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當臘八遇上大寒,重頭戲是喝臘八粥,但保留節目一定是吃餃子。
在北方,縱使美食遍地開花,也擋不住大家對餃子的一往情深。
初一吃餃子、破五吃餃子、十五吃餃子、頭伏吃餃子、貼秋膘吃餃子、冬至吃餃子、臘八吃餃子、小年吃餃子、除夕吃餃子……
從年頭到年尾,被一顆鼓鼓囊囊、內有大乾坤的餃子安排得明明白白。所以北方人常說:「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
要問哪兒的餃子最好吃,那答案必須是「自己家包的」;但如果硬要說好吃的餃子不容易找到,只能靠親媽,我第一個不同意。
昨天臘八,我帶著十多位美食大咖、媒體老師去石化路常媽媽手工餃子館,吃新年第一頓餃子,牛年「餃」好運,就嘗到了媽媽的味道。
常媽媽手工餃子開了13年,第一家店在鳳凰茶城,那時候很多人為了這頓餃子,會從這個城市的四面八方,開車去吃;現在搬到石化路,依然有很多人開車前來。
有人疑惑,常媽媽究竟有什麼秘密,吸引了這麼多忠實粉絲?吃完這一頓餃子之後,就明白了,要想讓這麼多顧客流連忘返,外表和內裡必須得下大功夫。
「這個餃子皮怎麼有紅有綠?還能分兩層?太有趣了。」
「這是用胡蘿蔔汁兒和菠菜汁兒調出來的,分層的技術也是我們實驗了很久才研發出來的,包出的餃子不僅顏值高,口感也好,很受歡迎」,常媽媽的店總張陝歌說道。
餃子好吃,外皮非常重要。常媽媽店裡所有的餃子皮,都是用五得利的三種麵粉按比例調和的,麵粉的含水量不一樣,根據季節和天氣還會做相應的調整。
外皮和好了,接下來開始修煉「內功」。
店裡的餃子餡兒有20多種口味,還會隨著季節的變化還會推出新品。除了經典口味,還有創新餡兒,比如西紅柿雞蛋、黃瓜、荸薺……
而且常媽媽開店這13年來,所有的餡兒都是現盤的。
餡兒的食材也都是新鮮的,牛羊肉是每天早上在北順城街清真店買的鮮肉,大肉是雙匯冷鮮肉。
餡兒只用油和鹽調和,油是用大蔥、香菜、胡蘿蔔等熬出的秘制油,不加味精、香油等,這樣調出的餡兒就靠食材本身的香味兒來勾人,讓顧客「吃出鮮的滋味兒,吃出健康」。
訂單一到,後廚阿姨用眼一掃,這邊麻溜帶上手套,抓起不同的餡兒,盤它!
等到外皮和餡兒準備就緒,大家都躍躍欲試,想包這新年的第一頓餃子,OK,開整。
桌子上早已準備好包餃子的工具,各位媒體老師都積極組隊,明確分工,擀餃子皮,包餃子,擼起袖子加油幹。
今天上陣的嘉賓匯集了河南、天津、東北三個省的朋友,最後花落誰家呢?
