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大衛·科波菲爾》中最令人難忘的女性角色竟然是她?

2020-10-20 浮生如夢亦如書

英國文學巨匠查爾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大衛·科波菲爾》,描繪了一幅十九世紀中葉英國中下層社會的眾生相。

該書出場人物形形色色,數量眾多。據粗略統計,有名有姓的約有九十餘人,主要人物將近二十人。這些人物出現在小說主人公大衛·科波菲爾不同的人生階段中,不同程度地參與大衛的生活,以各自的性情品質、言談舉止影響乃至引領、塑造著大衛,也為讀者呈現出栩栩如生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社會生活圖景。

而在這些人物中,最令浮生君過目難忘的有兩位——顯然不是小說男女主人公,一個是全書最具喜劇色彩的米考伯先生,另一個則是對大衛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的姨婆貝特西·特洛伍德。

小說裡,每次只要米考伯先生出現,總會伴隨著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但是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不是這個猶如小丑般插科打諢的人物,而是。令浮生君產生更多感觸的貝特西·特洛伍德小姐。

實際上,浮生君認為,貝特西姨婆是《大衛·科波菲爾》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少數幾位人物之一;而且是書中所有女性人物中塑造得最豐滿、最真實的人物,沒有之一。

關於貝特西·特洛伍德

貝特西·特洛伍德是小說主人公大衛的姨婆。貝特西小姐性格乖僻,年輕時有過一段婚姻,卻因為丈夫揮霍無度,且有家暴傾向而選擇分手,然後搬到多佛海邊,開始過上了自食其力的單身生活。

除了大衛出生那天,貝特西小姐短暫出現過之外,在大衛人生的前十年,她並沒有參與進來。

後來,十歲的大衛成了孤兒。為了逃離繼父安排的學徒生活,大衛從倫敦秘密逃往多佛,投奔從未謀面的姨婆貝特西小姐。

貝特西小姐見到大衛雖然驚訝,卻很快就欣然接納了他,並且傾其所能給大衛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水平。

大衛成年後,由於受騙,貝特西小姐不幸破產了。但她依然堅韌樂觀的生活,與大衛和其他親友相互扶持,一直活到小說結束時的八十多歲,還身體硬朗、健步如飛……

為何說貝特西·特洛伍德是小說塑造得最成功的女性形象?

1、除了貝特西·特洛伍德以外,其餘女性形象都是漫畫式人物

英國小說家毛姆在其文學評論著作《巨匠與傑作》中,曾經專門撰文評價過狄更斯與《大衛·科波菲爾》。其中談及狄更斯塑造人物的方法時,毛姆以一貫刻薄的毒舌語氣評論道:

「狄更斯在處理女性人物上從未有過什麼上佳表現,除了張嘴就是『我絕不會拋棄米考伯先生』的那位米考伯太太,以及貝特西·特洛伍德以外,其他的都是漫畫式人物。」

何謂漫畫式人物呢?簡而言之,就是將人物身上的典型性格特徵(優點或缺點)進行無限放大,並刻意忽略人物身上的其他特性,使其言行始終如一地高度反映人物最突出的本性。這樣塑造出來的人物,優點是很容易留給讀者某一方面的深刻印象;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難免使刻畫的人物變得臉譜化、扁平化,給人感覺就像漫畫裡的人物那樣。

毛姆雖然話語刻薄,但評價卻一語中的。我們看《大衛·科波菲爾》裡面主要的女性形象,無一不像帶了一張單一面具的玩偶般,比如:

大衛的保姆佩格蒂,除了對大衛母子無限的溺愛與依戀之外,再無其他令人產生印象的舉動;

大衛的第一任妻子朵拉,雖然狄更斯極力將之描繪成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但給浮生君的印象就是一個幼稚單純的巨嬰;

大衛的靈魂伴侶艾格妮絲,狄更斯花了大量筆墨,讓大衛從口出噴湧出源源不斷的溢美之詞,但越是描繪得完美無缺,越顯得這個人物的蒼白無力與缺乏真實感;

