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茲海默症家屬:眼看著奶奶一點點把我忘記

2021-01-11 中國網

原標題:「眼看著他,把我一點點忘記」 | 我是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家屬

從大一到大四,奶奶從把我跟別人搞混,到不認識我,只認識我小時候的照片,再到去世前,完全忘記我是誰,看照片也記不起來,這個過程,真的心如刀絞。

根據國際阿爾茲海默症協會發布的報告,每三秒種,全世界就會增加一名阿爾茲海默病患者。

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3億。

阿爾茲海默病的患者,就像腦海中出現了一塊橡皮擦,將人生的記憶、生命中重要的人一點點擦去。

同時,隨著病情加重,他們逐漸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表意不清、理解困難帶來的不確定感,可能讓他們變得迷茫無助、煩躁易怒、敏感多疑。

對於家屬,這也是一段艱難的旅程,因為目前尚無能夠治癒阿爾茲海默症的特效藥,他們不僅要承擔繁重的護理工作,還要面對患者病情的必然惡化,承受終有一天,被至親遺忘、甚至推開的痛苦。

幾位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家屬講述了他們的故事,面對遺忘、推開、大吵大鬧,他們依然付出了愛和精力,盡己所能,照顧親人儘量體面地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路。

正如一位家屬所說:「雖然你忘了我,但我沒有忘了你。」

「他腦子裡的碎片越來越多」

@ Happy

我公公在飽受阿爾茲海默症十年的折磨後,於2016年夏天去世,終年84歲。

他本人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工作,後來轉到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工作至退休。出國前,是國內遺傳病的專家。

大約在2006年,他從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退休,同年,他被診斷為阿爾茲海默症初期,因為自己是醫生的緣故,他反而接受不了自己得病的事實。

得病最初的9年,他們都住在史丹福大學附近,9年間,公公從阿爾茲海默症初期的寫字哆嗦,慢慢演變為走路打顫,還出現小碎步走和身體突然鎖住的症狀。

因為心疼婆婆一個人照顧他太辛苦,2015年,在我們的力邀下,他們賣掉舊金山的房子,來美國東南部和我們一起生活,公公在此度過了他最後的一年時光。

我們經常帶他鍛鍊身體和散步,但他極其不喜歡運動,所以很快就出現了大腦呆滯以及易暴怒的症狀(生病前,他一直都是性情極其溫和的人),經常把婆婆給他準備的藥打翻在地,並無緣無故地大吵,但自始至終只是和婆婆吵,對我特別禮貌溫和。

後來我們帶他看精神科,醫生給他開了抗暴躁和抑鬱的藥物。公公自己是醫生,閱讀了藥物說明後堅決不吃並拒絕隨訪,還經常跟我們說他很完美,是我們應該去看精神科。期間我找過2位中國男性看護人員,他都發脾氣把人家趕走了。

去世兩三個月前,他出現了吞咽困難的症狀,人迅速消瘦,每天越來越糊塗,儘管有時看起來很正常,有時候還會顯現出高智商的一面,但我們覺得其實他腦子裡的碎片越來越多,智商也在迅速退化。

2016年夏末的一天,婆婆找不到他,我仔細搜尋幾分鐘後發現他暈倒在車庫裡。我們打了急救電話,公公經過現場急救後被送到當地一所美國排名前十的大醫院,幾天後在醫院去世。

阿爾茲海默症是非常折磨病人及其家屬的一個無法逆轉的疾病,後期病人的身體和精神都忍受著極大折磨,家屬付出了大量愛和精力後,得到的可能卻是負面反饋。

「眼看著她,把我一點點忘記」

@jessica

「我是你女兒嗎?」

「不是…」

「知道夏蕾是誰嗎?」

「不認識…」

「夏樺呢?」

「不知道是誰…」

「那夏嵐呢?」

「更不認識了…」

「那您也不知道夏文惠是誰吧?」

「……不知道」

「汪秀琴是誰您知道嗎?」

「汪秀琴是我啊」

汪秀琴是我八十六歲的姥姥,夏文惠是我的姥爺,夏嵐、夏蕾、夏樺分別是我的母親、小姨和小舅,問話的是我二姨,姥姥剛剛斬釘截鐵地告訴她自己不認識這個女兒。

從姥姥出現阿爾茨海默症的症狀開始,這種對話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雖然免不了一些傷感,但我們全家人一直以非常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姥姥的病情。

