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蛋疼的話題——走騸

2021-02-20 荷筆老夫

星期天,我和恩師魏周河先生,在微信上你一句我一句,熱烈地討論了一早晨,話題特別高雅:

 

非物質文化遺產!

 

但一落到實處,就稍微有點不太高雅,甚至還有些蛋疼。這個話題是:

 

走 騸!

 

魏老師說,他17歲就進到我們西上山教書,一教就是8年,其間最大的感受是:西上山在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要比他們秦王川落後許多。比如,秦王川打場,用拖拉機,或者騾馬大牲口,西上山居然用毛驢,或者牛;秦王川殺了豬以後,湯豬的方法很乾淨,很講究,西上山卻直接把豬放到開水鍋裡,連泥帶豬一起湯,很髒,很噁心。

另外,西上山裡的各種農具,也特別落後,甚至可以說是古老。別說他以前沒見過,連聽都沒聽過。

魏老師說完我們西上山的種種落後,開始說「但是」!

 

「但是」後面的內容,往往非常重要!

 

魏老師說:但是!在一件事情上,你們西上山絕對比我們秦王川厲害得多:


騸大牲口!

——秦王川騸大牲口,要找來好多人,把牲口綁住,放倒,幾個壯小夥子上去摁結實,騸匠才開始騸。騸就要騸半天,騸完又是縫合,又是上藥。騸一個牲口,前後就得一天。騸完還要特殊照顧好多天,手藝差一點的騸匠,一不小心就把牲口騸死了。

 

——但是!我親眼見過你們西上山騸牲口,不綁,也不固定,牲口在前面走,就騸匠一個人,跟在牲口溝子後頭,還沒看明白,牲口就騸了,一對礦泉水大的蛋就扔出來了。騸完扔完,傷口上撒一把土,完事!牲口尾巴一紮就跑了!前後也就十分鐘。太厲害了!你知道不,你們那裡把這叫個啥?你們把這叫個:

 

走 騸!

 

魏老師生怕我聽不懂,特意把「走騸」兩個字重重地說了好幾遍,又取了一個很高的站位,強調了好多次:

「走騸」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定要守護好!

人類對待牲口,就像有些統治者對待子民,特別自私:一切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不考慮牲口的感受,無恥的利己主義!

所有的牲口,一律要騸掉,而且騸的方式,極度殘忍:拿刀子割,拿繩子勒,拿火鏟烙,拿鉗子夾。

不說這麼形象了,說得我下面隱隱作疼。

騸牲口我很熟悉。但具體到「走騸」,我還真沒怎麼關注過。

 

我們西上山養著好多牲口,我光知道誰是騸匠,也知道所有的牲口都被騸了,但從來沒參與過騸牲口的具體過程。可能也是因為騸匠的技術太高明,過程太簡單了吧。記得我們動不動還愛說一句話:

 

你膽子大得很,騸匠的門上撒歡兒哩!

 

想想也是,我們西上山的國情和秦王川不同,養著那麼多牲口,騸匠要是像秦王川一樣騸牲口,鄉親們一年到頭就不用幹別的,光騸牲口都騸不清楚。

 

魏老師說完,我就上百度搜,首先輸入「走騸 、非物質文化遺產」,確定「走騸」還沒有申遺。然後又上了一些獸醫網站,最後得出結論:目前別說全國,就是全世界,騸牲口的技術都差不多。除了一個英國人,在非洲用嘴巴騸了一隻羊外,再沒什麼新鮮的。但那是在極端條件下的特例,沒有推廣價值。

 

如此說來,我們西上山的「走騸」就顯得十分可貴。雖然有好幾篇獸醫論文裡,也提到「走騸」,據說古已有之,漢代的技術,證據是我國出土的漢磚上,有「拒龍閹割圖」,上面畫的正是「走騸」。但所有的論文都說,可惜這個技術已經失傳,因為對騸匠的技術要求太高,目前沒有人「走騸」。難道就像是翻譯裡的「同傳」?但他們沒想到,我們西上山其實大量使用「走騸」,而且鄉親們還根本不當回事。

想想也是,我們西上山,既然一直使用戰國時期的農具耕地,漢代的「走騸」都得算新技術,沒什麼稀奇。

 

「走騸」一下子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我又請魏老師詳細回憶了一下,他回憶的時候,我還運用自己粗淺的獸醫知識,追問了一些細節問題。他的講述大致如下:

 

——騸匠也是個山裡的農民,也許是藏民,戴一個藏民的氈帽,身上油鬆鬆地,拿著一個尕刀刀,特別像以前的老式刮臉刀片,小小的,拿手上。他在你們那裡到處騸,騸完寬溝騸直溝,騸完八峰騸八嶺。

——那次騸的是一匹馬。馬是特別聰明的動物,特別了不起,馬通人性!古人說:馬有狀元之才!現在的說法,馬和人有「通感」。不,是「共情」能力!

