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阿爾茲海默症「選中」的人,大多有3個特性,希望你不是備選人

2020-12-22 神經內科仲玲玲

中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計劃生育對於我國控制人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樣也帶來了又一個問題:人口老齡化。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阿爾茲海默症這種病症的發病率也在水漲船高中,它屬於是一種不可逆的腦神經退化性疾病。根據調差顯示目前全球此類患者一共有4000萬人,而中國就佔了四分之一的比重,患病人數以及發病速度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容易被阿爾茲海默症選中都有這些特性,看看其中有沒有你?

1. 高齡、有家族史的人

研究發現,阿爾茲海默症的患病機率是和人的年齡直接掛鈎的,幾乎是每五年就會增長一倍,所以越老的人群是越容易患上的。另外一種就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阿爾茲海默症是具有一定的遺傳性的,家中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子女年老後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機率也會明顯增加。

2. 過於肥胖不愛動腦的人

另外一種特徵就是身材過於肥胖的人,往往這些患病機率大是由兩方面造成的,其一就是飲食問題,日常的飯菜中味道過於重口,經常是重鹽、重糖、重油脂,只追求一時的「快樂」,殊不知卻換來了更大的患病機率,造成肥胖的同時人體的血壓也會升高,根據研究發現,當30歲以上還是處於肥胖的人群,老年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機率是常人的三倍。其二就是不愛運動、不動腦,運動不僅是對於人體體質有所改善,幫助以上所說的肥胖人群減肥,某些運動也是可以幫助人體活動大腦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多動腦筋」,一些益智類的運動或者是遊戲,都是可以很好的預防阿爾茲海默症。

3. 長期抑鬱、情緒激動的人

最後一種特點就是關於心理的,在國外有一項調查,科學家回顧了800名群眾,就發現其中一些曾經出現長期抑鬱或者是經常情緒處在激動狀態下的人,晚年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人數比情緒溫和的多很多,長期的抑鬱或者是情緒激動都很容易刺激大腦的神經,一旦過度就容易造成神經的損傷,老年患上阿爾茲海默症機率就會有所增加。

阿爾茲海默症雖然有著如此高的患病率以及如此嚴重的影響,其實在早期早發現的話還是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得到很好的治癒效果的,在國家批准下,首個針對阿爾茲海默症的特效治療藥上市了,這一藥物填補了這片陌生領域長達17年無藥可用的空白。那麼除了藥物治療,日常中如何預防阿爾茲海默症的到來呢?

1. 初步預防的話,就是人們的體質指標,包括:血壓、血脂、血糖等,這些病的預防的同時也是在預防老年出現阿爾茲海默症,建議改善飲食,少吃多糖多鹽多油脂的食物,適當的也是可以進行一些體力運動

2. 第二種預防就是要靠家人們了,雖然抑鬱或者是焦躁等都屬於是一種心理問題,早期細心觀察是可以發覺的,那就得依靠身邊的家人們,如果突然出現不正常的轉變,甚至是長期持續這種心情,希望大家不要忽視,及時溝通交流,幫助舒緩這種不利情緒,以免被阿爾茲海默症「選中」。

雖然阿爾茲海默症偏向於一種老年的疾病,但是中年還是會有出現的風險,所以提前的預防和改善才是最根本的,大家趕緊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擁有這些「特性」。

