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萬歲》:80年前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閒庭信步的大上海

2020-09-28 穿林尋路

這是1947年的機場話別嗎?不,瞧這派頭說現在我也信。

民國時代的上海職場,西服革履早已是常態,香港TVB原來是跟風。

80年前的旅遊裝束,過時嗎?

嫵媚多姿的旗袍穿在上海女人的身上,更顯得風情萬種。

原來當時在律師事務所籤字,是要用毛筆啊!穿著筆挺西裝,手握一款精緻的毛筆,熟練的在紙上運筆,現代與傳統,是這樣的和諧完美。

當然,也有土的掉渣,像剛從墳裡炸出來的老爺裝,哈哈…

這部經典電影《太太萬歲》,讓我們領略了大上海的絕代風華!

相關焦點

  • 張愛玲和她的《太太萬歲》
    在中國電影早期黑白片的年代,是有不少以小見大的經典好片的,以一個破敗小院目睹人間枯榮的《小城之春》是一個例子,笑中藏淚細碎家常的《太太萬歲》也是一個例子。《太太萬歲》是一部可以代表張愛玲創作高峰期的作品,它被評為中國電影史上十大喜劇之一。但張愛玲的這個「調」,怎麼可能儘是喜劇呢?只道是,浮世的悲歡。雖同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我其實並不是很喜歡張愛玲筆下市井人家的細碎,總覺得她過於聰明,過於精緻,過於「算計」;她當然是有才華的,但她的才華總是跳不出情感滄桑、人世悲涼的調子,場面熱鬧,背裡悽涼。當然,這其實是張愛玲生活的世界、生活的時代。
  • 《太太萬歲》張愛玲寫的最好的電影
    數年前看過由她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如《紅玫瑰與白玫瑰》,覺得陳衝雖然也是上海阿拉,但一臉新社會的神氣,看得讓人不舒服。 既然有興趣就想找來看。四十年代的國語殘片《不了情》我遍尋不得,倒是《太太萬歲》買來全不費工夫。
  • 張愛玲《太太萬歲》電影劇本手稿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張愛玲《太太萬歲》電影劇本手稿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2015-03-10 15:51:07來源:新民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在已申報的近四十份檔案中,「年齡」最大的可追溯到明朝萬曆年間,除了素有「中國私人第一檔」之稱的盛宣懷檔案希望藉此次申報衝擊國家級檔案文獻遺產,還有中國電信史上首份電話號碼錶、2014年首次出版的梁思成代表作《中國雕塑史》的80頁手稿、張愛玲創作《太太萬歲》電影劇本手稿、市民婚書等史料。在這些文獻中,人們可以觸摸到勃勃跳動的時代脈絡,拾回珍貴的「檔案記憶」。
  • 太陽底下無新事——從《太太萬歲》到《三十而已》
    看過之後,想起之前擱置下的《太太萬歲》,可用兩者作為範例,作為世俗婚姻原型的一種比較。《太太萬歲》海報 扮演施咪咪的上官雲珠電影《太太萬歲》是一部1947年的電影,編劇是張愛玲。情節略顯簡單,電影也沒能像張愛玲的小說一樣,有那麼多淋漓盡致的心理活動描寫,但是如果把電影作為當時社會,婦女問題的反映,還是很有時代意義的。
  • 美人萬歲(致敬張愛玲《太太萬歲》)
    因為不能離婚,被牢牢鎖在這份婚姻中的女性,放到現代社會中,依然被廣大男性和女性叫好?這份扭曲而殘忍的身心壓迫。難道是現代女性對自己在婚姻中忍受老公出軌的傳統美德?張愛玲在《太太萬歲》中刻畫了一個完美而又萬能的太太形象。