 

——騸之前,那騸匠就跟上主人餵馬,這樣馬就熟悉他了。餵完馬,主人就在前面,慢慢牽著馬走,騸匠就在馬溝子後頭跟著,在馬身上摸著,誇著:這兒馬子俊吶!長大跑馬會上拿頭名哩!

 

——他又一個勁的在馬屁股上拍,馬就特別舒服,腳步走得越來越慢,表情也越來越放鬆,拍馬屁拍馬屁,可能就從這裡來的。

 

我突然想到,當有人在你耳邊說奉承話,拍馬屁的時候,一定要警惕,他有可能是騸匠,說奉承話、拍馬屁的目的,極有可能是要騸你,而且還有可能是「走騸」!

 

——突然一下,馬跳起來了,那騸匠手在裡面操作著哩,我都沒看清楚,一個東西就扔出來了,像礦泉水瓶子,兩個,連在一起。一幫娃娃們就開始搶那東西,大人們也在搶,好東西,拿回家要吃哩!

 

——然後,就撒了一把土,完事。主人家給了那騸匠半袋子豆子。前後也就是個十來分鐘,反正沒有二十分鐘。這就是「走騸」!「非物質文化遺產」啊!

 

——好了,我先不跟你暄了,我要下樓,給挑擔的娃買扣肉。

魏老師講完,我就開始復盤「走騸」,把他講述的全部過程,用搞科研的態度,整個在腦子裡過了一遍,發現不少疑點。

 

我問:騸匠在馬的後面跟,陰囊在晃啊晃,怎麼能保證準確割開?

師答:不是跟馬走的時候割,馬跳起來的時候才割。馬跳起來以後,腿就叉得很開,空間就大得很了,就非常好操作。

 

我問:跟的時候不割,馬就不疼,為什麼要跳起來?

師答:雖然沒有割,但在馬的蛋上拍了一把,馬疼得就一下子跳了起來。你想想,在你的蛋上拍一把,你疼不疼?

 

假如生活拍了你的蛋,

不要喊疼,

更不要劈腿,

蛋疼的日子裡,要把腿夾緊!

相信吧,你只要一劈腿

緊接著就有人走騸你!

我問:好!那就是說馬跳起來,騸匠才開始操作,先把陰囊割開,再把蛋扯下來扔掉,而且還是兩個。有這麼麻利嗎?

師答:那兩個蛋是連著的,一把就扯掉了,不用一個一個扯。

 

我問:好!那不是還要撒一把土嗎?且不說土到底乾淨不乾淨,騸匠連割帶扯,肯定是兩個手操作,那麼短的時間,土又從哪裡來?

師答:土哪裡來的我再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從兜兜裡掏出來的,也可能是隨身背著個包。

 

我還想問:就算騸匠右手捏著刀,割陰囊;左手捏著一把土,同時能扯蛋;而且馬跳起來後腿叉得很開,空間特別大,大得像大海,或者像天空,但就在馬跳起來的一瞬間,騸匠要完成一割、一扯、一扔,最後再撒上一把土,一共四個動作,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馬又不是喬丹,彈跳能有多高?滯空時間能有多長?

 

但我不敢再問了,再問老師肯定就急眼了,就要像當年一樣罵人了:

這球娃!死是個鑽牛角尖!

我只好一個人默默推測,眼前就跟放動畫片一樣,反覆出現一個兒馬,吊著大大的蛋,還有一個戴著氈帽的騸匠,右手一把刀,左手一把土,一遍一遍手往馬的蛋下面鑽:

那匹馬慢慢跳起來了,跳得很高,然後慢慢慢慢往下落,慢鏡頭,騸匠卻是快動作,右手割蛋皮,左手扯蛋,扔掉一對蛋,兩個礦泉水瓶子一樣,左手掌裡捏著一把黃土,熟練地撒在傷口上,四個動作,雖然手忙腳亂,但也一氣呵成。

 

不可能!要是遇到跳不高的馬,騸匠怎麼辦?

