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故宮裡的國寶竟然離家出走了!?

2021-02-07 青春劇未央

....

辛勤工作一整年,不就是為了可以風風光光回家過年,享受這一年中最長的假期,睡到日曬三桿,刷刷攢了大半年的劇,跟朋友胡吃海喝,短暫地逃離工作帶來的壓力,美滋滋啊。

 

經過了搶票的浩劫,躲過了春運的擁堵,躺在家裡的沙發上悠閒地拆開姐們送的新年禮物,裡面有一隻來自故宮的口紅,我翹著蘭花指跟閨蜜報導:呦,今年宮裡寄來的新春祝福,雖然比往年晚了一些,但是臣妾甚是滿意。帶著對這隻口紅的喜愛,我對來自故宮的一切充滿了孩子般的好奇,繼而進行了地毯式探索。我發現,來自故宮的國寶們,可真是太敬業了叭...

調查了國寶們近期的通告,排的滿滿當當卻沒有絲毫抱怨,憑藉著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這一路走地也是順風順水啊。先是在《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大膽自曝「整容過程」花式出道,令人驚喜的是,在國寶的現身說法後,文物保護修復師這一職業漸漸被大家關注。

緊接著跟隨潮流開通「國寶vlog」《如果國寶會說話》,用現代的語言描述千年前的物件,憑藉反差萌成功躋身硬實力流量國寶之首。

 

收穫了迷妹、鮮花、掌聲的它們依然沒有懈怠,馬不停蹄地出現在《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節目中,持續散發文化魅力。僅#上新了故宮#話題討論量就達到了21億,感受下國寶的高人氣

在經歷了高顏值、硬實力、高流量之後,國寶繼續大膽試水彩妝界,icon的魅力不容小覷,一出手就是皇家御用的氣場。

 

聽說最近國寶又在悶聲幹大事,它們竟然集體出走離開了故宮。原來國寶們並不滿足於以綜藝或者紀錄片的形式展示自己,所以馬不停蹄趕往電視劇片場,實力加盟浙江衛視文化諜戰國寶劇《國寶奇旅》,搭檔金馬影帝劉燁和馬甲線女王袁姍姍,共同講述這些活躍在屏幕一線的國寶在86年前曾經差點都沒了的驚心故事。

今年是故宮文物南遷86周年,可能很多人都不曾了解這段為守護國寶而浴血奮戰的故事。九一八事件之後,戰爭一觸即發。1933年,山海關失陷以後,時局動蕩不安,珍貴又脆弱的國寶隨時都有可能被戰火毀於一旦,眾多故宮知識分子決定將文物遷出北平,在克服了日寇的追擊、貪官的垂涎、幫會的覬覦等重重阻礙後,1933年2月5日,一列載著13427箱故宮文物的火車,在眾人的擔心和守護中悄然離開北平,開啟了前途未卜的旅程,也拉開了「文化抗戰」的序幕。

 

《國寶奇旅》改編自章劍華的《故宮三部曲》之《承載》,是首部全景式記述文物南遷的作品中,為我們展現了中國人民為保護民族瑰寶而做出的努力和犧牲。《國寶奇旅》經過權衡,最終決定將1933年故宮第一批文物從北平--南京的南遷旅程搬上屏幕。《國寶奇旅》以「真假《中秋帖》」懸案作為引子,就此,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國寶南遷中正式打響。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那麼容易。雖然現在只能在片花裡看到護寶之路的危機四伏,依然可以感受到這一路的艱難險阻,來自內憂和外患的危機一直充斥著這輛載滿國寶的列車。

 

狡詐陰險的日本特務,想要炸毀國寶專列;暗中覬覦的國民政府官員,試圖阻止國寶南遷;還有與日寇勾結的內鬼,煽風點火擾亂人心。

在這次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文物遷徙中,一群熱血青年用他們的身體和信念,為故宮文物築起了一道道屏障,為了保護住文化之根,他們立下「文物在人在,文物亡人亡」的誓言。

 