前年冬天,我們一家三口分別從三個城市出發回老家過年。我媽那趟航班因為天氣原因耽誤了好幾個小時,從下午到晚上,姥姥每隔一會兒就會問我一次,「你媽媽來了嗎」,「夏嵐到哪裡了?什麼時候來?」

那時候阿爾茨海默症已經在姥姥身上初現端倪。雖然常常重複相同的內容,但她起碼清楚地認識每一個人。

後來,姥姥會把我和表姐搞混,對著我喊她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家人們也漸漸不再糾正,於是我在姥姥眼裡成了「一人分飾兩角兒」的存在,實現了真正的無縫隙切換。

發展到今天,姥姥一會兒清醒一會兒迷糊,她開始忘記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丈夫,但至少她還記得自己的名字。

在不遠的將來,她或許會連自己也忘記。

人們說魚的記憶只有三秒,那人的記憶又有多久呢?

我媽媽剛剛突然問我:「要是我以後也像你姥姥一樣怎麼辦呢?如果我連你也忘記了可怎麼辦?」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沒關係,至少我會永遠記得你。

@JDD

我奶奶去年去世的,就是阿爾茲海默症。

我是眼看著奶奶一點點把我忘記的。

我是奶奶帶大的,和她一直很親,她年輕時身體就不是很好,五年前查出腸癌早期,手術後身體便急轉直下,她得病的那年,我剛好高中畢業,去省城上大學。

第一年寒假回家的時候,我發現奶奶經常看著我叫出我媽的名字,我開始以為她是口誤,沒有在意,後面幾天,她總是頻繁問我:「吃飯了嗎?」幾乎隔十分鐘就要問一次,那天問得我煩了,便大聲衝她嚷了一聲:「吃過了吃過了,都問了多少遍了!」她一下不做聲走開了。

過了一會兒,我心裡愧疚,過去安慰她,她卻甩開我,眼裡一片茫然:「你是誰,我不認識你。」

我跑去問我媽奶奶是怎麼回事,我媽告訴我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醫生看了後說是有點老年痴呆,但也沒法根治,只能順著她,讓她開心點。

後來,奶奶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每次回家,我都想方設法跟她聊天,逗她開心,但每一次,她好像又小了一圈,眼神又茫然了一些,脾氣又難以控制了一些。

從大一到大四,奶奶從把我跟別人搞混,到不認識我,只認識我小時候的照片,再到去世前,完全忘記我是誰,看照片也記不起來,這個過程,真的心如刀絞。

她去世得很突然,當時我在學校,沒能見到她最後一面,這件事情我一直都不能釋懷,有時候會想,那時我要是在她身邊就好了,至少能讓她更開心地離開。

「他忘了一切,卻連我屬啥都記得」

@悠悠

在我三年級的時候,爺爺得了阿爾茲海默症。剛開始他只是行走比較緩慢,到後來逐漸不能回答我們的問題,再到後來徹底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只過了短短六年時間。

我就讀的小學緊挨著爺爺住院的市醫院,生病之前一直是爺爺接送我上下學。患病後的爺爺意識已經不太清楚,但每天中午十一點他就會變得格外激動,不顧還在輸液,突然從病床上坐起,嚷著要下床。開始我爸媽還十分不解,後來他們聽清了爺爺含糊的話語,「小丫頭要放學了,我要去接小丫頭,去接小丫頭。」

爺爺剛開始還能走路,但當時意識已經糊塗了,只知道要出門,卻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家裡人總是不放心他,怕他走丟,不讓他單獨出門,但他總有各種方法擺脫我們的看管。於是,每天放學回家我就多了一項任務——出門找爺爺。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樣去爺爺經常去的地方找他,卻沒有一點收穫,冬天天黑的早,氣溫逐漸下降,眼見著太陽就要落下。最後在我家半公裡的路邊一個菜地裡找到了爺爺,找到他的時候,他手裡還握著幾根乾草一樣的東西。回家之後爸爸特別生氣,質問爺爺走到那去幹嗎?爺爺說:「去拔辣椒秧,回來給小丫頭泡腳。」其實是因為我早上上學的時候跟媽媽抱怨過腳上好像長了凍瘡,隨意一提就被爺爺記在了心裡。有偏方說辣椒秧可以治凍瘡,他就去找了。