  • 《太太萬歲》:喜劇中的浮世悲歡
    除了出色的編導技巧外,《太太萬歲》的成功還離不開演員們的出色發揮。韓非飾演的思瑞在女性面前的自我吹捧,石揮飾演的老爺子結識交際花後得意忘形的精心裝扮,都堪稱片中精妙絕倫的段落。這部片子幾乎囊括了當時中國最好的一批話劇演員,焦雄屏曾給予他們極高的評價,說他們「無論是喜劇的節奏感、表情的誇張感或含蓄細節,或是語言本身的訓練,都不下於凱薩琳·赫本、卡萊·葛倫,或是詹姆斯·史都華」[2]。
  • 《太太萬歲》:30歲是道分水嶺,做女人都有難念的經
    由陳彥編劇,沈嚴、劉海波執導的電視劇《太太萬歲》講述了葉舒心(閆妮)、蘭珊(趙子琪)、楚勝男(曦子)這三組不同生活形態的女性各自的婚姻,愛情,友情故事。在中國,像這樣的都市生活劇一抓一大把,從題材類型上來說實在算不上新鮮,但《太太萬歲》又的確算的上一部好劇,就是因為這部劇在生活狀態以及心理變化上的層次感。
  • 周日放映 | 老電影《太太萬歲》
    說時遲,那時快本周日7月26日晚上20:00我們將在垂虹放映桑弧導演、張愛玲編劇的老電影《太太萬歲》當時是這樣我們正想約電影先生鄭照君8月來放映他就突然彈出來說過幾天要去北京了估計短時間內回不來佛山我們還是邀請了他離開前擠出時間跟大家分享這部《太太萬歲》(畢竟之前答應過大家~)也算是暫別儀式吧
  • 張愛玲編劇的《太太萬歲》在溫州放映,胡蘭成包全場
    > 張愛玲編劇桑弧導演的電影《太太萬歲》,1947年12月13日在上海公開上映。當天就有人寫了觀後感登諸報刊,有署名高唐者曰:「看《太太萬歲》既畢,與金蝶同飯,金蝶謂受戲中之太太感動,為之垂淚。餘亦曰:『餘良心上之痛苦,雖刀山劍樹,無其酷烈,乃知編導者工於揶揄,陷人入無可奈何之境,張愛玲與桑弧真大手筆也。』」《太太萬歲》引得了眾多好評。不久也傳到溫州,放映地點就在位於永嘉縣縣前頭的「大華大戲院」。當時胡蘭成正在溫州,據他說還請了全校師生一起去看。
  • 《太太萬歲》口碑收視雙收 華萍展現女性擔當
    熱播劇《太太萬歲》中華萍飾演 項小雲  搜狐娛樂訊 《太太萬歲》收官在即,口碑與收視再創佳績,網絡播放量突破8億大關,微博話題總閱讀量高達6500萬,穩居晚黃金時段衛視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第四名的位置。  在《太太萬歲》中她是「閆妮的小助理」項小雲,有了她的「神助攻」才會有「舒奮」CP的冤家聚頭、三姐妹開撕的精彩好戲。對推動情節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電視劇《不是不想嫁》中她飾演單身女強人賈萍,為維護姐弟戀使出渾身解數,還原了八零後的女性真實的社會狀態。  電視劇《巨浪》中她飾演梨園名角汪昭君,將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中豪傑演繹的惟妙惟肖。
  • 《杜拉拉升職記》編劇最新職場小說《太太萬歲》面市
    日前,精典博維推出張巍最新的職場女性婚姻小說《太太萬歲》,並在新書首發會上請來了現代女性情感題材另一位當紅的資深編劇、作家陳彤(春日遲遲),就當代職場女性如何追求幸福,與張巍展開對話。《太太萬歲》依然鎖定現代職場女性的生活,寫一位投資銀行的女職員葉曉玲成為人妻人母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和自我成長。「杜拉拉」走進了圍成,從女性職場故事進一步延伸進職場女性婚姻故事。
  • 張愛玲,桑弧與《太太萬歲》
