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遺像照片為何要選擇黑白?梨園照相館告訴你不知道的秘密

2020-12-22 騰訊網

遺像,逝者生前專門或不是有意留下的供後人追憶的照片或畫像,簡單地說就是人死了過後掛在靈堂裡面,大家來弔唁的照片,我們亦稱「 遺象 」。

在採訪梨園照相館攝影師了解到,遺像照片及相框尺寸規格非常有講究,在翻拍時一般都是寬203mm,高254mm或者300mm X 400mm,像素要求要高,解析度最好是600dpi,這樣衝洗出來的照片效果好,易保存,如此規格的遺像照預示已故的老人保佑家宅寧靜,家人運勢旺盛,後人富貴榮華。

要說起遺像,有時候看見還是有點害怕的,畢竟一想到照片上的人和自己不是生活在一個世界,在遺像的製作上還應注意:一是要放大成黑色照片,不宜用彩色照片;二是要大小適中,規格大小要根據標準吉祥確定;三是在顯影、烘乾過程中防止粘邊皺摺;四是應將照片置入黑色鏡框內;五是有條件的可在遺像下端書寫×××同志(先生)遺像。在梨園照相館,記者看到店內都準備了專用的南北專用遺像鏡框,可供選擇立等可取。在供奉遺像時,可用黑紗懸掛在遺像上,也可以自行安排。

遺像必須是黑白

遺像,一般是來靈堂裡面用的,是要表現悲傷的氛圍,一般用的是黑色的邊框。遺像照無論是在南方還是北方,一般都是背白照片和黑色相框,大小規格南北方都有各自的講究。在南方,按照風俗習慣,遺像照片一般寬203mm,高254mm;而北方規格寬為210mm,高為294mm。黑白色更加能給人一種嚴肅的感覺,能體現悲傷的心情,黑白色的遺像比較適合用在靈堂和告別儀式上。如果是是用來緬懷的遺照,建議還是用黑白照片比較好,會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遺像不能是全身照

遺像不能用全身照,一般用的是免冠照,只照肩膀以上的位置,肩膀以下的位置就不用照出來了。如果有的逝者在生前沒有留下可貴的照片,我們只有用身份證上的頭像進行摳圖處理,然後按南北方講究放大衝洗,同時,在後期處理照片時,儘量要全套標準,缺一不可,否則到殯儀館就會被訛宰,同時最主要是耽誤時間。

採訪結束時,梨園照相館的負責人告訴我們,遺像的價格是要受到尺寸大小的影響,一般定製南方專用快速急用片,寬203mm,高254mm價格在300元一套;而定製北方規格寬為210mm,高為294mm價格在380元左右一套,都是包括相框,衝洗的一張打照片,掛鈎的,一朵小花。切忌找不專業的照相館、廣告公司、醫院及一些花店去做。老人遺像相框,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不標準的遺像照片和非專業相框給逝者是一種不尊重、不孝道的一種表現,在今後的日子裡給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也會帶來一些不利,所以一定要找專業館定製。