最後幾年爺爺已經只能躺在床上,只記得很早之前的事,不記得剛發生了什麼。醫生叮囑要多和他交流,讓他多思考,所以家裡人就換著法的問他問題,爸爸和姑姑問他多少歲了,他有時回答六十多,有時回答二十多,年齡大小全憑心情。但是一問到和我相關的問題,他總能快速準確地答出。「小丫頭多大了?」「小丫頭十二了,屬虎的。」他忘了一切,卻連我屬啥都記得。

@吃不了

2010年之前我在濟南讀大學,每周末都會去姥姥家改善生活,畢業後我去了外地工作,只有出差路過濟南或者過年的時候才能去看看姥姥姥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姥姥漸漸不認識我這個外甥了,再也吃不到姥姥包的水餃了,慢慢地連她自己的五個孩子都不認識了,一個勁地喊我舅舅為哥哥。

幸好姥爺的身體一直比較硬朗,都是他在照顧姥姥。

2016年3月份,姥姥生日的前幾天查出來胃癌晚期,6月份去世前,她一口一個「老董」,喊著我姥爺,一直也沒忘記她這個爭吵了一輩子、陪伴了一輩子的老伴。

@汪鴻帥

奶奶患阿爾茲海默病多年,家裡人輪流照顧,阿爾茲海默病患者一般都有嚴重的睡眠障礙。有一次半夜,奶奶起來跑到我叔叔的房間,叔叔問她幹嘛,她說,我過來看看你有沒有踢被子。我叔叔已經快五十歲了,疾病讓奶奶忘記了兒子的年齡,卻沒有讓她忘記她是一個母親。

@Yvonne

我的外婆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媽媽一直在照顧外婆,直至她去世。印象中外婆患病很久了,最開始是易怒暴躁,疑心很重,後來開始不認識人。但我始終記得,外婆臨走之前,雖然喊不出我的名字,但是眼眶在流淚,就好像記憶還在,但就是說不出來。

在沮喪中堅持前行

@大古

我的外婆是五十年代的初中生,知書達禮、待人和善、非常客氣。小時候,她常常帶著我一起讀書,帶我認識這個世界。她教我唱她最喜歡的戲,也教我田間地頭的自然知識。作為一個城裡長大的孩子,外婆家是我童年的納尼亞。

前年畢業回鄉,外婆打量著我,很久都沒有叫出我的名字。爸媽說外婆得了腦疾,時而清醒如常,時而又會像稚兒一般,需要人時刻照顧。最令人感到難受的,是外婆昔日明亮的眼睛,精氣全無。

她總是在正午稍微清醒一些,但每當到了傍晚,就會陷入混沌,時常叫喊著她的媽媽,嘟囔著年輕時的瑣事。在不清醒的時段,大多數情況下她會咒罵外公,並拒絕任何人對她的幫助,而當她做錯了什麼之後(例如把糞便弄到了身上之類的),又會嚎啕大哭,說起當年自己是多麼的得體,周而復始,人越來越消沉,以至於萎靡終日。

我是一名影像工作者,曾試圖記錄下這一切,以作為之後的留念。但幾經掙扎,卻總是在關鍵時刻放棄了——實在不願讓外婆的現狀展現於世人面前。想起曾經神採奕奕教我唱戲的外婆與如今的她那極大的差異,感覺她生命能量的流失速率幾乎肉眼可見,她正一步步地被禁錮在這個老舊的軀殼中,難以逃脫。

阿爾茲海默症的醫藥研究屢屢受阻,現在市面上的對症藥物還是世紀初上市的,因此我不得不承認,醫療的進步恐怕趕不上外婆病情的加重,我們全家都在沮喪中始終堅持前行。

@喜歡嗷大喵

我媽媽是阿爾茲海默症早期患者,還好發現得比較早,目前用「美金剛」控制病情發展。並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認識人的情況,但是有些親戚朋友她已經開始淡忘,原本熟悉的人,現在說起,她只會搖頭說不知道。

