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最美的湯餃館,叫匠王!

2021-02-16 銀川餐廳推薦

匠王 • 湯餃 • 新店

銀川餐廳推薦 ┃ 一個有用的美食指南平臺

小宇/主編/攝影

九月微涼不期而至,

一碗熱湯尤為及時,勺子翻攪的每一下,氤氳熱氣撲面,不知道是霧氣還是想家了...淚眼婆娑。

美食紀錄片裡說:離家在外的人最不能一人食的美食就包括餃子,因為餃子是最能體現家的溫情的食物。尤其是對北方人來說。

不是每個北方人都愛吃餃子,但...沒有北方人能離開餃子。就像孩子可以在外打拼漂泊,過年卻不能不回家。每年只能回家兩三周,所以總是要求吃餃子。

吃的時候恨不得長出個鵜鶘的下巴來兜著,咽下肚裡又恨不得長出四個牛胃來存著,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不時反芻幾個上來慢慢嚼。

我個人一直是偏愛餃子這種吃食的。

銀川哪裡有新開的餃子館,我一般都會提早兒去嘗嘗。

傍晚時間來到樓下新開的匠王湯餃,

單是坐在這個空間裡,一桌子菜上齊...還未品嘗,單從顏值...就可以說:這應該是銀川最美的餃子館了。

雖然我用了「新開」這樣的字眼,但是能叫「匠王」這樣的名字,想想也知道背後的團隊自然是有點來頭的。

和面、剁餡、包捏、下煮...後廚的純手工「餃子流水線」的確讓我沒想到,因為想像中,總覺得當今的快節奏下,大多數餃子店都已經是用機器代替人力,尤其是這家店還在這樣熱鬧的商業區裡。

白大哥說:機器有機器的好處,不過我覺得最好的「餃子機器」是人!

白大哥,匠王湯餃的創始人,和如今大多數的餐飲負責人不同,白大哥是廚師出身,從廚31年,在銀川單是做餃子店就已經十幾年,在區內外、國家級別的烹飪大賽中也獲得了很多大獎,現如今雖然擔任烹飪協會的副秘書長,但是大部分時間也還是鑽進店內的後廚...單是為這家新店開業做產品的研發,就是用幾年時間在外地、本地考察學習。

店裡的人都深諳這一點,所以我約了做採訪的時候...被人徑直就帶到了後廚,在這裡見到了他。

都說一個真正熱愛美食的人遇到了食客一定是不願意多說而是直接希望對方品嘗自己的作品,白大哥就是這樣,還沒落座先安排人上了一大桌子店裡的特色菜品。

和傳統的餃子店主打幹餃不同,匠王湯餃裡突出的是湯餃,湯餃的口味上也做到了精進,沒那些花裡胡哨博眼球的選擇,就是簡單的幾種:麻辣、養生、土雞、粉湯,其實也是覆蓋了全家老小各種口味的喜好:年輕人喜好的麻辣鮮香、老人小孩喜歡的養生湯,或者寧夏本地人鍾愛的傳統粉湯...

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麻辣和養生,兩種味型完全不同的湯餃,各有特色...麻辣的單看上面的紅油,攪動一下都會撲出香氣。養生的湯底因為我看了製作過程,便覺得的確是製作繁瑣,當中加入了鮮榨的南瓜汁、魚翅、海參、魚肚、鵪鶉蛋和西蘭花,金黃的湯底看起來就非常有食慾。

湯餃的最大特色就在於這每一口的醇湯中,湯裡不加任何化學增香劑,純肉湯熬製,甚至連增鮮的味精、雞精都換成了乾貝研磨的粉料,餃子一般為牛肉胡蘿蔔和牛肉韭菜餡,當然還有本地人喜歡的羊肉系列。白大哥說...這是斟酌之後做的決定,從廚多年,現在越來越講求食物本味,不希望湯餃和餃子互相干擾了彼此的味道,試了很多,最後就留下了這幾種。

當然,這只是店裡主打的湯餃。店內還有幹餃、煎餃、蒸餃...這些餃子的各種吃法,這當中所涵蓋的餃子口味就豐富多了。尤其有些還非常具有開創性,比如:灘羊沙蔥、灘羊蓯蓉、灘羊枸杞苗、鮁魚餃子等等,很多人喜歡的常見的韭菜雞蛋煎餃也很不錯。

除了這些店內還有其他餃子店比較少見的蒸菜系列,這當中推薦嘗試:雞爪、藤椒毛肚。還有很多適合家庭聚餐適合各個年齡的熱菜、涼菜。我們嘗了特色的手工牛肉腸,這個的確很好吃!推薦!還有酸豆角、手撕土雞、剁椒魚頭。

440平的就餐空間,一共有兩層,除了1樓的散座、卡座,2樓也有兩個包間和適合多人用餐的卡座,人文茶空間,現代和傳統元素結合,進門後的第一感受很舒適、比較有品質,這些從我們實拍的照片和視頻中都可以感受到。