還有大衛的童年玩伴、長大後被誘拐的艾米莉,從狄更斯的刻畫中可以看出,這個女孩就只是一個空有美貌,卻愛慕虛榮、軟弱搖擺的愛哭鬼……

2、貝特西·特洛伍德具備最健全的人性

人類是世上最複雜的生物,其複雜性更多體現在人性上。因此現實生活中的人,幾乎不可能只呈現出單一的人性特徵。事實上,真實的人,都是由很多張不同的人性面具拼湊而成的,人性的複雜與變化無常才是一個人應有的常態。一個體現出人性多面化的人,才可能是一個具備健全人性的人。

因此,從小說對各個人物形象的刻畫來看,貝特西·特洛伍德是書中難得的具備最健全人性的形象了。

小說一開始,她的形象是性情乖僻、頤指氣使、氣場強大、不好相處的老太太形象;

後來大衛投奔她時,她又表現出了面冷心熱、雷厲風行還不乏慈愛的一面;

再後來不幸破產、被迫投奔大衛時,她性格當中的堅忍和樂觀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日常交際時,根據對象的不同,貝特西小姐時而言語刻薄、時刻目光嚴厲,時而熱情風趣、時而睿智沉著……

總而言之,她就像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見過的獨居多年的一位老太太那樣,敢愛敢恨、善惡分明,性格當中有良善慈祥的一面,也有乖僻冷酷的一面;有自食其力、獨立自主的堅韌精神,也有脆弱不堪、需要被呵護的脆弱時刻。

因此,相比以上列舉的那些單薄扁平的女性形象,貝特西小姐的形象更立體、更豐滿,因而也更接近現實中的人。

3、通過凝練的文筆,精彩的對話,狄更斯塑造了貝特西·特洛伍德這一經典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縱觀全書,狄更斯對貝特西小姐的著墨並不多,而且絕大部分都是穿插在各篇章之中的。

但就算只是時不時帶上幾筆,卻因為角度精準、文筆凝練,反而使貝特西小姐的形象顯得躍然紙上。正如英國著名文藝評論家T.S.艾略特所評價的那樣:

「狄更斯塑造人物特別出色。他所塑造的人物比人們本身更為深刻……只要用一句話,不管是這些人物說的,還是別人對他們的議論,就能使他們完整地再現在我們眼前。」

比如小說開篇,寫大衛出生那天,其母親看到貝特西小姐走進家門時的情形。當時對貝特西小姐的刻畫,狄更斯就只用了一句話:

「她逕自朝屋門走來,這種凌厲筆挺的姿勢和從容不迫的精神,別的人是不可能有的。」

這樣簡潔的一句話,就把貝特西小姐特立獨行的姿態樹立起來了。

又比如第十四章,為了給孤兒大衛討回公道,貝特西小姐以一敵二,舌戰大衛繼父和其姐姐的過程,真的是寫得非常精彩。因為篇幅所限,以下試分享其中的幾個小段,即貝特西小姐自責大衛繼父欺騙、折磨大衛母親時那一連串的話語:

「你以為我不知道,那個可憐、不幸、一步走錯的娃娃,你給她過的是什麼日子啊?你以為我不知道,你第一次遇見她時——我敢肯定,你對她一定大送媚笑,大飛媚眼,好像你對鵝都不敢噓一聲……」

「……那個可憐、無知和天真的娃娃,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男人。他簡直是個糖人兒。他崇拜她,他疼愛她的孩子,他要當他的第二個父親。他們要一起住在玫瑰園裡,不是嗎?呸,你給我滾!你給我滾出去,滾!」

……

「再見了,先生,再見!跟你也再見了,小姐,要是再讓我看到你騎著驢子走過我的草地,我就要敲下你的帽子,用腳把它踩扁!這就像你肩膀上長有一顆腦袋一樣,毫不含糊!」

狄更斯通過這樣犀利、簡練的對話,雖沒有對貝特西消極的行為與表情作過多正面的描寫,卻惟妙惟肖地刻畫出貝特西小姐雄辯的口才與硬朗的心性。

因此,貝特西小姐這一形象相比書中其餘人物而言,尤其顯得真實生動,也是本書所有人物中個人最喜歡的。而研讀書中與貝特西小姐有關的這些段落,對浮生君而言也充滿了樂趣和啟發。樂趣指的是欣賞狄更斯精妙的文筆與生動的對話;啟發則指的是從中,可以得到一些關於寫作——特別是在刻畫人物形象方面的方式和技巧。

