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這4個症狀,可能是阿爾茲海默症!

2020-12-24 騰訊網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由於腦神經退化引起的腦部疾病。對於老年人來說,阿爾茲海默症並不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其發病周期十分漫長,而且會給患者及其家屬造成更大的痛苦。所以,大家有必要重視阿爾茲海默症。那麼,阿爾茲海默症有什麼表現?如何預防阿爾茲海默症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阿爾茲海默症的表現

其實阿爾茲海默症主要表現為患者出現認知障礙,而且由於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常被人們當成老年人會有的正常變化而忽視,日常生活中如果常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建議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1、記憶力明顯衰退

記憶力衰退是很多老年人都會有的毛病,但是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尤為明顯,經常會出現剛剛做過的事情轉頭就忘的情況,而且對於身邊的家人和朋友也會逐漸淡忘,經常出現認錯人的情況,有些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忘記自己是誰。

2、表達能力異常

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語言能力和書寫能力會逐漸退化,起初可能只是說話不流暢,語言表達吃力;隨著病情的發展說出話的經常缺乏邏輯,甚至出現自言自語或直接不說話的情況。

3、情緒異常

老年人患上阿爾茲海默症後性格會變得孤僻,情緒上常常無法自我控制,容易發脾氣,甚至常常無緣無故就對身邊的人大吼大叫。

4、生活不能自理

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會隨著病情的發展而不斷衰退,起初可能只是喪失一些生活技能,如不會做飯或做完飯後忘記關火,等到病情愈發嚴重時甚至會像是穿衣、餵飯等基礎自理能力,都會需他人協助才能完成,有一些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喪失行走的能力。

預防阿茲海默症

目前阿爾茲海默症並沒有完全有效的治療方法,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的情況只會不斷惡化且不可逆,因此生活中的預防很重要:

1、加強社交活動

相較於年輕人,中老年人在生活中更要多參加社交活動,不要老是一個人悶在家裡,可以和鄰裡下下棋、打打牌,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加強鍛鍊,去老年大學進修等,都有助於促進大腦活動,降低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風險。

2、飲食調理

飲食上,中老年人應多吃五穀雜糧、豆類、堅果、深海魚以及新鮮的果蔬等,此外平時還要注意補充蛋白質與鈣質,這不僅能降低阿爾茲海默症的患病風險,還能有效的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3、注意保護頭部

頭部受傷也有可能引發阿爾茲海默症。有研究表明,頭部曾經遭受創傷的人,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風險是普通人的4倍,所以一些特殊職業或是平時有騎車的人一定要帶安全帽,注意保護好頭部健康。

