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騸後續|四川達州有個女騸匠,工作20多年,女人當騸匠破了天荒

2020-12-20 西部人文地理

幾天前,我們寫了篇《上世紀流行於農村的「走騸」,現已消失,牲口走著走著就被騸掉了》,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很多的網友也都留言給我們了。在這裡先說聲謝謝。

有一位長者告訴我們,六十年代的北方,騸匠騎自行車串村攬生意,自行車把上立一根鐵絲,鐵絲頂綁一把頭髮一樣的鬃毛,黑色鬃毛表示一般水平,只能騸豬、羊等小家畜;紅色鬃毛表示中等水平,可以騸牛、驢等牲畜;白色鬃毛表示水平高,可以騸馬。

這是騸匠的層次,可以用鬃毛的顏色來代表。

也有網友告訴我們說:「我爺爺和我父親是大騸匠,可惜到了我沒有來得及傳承,父親病故了,失傳了……」又說,「走騸」是真實存在的,只是用牛驢騾馬等大牲口。但這些大牲口一般用的是火騸,牛羊比較好騸,驢騾馬要手藝高的人才能騸,學徒不到火候不讓騸。甚至介紹說,大騸匠祖師爺有法術,叫「靜」法,用來止血,「這也是真實存在的,我見過割麥子時有人把自己的腿割了大口子,用靜法真是給靜住了」,騸了的牲口性格溫順,而且肉質好,不腥騷,豬不劁叫走勁子,猶其母豬不劁肉就不能食用,會引發許多疾病發作,最常見的就是蕁麻疹、風溼、溼疹、水痘等。

至於騸匠為什麼供華佗,網友也給了我們答案:傳說,華佗被曹操關進死牢知道時日無多,便將自己寫的醫學精華都給了一名獄卒,但獄卒不知道這些東西有用就給燒了,他妻子發現時剩最後一頁了,寫的是劁豬騸牛,所以騸匠將華佗奉為祖師爺。這位網友還說,小時候在老家看過劁豬,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不打麻藥,還不感染。又說:「不負韶華,時代需要騸匠精神。」

我們沒有涉及到的捶騸網友們也涉及到了:小時候見過捶牛的,太生猛了。把牛放倒,捆上蹄子,用兩片木板把牛蛋子夾起,用繩子綁起來,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然後拿個木質的大榔頭,高高地舉起,砸下。那牛眼,登時瞪得像個鈴鐺……還說,動物越騸越精神,生活把人一點一點騸了,不痛不癢,騸到最後成了一個沒有靈魂的骨架。還有網友補充說,捶騸過後,牛不能睡,每天要讓它走半天,需要一個星期。

至於走騸,也有網友說自己小時候見過:一位給我們生產隊的大青騾子做走騸的匠人,那技術近乎神奇。因為那騾子烈性十足,好多騸匠來了都不敢下手,唯獨這位師傅將這騾子拴在村口大柳樹下,說話間就完成了手術,連好多人都沒回過神來,只見那大青騾子打了個寒噤,也沒來得及蹦躂幾下……那手藝恐怕現在也沒有傳承之人了吧。又說:騸騾子是真實存在的,騾子雖不能生育,但也分公母,公的叫「兒騾子」,不騸不聽話。

另有網友告訴我們,走騸這技術在內蒙古達茂旗申遺成功了。我們上網去查這方面的資料,雖沒查到,卻有意外的收穫。都說網際網路是萬能的,我們在那裡看到達茂旗有傳統的騸羔羊儀式,但在網上的介紹並不多。與這種儀式相比,在藏北草原還有 騸羊節」,已經有延續千年的歷史了。

每年當大草原微微泛青的時候,藏北牧民都要選一個藏曆吉祥的日子,給當年出生的小羊羔行「淨身禮」,這就是「那達林(騸羊節)」。千百年來,藏北草原都保留著這個民間習俗。儀式前,先將兩塊黑色的羊毛墊子鋪在帳篷前的草地上,端起一盛滿白米的木碗,抓一把米,嘴裡念念有詞,讓白米從手指縫流下……然後在兩塊墊子中間的地方用種羊的角和牛糞生起一叢煙火,藏民認為,有這樣的煙氣燻著,可以避免羊羔的傷口發炎。一切準備停當後,有人就會將羊羔抱過來,放在羊毛墊上……每隻羊羔「淨身」畢,騸匠都要為羊羔祈福。