情緒變化上也很明顯,因為生病的原因,她現在經常懷疑有人故意看不起她、不理她、說她的壞話。有時候分不清夢境和現實,總會把一些我並沒有做過說過的事,認為是我做的。有次半夜十二點,把我叫起來,反反覆覆問了我20幾遍同一件事,無論我怎麼安慰怎麼解釋,她都不信。

好不容易哄她睡下後,自她生病以來都沒有哭過的我,哭了一個晚上。除了委屈,更多的是覺得自己太過無能,只能眼看著她向阿爾茲海默症的深淵靠近,卻又無能為力。

@umasouuuuu

我今年大一,在讀本科護理系。

我是外公撫養大的,和他特別親。我讀了他曾經的中學,又努力考上了和他一樣的大學。

外公年輕的時候是知識分子,很聰明,我以為這樣的人不會和阿爾茲海默症有什麼關係。

但從高二那年起,他開始搞不清今天是幾號、自己從哪裡來。我陪他去校慶,他寫不出自己的名字、以前的單位。坐在同學堆裡他也很沉默,好像什麼話都接不上,什麼事都記不起來。

他是個很固執的人,不相信自己得了病,也不願意去醫院。但病情惡化得很快。他很快就不記得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家人,每天都要問幾百遍今天幾號、你是誰、你在我家幹什麼、我的錢都去哪裡了。我每天都要寫一遍家裡人的關係,每天都要告訴他我是誰,他自己是誰。

我不在的時候,他便天天問外婆,問急了,外婆心臟病復發。動了手術後,身體大不如前,時不時需要住院修養。

這樣的時候,外公又意外骨折,每天只能躺在床上,無法活動。家裡沒人照顧他,我們只能把他送進福利院。他很抗拒很害怕,護工說,他每天都動個不停,想從床上下來,為了安全,只能把他的手綁在床上,他一直努力掙脫,每次醒來眼中都是恐懼。

