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彀同人音樂《琴心》搶先聽,作曲老師曬出創作心得

2021-02-25 天一閣配音工作室

夭壽啦,情彀製作組又放糧啦,情彀同人音樂集作品之一《琴心》片段放出~

《琴心》

作曲/編曲/和聲編寫:安瑞冬
作詞:水嵐川
演唱:小時/千舞櫻洛

和聲:小時/千舞櫻洛

戲曲演唱(特邀):嶽嬌嬌
混音:啊鯉 

讓我們來看看這首歌的士大夫,官微菌看到這些id就期待感up up。

小時:知名古風女歌手,代表作【愛殤】。 


千舞櫻洛:網絡歌手,代表作《芸夢》、《青絲流年》,《笑傲萬世》(with冬子)等。

作曲老師安瑞冬還給我們分享了關於這首《琴心》的創作心得,果然作曲沒有辣麼簡單。

《琴心》創作心得

 

首先感謝製作方對於我製作水平的認可,邀請我參與這首作品的作曲、編曲。

對於古風音樂的製作,算上從第一首開始,到現在也快10年了,我自幼學習小提琴,加上對古典音樂的嚴謹和受之影響,所以我的古風音樂雖然量產少,但是每一首都是經過大量思考和觀察製作出來。這次借著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小小心得。

 

古風音樂,在我心裡,我把他定義為【具有中國歷史傳統文化的音樂風格】,原因體現在「古」上,因為這個「古」,它不僅有時間性,還有空間性,那麼這樣的古風音樂是代表朝代,代表歷史,代表時代的,甚至是中國的神話故事。它不同於中國風音樂,因為中國風音樂體現的是民族,代表的是中國特色,東方特色。所以二者的區別就因為不同的代表性,在音樂的表現手法上也會不一樣。我一般會選擇有代表性的中國樂器,主要以古琴、中國鼓、蕭,我覺得就夠了。沒有特殊要求,我不太會用二胡、琵琶這樣的樂器,因為這兩種樂器是當年絲綢之路從西域流傳進來的外來樂器,後來經過演變逐漸形成民族樂器,所以我還是偏愛古琴和中國鼓這樣「根正苗紅」的樂器。特別是古琴、古箏的聲音,特別能體現中國古代文化的韻味、律動。

 

我完全參與作曲、編曲的作品,每一首我都是把它想像成一個故事,一部動畫,所以我做的古風音樂風格也很明顯,聽過的人會覺得前奏略微有點長,不是說我要刻意做個奪眼球的東西,而是我的古風音樂,他是在講故事,它是一部音樂電影,歌曲旋律只是其中的一個聲部而已,我看中的是整個音樂完整性以及音樂烘託的意境。

 

比如2009年製作的《亂世情緣》,2010年的《若耶溪》,2012年的《命理難說》,2016年的《狐荼》,還有這次的《琴心》,我製作過程中,都會聯想出一些古代沙場之戰,將士廝殺,國家滅亡,或者相愛的情人為了固守疆土而不能在一起,或者上古神話故事等一些畫面,來讓音樂講故事。所以我希望聽我音樂的人,在聽的時候,仿佛也是在聽故事,靠音樂的魅力,激發出聽者的想像力,這樣,聽者就可以隨著音樂想像自己看到的種種畫面,我想,這也就是音樂的價值和魅力!

 

《琴心》這首作品的創作過程,我簡單做一下介紹:

 

速度上,我不同以往的處理,在短短5分鐘的歌曲中,做了3次變速,從慢板——快板——行版,每一種速度代表了一種情緒。在演唱上,加入了戲曲唱腔。

 

前奏主要以南蕭為代表,用弦樂隊做鋪墊,南蕭做了旋律的啟、承,弦樂組做了旋律的轉、合,在前奏中,完整的將音樂的主題樂思演奏出來,交代了故事開頭。

 

慢板部分的主歌,主要以安靜的敘事為主,編曲中用了中國鼓和電子鼓的組合,以打擊樂為主。傳統+電子音色的碰撞,讓安靜的慢板,更有時空的穿越感。歌曲旋律的主題動機,採用的上行音階,然後緊接下行音階,這樣會給人一種揪心但是又放心的聽覺感。

