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歐陽李寧
小藍之後,會不會是小鳴?
11月23日晚,有小鳴單車員工在社交網絡上爆料稱,小鳴單車已裁員99%,CEO陳宇瑩已經離職,公司實際控制人鄧永豪已失聯。
當天晚間,陳宇瑩向澎湃新聞記者確認其已離職,「10月份我們分兩批進行了裁員,裁員計劃之後,我就跟員工一起離職了,幫員工辦了離職的手續。」
陳宇瑩透露,公司經歷了前期的風波,她一直希望可以通過順利裁員,縮小運營範圍,後續看是否能緩過勁兒。而近期因為資金壓力,為了縮減成本,杭州的產品技術部門也併入小鳴單車在廣州的電子圍欄公司,不願意離開杭州的她選擇辭職。
小鳴單車
「現在的糾紛其實是因為10月份的薪資,我已經離開了,他們的手續是我辦的,員工問我怎麼弄, 但財務和公章在廣州,我也沒有辦法控制,我就反覆催廣州那邊。」陳宇瑩說,但廣州那邊一直保持沉默,員工打電話也不接,微信也不回。
陳宇瑩表示,這中間完全是溝通問題,「我以為可以順利交接,過渡下去,才剛剛弄完沒多久,就出現這麼大的溝通障礙。」
陳宇瑩在2017年初,由鄧永豪引入出任小鳴單車CEO,其先後供職於阿里、騰訊,曾任騰訊電商戰略投資中心總監,還曾任途家網COO。
離職CEO:酷騎、小藍倒下造成的擠兌非常嚴重
小鳴單車員工爆料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鄧永豪已經失聯,電話不接、簡訊不回、釘釘退出、微信不理;公司目前已裁員99%,公司CEO陳宇瑩已經離職。上述員工指出,小鳴單車全體員工欠薪未付,「CEO在為大家奔走無果後黯然離場。」
陳宇瑩向澎湃新聞記者確認了員工與公司之間的糾紛。
「最近也是運氣不大好,本來還陸陸續續有小的投資進來,但是酷騎、小藍倒下, 造成的擠兌非常嚴重,也給整個資金帶來非常大的壓力。」陳宇瑩透露,因為看到進入一二線城市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所以當時就決定,把一二線城市的人員縮減,只保持有獨家合作的城市。一二線城市只放很少的人,負責日常維護。並且,將產品技術部門與電子圍欄公司合併,這樣可節約大部分成本。
據悉,當初為了爭取不願意離開杭州的陳宇瑩,鄧永豪專門在杭州也成立了一個總部,所以小鳴是雙總部管理,供應鏈和財務等部門在廣州,手機客戶端開發等部門在杭州。此外,電子圍欄技術是一個獨立的公司,由董事長鄧永豪直接控制,也在廣州。
「因為我們獨家合作的城市全在華南,產品技術部門併入廣州的電子圍欄公司後,我選擇了離職。」陳宇瑩說,「小城市都很有需求啊,我們之前真的非常好籤,都有剛需的。」
「現在的糾紛其實是因為10月份的薪資,我已經離開了,他們的手續是我辦的,員工問我怎麼弄, 但是財務不在我手裡,我也沒有辦法控制,我就反覆催廣州那邊。」陳宇瑩說,但廣州一直保持沉默,員工怎麼打電話也不接,微信也不回,員工就覺得是不是不管我們了。
董事長聲稱已退出,法定代表人已經變更
11月21日的一條消息激怒了員工。
據證券時報報導,鄧永豪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已於今年6月份退出了小鳴單車項目。鄧永豪同時也是單車品牌凱路仕董事長,其於2016年10月8日,領投了小鳴單車的1億元A輪融資。
上述爆料員工表示,鄧永豪聲稱自己退出純屬無稽之談,小鳴單車的所有單車均出自凱路仕,沒有任何招投標,供應商對比沒有驗收程序,純屬內部關聯交易。
在工商信息的股東變更中,澎湃新聞注意到,直到8月23日,小鳴單車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經理等職位,才從鄧永豪變為關斌,公司監事變更為徐蓓。
陳宇瑩透露,不知道關斌是誰,但徐蓓為鄧永豪的助理,「關於該變更,此前公司上下都知道,凱路仕是上市公司,做定增、融資等,都可能會受到與小鳴單車的關聯關係影響。」