 

眼前只好又出現另外一幅動畫:馬蛋被猛地拍打了一下,馬跳了起來,而且不止一次地跳起來,騸匠也不止一次地把手伸到蛋下面,第一次割包皮,第二次扯蛋,第三次撒土

 

這哪裡是走騸,這是表演馬戲,甚至是耍雜技,而且還很兇險,要是一個不注意,一蹄子踢到騸匠的身上,還不知道是誰走騸誰?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雖然我的老師這麼說了,但我不能到此為止,必須探究下去。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我開始在微信上廣泛地問我的鄉親、長輩。問的結果令我絕望!

 

一個大叔說,沒見過「走騸」,但見過「火騸」。

另外幾個,「走騸」「火騸」都沒見過,都只是聽老漢們說過「走騸」,而且提供的細節還沒魏老師多。他們能提供給我的,只不過是幾個象聲詞:

「噌」的一哈!

「嚓」的一哈!

「呲」的一哈!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我準備放棄的時候,我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一個人,而且非常肯定,他就是我的Mr. Right:

 

徐 永 才!

 

徐永才是我的中學同桌,高中畢業後在老家放羊放牛,目前養著幾百頭牛、幾百頭羊,還種著幾百畝地。

 

我趕緊給老徐發了一條微信語音,過了兩三個小時,他才回了幾條語音過來。聲音懶洋洋的:

 

:我剛從山上下來,剛把牛們羊們,看給了一哈。

:你吃上沒事幹,問「走騸」著幹啥哩?

:走騸是肯定要走騸哩!我就是個好走騸匠。我一年要騸上百隻羊,上百頭牛。羊不用走騸,壓倒就騸掉了。牛肯定要走騸,山裡沒幾個人,誰還抓牛綁牛哩,破煩死了。都是我婆娘前頭牽上,我跟在溝子後頭,三下兩下就拾掇掉了。嗯,也就是你說的啥:「走騸」!

:你想「走騸」嗎?你來,叫你婆娘前頭把你牽上,我把你「走騸」掉!不要錢,哈哈哈哈!

 

:這幾年騾馬大牲口們少了,一年騸不上幾個了,騾馬騸一個收100,牛是我個人的,順手就騸了,跟誰收錢起哩?

 

我如獲至寶,趕緊電話打過去,徐永才嘻嘻哈哈,連描述帶答疑,描述得一清二楚,我茅塞頓開。

 

我不由得感慨:專業的事,一定要問專業的人!走騸的問題,要問放牛的人,不能問政治老師。

 

老徐說:

 

——一個人前面把馬牽上,馬的尾巴用一根繩子綁住,捲起來,掛在鞍子上,馬的泡子就露出來了,甩過來甩過去的,看得清清楚楚。騸匠在溝子後頭跟上,一邊走,一邊在馬的溝子上拍,拍馬屁拍馬屁,馬特別喜歡拍馬屁,拍著拍著,突然下手:「啪」的一哈!!一把就把馬的泡子攥住,下手一定要快!

——不是等馬跳起來再操作嗎?

 

——馬不跳!一把攥牢,馬就老實了,絕對不跳,更不會踢人,乖乖的。要攥得硬硬的,手還要再往下捋一下,把泡蛋子捋到最下邊,擠住,看得清清楚楚,皮就薄薄的、亮亮的,跟一張玻璃紙一樣,青筋暴起,這時就拿刀子輕輕一划,「唰」一下就整個開了。刀子還要下深些,光割破個皮還不行,把兩根筋得帶上些,一個白的,一個紅的,扯起來容易斷。

 

——騸完撒不撒土?

——啥都不能撒!割開扯斷,扔掉以後,還不能放手,要用大拇指,把紅的那根筋使勁捏一陣,就像是醫院裡抽完血,要用棉花疙瘩壓一陣一樣。

 

——紅的那個筋,一定要用大拇指蛋蛋子壓一陣。

  

這個動作看來特別重要,老徐說了好多遍!

 

——用大拇指蛋蛋子,一定要把那根紅筋捏一陣,那是血筋。白的那一根不用管。

 

——不撒土行嗎?

——千萬不能撒土,土裡有細菌,感染哩。大拇指蛋蛋壓一陣,鬆開,就能看到幾滴血,「tia 、tia、 tia」的滴下來,滴上幾下,就好了。前後超不過十分鐘。

 

——消炎粉也不撒?頭疼粉總要撒點吧?

——啥都不能撒,撒任何東西,就會瘀血,淤血就感染哩。

 

Oh! My God!

老徐你太偉大了!

我一下子放鬆了,突然感覺襠裡空空:真通透!