匠王湯餃,中華料理。店內也上線了外賣,住在附近的朋友可以選擇。

營業時間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

地址:正源北街建發大閱城鴿子廣場

電話:0951-5175666

相關焦點

  • 夜聽 | 一碗灰寨餃皮湯的美味密碼
    對於很多灰寨人來說,一碗餃皮湯是老家最接地氣最有特色的美食,是地地道道的老城記憶,是打開心扉的美味密碼、濃濃的不變鄉愁。灰寨老店的這一碗餃麵湯,湯底清淡鮮甜,肉丸子爽滑彈牙,裹肉香嫩鮮美,能徵服最刁鑽的味蕾。
  • 外地遊客想吃的揚州蝦餃面,本地人叫「蝦籽餃面」,蔣家橋店好吃
    揚州蝦籽餃面風採小夥伴們一定是很疑惑,為什麼同樣是一種面,有人喊揚州蝦餃面,有人喊揚州蝦籽餃面呢,小i覺得這或許就是區域問題,在現在小i生活的城市裡,有一種面,有些地方喊它豬肚饃,有些地方喊它豬腸饃,還有著其他地方各種各樣的花式叫法,但不管名字再怎麼變化,不管是揚州蝦餃面還是揚州蝦籽餃面,它的味道依舊美味,有人嘗過一回便已經愛不釋手,有人吃過一回就吐了,從此再不沾手,就將如此一種美味拒絕,實在是讓人可惜,吃蝦籽餃面,小夥伴們都推薦去蔣家橋店,小夥伴們可以嘗試去試一試。
  • 一碗鴨血粉絲湯,銀川有了
    開業幾年時間,基本用餐高峰期,店裡總是滿滿當當,尤其是現包現蒸這樣的做法,讓等待也顯得值得。美食紀錄片裡說「皮薄如紙,湯足如泉」。鼎雲軒蟹黃湯包,堅持每一籠湯包都是純手工現包現蒸,聽起來簡單,但是作為店裡的主打,面對每一桌客人到店都必點,這個製作工序可是講究又複雜。
  • 銀川個性私房小館,深藏舊巷
    小宇/主編/攝影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個性小館」,依靠地理位置帶來的獨特魅力、大廚主理人刁鑽的味蕾,成為「都市好吃客」才知道的隱秘角落。這裡是白天繁忙工作喘口氣吃午飯的秘密基地。夜晚下班後只和讓自己最沒壓力的人獨處時的落腳處。所以,這樣的小館子就是城市的小確幸。
  • 最新,銀川70家特色餐廳攻略來了
    這家涮肉館在銀川也有些年頭了,七八年時間!我非常喜歡吃她家的涮肉,她家的爐子很有特色!他們家鍋底還會加入適量的花椒,涮肉別有一番滋味!她家有跟專門的合作社合作,都是直接拉羊。灘羊肉,肉眼可見的質地細膩,緊緻彈嫩,薄厚均勻。
  • 最新,銀川70家特色餐廳攻略來了「一」
    幸福裡銅鍋涮肉這家涮肉館在銀川也有些年頭了,七八年時間!我非常喜歡吃她家的涮肉,她家的爐子很有特色!他們家鍋底還會加入適量的花椒,涮肉別有一番滋味!她家有跟專門的合作社合作,都是直接拉羊。灘羊肉,肉眼可見的質地細膩,緊緻彈嫩,薄厚均勻。店裡獨家秘方的蘸料絕了!
  • 最新,銀川38家特色餐廳攻略
    我們終於盼來了春暖花開,但是也面臨著各種挑戰,尤其是對我們的餐飲人們,為此從3月開始,銀川餐廳推薦將會全年持續助力銀川餐飲人,每個月都會開放【公益微刊】欄目,關注我們,報名提交,免費上微刊推薦!葫蘆娃葫蘆娃本領大小館
  • 關於老銀川的那些老故事,作為老銀川人你都知道嗎?
    你是否對銀川已經十分熟悉? 但她也有許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1、南門為何叫南燻門 銀川古城的六個城門如今只剩下南門了。其實,南門是俗稱,它原名叫「南燻門」人們把初夏的東南風叫和風,也叫薰風,或寫作薰風。
  • 舌尖上的松茸,在香港小店做成了豬肉餃
    這部紀錄片的第一部、第一集介紹的第一道菜,是被譽為「菌中之王」的松茸。很多人都是看了這部片子,才知道松茸原來這麼好吃,多年來都是國宴上的珍饈佳品。《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將松茸炮製成美味的方法多種多樣,絕大部分都很高大上,似乎只有用高檔食材搭配,才能與它的珍稀地位相襯。如果把松茸跟豬肉搭配呢?
  • 一碗碗莜麵餃餃飩飩,饞壞了多少山西娃娃?
    攝影/孔焱,圖/匯圖網我們帶來一口袋莜麵,頓頓飯吃莜麵……不大一會,莜麵蒸上了,屋裡瀰漫著白蒙蒙的蒸汽,很暖和,叫人懶洋洋的……剛出屜的莜麵,真香!……我一輩子很少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至於是澆葷湯好吃還是澆素湯好吃,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想吃湯湯水水的莜麵,還可以炒著吃。這屬於熱吃。