這期間,女子是不能光臨現場的,但她們在帳篷裡也不閒著,忙著將風乾牛腿切成碎塊,和面,揪麵疙瘩,做「土巴」湯犒勞她們的男人。最後,經歷一次「小手術」的小羊羔被放回到草原上,與羊圈外等待的母羊團聚。而後,騸羊師們被請進帳篷裡,喝著祈福小羊羔健康的「巴吐」(麵疙瘩湯),「那達林」儀式到此結束。

我們不知道吃不吃「那達林」後小羊羔被騸下來的東西,但在內蒙古這卻是一道美食(如圖),「牧民們對這道菜讚美有加:最鮮最美,營養豐富,不可多得。如果誰家不做這工作,就意味著失去了這每年只有一次的美味機會。」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哪一行也都有精彩的人生,不論男女。在網友的這些述說裡,我們還看到,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還有一位女騸匠」。她叫施光秀,我們是在通川區2019年勞模事跡材料裡看到她的:1999年在通川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參加工作,20年間跑遍了全區各地的田間地頭、豬圈牛欄、雞舍鴨棚,幹著「騸匠」的差事,很多人也因此給她送了一個「通川女騸匠」的名號。

「在農村,騸匠這個職業卻並不是什麼光鮮的職業,很多人甚至對它有著『下九流』的偏見。記得小時候,只要哪家哪戶騸豬騸牛,女人們都是要避而遠之的,因為騸牲口就是割去睪丸或卵巢,這在封建的鄉下是很羞人的場面。

「1999年,當施光秀考上達川農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時,身為礦工的父親在全村都覺得揚眉吐氣。在他看來,女兒讀完中專,肯定就能吃國家糧,坐辦公室,工作肯定也是體體面面的。但當父親得知她畢業後的工作居然是騸豬騸牛,為動物接生醫病,氣得幾天都吃不下飯。在老家的十裡八村,還從來沒有聽說哪一個女人當騸匠,這簡直就是破天荒!」

向施光秀致敬:雖然家人不理解,但她覺得這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惡劣的工作環境、世俗的偏見冷諷,往往被人瞧不起,「苦累髒」是出了名的,防疫、治病、接生、配種一天下來滿身臭味,回家坐車或進店吃飯都被人嫌棄……但這一切並沒有讓她放棄,最終使自己成了養殖戶脫貧致富的「好幫手」:常頂著星星出門、深更半夜回家,白天黑夜連軸轉……人瘦了、黑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騸匠的工作在這裡成了養殖戶們的需要,而她也憑藉著苦幹、實幹,受到一些稱讚和好評,獲得市農業局技能大比武一等獎、被評為農業部畜牧統計監測優秀統計員等。

謝謝施光秀,她讓我們看到了騸匠工作存在的必要性。

正當我們不知道怎麼為這段文字結尾的時候,忽然看到,有網友說自己見過捶騸,在看到那大榔頭舉起砸下的那一刻,他被看得「不由自主地褲襠一緊」……因為這個,長大了,他常想自己得好好工作,得好好為他人服務,不能搞貪汙和亂七八糟的事情……他想啊,他要是幹了這些事,被騸了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進而非常同情起那些被宮刑的太監們。他說,現在雖然沒有了宮刑這種懲罰,但他在動物的身上看到了它的可怕……人類社會其實也應該這樣,讓壞人少留種。

也許,我們整理這段文字從心底裡講,也有這麼個意思。據說,以前的農村,有騸匠來的時候,總會吆喝,圈裡的驢聽到他們的聲音,總會被嚇得四蹄發抖,站也站不住了。在民間,驢是被用來罵人的,言外之意已與騸匠供華佗的醫學沒有多少關係了,而這段文字也是網友與我們共同創作的。

