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不得不逛的六家「大眾」書店

2021-02-19 食奴阿願

吃吃喝喝也有些時日了。為了證明我們除了吃,探店能力也是一流,今天就特別介紹六家可愛的書店,恩...還是在魔都,我老是提降溫,這次,立冬之後,是真的不會再回溫啦,所以,這個冬天,在這六家書店,會有你的身影嗎?

地址:福州路390號  近上海書城    

tel:021-23204994          


對於滬上愛閱讀的長居客來說,位於福州路上的外文書店是一個不得不來的地方。這家起源於1958年的書店,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國際書店上海分店,也是全國第一家經國家批准的地方性圖書進出口公司。書店門口代表西方文化的雕塑和代表中國文化的門牌正如上海這座城市,包容著外來文化卻不忘初心。

書店一共四層樓,主營外文類圖書,涉及世界上幾十個語種。一樓主要是各類辭典,外語小說,雜誌和CD,隨便一掃都能看到幾個我們熟悉的小說名字。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被熟客稱為「老外專櫃」,專櫃的幾個大書架擺滿了關於中國歷史文化和人文風情的各語種書籍與圖冊,這兒可是滬上鬼佬們常常光顧的一個地方。


書店的二樓是各類小語種的工具書和教材,總共有近50個語種的學習資料,不過最多的還是英語類的教輔書,一上樓就是滿目的託福考試寶典和雅思題庫。不可避免地在法語區逛了逛,作為英語之外目前最多中國人學習的外語,就連在書店裡法語工具書也佔據著不小的地方。

看到了熟悉的大學教材,想起了剛入學時大家一起練習語音一起讀書的場景。當然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韓語,日語等小語種的書也不少。

三樓則是藝術類學生的天堂,擺滿了各種美術史的原文書籍和畫冊。可能是周內的原因,光顧的人寥寥無幾,安靜的氣氛讓我這個跟藝術絕緣的門外漢都忍不住繞著書架多走了幾圈(然後忘了拍照)。

四樓是日語學生和動漫迷的天堂,滿滿一層樓的各種日語漫畫和雜誌,而且還經常有幅度不等的折扣活動。


所以說不管你是嚴肅文學的愛好者,還是活在二次元的動漫迷,抑或是正在學海掙扎的外語學習者,都能在外文書店找到一個適合你的小角落。若你不擅長於外語,那麼不遠處的上海書城也能給你提供第二選擇。

地址:南京西路1601號芮歐百貨4樓  

tel:021-52668596      

對於愛逛書店的人來說,提起「鍾書閣」大概不知道的人在於極少數。這家被稱為「滬上最美書店」的書店位於閔行區的泰晤士小鎮,不過因為離市區有點遠,懶惰的我一直沒去。


就這麼拖著拖著,拖到了靜安寺第二家分店的開業。雖然分店跟老店風格上大相庭徑,但是其中也糅合了設計師想「讓人們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不忘閱讀」的理念。門口的透明玻璃印滿了大大小小的字,這一組成每本書的基本單位。無處不在的斑馬線讓我們仿佛身處街道,身邊是行色匆匆的路人。

但其實我們只是處於一家鬧市中的書店,斑馬線的作用不再是指引人們穿過馬路,而是指引人們來尋找曾經那個愛閱讀的自己。


書店帶有些許的工業風格,天花板是一整塊大鏡子。


這一條書籍長廊就像是長長的街道,但行人不再行色匆匆,而是紛紛駐足於書架前。而長廊中間的長椅也讓我們仿佛置身於公園中,每個人或正襟危坐,或舒適地靠著椅背,手上捧著或薄或厚的書。



跟老店一樣,擺滿了各種不規則幾何形的書架,足夠大的面積有時候讓人有一種迷路的錯覺。唯一不足的是書籍擺放的方式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讓「找書」這一動作持續的時間有些長。



跟其他的獨立書店一樣,鍾書閣內也有一個小小的咖啡廳,供人在讀書之餘得以點上一杯咖啡暖暖胃。

地址:衡山路880號                     

tel:021-54240100     

這家獨立書店位於種滿了法國梧桐的衡山路上,獨佔了一棟三層樓的小洋房。據說是全國首家電影書店,所以如果仔細看的話就能發現這家書店專注於「影像」這一主題,有很多攝影和電影方面的專業書籍。