快板部分的副歌,前面有一段「橋段」,也就bridge段,做了一種低沉的吟唱,也是一種情緒爆發前的鋪墊。到了副歌,就是歌曲情緒的最高點,所以也用了最常用的4、5、6級的這種階進的和弦做走向。整個快板部分,加入了電子搖滾的元素,所以編曲上的變化,很明顯從古穿越到了今。

間奏的處理,我做了一個反差的旋律,雖然反差,但是也是副歌音樂情緒的延伸轉折。又從萬籟俱靜開始,再到人聲四部和聲的吟唱,讓整個音樂到達情緒最高點。因為這裡的和聲是寫了四部和聲,所以聲場是最寬廣,最豐滿的。

緊接著,最有戲劇性的,是加入了一段戲曲唱腔,是以青衣的角色演唱,所以音色人物以正派、穩重體現。戲曲的加入,是想做一個畫外音的感覺,用一個戲曲人物講故事開頭的感覺。

到了結尾,算是一個「彩蛋」,因為不同於別的歌曲是旋律性收尾,因為我每次做的古風音樂,其實也是我音樂製作的一種嘗試,這個結尾,我也是很別出心裁的想了很久,我把自己想成看這個故事的人,但是我是在深山老林裡,所以結尾的意境以南蕭做主題,用鼓做了氛圍的烘託,讓人感受到神秘,充滿迷霧,清晨還能看見頭頂月亮的深山老林。有點類似於湘西地區,大山裡面部落的那種感覺。

 

整個音樂作品,簡單的算是介紹完了,編曲的技術性分析略顯枯燥,所以文中就略帶而過,還是以我是如何的思路來想像這個歌曲的故事為主,和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謝謝。

顯而易見,《情彀》是劇組花費心力,傾注熱血的一部作品,從目前放出的資源看,廣播劇本身、為劇量身打造的原創歌曲等都誠意滿滿。

結尾當然還是要誇誇《琴心》,雖然只是一個1分39秒的片段,正如作曲老師所說,旋律由安靜到激昂,編曲和情緒一起穿越,感情,責任,家國,你,我,那些故事裡,「最難辜負,是你情深」。

【所以,今天也是官微菌和大家一起問正劇什麼時候放的一天_(:з」∠)_

往期回顧

【預告】《情彀》人物訪談8—嵐公主,【預告】《情彀》人物訪談9—尚毓塵

【片花】天一閣六周年慶暨大型廣播劇《情彀》,【音樂】廣播劇《情彀》主題曲《入彀》發布

情彀同人音樂合集正式發售!劇透音樂集pv放出!

超級小聲:我們開了打賞,要試試嗎!