參考資料:《中國風俗:藏北草原延續千年的「騸羊節」》《特寫:納木錯湖畔的「騸羊」儀式》《施光秀:一個「女騸匠」的無悔人生》等。圖片|草原風信子

上世紀流行於農村的「走騸」,牲口走著走著就被騸掉了|百家故事

相關焦點

  • 一個蛋疼的話題——走騸
    我親眼見過你們西上山騸牲口,不綁,也不固定,牲口在前面走,就騸匠一個人,跟在牲口溝子後頭,還沒看明白,牲口就騸了,一對礦泉水大的蛋就扔出來了。騸完扔完,傷口上撒一把土,完事!牲口尾巴一紮就跑了!前後也就十分鐘。太厲害了!你知道不,你們那裡把這叫個啥?你們把這叫個: 走 騸!
  • 散文 | 騸匠
    丟了手就會有不安全的事情發生,防不住的。好些騸匠被踢得折腿爛胳膊,弄了個殘廢;有的滿臉烏靛青,像戲臺上的耍丑角的,甚至有的被一蹄子尥到胸口,當場爬不起來的也有,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那種慘狀啊,簡直沒法說。久而久之,好騸匠便成了一個善於說謊的人,或者說是善解牲意的人,他的行為往往帶有更隱蔽的欺騙性。他走近牲口,花大量時間慢慢撫摸,嘴裡還說著牲口懂得的話。
  • 上世紀流行於農村的「走騸」,牲口走著走著就被騸掉了|百家故事
    在過去的農村,總有那麼一些人背著個包,裡面裝著各種自製的鋒利工具,走街串巷地吆喝:「騸牲口了——騸牲口了——」這吆喝聲總會喚來生意,有需要割騸牲畜的人家,會請他們去的,然後,他們在那裡工作,完成對牲畜的割騸。牲畜大約是指驢騾牛馬這類能下地幹活的,與之相伴的還有豬羊雞犬這類用來吃肉或看門的。
  • 何民:騸豬匠張一刀|散文
    年歲大了以後,大家就不好意思再叫他「張邊花「了,因其騸豬手藝好,改稱張一刀,只在背後擺龍門陣時才稱其」張邊花「在川西農村,別的匠人大多要走村串戶攬生意,別看張一刀就是個騸豬匠,誰家母豬下了豬兒子,早早的就要去給他打招呼,選個日子某月某日到家來騸豬,用現在時髦點的話說叫「提前預約」。張一刀騸豬的手藝好。好在哪裡?好在他騸豬活兒做得乾淨。
  • 中篇小說《巴山騸匠》連載【肆】| 李春平 主播:秦子恆
    當隊長那天,他摟著桂芝說:「他文天尼知書識理有個球用!還不如咱這成份。要不是跟那地主分子劃清界線,我還能當官嗎?這叫啥,這叫佔山為王!」桂芝說:「你才當官,也別太張狂了。文天尼又沒壞隊裡的事,又沒壞咱家的事,你盯住他不放是為啥呀!」劉大山討了個沒趣,咬牙切齒地說:「你憑啥護著他!你要護他,我偏要收拾他!」桂芝不再理他,摟著大同和小異睡著了。
  • 如匠酒創始人陳遠河:做好「如匠」是責任,不能打臉幾百為如匠站臺...
    這是醬香型白酒品牌「如匠」最近在網際網路上傳播的一句廣告詞。  如匠酒,是廈門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家陳遠河創立的醬香型白酒品牌。這個品牌與眾不同的就是,自創立之日起,就有包括歌唱家蔣大為、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等數百位名人,通過視頻為如匠酒念它「感情不一樣,今晚喝如匠」的廣告詞。
  • 安利《指匠情挑》
    最近韓國翻拍指匠情挑的電影《小姐》上映了。
  • 機靈小匠C位出道
    工匠社基於其多年的全球獨創技術研發優勢,全新推出了兒童機器人競技運動科技體驗館——《機靈小匠》,目前正在火熱招商中。Q1:《機靈小匠》是什麼?工匠社機靈小匠是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兒童機器人競技運動體驗樂園。
  • 指匠情挑
    不論直彎,但凡女子,總會有這麼一遭,有些走心,就成了蕾絲邊的傳說;有些走情,留下女子間的閨蜜情誼,也是美談。《指匠情挑》裡的莫德和蘇,就是一對英倫的紅玫瑰和白玫瑰。但進行到後半段,我們赫然發現被送入瘋人院的居然是蘇,而整個陰謀都是一場黃雀在後的騙中騙,蘇和莫德的真實身份也來了個乾坤大挪移:莫德其實是犯罪團夥女首領的親生女兒,蘇才是貴族家的私生女。