此外還經常舉辦一些攝影展覽和作家交流會,「閱讀」在這家書店內仿佛變成了次要的事情,與其他愛好者和藝術家的交流和溝通才是最重要的。

書店一樓空間稍顯擁擠,書架上擺滿了密密麻麻的書籍,靠窗的位置擺了兩張大沙發供翻閱書籍用。

二樓除了少量書籍之外,有賣一些耳機,筆記本,手帳和鋼筆之類的商品,靠右手邊還有一個小小的區域,擺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兔燈。


三樓有一些旅行和美食類的書籍,和一個小小的咖啡廳。一整塊的落地玻璃倒映出窗外其他的老洋房,即使不看書不喝咖啡,光是坐著看看窗外也會讓人喜歡上這個地方。

地址:紹興路27號                             

tel:021-64732526     


漢源書店坐落在文化氣息非常濃的法租界,掩映在枝葉繁茂的梧桐樹下。書店的面積並不大,路過的時候透過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幾個很大的書架和一排桌椅。

這家書店的來頭可不小,不僅是著名攝影師爾冬強開的書店,據說張國榮到上海開演唱會的時候還在書店坐了一整個下午,可以說是一家有故事的書店。


爾冬強雖然是天津人,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像是一個上海人。對上海的熱愛不僅讓他走遍上海的大街小巷,拍下無數關於上海今時往日的照片,還出版了不少相關的書籍和畫冊。



他對中國近現代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上海可以說是中國近現代文化發展的中心,他對上海Art-Deco(裝飾藝術)建築的研究也是上海近代歷史文化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

書店門口擺了很多建築方面的書籍,也有不少爾冬強的攝影集。對於那些對上海近代文化或者租界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這裡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書店的另一亮點在於店中的老家具和老物件,都是爾冬強的私人物品。爾冬強因為熱愛,搜集了很多二三十年代的老家具,分別擺在上海他開設的書店和藝術中心中。

爾冬強喜愛文化藝術,所以除了攝影建築類的書籍之外,大多數的書籍都是有關民俗和美術的,不過有好多書都是私人收藏,但是供客人自行翻閱。不過與其說是書店,漢源書店更像是一家咖啡廳,需要消費才能落座,而人均也不算低。

地址:淮海中路1834號-1  tel:021-33566912  

(武康大樓一樓,宋慶齡故居對面)             

大隱書局的老闆大概是借用了「大隱隱於市」這句話的含義,書店位於不吵不鬧卻不乏遊客的武康路旁,主打日式風格。店門口的招牌不算顯眼,若不注意很有可能不小心錯過。


店門是一個推移式的自動門,按鈴即可進入。進門之後是一段短短的走廊,擺了一些書和盆栽,茶具之類的物件。穿過走廊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空間,書架桌椅都是木質的,角落錯落有致地擺著花卉綠植,牆上掛著一些版畫,書店裡還放了幾臺電腦和ipad以供查閱書籍。

除了略顯擁擠的公共閱讀區之外,店內還有單獨隔開的「品茶區」。每個隔間都有各自的名字,「月下笛」「桂枝香」「醉花蔭」「青玉案」這些名字聽著就有股詩意的氣息撲面而來,而隔間內的「圓月」「古琴」「枯枝」「茶具」又為我們展示了一幅詩情畫意的景象。書店提供的茶具糕點顏值也很高,光是看著都是一種視覺的享受。

書局還會時不時舉辦一些古琴演出,茶道體驗,竹編學習這樣的活動,讓大家可以近距離地感受藝術的氣息。

地址:濟南路湖濱道購物中心

 tel:021-53080135                      

第一次聽到言又幾的時候心想,怎麼會有一家書店起這麼奇怪的名字,後來才知道這三個字組合在一起就是「設」字的繁體。

言又幾最吸引人的地方應該就在於它的幾面大書牆了,入門以後如果抬頭看就發現頭頂滿滿的原版書籍。花花綠綠的顏色很神奇地沒有給人一種浮誇的感覺,反而透露出一種高級感。


除了書籍之外還販賣一些原創設計的文具和小擺設,兒童書籍區域還有兩個大大的滑梯,以及各種各樣的玩具。當然咖啡館也是少不了,同樣是消費落座。不過如果不想消費的話可以在書店內隨意盤腿落座,因為書店的整體空間非常大,隨處都有可以看書的位置。