相關焦點

  • 走騸後續|四川達州有個女騸匠,工作20多年,女人當騸匠破了天荒
    幾天前,我們寫了篇《上世紀流行於農村的「走騸」,現已消失,牲口走著走著就被騸掉了》,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很多的網友也都留言給我們了。在這裡先說聲謝謝。把牛放倒,捆上蹄子,用兩片木板把牛蛋子夾起,用繩子綁起來,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然後拿個木質的大榔頭,高高地舉起,砸下。那牛眼,登時瞪得像個鈴鐺……還說,動物越騸越精神,生活把人一點一點騸了,不痛不癢,騸到最後成了一個沒有靈魂的骨架。還有網友補充說,捶騸過後,牛不能睡,每天要讓它走半天,需要一個星期。
  • 上世紀流行於農村的「走騸」,牲口走著走著就被騸掉了|百家故事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至少不能自取其辱,得有那麼一點精神氣和奮發向上的力量。人類自然能通過騸術控制驢騾牛馬豬羊雞犬等的生息繁衍,讓它們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也就有能力讓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義。不知為什麼,忽然想到了「割騸」。
  • 蛋疼菊緊是什麼意思?口頭禪蛋疼菊花緊的意思
    「蛋疼菊緊」,近期暴紅的網絡流行語,許多網民的口頭禪!「蛋疼菊緊」一詞最早,也是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出處是在中文版《搞笑漫畫日和》,《西遊記——旅程的終點》,CUCN201配音中的三藏法師的一句臺詞,而後「蛋疼菊緊」一詞迅速成為流行語句,許多網友的口頭禪 。
  • 年輕人為什麼會「蛋疼」?
    隨著網絡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蛋疼」這個網絡用語也開始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然而,玩笑歸玩笑,倘若「蛋疼」(也就是突發的急性陰囊疼痛)這件事真的發生了,可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因為男性,尤其是青少年男孩發生「蛋疼」,有時會是某些需要緊急治療的嚴重疾病的表現,如果不能儘快得到處理,後果可能會非常嚴重。
  • 小心你的蛋 那些讓人菊花一緊的蛋疼招式
    1《真人快打》雞飛蛋打拳  如果說電影,電視或搞笑視頻能有什麼讓觀眾印象最深刻的話,那肯定是世界上最搞笑的情形莫過於一個男的雙腿內曲,雙手緊緊捂住其下盤且面部表情猙獰中還帶著一點讓人匪夷所思的滿足感的蛋疼模樣了。而時刻向流行文化看齊的電子遊戲顯然不會輕易放過這種大家都喜聞樂見的滑稽場面。
  • 「蛋疼」不是開玩笑 得趕緊看醫生
    「蛋疼」,是一些年輕人的口頭禪,用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當一個男生真的出現生理上的「蛋疼」時,那就得小心了。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泌尿科醫生嶽子寒說,生理上的「蛋疼」,可能是睪丸扭轉,這是睪丸的「第一大殺手」。那麼,什麼叫睪丸扭轉?應該怎麼應對呢?
  • 「蛋疼」千萬別大意,超聲幫你查原因
    近日,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綜合外科收治了一位12歲「蛋疼」的男孩,在超聲科的輔助診斷下,迅速對其完成了手術治療。「蛋疼」為何還需要做手術?原來這位患兒「蛋疼」的原因為「睪丸扭轉」。接下來,順義婦兒醫院超聲科啜永林醫生跟您聊聊,孩子「蛋疼」家長真的要上心。
  • 男人的最痛——「蛋疼」到底有多痛?
    但這樣使蛋蛋十分脆弱,經歷過「蛋疼」的男性同胞們應該明白這種感受。經歷過蛋疼的男同胞們可以留言讓女性知道那東西是神聖不可輕犯的除非...悲傷那麼大,疼痛那麼多➤ 蛋疼到底是哪裡疼?真正的蛋疼不是閒出來的,恰好相反有時是忙出來的,如慢性附睪炎,常因熬夜、喝酒、勞累後加重。➤ 得了哪些疾病可以引起蛋疼?
  • 原來男人真的會「蛋疼」男人蛋疼有三級,你疼過嗎?