感謝支持 (*≧▽≦) 啾

相關焦點

  • 陳怡教授執教作曲大師班 分享創作心得
    陳怡教授  7月21日,在2015北京國際作曲大師班(2015 BICW)正式開講的第四天,陳怡教授來到會場,為學員們介紹了自身的音樂創作。  說起陳怡教授,恐怕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儘管多年來僑居海外,但她始終關注著國內的專業作曲教育,自從06年被中央音樂學院聘請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後,陳怡便定期往返於美中之間,給國內帶來大洋彼岸的執教方式與理念。作為講座教授之一,陳怡亦曾多次參與大師班,見證了作曲大師班的發展歷程。  「我的音樂語言是很中國化的,作品中基本都帶有中國風格。」在談及自己的創作時,陳怡教授說。在講座上,她給學員們介紹了她的四首不同時期的音樂創作。
  • 如何寫歌作曲心得
    想寫歌想作曲的願望當然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如果你連自己哼出的東西都沒法記錄下來的話,這種想法就成了急功近利的表現。  其實寫歌包括配器這個東西是個水到渠成的東西,如果你還在問我該怎麼寫的話,我覺得你根本就沒入門,對這個音樂這個東西根本還沒能力掌握。對寫曲子這個想法還必須先放放,多去學習基本的東西,學到一定程度,積累到一定量,自然就會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包括評價自己有沒有作曲的能力。
  • AI作曲幫助人類創作普及音樂教育
    基於已有的人工智慧音樂創作模型,小冰與音工系的同學們互相「學習」,相互「激發」,訓練數據不斷提升,音樂的表達技巧更加豐富,可創作的音樂類型也得以擴展。   人工智慧學音樂創作,和人類有什麼不同呢?小冰公司執行長李笛介紹說:「首先,基於小冰已有的音樂創作模型,團隊把埠開放給上海音樂學院的老師,讓老師去聽小冰創作的海量音樂作品,並給出系統性的點評。
  • 《大地頌歌》音樂總監、作曲劉嶽:音樂創作,我關注民族性和世界性...
    在即將首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中,他擔任音樂總監、作曲。如何創作出打動觀眾的音樂?劉嶽說,他最關注民族性和世界性怎麼融合的問題——交響樂為主軸,有湖南民樂和搖滾氣息我母親是湘劇團的演員,父親是樂隊司鼓,從小在劇場長大。小時候,我們能接觸到的音樂,除了革命歌曲就是樣板戲,信息很少。
  • 傳統作曲與電子音樂作曲在創作技法方面的差異
    當前,人們對電子音樂的認識並不全面,大部分人並不能夠完全接受電子音樂作曲方式,但是電子音樂確實存在,並已經成為了未來音樂創作的發展趨勢。傳統音樂與電子音樂不僅在觀念上存在差異,在創作技法上也不同,下面遊戲音樂製作小編一起來跟大家說說。
  • 如何入門學作曲?音樂學院作曲系都在做什麼?
    自己覺得好聽也未必真沒有問題,還需要多給別人聽,特別是給專業的老師、同學聽,讓他們挑毛病,然後去努力體會、修改。哪怕一個音、一個節拍的改動也可以使一段旋律變得優美或拙劣,可以令其風格迥異——正是在這種細節的磨練中,才能誕生真正的藝術。練習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去建立旋律的「線條」這一概念。旋律的上行、下行、徘徊、跳躍、起伏、停滯……在譜面上和聽覺上都會形成線條輪廓。
  • 同人創作大賽新鮮投稿來襲,萬元獎金等你贏!
    它從詩文戲理到柴米油鹽 到每天在發生的小故事 都是煙火不熄的人情世態 會畫畫、會寫文 會做視頻、會創作音樂的 召喚師們快快看向小妲己啦!
  • 相約春天歌曲徵集倒計時 | 第二輯參選作品搶先聽
    相約春天歌曲徵集倒計時 | 第二輯參選作品搶先聽 2020-02-28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搶先聽薛之謙新綜藝音樂
    隨著《歌手》《經典詠流傳》《王牌對王牌3》《信中國》等優質音樂綜藝無損原聲上線酷狗音樂,越來越多好音樂擠爆歌單。上周都有哪些值得聽的綜藝音樂呢?王源《說好不散》
  • 音樂沙龍 華語實力創作女歌手曹方攜全新創作大碟登陸華理
    ◎有人說她的聲音,像是風中揚起一把極細的沙◎她被小柯老師稱為「天上掉下的彩虹餡餡餅」◎她是曹方◎來自西雙版納的南國清風 △輕點,聆聽來自南國的聲音◇華語樂壇最值得期待的創作女歌手曹方,將攜其2015年全新創作大碟《Wanderlust
  • 放飛自我的日本同人音樂|日本音樂