相關焦點

  • 新年,上海新添「深夜書店」續航書香 |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即將於2018年1月6日開業的大隱書局創智天地店,計劃每天營業至深夜兩點■2017年有20多家中大體量書店全新亮相申城,其中,新華書店新開和改造升級了四家門店;言幾又書店新增六家門店,兩年內上海門店達九家;西西弗書店布局四家後,明年將再增四家;上海三聯書店陸續開出六家個性化書店;大眾書局、鍾書閣於明年1月分別新開書店;巨鹿路上的「作家書店」也即將揭開面紗……在種種政策利好和閱讀市場驅動下
  • 上海唯一的24小時無休的書店大眾書局就要關門了!
    點擊上方申江服務導報,跟著小申吃喝玩樂逛上海
  • 有可能是上海最美的26家書店 書店地圖
    或許著魔於生於此長於此的難忘情懷,或許著魔於人民廣場吃著炸雞等著人的浪漫,或許著魔於「玫瑰玫瑰我愛你」的老上海風情。而對於愛書人來說,魔都的魔力就在於那一家家美好的書店。這是一份來自愛書人魯大萍果的投稿,她整理拍攝了上海20多家書店的照片,並寫下對每家書店的評價。她說自己是一個沒什麼故事的人,只是愛看書和逛書店,但去過的一家家書店已然成為她的故事,讓愛書人從中體會不一樣的心情。
  • 在香港逛書店
    前幾天是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多年來我早就是心嚮往之,這次擇日不如撞日,夫婦二人就去看了一圈,順便逛一逛以前去過、沒去過的香港書店。在書展逛了一大圈,領了很多新書目錄和紀念品,卻下手不多,只在港中大的展臺買了幾冊小詩集,都是香港詩歌節時候的作品。書展整體而言和上海的差不大多,更精緻一些、豐富一些,主要是見個世面。
  • 上海唯一的24小時書店大眾書局年底關門
    滬上唯一一家24小時書店——福州路上的大眾書局要關門了。昨天,一封大眾書局致廣大讀者會員的公開信引起關注:「感恩六年風雨共讀,這家全年24小時無休的書店,要打個盹了。因租約到期,我們的營業時間截止為2017年12月25日24:00,隨後將與各位作別,擇機另尋新址。」
  • 書店與城市風格:在成都逛書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所以上上周四,《東京本屋》的責編藤原琉璃君自然也去了成都,並陪兩位作者逛了一下成都這幾年雨後春筍般開出來的書店。 因為《東京本屋》的緣故,不僅出了繁體版,吉井更被邀請去臺灣、新加坡等地參加了不少有關書店的活動。 今天,我們就跟隨著責編藤原琉璃君一起「逛逛書店」。
  • 深夜書店,拓展上海夜間經濟新業態
    石洪穎觀察到,晚上逛書店的,「進來了基本上都不會空手出門」,讀者的「帶貨」能力和書店的專業定位也有一定關係,「不少專業讀者聽聞購書優惠後提前鎖定寶貝,預約購買。」晚上顧客群體中很大比例是年輕人,「有讀者告訴我,平時白天上班忙沒時間,趁著夜間營業時間延長,趕緊過來掃貨。」這也給她帶來啟發,以往上海古籍書店和藝術書坊是傍晚6點關門,「這會不會有點早?
  • 我在臺灣逛的兩家女性書店
    而且我和蔚蔚都有一個遺憾,就是在臺北的時候沒能抽出時間去女書店,既然臺中也有一家性別主題書店,那無論如何也要逛一逛。 脫了鞋,輕輕推門而入,是個非常窄小的空間,不超過十平米的樣子。左手邊一個吧檯,右邊靠牆兩三個書架,最裡面的角落,有一個螺旋形的扶梯,可以通到樓上。吧檯前面有兩三個人在聊天,很熟絡的語氣,應該是店員和常客吧。
  • 在臺灣逛書店
    二月底到臺灣,主要就是逛書店。四年前我第一次到臺北,就在這一區流連,連續去逛好幾晚,當時還正好遇到一家倒閉清倉,撿了大漏。這次主要去另外一家,古今書廊。分成兩個門面,都是上下幾層,書多且精,價格合適,買了不少。買500臺幣就可以變身會員,直接再打85折。臺北·茉莉二手書店
  • 在香港逛二手書店(2)
    在荔枝角尋找「救世軍二手店」時就發現了「我的書房」,它是香港少有的地下(一樓)書店,並且還有三間店之多。我去過香港這麼多次,去年才聽香港的朋友介紹這一間,以前怎麼沒有查到呢?裡面擺放的書很多,過道狹窄。
  • 上海三聯書店新書在徐匯這家影院舉行首發秀
    上海三聯書店副總經理陳逸凌笑說,上海三聯書店和上影影城一直保持著聯繫,了解到影院復業初期對人流導入有需求,上海三聯書店也希望在書展活動中有一些創新形式。「我們今年書展有十幾場活動,這場尤為適合在影院舉辦。」他介紹,《海錯圖愛情筆記》是一本以《海錯圖》為線索的美食圖文書。