相關焦點

  • 北京通州商務形象照就在梨園照相館,這裡專業時尚能拍出風範
    記者來到了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雲景東路66號專業拍攝商務照的梨園照相館通州店,攝影師告訴記者,在拍攝商務形象照時除了熟練使用相機和燈光,還要很會同拍攝對象溝通,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才能拍攝好一張商務形象照,梨園照相館攝影師總結了他們多年的拍攝技巧
  • 韓國最奇葩照相館,一次只能拍一張,但照片背後的故事真的太好哭了!
    但這些照相館不僅素人愛去,就連拍慣了美照的藝人也愛去。 像IU這樣不愁拍美照的人,也喜歡光顧這些照相館,她還在其中一家照相館裡,拍了《星期五見面》的MV。 對於很多韓國人來說,去照相館不僅僅是拍照這麼簡單,一張張靜止的相片背後,是鮮活的,流動的故事。
  • 從黑白到彩色,興寧這家照相館定格著羅浮「面孔」最美好的記憶...
    年輕時的黎天福。(吳海清 攝)在當時,羅浮鎮只有一家供銷社開設的照相館,但該照相館不提供下鄉拍照的服務。有很多偏遠鄉村的村民有拍照需求時,就會在「圩日」的時候找到黎天福,跟他約定時間,請他拍照。就這樣,黎天福開始從「畫床師」轉行做攝影師。
  • 為何警察正裝照都不笑?因為犧牲的時候那張照片要用做遺像……
    昨天,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轉發時,述說了一個更加讓人難以置信的冷知識:為何警察正裝照片不讓笑?丨因為很可能你犧牲的時候,那張照片要用作遺像。很多網友看到這條微博和評論後瞬間淚奔,還有網友感慨「你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 從黑白到彩色,廣東興寧這家照相館定格著羅浮「面孔」最美好的記憶...
    在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羅浮鎮圩鎮上,住著一位頭髮花白、高高瘦瘦的老人黎天福,街坊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天福師」。從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從膠片相機到數位相機……作為羅浮鎮較早開私人照相館的攝影師,黎天福拍下的上千張照片如光影世界的「時光機」,讓人們看到了過去,也看到了社會的滄桑巨變。
  • 加拿大楓葉卡照片(中國)首家專業照相館揭秘2020年拍照新要求
    ·加拿大楓葉卡(中國)首家專業照相館:梨園照相館  ·照相館地址:中國.北京市城市副中心雲景東路66號群芳園商業樓北側1號一層梨園照相館  ·楓葉卡拍照預約電話:(010)80816862  ·加拿大護照拍攝預約:13501061269
  • 你知道嗎?漢口1872年就有了照相館
    大約在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一位廣東人在漢口回龍寺(今江漢區大興路回龍巷附近),創設了武漢最早的一家照相館,名「榮華照相館」。緊接著,一位姓莊的江蘇人來漢,也在回龍寺一帶開設「鴻圖照相館」。不久,又有一位日本人在武昌黃鶴樓開設照相館。這算得是武漢最早的一批照相館了,距今已有130多年。
  • 老上海的照相館
    清末老城廂地區老寶華照相館不久,廣東人羅元祜在上海城內也開設了一家照相館。他技法嫻熟,照片「眉目清晰,無不酷肖,勝於法人李閣朗多矣」,當時很受推崇。「蘇三興」原在香港,1870年前後遷至上海漢口路,以拍攝名媛魅影聞名,「凡柳巷嬌娃、梨園妙選,無不請其印成小幅,貽贈所歡」,這種「小幅」類似於現在的肖像名片。
  • 與萬華照相館的情結
    姐姐梳著兩條短辮,含笑扶著弟弟,而我卻不知當時為何有點緊張,睜著雙眼盯著鏡頭。這一張姐弟三人黑白照,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上鏡頭。這張照片至今仍保存著,翻出來看看,那時的傻樣也真是又土又好笑。姐弟三人合影(作者提供)萬華照相館為了做好生意,招徠顧客上門拍照,還精心選擇了十多張該館拍攝的人像作品裝在相框裡,放在門兩旁的櫥窗裡展示出來,裡面的照片有黑白的也有上色彩的,那時沒有彩照 。大部分是工家兵形象,還有在校學生的照片,都拍得神採奕奕,光採照人,引來許多人駐足圍觀。一天,鄰居張阿姨來同母親,外甥的照片在照相館櫥窗裡呢。噢?
