音樂的內在神韻以類似音畫詩的形式表現得淋漓盡致。
  • 溫州鋼琴女孩陳心如溫州大劇院舉辦個人演奏會
    溫州網訊 2011年10月16日,溫州女孩陳心如將帶著對音樂的一腔熱愛及十餘年的鋼琴學習成果,在溫州大劇院音樂廳舉辦個人鋼琴演奏會。此次演奏會受到社會、行業人士的大力支持,由溫州大學音樂學院主辦、溫州鋼琴協會協辦、飛鳥攝影贊助。
  • 最新開票│ 科勒星期廣播音樂會 音樂年輪 ——中國鋼琴、聲樂、大提琴經典作品音樂會
    其中,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的黃自先生又培養了賀綠汀、江定仙、陳田鶴和劉雪庵這「四大弟子」。此後的桑桐、王建中和盛宗亮等眾多作曲家也都繼承了前輩的衣缽,在「民族化新音樂」的道路上繼續探索開拓。     本場星廣會,三位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及附中附小的音樂家周希希、周正中和陳衛平,將以時間為索引,為觀眾帶去20世紀中國鋼琴、聲樂和大提琴的經典作品,回溯中國近現代的音樂年輪。
  • 成龍悼念鄒文懷Jackie Chan名字他給的,因為他我才活到今天
    成龍悼念鄒文懷Jackie Chan名字他給的,因為他我才活到今天時間:2018-11-03 18:19   來源:今日頭條 新鮮娛樂榜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龍悼念鄒文懷Jackie Chan名字他給的,因為他我才活到今天 11月2日,文藝界又失去了一位傳奇,香港電影泰鬥、嘉禾公司的創辦人鄒文懷先生去世
  • 音樂鑑賞:中國鋼琴音樂中的詩情畫意,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中國現代的音樂創作與改編很好的繼承了一這傳統,借鑑和吸收外來的表現手段技法與中國傳統音樂中詩情畫意的特點相結合,煥發出新的光彩,鋼琴也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嘗試努力,根據鋼琴特有的音色結構,對曲子的詩情畫意作全新的創作與演繹意境,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出現了許多名家名作,如賀綠汀的《牧童短笛》。
  • 【音樂欣賞】柴可夫斯基《六月 船歌》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三大芭蕾舞劇《睡美人》、《胡桃夾子》、《天鵝湖》,家喻戶曉,除此之外他還創作了很多其它作品,包括六部交響曲和一部標題交響曲,還有鋼琴、小提琴等各種類型的樂曲。在鋼琴作品方面,除了《四季》,還有第一、第二鋼琴協奏曲,《兒童鋼琴曲集》和大量的鋼琴小品。樂譜購買:此曲詳細講解收錄在【視頻課程】世界名曲10首精講,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課程:
  • 懷念菅野先生,兼立「古典音樂相對論」新年FLAG.
    回顧2018年鳴放界最大的事件,就是菅野衝彥先生走了。當時俱樂部前元老,「校長」寫了長文悼念。
  • 全城急尋會彈鋼琴的開平人!全球音樂大師在找你!
    >第22組拉赫曼尼諾夫任何一首前奏曲或音畫練習曲或音樂瞬間 斯卡拉蒂奏鳴曲組第23組 斯卡拉蒂任何一首奏鳴曲  普羅高菲夫奏鳴曲組 《新疆舞曲》郭志鴻《平湖秋月》陳培勳 《夕陽簫鼓》黎英海《松花江上》崔世光《百鳥朝鳳》王建中《陽關三迭》黎英海《前奏曲二首》黃安倫《春江花月夜》林樂培《洪湖水浪打浪》瞿 維《山歌與銅鼓樂》陸培《山東風俗組曲》崔世光《雲南民歌五首》王建中
  • 旅美科協波士頓分會2021年會將演奏世界鋼琴名曲
    韓逸煊目前在密西根安娜堡音樂學院繼續潛心深造,攻讀DMA藝術博士學位。這次年會上韓逸煊所演奏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奏鳴曲》(1931版),堪稱是拉赫瑪尼諾夫這位作曲家的代表作。該作品將俄羅斯文化中特有的情懷被複雜的技術和聲體現得淋漓盡致:洶湧波濤般的熱情,遙遠的鐘聲,悲涼的沉思,歡呼雀躍的興奮,甚至還有沁人心脾的香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