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俗,每一年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是一年一度的四大拜祖傳統民族節日之一,其他三個傳統節日各自為除夕夜、清明節、重陽節。
中元節,又被稱作「鬼節」、「七月半」、「七月十五」、「孟蘭盆會」等。流傳中元節這一天陰曹地府會開啟大門口,便於先人到世間找尋親人。
健在的後代會提早到先人墳前燒紙叩頭;一來是為給先人指引方向,二來是為祈禱庇護子孫後代,以添福免災;三來是為防止先人急需用錢而找美女屍體不便。
就算是忙得不相往來,很多人都不容易忘掉中元節前拜祖一事,確實走不開必須在向著先人墳上的方位燒些冥幣。
殊不知,在小朋友眼中,中元節也許是個令人「擔心」的傳統民族節日。聽村內老年人講,這一天有過多注重了,一些話、有些事不適合說更不適合做,夜裡得早閉店早入睡。
1、用餐時不適合將木筷豎起插在碗裡,以防招來「不乾淨」的東西,尤其是中元節的夜裡。
2、中元節當日叫人避諱大呼他人名字,非常容易被「亡靈」記牢而纏喜歡你。
3、道上如果見到錢,最好是不必去撿,有可能是為收買牛頭馬面而被有意扔下的,撿了非常容易招來晦氣。
4、中元節夜裡不適合室外曬衣服,由於當日晚間.陰.氣.過重,非常容易被四處行走的東西越過。
儘管這種忌諱找不著科學研究表述,但他們一直以來卻被全村人所切記,很多人都懷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看待,就是為了防止招來多餘的不便。
提示大伙兒,中元節提倡文明祭祀,愛惜山林從我做起,樹林周邊的群眾切不可打火燒紙,防止引起森林大火。
各位朋友們,在你故鄉中元節還有哪些注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