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在研新藥GS-9688,重新建模,突出潛在生物標誌物靶點

2020-12-28 小番健康

B肝在研新藥GS-9688(selgantolimod)的抗病毒活性,先前已在體外B肝病毒(HBV)感染的肝細胞和慢性B肝土撥鼠模型體內進行了評估。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免疫與移植研究所感染與免疫科、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研究人員共同在2020年12月25日《HEPATOLOGY》雜誌發表了:GS-9688治療慢性B肝的潛力(見下圖:來自HEPATOLOGY)。

B肝在研新藥GS-9688,重新建模,突出潛在生物標誌物靶點

這項研究主要內容是,使用TLR8激動劑GS-9688(selgantolimod)治療慢性B肝的抗病毒和調節介質的重新建模。GS-9688是一種toll樣受體8(TLR8)激動劑,用於治療慢性B肝(CHB)。本研究人員介紹,我們評估了GS-9688促進病毒控制反應和調節介質的潛力。研究方法:我們描述了GS-9688對健康對照組和慢性B肝患者PBMC體外免疫細胞亞群的影響。

GS-9688激活樹突狀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產生IL12和其他免疫調節介質,在健康對照組與慢性B肝患者中,誘導類似的細胞因子譜。GS-9688增加了活化的自然殺傷細胞(NK)、黏膜相關不變T細胞(MAITs)、CD4+濾泡輔助性T細胞(TFH)以及約50%的患者,表達幹擾素γ(IFNγ)的HBV特異性CD8+T細胞的頻率。

另外,GS-9688體外刺激,能夠誘導NK細胞表達IFNγ和TNFα,促進肝細胞溶解。研究人員還評估了GS-9688是否抑制了免疫抑制細胞亞群,這些細胞亞群可能會增強抗病毒效果。GS-9688的刺激,可降低CD4+調節性T細胞和單核細胞性髓源性抑制細胞(MDSC)的頻率。殘留的MDSC表達,更高水平的陰性免疫調節因子galectin-9和PD-L1。

相反,GS-9688誘導免疫調節性TNF相關凋亡誘導配體+(TRAIL)調節性NK細胞的擴張與精氨酸酶-I+多形核MDSC(PMN-MDSC)的脫顆粒。2020年12月25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免疫與移植研究所感染與免疫科和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這項,使用TLR8激動劑GS-9688治療慢性B肝的抗病毒與調節介質的重新建模研究,結論是:

抗HBV的多種細胞因子(TfGs和TfGs),能夠激活人的免疫介質(TfGs和Tf8)。在降低某些免疫調節亞群頻率同時,它還增強了其他免疫調節亞群的免疫抑制潛力,突出了潛在的生物標誌物和免疫治療靶點,以優化GS-9688的抗病毒效果(研究方法與結論來自:HEPATOLOGY)。接下來,小番健康帶讀者梳理一下,吉利德科學正在開發的B肝在研新藥GS-9688(上圖來自:吉利德科學HBV藥品研發管線,GS-9688與PD-L1(GS-4224)進展)。

GS-9688的II期和AASLD2020試驗結論

往期介紹,GS-9688是一種口服、強效、選擇性的小分子TL8激動劑。在慢性B肝感染的土撥鼠模型中,顯示出它能夠誘導抗病毒反應,且耐受性良好。GS-9688也是目前處於第2期臨床試驗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藥物之一。前期數據表明,GS-9688與口服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較長時間後,耐受性良好,並顯示出劑量依賴性的藥效學活性。在24周內,5%使用GS-9688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或e抗原水平,下降超1 log10 IU/mL。

當然,最近一次公布GS-9688數據是在2020年美國肝病研究年會上(AASLD2020)。口服GS-9688治療24周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數據(第2期臨床研究)。研究數據表明,連續口服3毫克劑量24周,按照每周給藥1次GS-9688,符合安全性與耐受性,只是在完成24周治療後,未出現1名受試者的表面抗原水平下降幅度達到臨床終點。

GS-9688的作用機制是,激活慢性B肝患者的先天免疫,第2期臨床數據主要是針對安全性與有效性方向。2期主要結果是:每周1次口服GS-9688符合安全性與耐受性,並能夠誘發部分慢性B肝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下降。目前,GS-9688正在進行治療48周隨訪,預計該藥將會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來完成探索性評估。