    蛋疼」有多疼?無需親自體驗,只需看看球場上球星們面對「飛來橫球」時的反應就能略知一二:不捂頭不捂胸,下意識反應是先「護襠」,可見「蛋疼」真的很疼啊!當然,「蛋蛋」絕不會無緣無故疼。平時不好好善待,關鍵時刻自然「給顏色」。根據疾病類型,痛感也各有不一。
  • 蛋疼千萬別忍,延誤時機可能要切除
    13歲男孩失去一個蛋蛋某天早上6點多,病房來了一個急診:一名13歲男孩左側蛋疼,且出現明顯腫大。經過檢查,發現孩子左側睪丸出現扭轉。於是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將孩子送去手術室進行緊急治療。孩子睪丸扭轉360度,因為長時間供血不足,已經出現壞死。
  • 「閒的蛋疼」​用英語怎麼說呢?
    還有一個詞也可以來翻譯「坑爹」:What a bummer!What a bummer!是一個美國習慣用語,相當於 What a pity! What a disappointment! 真遺憾!真失望!真倒黴!也相當於我們的網絡流行語「坑爹」,也可以根據語境翻譯成「杯具了」。
  • 11歲男孩睪丸扭轉360度 「蛋疼」3天被迫切除
    編者按:兒童節,11歲的福建連江男孩小傑(化名)突然「蛋疼」,父母以為只是撞傷,安撫了他一下,三天後,他不那麼疼了,但下身腫得厲害,父母才帶他到福州兒童醫院,醫生發現,他的左側睪丸像擰麻花一樣,扭轉了360度,已經壞死,不得不手術切除。
  • 走路只能撅屁股 11歲男孩"蛋疼"三天被迫切除睪丸
    編者按:兒童節,11歲的福建連江男孩小傑(化名)突然「蛋疼」,父母以為只是撞傷,安撫了他一下,三天後,他不那麼疼了,但下身腫得厲害,父母才帶他到福州兒童醫院,醫生發現,他的左側睪丸像擰麻花一樣,扭轉了360度,已經壞死,不得不手術切除。
  • 《光環:致遠星》超蛋疼短片欣賞:讓子彈飛!
    我們大家都看過姜文大導演的《讓子彈飛》,不過看到《光環:致遠星》搞笑短片後,我們才明白這才是真正的「讓子彈飛」,視頻中那個超蛋疼的狙擊手本想朝著敵人的屁股來一發
  • 【暴雪事件簿】可憐父母心——《魔獸世界》那些讀作嚴謹寫作蛋疼的改動!
    親愛的觀眾老婆們大家好,《暴雪事件簿》每期都在搞笑,但今天,我要用一種認真的態度,跟大家聊一個嚴肅的話題
  • 男孩蛋疼3天睪丸被切除!媽媽的一個疏忽毀了孩子的終身「性福」
    如果孩子和你說:「媽媽,我蛋疼」,那你千萬不要認為他在開玩笑,因為一個不留神,他就可能失去一個睪丸,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近日,廣東的12男孩東東,就經歷一場「蛋疼」的悲劇。近日,12歲的廣東男孩東東感覺自己右側的「蛋蛋」又痛又腫,內向的他不好意思和父母說,只能忍著痛。
  • 蛋疼的真相:被踢襠後,蛋蛋會碎嗎?會致死嗎?|精索靜脈|曲細精管|...
    你是不是閒得蛋疼打開了這篇文章呀?如果不是,你繼續讀也許會胯下涼涼,蛋蛋一縮疼、疼、疼……原來,正常男子的一個睪丸裡約有300~1000條曲細精管,其總長度為200~300米,超長的生精管。曲細精管之間的間質,是豐富的血管、淋巴管,這些細胞負責生精所需的營養物質和新陳代謝,也包括分泌男性必備的雄激素。你想想,小小20毫升左右的蛋蛋,功能卻如此強大、精密,維持著人類繁衍大業!
  • 從期待到蛋疼,這部岡媽的7月新番到底發生了什麼?
    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筆者曾經在文章中推薦過7月新番《騷動時節的少女們喲》,該作改編自岡田麿裡原作的漫畫作品,講述了5位少女的成長的煩惱,第一話的時候表現極佳,特殊的話題卻引出了一段純情的青澀戀愛故事
  • 令人蛋疼的西遊記(老溼解說忒經典了)
    一段點評各種版本《西遊記》的視頻《令人蛋疼的西遊記》在整個網絡圈迅速走紅!視頻用爆笑的語言依次點評了83版《西遊記》,日本版的《西遊記》、張徹的《西行平妖》、臺灣版的《新孫悟空72變》以及《西遊記後傳》。
  • 「蛋疼」不是玩笑!下腹疼痛當心是睪丸扭轉,延誤治療只能切除
    生活中大家經常會開玩笑地說起:「你真的是閒得蛋疼!」哈哈笑過之後不以為意,其實不然,殊不知,蛋疼不是玩笑,一旦延誤救治,笑話即刻變悲劇。臨床工作13年有餘,每當有睪丸扭轉的急診患者入院,我都會在心裡默默祈禱,希望患者睪丸還有血運,就算還有一點血運也好,起碼能為患者保留了睪丸,不會造成其心理陰影及家庭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