相關焦點

  • 阿爾茲海默症:一場沒有盡頭的葬禮
    而阿爾茲海默症,就是這一切的根源。01 遺忘只是開始阿爾茲海默症,也常常被我們稱作「老年痴呆」。在這個世界上,每三秒鐘就會多一個人遭遇這種疾病的折磨,同時它也是千萬個中國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因為目前阿爾茲海默症沒有明確的病因,也沒有奏效的治癒方式。對於阿爾茲海默症的患者來說,遺忘不過是開始。
  • 關於阿爾茲海默症、痴呆症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阿爾茲海默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痴呆類疾病,它主要以逐漸喪失記憶和認知為特點,佔所有痴呆類型的50%-75%。據統計,目前中國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數居世界第一。伴隨世界人口老齡化趨勢,阿爾茲海默症的患病率也急劇走高。
  • VR+阿爾茲海默症|請讓我用最大的努力,留住你
    致病因有哪些?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去輔助治療?目前國際上各種輔助治療能達到的效果又是如何?先前看到過的VR設備能輔助治療阿爾茲海默症患者,這是真的麼?抱著這些疑問P君寫下了這篇文章。隨著年齡的增長,患阿爾茲海默病的改率逐年增加;陽性家族史:如果一級親屬(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阿爾茲海默症,患此病的風險會增高;唐氏綜合症:許多患有唐氏綜合症的人會同時患有阿爾茲海默症。而且,阿爾茲海默症的症狀在唐氏綜合症患者身上出現的時間會比普通人要早10-20年。
  • 「關愛老人 留存記憶」 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十大症狀及預防方法
    影片講述了身在瑞士的範教授突患阿爾茲海默症,他的記憶停留在了曾在山村支教的畫面,為了配合治療需要,曾經範老師的學生們為他策劃了「最後一課」。      老範的記憶停留在了1992年的課堂裡,他的學生薑小峰手繪了一幅關於未來學校的藍圖,卻沒有彩色的筆,因此只能用黑色來描繪出心目中的五顏六色的學校,範老師冒著大雨跑出去給孩子拿了顏料,卻在歸來的途中不小心跌倒,跌落在雨裡。
  • 主動出擊,提前編輯大腦基因,以預防阿爾茲海默症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阿爾茲海默症3#CRISPR基因編輯66#基因治療24
  • 一個阿爾茲海默症父親遺忘的,記住的
    家人結合他兩年來的情況諮詢醫生,醫生告訴他們,可能在兩年前,孫志雄就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這種疾病既可能是原發性的,也可能是創傷性的,孫志雄患病或許跟動過兩次腦部手術,腦部受創萎縮有關。患者會逐漸出現失憶、失認、失智等,重病階段可能會全面痴呆,癱瘓臥床。醫生最後囑咐他們,按時服藥,多陪伴關愛父親,否則重病階段會來得更快。阿爾茲海默症是那類最殘忍的疾病。
  • 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生活
    期間遇到過一些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對這個病有了一些了解。進而深深的體會到這個病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種怎樣沉痛的打擊。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多發於六十五歲以上的年紀。患者大都文化程度較低。我照顧過的幾位阿婆,老伴都不在了,跟子女的關係也不大好。可能這些都是誘因吧。
  • 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是腦變性疾病,患者有什麼表現?如何預防?
    導語:腦變性疾病是一種慢性損害腦神經的一種疾病,它包括很多種疾病,但大多數人都聽過這兩種最常見的: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它是大腦神經元的異常大量丟失。帕金森是一種進行性的疾病。這兩種都不是一種致命疾病。
  • 微電影《老人與嗨》——致獻全世界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
    在9月21日「世界阿爾茲海默症日」,京東物流聯合她刊發布短片《老人與嗨》,以引起社會大眾對這類群體的重視和關懷,幫助更多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及其他們的家庭走出困境。如今,在 65 歲以上的人群中,大約每 10 個人中就有一個患有此病。治療它的藥物目前只能緩解症狀,不能減緩或逆轉病情的發展。距離上次批准抗阿爾茨海默氏症的藥物上市,已經過了十七年了。這次活動同步推出京小倉「時光膠囊」。京小倉是京東物流旗下為個人和企業提供存儲服務的產品,本次通過「時光膠囊」活動為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免費幫助。
  • 被阿爾茲海默症「選中」的人,大多有3個特性,希望你不是備選人