官網資料顯示,廣州凱路仕自行車運動時尚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14年5月30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2015年2月16日股票轉讓方式變更為做市轉讓,是惟一一家已經掛牌的中國大陸運動休閒自行車企業。
陳宇瑩表示,這中間完全是溝通問題。「我以為可以順利交接,過渡下去,才剛剛弄完沒多久,就出現這麼大的溝通障礙。我找他也不理我,我也很無語,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澎湃新聞記者根據員工提供的號碼聯繫鄧永豪,但電話一直無法接通。
「10月份未退押金幾千萬」
關於備受關注的押金問題,陳宇瑩透露,財務一直由廣州總部在管,小鳴單車前期押金一直陸續在退,10月她離開時,未退的押金還剩下幾千萬。
據深圳新聞網11月7日報導,由於「小鳴單車的押金退不回來了」這個消息,在共享單車用戶群體中流傳甚廣,造成部分用戶的擔憂。對此,廣東省消委會啟動了專項調查,對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小鳴單車運營方)進行約談,了解相關情況。在廣東省消委會的介入下,截至10月下旬,小鳴單車已成功處理退押要求近九成,但仍有部分用戶的押金沒有到帳。甚至有用戶提交退還押金的申請已數月,至今還沒有取回押金。
陳宇瑩表示,鄧永豪一開始涉足共享單車領域時太樂觀,覺得這個是一個現金流項目,但傳統企業的上升下降可能都是遞進式的,而網際網路企業的下跌卻可能就是斷崖式的。缺乏足夠的認知,在預判上肯定會出錯,「雖然後來對共享單車項目已經沒有興趣,但也沒有退路了。」
曾經一個月內宣布三次融資
公開資料顯示,小鳴單車成立於2016年9月,由原宅米聯合創始人兼營運長金超慧創辦,核心團隊來自滴滴出行和Uber,智能硬體團隊由有30多年自行車研發經驗的自行車工程師組成。
小鳴單車曾在1個月內,宣布了3次融資:2016年9月27日,小鳴單車公布了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投資方包括聯創永宣馮濤和多位上市公司背景股東;2016年10月8日,小鳴單車再次公布了由單車品牌凱路仕董事長鄧永豪領投,部分上市公司背景股東跟投的1億元A輪融資;2016年10月21日,小鳴單車又宣布完成了B輪融資,不過融資額和投資方都未透露。
公開資料顯示,在A輪投資中,鄧永豪同時加入小鳴單車創始團隊,全面參與小鳴單車的經營戰略、產品研發和供應鏈整合等業務。小鳴單車最初的創始人金超慧等則逐漸退出了小鳴單車的管理。
不過,到了2017年7月底,小鳴單車開始爆發退押金難的問題。
對此,陳宇瑩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小鳴單車正在將發展區域從一二線城市轉移到三四五線城市,廣州、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的車輛正在陸續被轉移至其他城市,導致這些區域的用戶發現無車可用,出現集中退押金的情況。陳宇瑩當時承諾,「希望在一個月內清除積累的異常押金狀況。」
談及將業務轉移至三四線城市的考量,陳宇瑩介紹,這是為了避免共享單車帶來的亂停放問題,小鳴單車正在推進電子圍欄項目,「但在上海、廣州等共享單車競爭激烈的城市,我們要求用戶必須將車輛停在指定區域內,用戶會立刻選擇別的共享單車品牌。而在中小城市,政府更傾向於只跟一家共享單車企業合作,這樣更便於管理。」
但這條轉型之路,陳宇瑩未能繼續參與,她在10月離職小鳴。
本期編輯 酈曉君
推薦閱讀
MH370失聯1354天:她仍在給女兒充話費,「他們卻還在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