  • 福州路,上海最著名文化一條街,值得一逛再逛
    學生時代最愛逛的街這裡有書&文具上海書城福州路465號上海書城是上海市最大的綜合性書店被稱為「世紀之交」的禮物當年開業的時候人氣不亞於現在的網紅店上海書城,攝於1999年2020年夏天這裡依然排隊今年的上海書展市民在上海書城排隊預約書展門票古籍書店福州路401號古籍書店在1956年開業,是上海最早的經銷古籍類、古典藝術類圖書的專業書店。
  • 去過國內100多家書店後,她們私藏了41家最美親子書店清單,帶娃逛起!
    、成都方所、北京言又幾、上海蒲蒲蘭…走過國內100多家大大小小書店後,她們私藏了這41家最美親子書店清單,一定有你和孩子都喜歡的書店,直接收藏轉走! ▲ 四個辣媽帶孩子逛香港尖沙咀誠品書店書店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更是一座城市最有溫度的地標。
  • 這些年,小曹曹逛過的上海書展
    嘻嘻,我好像還是顯擺了什麼…… 好了,言歸正傳,來談談這些年,我所逛過的書展。 第一次去逛上海書展是在2004年的夏天,那年我剛剛高三畢業。對了,這一年,是上海書展的元年! 現在回過頭去看12年前,與如今相比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天壤之別。
  • 蔦屋書店上海首店12月24日開業 收好這份逛店攻略!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柏可林12月21日報導:本周四,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將正式開業。這家坐落於歷史保護建築中的書店,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賦予閱讀儀式感。此外,為了慶祝上生·新所蔦屋書店開業,書店特意打造了文創產品。首次正式進入中國的插畫家長場雄以「上海」為靈感,創作了限定託特包在店內限量銷售。
  • 臺北書遊記(上):溫羅汀書店群,臺北最重要的文化地標
    匆匆逛完這片狹長區域,跨過羅斯福路三段,去逛由羅斯福三段、新生南路三段、溫州街和辛亥路一段構成的正三角區域。這片書店群以溫州街為核心,一條溫州街走下來,兩邊的巷子裡密布著幾十家書店。從三角形南端開始,第一家為誠品書店臺大店,誠品逛過太多了,這家忽略。
  • 書店地圖:帶你逛99家特色書店!
    水牛書店的牆面上貼滿了電影海報,有經典的《霸王別姬》,也有新片《日常對話》。去的時候剛好在放的爵士樂,和從廚房飄來的香,都意味著這不僅僅是一家書店。或許書店就該這樣豪不唐突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承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讓我們的時時刻刻都能聯想到這種逛書店的心情。在這裡,你當然可以拿本書來閱讀,但如果只是來挑選農作物和吃飯,也未嘗不可。
  • 去過國內100多家書店後,她們私藏了41家最美親子書店和圖書館清單,帶娃逛起!
    >一群熱愛書店的媽媽們帶娃去過臺灣和香港誠品、成都方所、北京言又幾、上海蒲蒲蘭…走過國內100多家大大小小書店後,她們私藏了這41家最美親子書店和圖書館的清單,一定有你和孩子都喜歡的地方,直接收藏轉走!
  • 關於臺灣書店記錄-{CONTINUED}閱後思索
    前言:)今年4月我購入了重度書店患者doris的自出版物《依舊未完成》,這本自出版小zine,記錄了臺灣六家獨立書店的訪談。他們分別是小房子、左彎二手書店、三餘書店、東海書苑、唐山書店與田園城市風格書店。裡面有許多對談都是我特別喜歡,特別是{三餘書店}與{田園城市風格書店},有生之年一定要去。
  • 上海再掀實體書店開業潮,超越「顏值」傳遞「文化體驗」
    定睛細看,巷道盡頭是上海新開的一家可循環書店——「多抓魚書店」。  書店在二樓。迎面撲來的場景令人耳目一新:琳琅滿目的新書舊書,如菜場賣菜一般開架堆放在環保風格的木質籃筐裡,任人翻閱挑選。雖然也有個別讀者在一旁拍照打卡,但絕大多數人都在專注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