儘管「國寶南遷」之旅一路危機四伏,但是劉燁飾演的軍官任弘毅和袁姍姍飾演的故宮工作者周若思,都在竭盡全力去保護故宮文物的周全。


提起劉燁,大家腦海裡可能會浮現出他在直播晚會悠閒嗑瓜子,在微博之夜瘋狂學比心的清奇場面。

 

但是在這場守護國寶的旅程中,劉燁卻是在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地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劉燁飾演的任弘毅,可以說滿足了我們對軍人的遐想,智勇雙全,性格堅毅,重點是鐵血柔情。在這生死存亡之際,主動請纓投身於「護送國寶」行動,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袁姍姍也不再是房間髒亂差的亂室佳人level,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還怎麼為國寶南遷保駕護航。

 

在《國寶奇旅》中的袁姍姍,具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和文物修復的精湛技藝,為了拯救文物,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加入文物南遷,與任弘毅一起踏上了危機四伏的護寶之旅

 

此外,雷厲風行的警察署署長王立文(張瑞涵飾)、溫柔賢惠的失憶女軍醫田慧(秦杉飾)、中共地下聯絡員任正秋(劉思彤飾)、視使命如生命的特訓營精英羅二羊(袁野飾)等都在全身心地投入到護寶之戰中。

 

至此,護寶小分隊的主要隊員已經集結完畢。即將開啟一場「國寶去哪兒」「我家那國寶」「國寶回來了」的驚險之旅,當然,倆人在肩負使命之餘,還是產生了坎坷悲壯的曠世之戀。


雖然戰火紛飛,危機四伏,但我還是看到了讓人歲月安好的畫面。生逢亂世,沒有人會預料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沒有人知道生命和愛的長度,但是能夠相遇、相知、相愛,就是最大的幸運。在亂世的戰火中,愛情也在努力地綻放。

 

黑暗與光明,權力與戰爭,每個人用自己的錚錚傲骨和滿腔熱血,去維護國寶的安穩現世。有人倒下,就有人站起來,有人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就有人在戰亂中堅守信念。如今,這些經歷過滄海桑田的國寶安然無恙地靜靜訴說著幾千年的文化,而我們,也應當跟隨《國寶奇旅》一起去深入了解這一切背後的艱苦卓絕,這是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的絕地反擊,是他們守護住了中國的國寶,也是他們用生命在訴說「文化之根在,中國不會亡」。

 

2月6日(大年初二)起,每天19:30鎖定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一起和離家出走的國寶與「寶藏cp」劉燁、袁姍姍共同踏上《國寶奇旅》。