  • 梁德新‖洗黑白照片【客都推薦】
    1958年人民公社集體化後合併為一間「珍容照相館」。鬆口有一位叫鍾兆廣的老人,他的照相技術和洗相技術很好,生意紅火。他當時有一架重約30市斤重的進口德國座式照相機,照出的相質量很好,我現在還保存有40年前鍾兆廣先生用這架照相機給我拍的照片。據梅城一位85歲的姓黎攝影師介紹,1983年前,梅城的大小照相館有20多家,經營照相器材的商店有5間。
  • 請讓我為你拍一張照片,在八月照相館
    這篇已經準備了很久的想要說的話遲早還是會和大家見面,突然在這種不確定中找到了一些原來沒有的堅定。熟悉我的朋友大都知道這幾個月來我發生了什麼,不太熟絡的也開始發現我的「消失」,在各個社交軟體給我留言。2020年10月初我在華西醫院確診了重度抑鬱和重度焦慮,之後又出現了情感障礙的問題。
  • 再見,豔芳照相館!
    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因為它從豔芳開業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年了,沒有幾個人知道它真正留在豔芳具體的時間~一張張已經封塵的工作桌,在空蕩的房間裡顯得有點落寞;這一排排的小夾子是一張照片成形的見證者,每一張在暗房出來的照片都要曬上一段時間!
  • 過世的老人,居然出現在了全家福的照片上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總是很忙,忙到我一年還見不了他們幾面,而我從小便被父母寄宿在姑姑的家中。就這樣我兒時大部分的童年都是在姑姑的家中度過的。要說在姑姑的家裡我最害怕的是什麼,那就是掛在牆壁上的那張黑白全家福。
  • 不知道大家對於劇中出現的「遺像」有什麼看法?
    相信大家都看過愛情公寓吧,愛情公寓裡有一幕展示的是胡一菲的遺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黑白照片是一個很不吉利的事情,但是為了情節需要,這些照片不得不找演員親自拍攝。雖說演員拍死人戲、被用遺像這都是常見的劇情,屢見不鮮。在電視劇或電影裡不少演員都領過盒飯,當過遺體,被掛過遺像。
  • 這家照相館可以免費給你拍一張價值2萬的手工照片
    你可能再也找不到這麼任性且肆意的照相館了。位於方家胡同46號院。這裡,玩兒的是真情懷,用的是真傢伙。
  • 拍戲時候把演員的照片當「遺像」不忌諱嗎?導演自有妙招
    拍戲時候把演員的照片當「遺像」不忌諱嗎?導演自有妙招看電影或者是看其他類型的影視劇是我們大家在生活中或者是在學習和工作之餘都會選擇的一種休閒娛樂的方式之一。在很多的影視劇當中,大家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演員,他們為觀眾們奉獻了非常精彩的演出。
  • 松江當年響噹噹的兩家照相館,你知道嗎?
    照片一般也不印了,存入手機、電腦,需要時找出來「發送」即可。照相館已少見,取而代之的是服務收費都「上檔次」的婚紗影樓。傳統的照相館,似乎已從我們生活中淡出,而照相館中多少「咔嚓」聲中瞬間定格的真與美,卻永久留存於人們的記憶中,珍藏在千家萬戶的相冊裡。 翻看我的舊相冊,許多照片上都有「群藝」或「新藝」二字,這是當年松江城裡響噹噹的兩大照相館。
  • 憶說上海最早的幾家照相館
    據記載,拍全身照需一、二元大洋,拍攝並放大一張24英寸著色照相要12元大洋,約等於400斤大米,非一般人可問津。▍清末老城廂地區老寶華照相館上海最早的照相館1852年,外商赫爾曼·哈斯本德在福州路隆泰洋行經營銀版攝影和肖像著色。稍後,法國人李閣朗在外灘開設照相館,專門拍攝人物肖像,這是上海第一家照相館。
  • 看到你的照片了嗎?| 設計周最美照相館·第一波
    ,我們在胡同裡掛起繩子辦了個即興影展,大家來街邊找到自己的照片,高高興興帶回家。很幸運,COLOR SEAT照相館如期開業了,去年的那些面孔都可以在一個彩虹空間和老朋友重逢。而婷婷從志願者變成了照相館「周老闆」,在趙錐子胡同72號搭起了攝影棚,也開幕了COLOR SEAT 72影展。婷婷今年多了很多小夥伴,從18歲的攝影新秀到70多歲的胡同攝影達人,他/她們都帶著才華和熱情來到了胡同裡,於是我們的影像作品風格變得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