    導演桑弧,原名李培林,原來在銀行工作,後來偶然機會認識了著名導演朱石麟,試著寫了一些電影劇本,如《靈與肉》、《洞房花燭夜》、《人約黃昏後》,都大獲成功,於是後來索性辭去銀行工作專心搞電影。他從影后的藝名為「桑弧」,據說是源自中國古代一個風俗:生了兒子,父親要用桑枝彎成的弓(桑弧)向東南西北四方射出蓬草編的箭,意為「好男兒志在四方」。
  • 從張愛玲電影《太太萬歲》看袁雪芬當年究竟有多紅?
    幸運的是「小歌班」跑碼頭一直跑到了上海,幸運的是袁雪芬有一個敏銳的頭腦和父親教她的做人理念,到了上海這個大都市後,一接觸到其他劇種和藝術,眼界大開,技藝蒸蒸日上,加上本人強烈的自尊與自卑,立誓要改變舊越劇的面貌。
  • 人物《太太萬歲》導演劉海波:從演員進階到導演,做導演「戲」比演員多
    近期,劉海波更為開懷,因為他與沈嚴導演合作的兩部戲《中國式關係》《太太萬歲》將相繼播出,前者定檔9月7日,後者定檔9月8日。 「兩部戲同檔競爭,收視率怎麼辦」?那就頭天《中國式關係》排一、三名,《太太萬歲》排二、四名,第二天的話,兩部劇的收視率就換一下,哈哈哈……」這是劉海波的玩笑話,但其中的喜悅溢於言表。
  • 【熱劇】《太太萬歲》武漢電視臺8月23日首播
    近日,由沈嚴、劉海波執導,閆妮、許亞軍、趙子琪、張晨光等明星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太太萬歲》,將於8月23日在武漢電視臺電視劇頻道19:00開始的「鑽石劇場」中首播。《太太萬歲》講述了由閆妮、趙子琪和曦子扮演的三位太太,在遭遇各自家庭、工作上的困境時,相互鼓勵、共同克服困難,各自成就了美好婚姻的都市情感故事。
  • 《太太萬歲》竟玩起「瘋狂段子手」!閆妮一出場亮瞎觀眾眼~
    《太太萬歲》劇組竟然全員加載洪荒之力,開啟「瘋狂段子手」模式!段子與金句頻出,毒舌與雞湯齊飛,這畫面想想都很美!據說,閆妮這次在《太太萬歲》中大大顛覆了以往形象,可以稱得上是閆妮所有戲裡「最美螢屏形象」了,成熟優雅、睿智幹練、嫵媚風情她都能輕鬆駕馭。
  • 1947年的一部經典老電影《太太萬歲》:看過的人都說好
    導演: 桑弧 編劇: 張愛玲 主演: 蔣天流 / 張伐 / 石揮 / 路珊 / 上官雲珠 類型: 喜劇 / 家庭由中國著名導演桑弧執導於1947年攝製的黑白影片《太太萬歲》是小說家張愛玲的電影經典劇作。桑弧含蓄細膩的電影風格與張愛玲的劇作交相輝映。
  • 上影廠早期女明星 因演《太太萬歲》出名 性格樂觀開朗 92歲去世
    說到蔣天流,她一生主演的最有名的電影,應該就是那部與張伐、石揮、上官雲珠、韓非等共同主演的《太太萬歲》。這部電影拍攝於1947年,距今已有70多年的時間了。但如今再看,卻仍有現實意義。不得不說,《太太萬歲》中由張伐扮演的丈夫唐志遠的確很「渣」。他原本是個銀行小職員,後來想自己創業,但沒錢,於是就請妻子陳思珍回娘家,找她富有的父親借錢投資。陳思珍略施小計,為丈夫拉來啟動資金,唐志遠的生意很快有了起色。
  • 真愛不說再見,因為《愛情萬萬歲》
    在《愛情萬萬歲》中,愛情的內涵得到了多種演繹:既有60後、80後、90後的愛情故事,又囊括了時下最受爭議的話題
  • 楊曉林:《紅孩兒大話火焰山》--- 尋找傳統、現代和後現代之間的最佳契合點
    內容摘要:《紅孩兒大話火焰山》在傳統題材、現代生活和後現代電影表現手法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契合點,借用經典故事,把現代社會中存在的問題,諸如小孩成長、家庭生活危機、環境汙染等較為嚴肅的內容,用當代人喜聞樂見的後現代方式加以包裝,讓觀眾娛樂的同時得到啟發和教育。該片作為一種可資借鑑的改編傳統動畫題材的方式,對中國未來動畫創作具有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