前幾天他病情又惡化了,現在還在醫院裡治療肺炎,我昨天去看他,他看見我還會笑,還會點頭,還會支支吾吾地說「認識」、「上課」,但不知道為什麼他眼角一直有淚。

三年多了,我見證了一個老人一點點忘記自己、忘記一切、忘記我,一家人每天被折磨得精疲力盡、頭昏眼花。

我以為選擇了護理專業能幫助家裡一點,可是現在我什麼都做不到。

相關焦點

  • 阿爾茲海默症:一場沒有盡頭的葬禮
    可是慢慢地,她開始忘記了回家的路,甚至忘記了你,和她自己。就像是腦海裡出現了一塊橡皮擦,一點點地將人生珍貴的記憶、生命中重要的人從腦海裡擦去,活著的每一天都意味著失去,直至生命終止。而阿爾茲海默症,就是這一切的根源。
  • 父母有這4個症狀,可能是阿爾茲海默症!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由於腦神經退化引起的腦部疾病。對於老年人來說,阿爾茲海默症並不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其發病周期十分漫長,而且會給患者及其家屬造成更大的痛苦。所以,大家有必要重視阿爾茲海默症。那麼,阿爾茲海默症有什麼表現?如何預防阿爾茲海默症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 一個阿爾茲海默症父親遺忘的,記住的
    只要他忘記了一句詩、一個日期、一串電話號碼,他就會陷入焦慮中。阿爾茲海默症成為纏繞他日常生活的幽靈。孫曉雄也一樣。只要忘記了什麼事,他就止不住胡思亂想,問兒子:爸爸以後會不會也得這個病?他自己的健康也不容樂觀。父親確診這一年,孫曉雄48歲,糖尿病病史十年,還患有高血壓和嚴重胃病。若不是阿爾茲海默,身體硬朗的父親照顧小病不斷的母親,雙親不需要他過多操心。
  • 微電影《老人與嗨》——致獻全世界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
    在9月21日「世界阿爾茲海默症日」,京東物流聯合她刊發布短片《老人與嗨》,以引起社會大眾對這類群體的重視和關懷,幫助更多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及其他們的家庭走出困境。我國阿爾茲海默症患病人數位居世界前列,由於對它缺少足夠的認識,我國的就診率相當低。找到阿爾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的解藥,是當今醫學最緊迫和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從 2000 年到 2015 年,死於阿爾茨海默氏症的人數激增了 123%。
  • 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生活
    期間遇到過一些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對這個病有了一些了解。進而深深的體會到這個病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種怎樣沉痛的打擊。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多發於六十五歲以上的年紀。患者大都文化程度較低。我照顧過的幾位阿婆,老伴都不在了,跟子女的關係也不大好。可能這些都是誘因吧。
  • 以童話視角敘寫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失去的生活
    而當我們年邁的時候,對人間保有純真感情的方式之一,是讓自己回到心靈最初的起點,可以忘記這一生經歷的所有煩惱,忘記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忘記逐漸衰弱不堪的軀體,只用愛與溫柔擁抱世界,《又是青春年少》就是基於阿爾茲海默症講述的這樣一個美好的故事。
  • VR+阿爾茲海默症|請讓我用最大的努力,留住你
    VR能為阿爾茲海默症做些什麼?目前,國內外各大醫療機構都在探索新的能有效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方案,而讓P君覺得榮幸的是,P君所在的行業——VR,能為阿爾茲海默症做出自己貢獻。更早識別阿爾茲海默症首先,在阿爾茲海默症前期,據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VR能比現如今使用的《阿爾茲海默症診斷標準》更早準確地識別早期阿爾茲海默症。
  • 長沙嶽麓區長華社區舉行阿爾茲海默症預防知識講座
    阿爾茲海默病是痴呆症的常見類型之一,也是老年人患病率很高的疾病之一,社區許多老人及家屬對此非常關注。為了提高社區老年人對阿爾茲海默症的認知,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普及預防阿爾茲海默症的方法。2020年12月11日,望城坡街道社工站駐站社工聯合阿默公益組織和湘雅醫院的王教授,在長華社區會議室開展了「阿爾茲海默症預防知識講座」,共吸引了社區68名老年居民參加。活動以發放宣傳資料、專家講座、公益倡導等形式展開。在講座開始前,社工為保障老人們的安全,維持現場秩序,貼心的引導老人入座並為每一位老人都端上了熱茶。
  • 黃渤帶著5位特殊老人開餐廳,你可以忘記全世界,我不想忘記你
    有那麼一點點小傲嬌的「公主姐姐」孫麗君(65歲)▲性格爽朗的「珠珠姨」譚少珠譚少珠阿姨也很警惕「奶奶」這個稱號。一聽到就要調皮地糾正。(可愛的老人們與顧客之間的合影)    在繪本《奶奶好像不一樣了》中,作者黛拉以一名小女孩的視角,畫出了奶奶患上阿爾茲海默症之後的日常:健忘、身體不協調,失控……女孩渴望奶奶往日的愛,卻在陪伴中發現,奶奶成為了那個需要照顧的孩子