    芥川龍之介現如今,同人文化興起,並通過不斷的發展,衍變出以動漫為主文化的同人文化,是由日本引入並由日本發揚光大的。而當今的「同人」多指用於漫畫以及商業漫畫裡的人物,並對其進行二度加工,再創作,創造出原漫畫和原動漫人物在原作中並沒有發生的「腦補情節」,再創作遊戲,再創作文學,再創作音樂等等乃至於同人周邊的合稱叫做「同人文化」。
  • 張靚穎新歌《誰知道》上線酷狗,填詞作曲彰顯音樂態度
    近日,實力派歌手張靚穎再出力作,生日當天全新音樂作品《誰知道》驚喜上線酷狗。歌曲中張靚穎像一個執著的發問者,拋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追尋著自己心底的答案,用動人的嗓音治癒每一個孤獨的靈魂,為網友們帶來感動和驚喜。
  • 作曲家居文沛:「音樂是電影的靈魂」
    居文沛是中國著名青年作曲家、⾳樂製作⼈、主持⼈、演員、上海⾳樂學院副教授、作曲博士。曾擔任電影《血戰湘江》《古田軍號》;電視劇《海棠依舊》《一江春水向東流》等40多部600多集優秀電影、電視劇的作曲及音樂總監,並榮獲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第15屆俄羅斯奧澤洛夫屆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作曲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
  • 【同人插畫教程】鯉魚老師又來了,順帶還送來了維爾利特,好好學習吧!
    還記得我們的鯉魚老師嗎?什麼?不記得啦?(丟出去!)咳咳,好啦,繼續說。沒錯,就是我們名動漫的大佬之一之前有熟悉的小夥伴應該都有知道SABER和維爾利特的同人創作吧?就是我們的鯉魚老師在B站直播中現場完成的!
  • 這位河南老鄉為孫楠、李宇春的歌作曲,還曾為《琅琊榜》創作音樂
    1月24日晚,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專訪了作曲家孟可,聽他講述今年春晚鄭州分會場的音樂創作故事。 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孟可被分配到了北京交響樂團擔任首席巴松(大管)演奏員,短短一年之後,因為在演奏中尋找不到最初對音樂的滿足感,孟可將目光轉到了創作上。 他先由編曲做起,由於從小就是學習大管的原因,他所接觸的音樂多是西洋音樂,而在編曲過程中,不免會遇到我國民歌等具有強烈色彩的歌曲。
  • ...為孫楠、李宇春的歌作曲,還曾為G20杭州峰會、《琅琊榜》創作音樂
    此前,央視春晚鄭州分會場導演向媒體透露,這首歌是為本屆春晚量身定製的,作詞是朱海,作曲者則是鄭州本土藝術家孟可和呂埕平,「這首歌大氣磅礴,定稿後大家都很滿意,應該能流傳下來」。1月24日晚,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專訪了作曲家孟可,聽他講述今年春晚鄭州分會場的音樂創作故事。
  • 音樂作曲與編曲的區別
    什麼是作曲?  作曲的英文是compose/composition,即「組織」compose/composition。什麼是組織?*是對素材進行整合、組裝、創造性地安排與使用。早期的音樂中,作品必須能夠順利進行演奏才算完成全部的作曲工作。並且,創作能夠演奏出來的音樂才能算是作曲。
  • 創作歌曲《因為有你》作詞:蘇紅衛、作曲:李鵬嵐
    面對浩浩蕩蕩的抗疫大軍,看到電視上感人的場景、畫面,經常徹夜難眠,一次次拿起手中的筆含淚創作到深夜,在這段時間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作曲家作曲,希望用我昂揚奮進、寬廣博大的旋律,給民眾帶去勇氣、信心和希望,更希望將最美的旋律,獻給抗疫一線!
  • 【愛同人,一起玩】知名原創同人音樂社團 · TsuBaKi作品賞析!
    現階段主要以創作東方project為中心的同人音樂作品為主。作風主要延續樂隊時期的搖滾金屬風格,同時也創作爵士,電子等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目前已發售CD「紅-KURENAI」,「時雨」,「妖-AYAKASHI」,「空蟬ノ響」及插畫集「Garnet of Deillusion」,「桜奏」。
  • 什麼是作曲?怎麼學習作曲?作曲可以自學嗎?
    絕大部分人關注的是流行音樂,我只敘述這個領域。作曲是在完成音樂內容的創作。作曲與文學創作一樣,使用「音樂文字」,首先進行單聲部旋律寫作。通俗音樂術語叫做,「譜曲」。單聲部旋律寫作,第一步是設計音樂主題。什麼是設計音樂主題呢?運用基本樂理、和聲學的理論知識,設計音樂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