相關焦點

  • 簡說世界十大名著之《大衛·科波菲爾》
    世界名著《大衛科波菲爾》中文版《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查爾斯·狄更斯於1849—1850年發表的的一部長篇小說,被譽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被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稱為「所有英國小說中最好的一部」。
  • 考文特花園:《大衛·科波菲爾》
    作為一本「自傳體」小說,《大衛·科波菲爾》幾乎可以涵蓋七晷區日晷映射下的全部時區,甚至連日晷本身所在的區位都是科波菲爾或其創造者多次光顧的所在。《大衛·科波菲爾》插圖儘管如此,與《霧都孤兒》相比,《大衛·科波菲爾》還是那時更受我歡迎的一本書。
  • 術師大衛科波菲爾來自仙界?
    看到報導大衛•科波菲爾四月到中國表演魔術,讀過大衛•科波菲爾的事跡,我就有了新的發現和省悟。 大衛•科波菲爾被譽為古往今來最偉大的魔術大師毫不為過。他1956年出生今年48歲,看上去至少年輕10歲。16歲時就受聘在紐約大學教授《魔術藝術》課程。1981年,大衛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一架7噸重的噴氣式飛機消失。
  • 導演解釋「大衛科波菲爾」為啥印度人演
    導演解釋「大衛科波菲爾」為啥印度人演 時間:2020.02.1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質樸無華的價值觀——《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
    數十年間,《大衛·科波菲爾》多次被搬上大熒幕,2019年版的《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是最新一版改編作品。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預告片 小說《大衛·科波菲爾》是查爾斯·狄更斯在1849年-1850年創作的作品,將他自己少時經歷寫進書中。
  • 【魔術百科】大衛·科波菲爾
    1968年,12歲的大衛·科波菲爾在魔術界嶄露頭角,成為美國魔術師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員。
  • 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努力去做一個好人,是多麼美好的事
    有這樣一部文學作品,它被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稱為「所有英國小說中最好的一部」,被英國作家毛姆稱為「真正杰作文學書」。這部經典文學著作就是查爾斯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大衛科波菲爾》是一部具有強烈自傳色彩的著作,其間融入了作者很多親身經歷,被狄更斯稱為「最寵愛的孩子」。是狄更斯耗費最多心血,篇幅最長的一部作品。
  • 60 多歲的大衛·科波菲爾,依然是全球最有錢的魔術師
    大概 50 年前,一個名叫大衛·賽斯·柯沁的 12 歲小男孩成了美國魔術師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員,而現在他有另一個更為人所熟知的名字——大衛·科波菲爾,在《福布斯》新發布的全球收入最高的魔術師名單上,他以 6150 萬美元的收入位列榜首,這是他從去年 6 月到今年 6 月的總進帳。
  • 考文特花園:《大衛·科波菲爾》(4)
    考文特花園:《大衛·科波菲爾》(4) 2012-02-20 13:12 作者:王星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7期
  • 考文特花園:《大衛·科波菲爾》(3)
    作為一本「自傳體」小說,《大衛·科波菲爾》幾乎可以涵蓋七晷區日晷映射下的全部時區,甚至連日晷本身所在的區位都是科波菲爾或其創造者多次光顧的所在。書中以典型的21世紀財務與心理醫師手法披露了狄更斯生平中的一些隱私。在《大衛·科波菲爾》中,科波菲爾對自己職業的選擇幾乎是完全服從了姨媽的安排:「我所能看到的是我對任何事都沒有特別的愛好。如果受有關航海術的知識啟發,為了威風十足地做出新發現而率領一個快船隊週遊世界,這倒也許適合我去幹。但這種奇蹟又是不可能產生的,我還是願意從事一種不致太耗費姨媽財產的職業。」
  • 人民日報品書札記:《大衛·科波菲爾》及其插圖
    狄更斯小說是我外國文學的最愛,漢譯狄氏小說基本都讀過。董秋斯1958年的譯本《大衛·科波菲爾》,則讀過若干遍。原因是大衛·科波菲爾是作者「一個得寵的孩子」(是否自傳仁智各見)。《科波菲爾》不僅是作家自己「最愛這一部」,也是我最愛的一部。