相關焦點

  • 父母有這4個症狀,可能是阿爾茲海默症!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由於腦神經退化引起的腦部疾病。對於老年人來說,阿爾茲海默症並不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其發病周期十分漫長,而且會給患者及其家屬造成更大的痛苦。所以,大家有必要重視阿爾茲海默症。那麼,阿爾茲海默症有什麼表現?如何預防阿爾茲海默症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 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生活
    期間遇到過一些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對這個病有了一些了解。進而深深的體會到這個病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種怎樣沉痛的打擊。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多發於六十五歲以上的年紀。患者大都文化程度較低。我照顧過的幾位阿婆,老伴都不在了,跟子女的關係也不大好。可能這些都是誘因吧。
  • 關於阿爾茲海默症、痴呆症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阿爾茲海默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痴呆類疾病,它主要以逐漸喪失記憶和認知為特點,佔所有痴呆類型的50%-75%。據統計,目前中國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數居世界第一。伴隨世界人口老齡化趨勢,阿爾茲海默症的患病率也急劇走高。
  • 阿爾茲海默症:一場沒有盡頭的葬禮
    可是慢慢地,她開始忘記了回家的路,甚至忘記了你,和她自己。就像是腦海裡出現了一塊橡皮擦,一點點地將人生珍貴的記憶、生命中重要的人從腦海裡擦去,活著的每一天都意味著失去,直至生命終止。而阿爾茲海默症,就是這一切的根源。
  • VR+阿爾茲海默症|請讓我用最大的努力,留住你
    讓人為之痛惜的阿爾茲海默症究竟是什麼?就在最近,號稱為中國首部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心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舉行新聞發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患阿爾茲海默病的改率逐年增加;陽性家族史:如果一級親屬(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阿爾茲海默症,患此病的風險會增高;唐氏綜合症:許多患有唐氏綜合症的人會同時患有阿爾茲海默症。而且,阿爾茲海默症的症狀在唐氏綜合症患者身上出現的時間會比普通人要早10-20年。
  • 微電影《老人與嗨》——致獻全世界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
    在9月21日「世界阿爾茲海默症日」,京東物流聯合她刊發布短片《老人與嗨》,以引起社會大眾對這類群體的重視和關懷,幫助更多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及其他們的家庭走出困境。如今,在 65 歲以上的人群中,大約每 10 個人中就有一個患有此病。治療它的藥物目前只能緩解症狀,不能減緩或逆轉病情的發展。距離上次批准抗阿爾茨海默氏症的藥物上市,已經過了十七年了。這次活動同步推出京小倉「時光膠囊」。京小倉是京東物流旗下為個人和企業提供存儲服務的產品,本次通過「時光膠囊」活動為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免費幫助。
  • 主動出擊,提前編輯大腦基因,以預防阿爾茲海默症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阿爾茲海默症3#CRISPR基因編輯66#基因治療24
  • 米拉日巴尊者的幽默,和阿爾茲海默症的啟示
    反正衰老也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總得老上幾十年吧,夠我們消化對衰老的恐懼了,尊者所說是很老很老的樣子,離我們還遠。現在有一種發病率不斷提高的疾病——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症。有的人甚至在中年時期便發病。這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疾病,病程不可逆,目前還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作為一種疾病,我希望人類能最終找到治癒它的方法,使病人擺脫折磨。
  • 一個阿爾茲海默症父親遺忘的,記住的
    阿爾茲海默症成為纏繞他日常生活的幽靈。孫曉雄也一樣。只要忘記了什麼事,他就止不住胡思亂想,問兒子:爸爸以後會不會也得這個病?他自己的健康也不容樂觀。父親確診這一年,孫曉雄48歲,糖尿病病史十年,還患有高血壓和嚴重胃病。若不是阿爾茲海默,身體硬朗的父親照顧小病不斷的母親,雙親不需要他過多操心。有什麼煩心事,他不會告訴父母,但回家坐坐,聊幾句家常,他就覺得心安。現在,父親病了,母親抑鬱,都等著他照料。
  • 阿爾茲海默症家屬:眼看著奶奶一點點把我忘記