    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阿爾茲海默症這種病症的發病率也在水漲船高中,它屬於是一種不可逆的腦神經退化性疾病。根據調差顯示目前全球此類患者一共有4000萬人,而中國就佔了四分之一的比重,患病人數以及發病速度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容易被阿爾茲海默症選中都有這些特性,看看其中有沒有你?1.
  • 阿爾茲海默症家屬:眼看著奶奶一點點把我忘記
    對於家屬,這也是一段艱難的旅程,因為目前尚無能夠治癒阿爾茲海默症的特效藥,他們不僅要承擔繁重的護理工作,還要面對患者病情的必然惡化,承受終有一天,被至親遺忘、甚至推開的痛苦。幾位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家屬講述了他們的故事,面對遺忘、推開、大吵大鬧,他們依然付出了愛和精力,盡己所能,照顧親人儘量體面地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路。
  • 米拉日巴尊者的幽默,和阿爾茲海默症的啟示
    尊者的描述雖然幽默,他指出的事實卻一點不輕鬆:喏,這就是衰老的樣子,活著活著,後面就是這樣。但人總是有惰性,適應力也強,多可怕的東西,習慣了也就不覺得可怕;老苦觀想多了,可能就覺得老也沒那麼苦。反正衰老也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總得老上幾十年吧,夠我們消化對衰老的恐懼了,尊者所說是很老很老的樣子,離我們還遠。
  • 忘不了餐廳,原來阿爾茲海默症離我們這麼近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檔綜藝,可能沒有很強的陣容,不是搞笑的節目,但每一期都太好哭了,有人會想我看綜藝不是為了放鬆心情,為啥看它還得傷心呢。《忘不了餐廳》第二季已經開播了,由黃渤作為店長,宋祖兒、王彥霖作為副店長,還有三名主廚以及五名老年店員組成忘不了家族,說實話忘不了家族確實流量不大,所以以演員本身吸引的粉絲並不多,但作為一檔餐廳節目它的意義卻超出節目本身,主要宣傳的是關於認知障礙,也就是阿爾茲海默症
  • 韓國演員尹靜姬因阿爾茲海默症被遺棄,拋棄她的可是至親啊!
    韓國一演員尹靜姬,年齡已高達77歲,由於患阿爾茲海默症被家人拋棄獨自遺棄在法國。這些她已患阿爾茲海默症十年以及糖尿病。自己獨自一人面臨疾病。
  • γ-分泌酶藥物——從阿爾茲海默症全軍覆沒到腫瘤適應症重獲新生|...
    2020年12月28日,施一公在Cell上發表文章「Structuralbasis of γ-secretase inhibition and modulation by small molecule drugs」,研究首次報導了γ-分泌酶(γ-secretase)結合三種小分子抑制劑和一種調節劑的4個原子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
  • 患阿爾茲海默症的父親走失被找到,女兒跪抱父親嚎啕大哭!
    這位老人身患阿爾茲海默症,也就是咱們俗稱的「老年痴呆症」,之前因為迷路走失,女兒苦尋一夜才找到年邁的父親,一把抱住忍不住嚎啕大哭。 但父親被找到時,已經認不出女兒,臉部還有摔傷,用陌生的眼神看著抱著自己哭的女兒,硬是認不出,但他還是溫暖地拍了拍女兒的背,看得出,他本是一個溫暖善良的老人家。
  • 中國首部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題材!《記憶消失前的旅行...
    據了解,作為中國首部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該片部分拍攝地為廣東,大部分在川藏線進行拍攝;影片計劃2021年6月開機,2021年底在全國院線、主流網絡視頻平臺上映。該片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
  • 以阿爾茲海默症為題材的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明年開機
    該片是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影片反映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喜怒哀樂以及家人的誤解和包容,其傳遞的溫暖和正能量,西藏的壯美和神秘,旅行路上的各種突發和奇遇,都將構成影片一個又一個的吸睛要素。
  • 長沙嶽麓區長華社區舉行阿爾茲海默症預防知識講座
    為了提高社區老年人對阿爾茲海默症的認知,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普及預防阿爾茲海默症的方法。2020年12月11日,望城坡街道社工站駐站社工聯合阿默公益組織和湘雅醫院的王教授,在長華社區會議室開展了「阿爾茲海默症預防知識講座」,共吸引了社區68名老年居民參加。活動以發放宣傳資料、專家講座、公益倡導等形式展開。
  • 中國首部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題材院線電影《記憶消失前的...
    該片是中國首部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影片反映了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喜怒哀樂以及家人的誤解和包容,其傳遞的溫暖和正能量,西藏的壯美和神秘,旅行路上的各種突發和奇遇,都將構成影片一個又一個的吸睛要素。 「關注阿爾茲海默症群體,記憶可以消失,但愛永遠不會消逝」,這是是影片主創團隊的初心,影片主創團隊希望以本片喚起社會對該群體的理解、包容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