相關焦點

  • 袁姍姍要帶著故宮流浪?浙江衛視《國寶奇旅》劇情漸入佳境
    首部文化諜戰國寶劇《國寶奇旅》在浙江衛視熱播一周以來,收視率穩步走高,網絡口碑不斷攀升,被贊為「春節檔最熱血好看的紅色劇」。袁姍姍從古裝偶像劇女主角到如今出演現實主義紅色大劇裡的愛國高知女青年,她選擇了一條不尋常的路,最終用不斷錘鍊的演技獲得觀眾的喜愛,也標誌著她由《國寶奇旅》開啟了職業生涯的轉型。值得一提的是,袁姍姍將自身氣質與對角色的理解結合起來,令人物血肉豐滿真實流暢。
  • 夜宴故宮 國寶佐餐
    想來每一個初次去臺灣旅行的正常人都不會錯過臺北的故宮博物院,要曉得,此地館藏件件國寶,因為國寶數量太多只能輪流展示之故,據說想全部看完至少需要30年……形勢如此嚴峻,我居然還沒進去參觀,而只是去了門口的故宮晶華吃——國寶宴席。
  • ...一牆之隔的這裡,曾是故宮國寶的避難地,如今卻成了故宮文物紀念館
    如果不是當事人的講述,我們可以已經將這個地方給遺忘了。如今這個地方已經是雜草叢生,爬山虎爬滿牆壁。而在2016年10月的時候,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來重慶講學時,也專門去考察了這個地方,回京後先後三次召開院務會,最終決定在在這個地方修建「故宮學院(重慶)」,這裡就是位於南濱路海獅路2號的安達森洋行舊址。
  • 紀錄片《臺北故宮》第一集:國寶遷臺
    第1集國寶遷臺 解說詞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正式打響。隨著解放戰爭中,國民黨部隊的節節敗退,此時的南京城裡,很多國民黨官兵家屬想著離開這個城市撤往臺灣。搭乘飛機已經成了奢望,水路更是人滿為患。 「中鼎號」靠岸的消息不脛而走,船剛停穩,國民黨海軍司令部的官兵家屬就一擁而上,把船佔得滿滿當當。
  • 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館裡的七大國寶,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看一眼
    臺北故宮又稱臺北故宮或中山博物院,屬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1965年在臺北市陽明山建成,其包含了大量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熱河行宮中的藏品,是臺灣仿北京故宮建造的一座大型歷史博物館。相信了解臺灣的都知道,臺北故宮一直以來就號稱國寶眾多,更是頻頻展出一眾珍品和孤品。
  • 兩岸故宮血脈相連:國寶當年怎樣被搬去臺灣
    1949年前後,故宮文物從大陸南遷至臺灣的記載與故事很多,爭議也很多,但昔日歷史的真相卻只有一種。縱然時代離亂,時間久遠,但在歷史文獻陸續解密與曝光後,我們依然可以逐步還原出早年晦暗不明的實況。從「故宮」這個名稱就可以看出,兩個故宮同宗同源,而如今卻隔岸相望。但這種分流並不是解放戰爭時期才開始的,它始於更早的抗日戰爭時期。
  • 《國寶奇旅》聚焦故宮文物守護人
    抗戰懸疑劇《國寶奇旅》將於2月6日登陸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相比於故宮為題材的紀錄片,該劇首次聚焦故宮南遷的歷史史實,以軍官任弘毅(劉燁飾)與故宮文物工作者周若思(袁姍姍飾)護送國寶南遷為線索,講述了一段故宮文物守護人歷經了生死劫難的故事。
  • 北京故宮文化《金甌永固杯》國寶再造,禮獻故宮600周年!
    故宮600年華誕,紫禁城裡首次過大年!《金甌永固杯》作為故宮首次再造出品,不僅見證了這一盛大時光,還被寶蘊樓永久珍藏。整體造型呈「鼎」型,象徵社稷江山,寓意基業穩固;正放為國寶金樽,倒放如皇冠,象徵皇家尊貴。 昔日帝王「祈福國寶」,今日的「旺家旺業聚財之寶」。
  • 2019 年故宮爆款是它沒錯了!《國寶奇旅》一炮打響,原著作者章劍華接受採訪
    今年春節,《小豬佩奇》紅了影院,《國寶奇旅》火了螢屏。
  • 映畫 | 《朝花夕誓》:岡田麿裡的離家出走建議書
    因此,很難想像她在《朝花夕誓》不會有更多的「私心」——私以為私心是創作者的必備品質——該作承接了她以往對女性的一些看法,是她少女成長物語的集大成,為各位未經入世的孩子寫下一封離家出走的建議書,她筆下離家出走的眾生相在本作中達到了巔峰。
  • 小夥因家庭瑣事離家出走 兄長尋他多年未果遺憾離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春節臨近,離家22 年的王強(化名)終於回到山東老家,與家人團聚。1998 年,因家庭瑣事,王強離家出走。每年春節前,老父親常在汽車站等候,希望看到兒子歸來的身影。2006 年左右,丟失身份證和錢包的王強流浪到安慶。今年1 月9 日,安慶警方在辦理一起刑事案件時,意外發現了他。