  • 關於阿爾茲海默症、痴呆症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阿爾茲海默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痴呆類疾病,它主要以逐漸喪失記憶和認知為特點,佔所有痴呆類型的50%-75%。據統計,目前中國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數居世界第一。伴隨世界人口老齡化趨勢,阿爾茲海默症的患病率也急劇走高。
  • 患阿爾茲海默症的父親走失被找到,女兒跪抱父親嚎啕大哭!
    這位老人身患阿爾茲海默症,也就是咱們俗稱的「老年痴呆症」,之前因為迷路走失,女兒苦尋一夜才找到年邁的父親,一把抱住忍不住嚎啕大哭。 但父親被找到時,已經認不出女兒,臉部還有摔傷,用陌生的眼神看著抱著自己哭的女兒,硬是認不出,但他還是溫暖地拍了拍女兒的背,看得出,他本是一個溫暖善良的老人家。
  • 呼和浩特一82歲患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走失
    「我的姥爺患有阿爾茲海默症,12月15日早上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金都小區附近走失,至今未歸。」呼和浩特市市民伊先生對晨報融媒記者說。走失老人名叫張華,男,82歲,身高180CM,體重70kg,於2020年12月15日早7點53分左右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金都小區附近走失,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人,帶有涼城口音。走失時上身穿黑色衣服,下身穿黑褲子,黑色鞋。
  • 《忘不了餐廳》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你會忘記世界但我不會忘記你
    這樣一群可愛的爺爺奶奶,讓我們在了解了這個特殊的病症之外,也對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社會的責任感而感動。兩期節目中有好幾次戳中了我的淚點。淚點一:今天我沒有忘記讓客人買單當小敏爺爺因為在開業預演時,忘記了買單環節,導致他在第一天開業後,一直盯著自己負責的客人,直到成功買單後才放下心來。
  • 忘了你,也沒有忘了愛:一個80後陪伴阿爾茲海默症母親的2年
    據《一個阿爾茲海默病人的回憶錄》,女性是阿爾茲海默症的主要攻擊對象。在美國已經被確診的500萬阿爾茲海默症病人中,2/3是65歲以上的女性。女性在60歲時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概率是患上乳腺癌的兩倍。說起阿爾茲海默症,不得不說一個我18歲的時候見過一面,之後一直通過社交媒體有所關注的朋友,姑且叫他小哥——說朋友其實也有點不確切,只能說是個故人。那年,我和他共同獲得了一個省級文科競賽的一等獎,同為18歲的他代表全部獲獎選手在主席臺發言,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 主動出擊,提前編輯大腦基因,以預防阿爾茲海默症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阿爾茲海默症3#CRISPR基因編輯66#基因治療24
  • 《忘不了餐廳2》:我忘記全世界,但從未忘記愛你
    看著這麼健談的孔奶奶,你很難想像她的認知障礙程度已經很嚴重了。面對相見卻不相識的場景,孫女耐心提醒,孔奶奶這才認出原來眼前的大姑娘是自己的孫女。但沒過多久,再次詢問身旁的女孩是誰時,孔奶奶卻說不出話,經過提醒再次想起時,孔奶奶自責地紅了眼眶,直呼「蓓蓓一直在我腦海,很親很親,但真的沒認出來」。
  • 《忘不了餐廳2》:我忘記全世界,但從未忘記愛你
    看著這麼健談的孔奶奶,你很難想像她的認知障礙程度已經很嚴重了。比如,剛自我介紹完過兩分鐘就忘記了,又重新介紹一遍; 面對相見卻不相識的場景,孫女耐心提醒,孔奶奶這才認出原來眼前的大姑娘是自己的孫女。 但沒過多久,再次詢問身旁的女孩是誰時,孔奶奶卻說不出話,經過提醒再次想起時,孔奶奶自責地紅了眼眶,直呼「蓓蓓一直在我腦海,很親很親,但真的沒認出來」。
  • 《忘不了餐廳》——你不知道的阿爾茲海默症的故事
    比失去更殘忍的是忘記大家好,我是學習腦細胞、我是記憶腦細胞、我是行動腦細胞、我是語言腦細胞、我是情緒的腦細胞,我們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我們之中缺一不可,缺了一個就會帶給身邊的人痛苦和淚水,缺了一個就會帶給愛的人難過與悲傷,所以我們不分離……如果能讓我選擇,我選擇忘記以前的不愉快
  • 「阿爾茲海默症」《小伍哥》殺青!馬麗搭檔常遠奇怪的CP增加了
    影片主要講述了小伍(常遠飾)的父親老伍(魏翔飾)因為身患「阿爾茲海默症」晚期,腦海中僅存的回憶是與小伍去世多年的母親大六(馬麗飾)的相處瞬間,為了再次喚醒父親的記憶,小伍帶著找尋母親的線索重新回到家中的舊房子,他無意間翻出一本塵封多年的日記本,和一個簡陋的戒指盒。
  • 阿爾茲海默症:你可以忘記全世界,我不想忘記你
    遠道而來的朋友來看望小敏爺爺,他卻當面不識,閒聊時竟然還跟朋友說:你是上海過來的呀,我也是上海人,你在天山路啊,我以前也住天山地區,你原來在菜場裡工作,哎呦,我也在那裡做過十年。 朋友在鏡頭前留下了眼淚,有些語無倫次地說道:「我想他是不會忘記我的,我想他不管怎麼樣,不會忘記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