    對於家屬,這也是一段艱難的旅程,因為目前尚無能夠治癒阿爾茲海默症的特效藥,他們不僅要承擔繁重的護理工作,還要面對患者病情的必然惡化,承受終有一天,被至親遺忘、甚至推開的痛苦。幾位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家屬講述了他們的故事,面對遺忘、推開、大吵大鬧,他們依然付出了愛和精力,盡己所能,照顧親人儘量體面地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路。
  • 中國首部阿爾茲海默症老人院線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明年開機
    影片反映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喜怒哀樂以及家人的誤解和包容,其傳遞的溫暖和正能量,西藏的壯美和神秘,旅行路上的各種突發和奇遇,都將構成影片一個又一個的吸睛要素。「關注阿爾茲海默症群體,記憶可以消失,但愛永遠不會消逝」是影片主創團隊的初心,影片主創團隊希望以本片喚起社會對該群體的理解、包容和關愛。
  • 忘了你,也沒有忘了愛:一個80後陪伴阿爾茲海默症母親的2年
    據《一個阿爾茲海默病人的回憶錄》,女性是阿爾茲海默症的主要攻擊對象。在美國已經被確診的500萬阿爾茲海默症病人中,2/3是65歲以上的女性。女性在60歲時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概率是患上乳腺癌的兩倍。說起阿爾茲海默症,不得不說一個我18歲的時候見過一面,之後一直通過社交媒體有所關注的朋友,姑且叫他小哥——說朋友其實也有點不確切,只能說是個故人。那年,我和他共同獲得了一個省級文科競賽的一等獎,同為18歲的他代表全部獲獎選手在主席臺發言,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 以阿爾茲海默症為題材的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明年開機
    該片是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影片反映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喜怒哀樂以及家人的誤解和包容,其傳遞的溫暖和正能量,西藏的壯美和神秘,旅行路上的各種突發和奇遇,都將構成影片一個又一個的吸睛要素。
  • 中國首部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題材!《記憶消失前的旅行...
    據了解,作為中國首部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該片部分拍攝地為廣東,大部分在川藏線進行拍攝;影片計劃2021年6月開機,2021年底在全國院線、主流網絡視頻平臺上映。該片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
  • 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明年在肇慶開機,呼籲關注阿爾茲海默症
    該片是中國首部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影片反映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喜怒哀樂以及家人的誤解和包容,其傳遞的溫暖和正能量,西藏的壯美和神秘,旅行路上的各種突發和奇遇,都將構成影片一個又一個的吸睛要素。
  • 中國首部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題材院線電影《記憶消失前的...
    該片是中國首部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影片反映了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喜怒哀樂以及家人的誤解和包容,其傳遞的溫暖和正能量,西藏的壯美和神秘,旅行路上的各種突發和奇遇,都將構成影片一個又一個的吸睛要素。 「關注阿爾茲海默症群體,記憶可以消失,但愛永遠不會消逝」,這是是影片主創團隊的初心,影片主創團隊希望以本片喚起社會對該群體的理解、包容和關愛。
  • 長沙嶽麓區長華社區舉行阿爾茲海默症預防知識講座
    為了提高社區老年人對阿爾茲海默症的認知,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普及預防阿爾茲海默症的方法。2020年12月11日,望城坡街道社工站駐站社工聯合阿默公益組織和湘雅醫院的王教授,在長華社區會議室開展了「阿爾茲海默症預防知識講座」,共吸引了社區68名老年居民參加。活動以發放宣傳資料、專家講座、公益倡導等形式展開。
  • 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是腦變性疾病,患者有什麼表現?如何預防?
    導語:腦變性疾病是一種慢性損害腦神經的一種疾病,它包括很多種疾病,但大多數人都聽過這兩種最常見的: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它是大腦神經元的異常大量丟失。帕金森是一種進行性的疾病。這兩種都不是一種致命疾病。
  • 患阿爾茲海默症的父親走失被找到,女兒跪抱父親嚎啕大哭!
    文|天道孔子 12月25日凌晨,煙臺芝罘區,一位女士情緒激動地跪抱著一位老人,放聲大哭,邊哭邊問:「你怎麼了,爸啊?」
  • 韓國演員尹靜姬因阿爾茲海默症被遺棄,拋棄她的可是至親啊!
    韓國一演員尹靜姬,年齡已高達77歲,由於患阿爾茲海默症被家人拋棄獨自遺棄在法國。這些她已患阿爾茲海默症十年以及糖尿病。自己獨自一人面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