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專欄
我叫李正勇,原本是格凸河鎮羊場村過巖組的村民,現在是紫雲自治縣格凸河鎮和諧社區的居民。
回想前些年,家徒四壁,住的房屋透風漏雨,我、愛人和兩個女兒四口人擠在不足60平米的老屋裡生活,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靠種名下的4畝來地的收入,年人均收入還不足1000元,家裡吃了上頓愁下頓。從過巖組到羊場村8公裡多的山路,出來走路就得兩個多小時,小孩上學要翻山越嶺才能到學校,那時候就盼著,什麼時候能夠搬出山溝溝,讓下一代能過上好日子。
2014年,我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還是黨的異地扶貧搬遷政策好,2017年政府到我家動員搬遷到和諧社區居住,我們一家人高興的合不攏嘴,高興的立即同意搬遷,那時候就開始憧憬著搬出山溝溝的幸福日子。
2017年11月我們家如願搬到和諧社區80平米的樓房居住,一家四口準備著開始向著幸福生活努力。搬出過巖後,為了解決搬遷後的就業和收入來源,社區的工作隊工作隊的同志為我想方設法,動員我外出務工,在浙江義烏務工近兩年,每年收入也有2萬元左右,2018年底我們家順利脫貧。
經過自己的努力,日子總算比以前好了,但是外出打工的生活,卻無法照顧到家中子女,聚少離多。2019年春節,回家過年時,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考慮到我中專學歷,社區的工作隊動員我留下來,參加選舉,在社區居委會上班,每月2700元的工資,還能照顧老婆孩子,比在外打工強多了。
自己脫貧了,我始終記得感激黨的恩情,在社區工作期間,幹好居委會工作的同時,我還積極投身到社區工作隊的脫貧攻堅工作中,來回饋黨對我們的關懷和幫助,我認認真真、任勞任怨、認真負責的工作得到了社區和鎮裡領導們的肯定,今年3月,鎮裡安排我負責管理鎮區的自來水,每個月有1600元的工資。
如今,我每月收入達到4000多元,愛人在社區擔任保潔員,負責社區的環境衛生,每月還有400元的收入,再加上自己縫製衣服售賣月收入也能達到1000元以上。現在我們家年收入可達6萬餘元,三個小孩上學還有教育資助,日子一天比一天過的好,我憧憬的幸福生活也正在漸漸的變成現實,這都要感謝黨的恩情,感謝國家的扶貧好政策。
來源:貴州日報
原標題:《我的脫貧故事丨李正勇:搬出山溝溝 生活越過越幸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