美廚娘Tina和能吃會說的海軍組隊,一個擀皮一個包,完美搭檔,常規餃子的模樣包得非常飽滿,當然也有不常規的,桌上那麥穗餃子、太陽餃子就出自這兩位之手。
大神拉著咪咕江組成一隊,還說一定要向大家展示她三歲就學會的技能。果然,大神包餃子的速度剛剛滴,每個餃子排得整整齊齊,精神飽滿。只是咪咕江的皮擀得略厚,張陝歌一直在旁邊加油鼓勁:「把皮擀薄,再擀薄,我們的皮不怕擀,越薄越好。」
還有一組青年cp小博阿彤,包餃子還不熟練,筷子楚和海軍在一旁看得著急,飛速擀皮讓小兩口趕快包,沒成想,這倆人正經餃子沒包幾個,花樣還不少,最後時間快到了,乾脆把兩張餃子皮一合,得,餃子直接升級成韭菜盒子。
瓦哥帶著他的嬌妻美眷瓦嫂上陣了,誰能想到,出來吃頓餃子還得被塞狗糧。瓦哥一看在家沒少幹家務,餃子皮擀得又大又圓,瓦嫂包的餃子如其人,秀外慧中,最後還是這一盤秀氣苗條的餃子獲得了第一名。
素素這雙平日裡寫作的手,包起餃子來也是讓人大吃一驚,一個個緊實的餃子挺著小肚子排隊等待下鍋。素素還把一枚處理乾淨的五毛硬幣塞進餡兒裡,誰吃到這枚幸運餃,牛年「餃好運」哦。
評出優勝後,還得專業老師教大家怎麼包餃子。只見後廚阿姨一隻手拿一個麵團,擀麵杖一擀,直接出兩張皮,速度又快,皮擀得又大又圓又薄。
張陝歌塞進滿噹噹的餡兒,兩手一捏一擠,一個可愛的「百財餃子」就誕生了。
在家你是怎麼煮餃子的?是不是所有的餡兒往鍋裡一丟,到漂上來就算煮好了。
在常媽媽,每一種餡兒的餃子煮的時間需要嚴格控制,煮的時間或長或短都會影響口感。例如西紅柿雞蛋時間要非常短,兩分鐘即可;素三鮮、荸薺三鮮需要兩分半,韭菜雞蛋三分半,肉餡兒都在四分半到五分鐘之間。
所以在這裡不是人人都能煮餃子的,經過培訓後,得固定兩個人專門煮餃子。
經過一上午的辛苦勞動,冒著熱氣、歡騰撲稜的餃子終於出鍋嘍。
到了常媽媽一定要吃「百財餃子」,絕對是眾餃中的「餃餃者」,也是常媽媽的鎮店之寶。模樣長得像一顆顆小白菜,青翠欲滴,吃進嘴裡,濃鬱的汁水兒在舌尖炸開,越嚼越有滋味。
再上一盤牛肉白菜餃子,鼓囊囊、熱乎乎、香噴噴,一口下去,肉汁盡迸,簡直是嚼勁與沁香齊飛,美味與口感共享。
酸菜大肉餡兒點讚量也極高。正宗的東北酸菜經過時間的醞釀,跨越地域,與河南的雙匯冷鮮肉相遇,油潤綿長、又酸脆爽口。
素餡兒的餃子修為也極深,雖無葷腥,但仍能讓食客魂牽夢縈。
西紅柿雞蛋餡兒的餃子擁躉眾多,一口下去,豐腴的汁水往外冒,伴著鮮嫩的雞蛋,極其誘人。在其他地方都會將西紅柿雞蛋炒熟再包,這樣口感會大打折扣,而常媽媽是將西紅柿直接包進去,技術難度加大,但口感卻是相當美妙。
荸薺三鮮,裡面有荸薺、西葫蘆、紅蘿蔔、雞蛋,清甜爽脆的荸薺搭配勢均力敵的西葫蘆,再將胡蘿蔔、雞蛋一起攪入這爭奇鬥鮮的風雲中,格外提振食客的胃口。
餃子吃過癮後,再喝完雞湯溜溜縫兒。
這道雞湯也是重量級的,鮮美的墨脫石鍋雞湯。
墨脫石鍋是西藏墨脫的特產,我們國家的地理標誌產品,產量不高,珍貴異常。常媽媽燉湯的石鍋是魏總去西藏旅遊時帶回來的。
燉湯的雞子選用了6-8個月的小公雞,現殺現燉,兩小時後才可品嘗到這具有獨特美味的雞湯。
餃子吃飽雞湯喝足,在溫暖的室內,不管是倒著躺著還是單純地歇著,那個舒坦,都千金難換。
此時細細想來,怪不得這家店叫常媽媽手工餃子,常來常往,素樸且真,那才是媽媽的味道。
臘八節的餃子已經吃飽了
小年夜的餃子你可不能錯過哦~
常媽媽手工餃子開了13年
忠實粉絲眾多
請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
你和常媽媽的故事吧
我們將會選出13位粉絲吃餃子去
活動時間:2021年2月4日
活動地址:未來路石化路交叉口鳳凰臺南花園西門南行50米
常媽媽手工餃子
文 | 李聰 圖 | 李聰 何欲青
編 | 李聰
長按圖右橘色小太陽
一鍵提取105位達人私藏美食小清單
這是食記君為您分享的第1384期匠心內容
新朋友搜索微信號haoshiji001或掃描二維碼關注
本公眾號發布內容均屬原創,版權屬於河南觀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歡迎轉發朋友圈,歡迎提供美食線索。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投稿及商務合作,請留言微信後臺或發郵箱:370829586@qq.com
或者加微信chenqingmeng520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