  • 小匠採訪|接單初體驗,師傅有話說!
    小匠特別邀請到平臺第一位完成訂單的許師傅,來聽聽他怎麼說~許師傅:來自廣州湛江,從事安裝行業十多年,擅長衛浴、潔具安裝。Q:師傅您的主業就是做安裝嗎?這次匠小哥的信息是在我們師傅群裡看到的,有師傅將註冊連結發群裡,說註冊就有10元紅包領~因為對匠多多之前了解過,我就下載了。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Q:那您領到10元入駐紅包和60元邀請紅包了嗎?
  • 虎匠 下集
    我滿心期待地問,今天有熱鬧瞧?    老虎匠說,有個老師傅的徒弟出師了,慣例還是得讓徒弟去封一次山。    我說,那現在還能打獵嗎?    老虎匠說,現在都要辦個狩獵證,有證才能打獵,我們這裡現在都要辦這個證的,我帶你去瞧瞧就知道了的。
  • 女人扮男人,男人被去勢:《小姐》如何背叛了《指匠情挑》?
    女人扮男人,男人被去勢:《小姐》如何背叛了《指匠情挑》?而在2005年那部被原著作者莎拉·沃特斯評價為「極度忠於原著」的BBC劇集《指匠情挑》的開頭,紅磚建築和林立的煙囪,骯髒的地面和滿面煤灰的工人則把觀眾帶入維多利亞時代倫敦的窮街陋巷。女性主義文本《指匠情挑》:只有女人能幫助女人成長《指匠情挑》海報。
  • 新鄰居 | 匠·日本料理的素簡禪心
    店內廂房分別以「風、華、雪、月」為名,與中庭微景觀相交輝映,別有禪意。對店內設計的精益求精同樣體現在食材的選取上,有著近20年日本本土日料經驗的料理長告訴我們餐廳80%的食材都來自日本北海道,藍鯽金槍魚則產自著名的青森大間。另外,部分果蔬類食材還特別採用日本種子種植,經過10個月的培育後新鮮上桌。
  • 南通市飛牛小匠志願服務社「匠」愛進行到底,南通網-中國南通主流...
    南通市飛牛小匠志願服務社「匠」愛進行到底 2020-12-23 10:19:17 來源: 南通網 「有困難,飛牛小匠來幫忙!」
  • 大匠塾【008】| 「事上修」的三面鏡子
    大匠塾擁有世界級的科學工具,來協助和驗證導師和教練們對企業的洞察。這些工具來自翰瀾諮詢20多年來在總裁、高管輔導和管理諮詢等領域的集體智慧結晶,以及與全球最優秀的領導力大師和管理諮詢機構的長期合作成果。
  • 車匠 匠者與心 .
    匠者,葉問也。大眾所周知的匠者,做的是工藝、做的是文藝。可生活中行行出匠者。說起葉問,這讓我不得不想到在我生活中實實在在出現的一位匠者。他和電影裡的葉問甚為相似。葉問是一代宗師,是傳奇大人物,他,一枚小人物。但他專注於「鐵皮」猶如葉問專注於詠春。他們都一樣,都有一顆純粹的心。所以相似。
  • 超20萬大獎等你拿!達州面向全國徵集巴文化標誌
    1個「巴文化·達州標誌」,20個「巴文化·達州故事」,10個「巴文化·達州名人」。  (三)「巴文化·達州名人」:以祖籍在達州或在達州為官、居住過的歷史名人為主,所選名人必須有史料文獻依據,在某一領域有重要成就,對中華民族或達州的歷史發展有突出貢獻和推動作用。  (四)達州巴文化相關參考資料,可進入四川新聞網、達州新聞網、「巴文化」微信公眾平臺查閱。
  • 《動物餐廳》粉刷匠企鵝玩偶怎麼獲得 粉刷匠企鵝玩偶解鎖攻略
    導 讀 粉刷匠企鵝玩偶是動物餐廳最近新更新的玩偶玩法,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感興趣。
  • 盛世非遺 御匠採耳 御匠採耳品牌升級發布會圓滿成功
    2020年10月16日上午,在杭州市蕭山區錢江世紀公園D區長安宴國際大酒店,採耳匠文化傳播(杭州)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御匠採耳」品牌升級發布會隆重舉行。御匠採耳創始人朱菊女士、御匠採耳合伙人、加盟商、學員參與本次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