  • 吃在寧夏:最是家常揪面裡-一碗銀川燴揪面的精彩
    【銀川人吃什麼面】銀川似乎沒有什麼能代表地方的麵食,銀川人吃麵,或者說西北人吃麵,都是喜歡手工的,最好是自己做的,手擀麵,拉條子,拉麵,揪面,北方各地的麵食似乎都能在銀川看到,······炒的,燴的,湯的,加上本地的特色麵食,比如麻食,餄烙面,
  • 八月,銀川20家網紅特色餐廳出爐
    地址:銀川金鳳區枕水巷39號(悅海新天地對面)萬順德涮羊肉一家很棒的涮肉館,只做一種羊肉、每天只接待10桌、也是銀川少見的私人定製涮肉店。店裡的用餐環境在本地的涮肉店中絕對是少有。大氣和精緻可以詮釋這裡!一樓卡座,環境很適。
  • 正宗的灌湯包和燙麵餃,你們吃過嗎?
    今天在這裡就為大家介紹灌湯包和燙麵餃這兩樣美食。灌湯包就是我們所謂的包子,燙麵餃就是我們所說的蒸餃。或許有的人聽說過但沒有吃過,或者吃過但沒有吃過正宗的。不過當你品嘗過正宗的灌湯包和燙麵餃之後,就會被它們的美味所深深吸引。
  • 發現寧夏丨100個最美觀景拍攝點——銀川夜景
    要看銀川的夜景,第一站必是鳳凰碑。鳳凰碑位於解放街與鳳凰街相交處,1984 年9月15日落成,又稱「民族團結碑」。高約21米,主體呈拱形,頂上有大型不鏽鋼鳳凰展翅造型。鳳凰碑坐落之處,便是昔日銀川城西門城樓舊址。出於交通考慮,銀川曾多次討論鳳凰碑的搬遷計劃,但一直落空。
  • 銀川|一碗麵裡的南北江湖
    出發去銀川之前,我向本地朋友討教「美食攻略」。手抓、羊雜湯、碗蒸羊羔肉和寧夏菜,在地圖上安排得明明白白,唯獨少了一碗麵。早聽說銀川的麵食花樣繁多,羊肉臊子麵、野蘑菇面、生汆面、蒿子面、搓面、羊排小揪面……隨便一數,就能數出來一大串。
  • 走騸後續|四川達州有個女騸匠,工作20多年,女人當騸匠破了天荒
    甚至介紹說,大騸匠祖師爺有法術,叫「靜」法,用來止血,「這也是真實存在的,我見過割麥子時有人把自己的腿割了大口子,用靜法真是給靜住了」,騸了的牲口性格溫順,而且肉質好,不腥騷,豬不劁叫走勁子,猶其母豬不劁肉就不能食用,會引發許多疾病發作,最常見的就是蕁麻疹、風溼、溼疹、水痘等。
  • 銀川這家小館,裝著一座城市的味道!
    > 小吃 • 椒麻雞 • 特色銀川餐廳推薦
  • 【最美銀川人】孛雲峰:移民村裡的「熱心腸」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卻常年堅持守護著周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他就是今年被評為最美銀川人的閩寧鎮村民孛雲峰。        2010年的冬天,村民朱雙梅在生下二女後大出血去世,不久後,朱雙梅的丈夫又因車禍離世,看到無助的兩個孩子,已經是兩個孩子父親的孛雲峰,毫不猶豫的做了一個決定。
  • 薺菜雞蛋素餃
    因為除了和麵團,其它的都是我和妹妹獨立完成的,那時候差不多是十多歲的年紀吧,姐妹倆主動洗菜、擇菜,擀餃皮兒,煮餃子,完全不用大人分咐的,要知道平時我們是連碗都不願去洗的。 現在回想起來也真是夠瘋魔的,每個周六下午,雷打不動,樂此不疲,直到再也挖不到薺菜為止!
  • 禹州特色手工水餃館情系環衛工
    禹州特色手工水餃館情系環衛工《好人中國網》豫南站訊(通訊報導孫智高.孫壇.張懷鋒)公益港灣花正開,溫暖環衛真情在。3月28日,位於禹州市畫聖路南段大禹像南50米路東的一一特色手工水餃館,熱情有愛心的餃子館孫經理正在免費為辛苦一線的環衛工人獻上熱騰騰、香噴噴的多味水餃。據說該特色手工水餃館,在試營業期間,創業不忘環衛工,愛心公益有奉獻,彰顯了特色多味餃子館以"誠信為本、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孫經理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為禹州餐飲美食做出了就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