  • 狗臨死之前,為什麼會選擇離家出走?
    對此,他表示不解,為什麼狗突然變成這個樣子?有一天,他偷偷跟蹤了花花,發現它就在離家不遠的草叢裡,餓了就爬起來去路邊翻點垃圾吃……聽到這個答案,網友瞬間淚目……我們不難發現,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之前退役的緝毒犬爾騰也是這樣。2019年春節剛過完,訓導員發現爾騰情緒很低落,面對最愛的水果和零食,也提不起精神。
  • 熊孩子離家出走 調度員「拼圖」幫他回家
    圖說:被調度員拼接的紙條 特約通訊員 馮聯清 攝影新民晚報訊(記者 徐馳 特約通訊員 馮聯清)「熊孩子」因和家長賭氣,竟憤然離家出走,還撕碎了家長手寫的聯繫條。多虧好心的公交調度員「穩住」男孩,並且「拼」上了聯繫紙條,才最終幫他成功回家。
  • 炮火連天時,他們帶著故宮的國寶南下
    原標題:炮火連天時,他們帶著故宮的國寶南下 11月15日,故宮600年大展落幕。展覽展出的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計450餘件:《徐顯卿宦跡圖冊》、太和殿屋脊上神獸、寧壽宮漆紗……這些文物能跨越千年時光、經歷戰亂動蕩與我們相遇,其背後是無數故宮人的堅守。
  • 靳東張子楓揭秘故宮國寶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這個周末,《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的消息令文博鐵粉十分期待,不少觀眾都搬好了小板凳,坐等節目開播。12月6日晚,《國家寶藏》第三季首期節目來到了故宮博物院,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亮相,靳東、張子楓帶領觀眾感受紫禁城的脈搏。
  • Airbnb成都分享會現場丨後民宿,離家出走
    此時飢腸轆轆的您走進廚房,打開冰箱,時蔬、雞蛋、牛奶、麵包、果醬、山泉水已經塞得滿滿當當,冰箱冷凍區裡速凍餃子、速凍饅頭,如果是夏天,那肯定還有方格冰塊。假如您是女性,冰箱裡的面膜肯定被您一眼看到了,這都是為您準備的。但是,房間裡唯一沒有的,就是傳統民宿裡最核心的主人。對於離家出走來說,這裡的主人就是您自己。
  • 喜馬拉雅獨家上線臺北故宮前院長周功鑫講述國寶檔案節目
    》13日獨家上線喜馬拉雅,這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錄製的首檔長篇音頻節目,也是首次系統性地向大眾講述臺北故宮國寶的故事。  周功鑫將在節目中揭秘國寶檔案,從陶器、玉器、繪畫、書法、珍玩六大類別講述151件臺北故宮藏品和這位31年「宮內人」的研究心得,為兩岸同胞奉上一場難得的文化饗宴。  近年來,喜馬拉雅持續打造優質內容,葉嘉瑩、傅佩榮、閻崇年、易中天、張其成等百餘位歷史人文名家相繼在喜馬拉雅開設音頻節目,這些精心製作的歷史文化好課也在喜馬拉雅表現搶眼。
  • 哲理小漫畫:總有人說要離家出走,人都走了,何以為家呢
    離家出走這個話題相信對於每個人而言都不陌生,也許兒時的自己曾多次想要離家出走,亦或是身邊的人真的離家而去了。面對這些問題,年少時的我們找不到答案,但是也會引起不同程度的思考。下面的幾篇小漫畫選自朱德庸的《絕對小孩》,從童趣的視角看世界,返璞歸真,大人的問題在孩子眼中又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 樂山故事|故宮國寶南遷,藏寶樂山安谷鎮(二)
    14年前(2006年),我在樂山日報副刊部當記者,接到採訪故宮國寶南遷樂山的任務後,先是走訪了市中區安谷鎮,聽當年給國寶釘木箱子的八旬老人竇洪海講述國寶往事,探尋藏寶的老祠堂和老廟子遺址,聽竇大爺講國寶魚盆見水而遊的稀罕事。如今,老人家已經去世多年,當年他否認了我關於「陽光折射」的猜測,魚盆到底真相如何,恐怕很難得知了。
  • 義烏三胞胎姐妹離家出走 背後原因太讓人心疼
    浙江在線4月21日訊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義烏本地人的朋友圈,可能都被一則尋人啟事刷屏了:這周一就開學了,上初一的義烏三胞胎姐妹,卻在周六留下字條離家出走。  好端端的學生,為什麼要離家出走?這背後三姐妹的懂事讓人心疼。  把字條貼在穿衣鏡上  三姐妹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的三胞胎,13歲,上初一,是麗水縉雲人,租住在義烏下駱宅的一個兩居室裡,爸爸金先生在國際商貿城四區做鞋子生意,最近生意不好,就開車拉點廢料賺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