  • 電影推薦《大衛科波菲爾》
    電影推薦                        大衛科波菲爾
  • 《大衛·科波菲爾》導學式教案設計
    今天我們一起來進入他傑出的作品《大衛·科波菲爾》。2、作者簡介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1812----1870),是十九世紀英國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同時也是一位以反映現實生活見長的作家。生於樸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區,狄更斯的父親是海軍中的小職員,嗜酒成性,揮霍無度,常常入不敷出。
  • 《大衛·科波菲爾》
    大衛·科波菲爾尚未出世時,父親就去世了,他在母親及女僕的照管下長大。母親改嫁,後父摩德斯東兇狠貪婪,婚前就把大衛送到了他乳母的兄弟闢果提先生家裡。闢果提是個正直善良的漁民,住在雅茅斯海邊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裡,與收養的一對孤兒艾米麗和漢姆相依為命,大衛和他們一起過著清苦的生活。      出於對母親的思念,大衛又回到了後父家。
  •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影評:最佳小說改編的代表作誕生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是英國作家狄更斯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這部作品也譯做《大衛·科波菲爾》(DavidCopperfield),要說這部作品在這位大文豪心中佔據多重要的分量,就必須引用他在書中寫的話:「和許多溺愛的父母一樣,我也有一個心中最喜愛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大衛·科波菲爾。」
  • 老電視劇《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老電影《霧都孤兒》
    那時,央視播放的更多是一些根據名著改編的英國電視劇,比如,根據狄更斯原作改編的《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等等,這些電視劇很沉悶,當時,大家很不愛看,不過,今天回過頭來再看看這些四十年前播放的電視劇,卻也另有一番意味。 查爾斯·狄更斯,1812到1870,活了五十八歲。
  • 《大衛科波菲爾》故事梗概
    《大衛科波菲爾》故事梗概 大衛·科波菲爾還沒有出世姨婆雖性格怪僻,外表嚴厲,但她心地善良,慷慨仁慈。姨婆毅然收留了大衛,並把他送到倫敦的斯特朗博士的學校去接受良好的教育。一開始,由於學業荒疏,大衛被排在全校學生的最末一名。他發奮用功,幾個月內,就超過了好幾名同學,最後終於名列前茅。  上學期間,大衛住在姨婆的律師威克菲爾家裡。威克菲爾的女兒艾妮斯和大衛年齡差不多,他們彼此相處得非常融洽。威克菲爾先生僱用了一名秘書,名叫希普。
  • 《大衛·科波菲爾》:走過大衛苦難的一生
    《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作者在序言裡說: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最愛的是這部。它敘述了大衛從幼年到中年的生活歷程。他經歷了雙親的失去,友情的背叛與欺詐,愛情的曲折。在第八章「我的假期」中,他寫:在吃飯的時候,總覺得有一把刀子和一把叉子是多餘的,那是我的;總覺得有一張嘴是多餘的,那是我的;總覺得有一個盤子和一張椅子是多餘的,那也是我的;總覺得有一個人是多餘的,那就是我!在默不作聲、局促不安中,我吃的是什麼樣的飯啊!後來,大衛失去了最後的親人,母親帶著剛出世的妹妹離開了人世。
  • 大衛·科波菲爾傳記片定卡司 蒂爾達·斯文頓等加盟
    大衛·科波菲爾傳記片定卡司 蒂爾達·斯文頓等加盟 時間:2018.04.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阿煩 分享到:
  • 毛姆:查爾斯·狄更斯及其《大衛·科波菲爾》
    他寫《大衛·科波菲爾》,把瑪麗亞化身為書中的朵拉。事後有位女性朋友曾問他是否曾「非常非常非常」愛這個女人,他回答說:「世上沒有女人能理解他愛得多深,能理解的男人也沒幾個。」他們很久沒再見面。多年後早已嫁人的瑪麗亞·比德內爾跟名人狄更斯夫婦同桌吃飯,此時的她又胖又蠢又平庸。後來她化身為《小杜麗》中弗洛拉·芬琴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