相關焦點

  • B肝在研新藥GS-9688,II期部分進展,細胞因子反應特徵
    美國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研發的B肝在研新藥Selgantolimod (GS-9688) 的第2期臨床研究,研究人員在本屆美肝會介紹了慢性B肝患者對Selgantolimod的細胞因子反應特徵。
  • B肝在研新藥Immtav和英國研究員發現新免疫治療方法
    B肝在研新藥Immtav,體外模型中,清除整合與感染細胞當前,全球正在開發一些在研B肝新藥顯示出希望,但它們也需要較長時間進行治療。英國研究人員已開發出一種有效的雙特異性分子,它可以改變多克隆T細胞的抗原特異性,以消除B肝病毒感染的肝細胞,從而實現快速的功能治療。
  • B肝在研新藥多疫苗進展和藥物化學簡介
    這是一門基於化學、生物學為基礎的應用於新藥開發領域的學科,小番健康正是從事和藥化直接相關的藥品研製工作。B肝在研新藥多疫苗進展,表面抗原下降受限,簡介藥物化學學科簡單來講,藥化需要對藥物結構以及活性深入研究,利用所學化學知識來確定所需要開發藥物,並從分子層面深入研究其在體內作用機制。
  • B肝在研新藥Lunar-HBV,臨床前單次注射,表面抗原和HBVDNA雙降
    RNA幹擾類藥物靶點,Lunar-HBV在小鼠試驗表現出單次注射給藥後,能夠減少小鼠HBV-DNA與B肝表面抗原水平。小番健康提醒,RNA幹擾藥物依然是目前B肝創新藥研發的前沿技術之一,覆蓋全部B肝病毒轉錄物序列,時間表上,全球藥品研發資料庫有一條它的信息。
  • B肝原研藥仿製藥之分,活性成分總體相當,客觀認識仿製藥
    B肝原研藥仿製藥之分,活性成分總體相當,客觀認識仿製藥從全球新藥研發速度看,一種新藥從研發到III期臨床試驗,至少是需要10年時間,實際上,多數慢性B肝新藥研發跨度會超過10年。新藥研發,將面臨許多問題,包括對受試者嚴重不良反應、耐藥等。
  • B肝在研新藥2項發現和抑制特異性HBV基因
    B肝在研新藥2項發現,鴨動物模型,降低肝腺病毒複製能力Pharmaceuticals,是一個藥物化學和相關藥物科學的開放存取期刊(見下圖)。加彭是非洲中部國家,利伯維爾(Libreville)指的是加彭首都, 加彭第二大港口,研究人員均來自於加彭。
  • B肝複製第一階段,單個rcDNA,修復成共價閉合環狀DNA
    B肝病毒複製周期開始於進入細胞,整個生命周期的每個步驟都是有可能產生在研新藥的。比如,在第一階段,單個的rcDNA修復成共價閉合環狀DNA(B肝病毒複製模板cccDNAs),然而由組蛋白與非組蛋白包裝成染色質。
  • B肝醫學博士點評下節,核苷無法消除HCC,業內寄希望在研新藥
    B肝醫學博士點評下節,核苷無法消除HCC,業內寄希望在研新藥 這是今年10月發表在《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B肝創新藥進展,2601誘導抗體產生,2218完成II期招募
    最近,騰盛博藥(Brii Biosciences)公布了旗下6種候選藥物取得重大進展,包含2種慢性B肝治療候選藥物,它們分別是B肝在研新藥BRII-179(VBI-2601)和BRII-835(VIR-2218)(下圖:來自Brii Biosciences藥品研發管線)。
  •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
    截至公告日,與該新藥同靶點的藥品已於全球上市,於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下同)尚無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與該新藥同靶點的藥物上市。且截至2020年4月,本集團現階段針對該新藥累計研發投人民幣約2,812萬元(未經審計)。
  • B肝Toll樣受體亞家族,檢測HBV顆粒,內吞後內體中核酸
    曾經介紹了全球擬應用於開發B肝治療新藥靶點之一:Toll樣受體激動劑,如TLR3、7、8和9,怎樣理解這些Toll樣受體激動劑在B肝治療方向的潛在開發價值和作用機制呢?小番健康認為,若要詳細介紹這些,必須先認識一下B肝病毒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之間的聯繫。
  • 7月這48個新藥 獲批臨床了
    藥品名稱:CG001企業名稱:康景生物CG001 是由上海康景生物自主研發生產的全新靶點補體抑制劑,用於新冠肺炎治療。本次獲批適應症為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藥品名稱:HB0017 注射液企業名稱:華奧泰生物藥業、華博生物醫藥HB0017 是一種以 IL-17 為靶點的單克隆抗體,IL-17 是一種重要的促炎症因子,在包括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和強制性脊柱炎在內的多種自身免疫疾病的病理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是此類疾病的一個重要治療靶點。
  • 晶準生物探索多次跨膜藥物靶點的納米抗體研發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27日電 (周卓傲)「納米抗體具有易生產、易改造、穩定性強、特異性好等特點,其在新藥研發領域的應用也潛力巨大
  • B肝進入機制探索,長期缺乏可靠體外模型,到原代人肝細胞應用
    B肝病毒一般特徵有哪些?B肝病毒屬於B肝病毒科,他只感染人類和一些非人靈長類動物的肝細胞。B肝病毒在血液中,有幾種不同形式。感染型的Dane粒子直徑為42nm,包含一個部分雙鏈環狀DNA基因組,基因組與一個由核衣殼和3個被稱為大(L)、中(M)、小(S)表面蛋白的多聚酶相連。
  • B肝轉染與感染HCC細胞中,HBc蛋白,可通過泛素化修飾
    雖然,目前全球有許多B肝在研新藥正處於III期臨床試驗中,但我們無法簡單去判斷哪一種研究藥物對B肝治療更好。實際上,它們多數的開發靶點,也就是開發方向、作用HBV生命周期的步驟都是不同的,因此,簡單來講,就是全球有不同方向正在開發B肝新藥中。
  • B肝全球創新藥EDP-514進度和啟動28天膠囊劑評估
    近日,美國臨床試驗資料庫關於B肝在研新藥EDP-514有新進展,安納塔製藥(ENANTA)啟動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慢性B肝患者研究,主要評估B肝在研新藥EDP-514治療28天後的安全性、抗病毒活性、藥代動力學以及耐受性。
  • B肝感染不同細胞靶點,e抗原蛋白下調,TLR天然信號通路
    最近科學研究已經證明,e抗原(HBeAg)蛋白下調TLR天然免疫信號通路,因此也有科學家指出,HBV感染的不同細胞天然免疫靶點。怎樣理解B肝e抗原、HBV核心蛋白(HBcAG)、B肝病毒剪接蛋白(HBSP)和TLR免疫系統之間的關聯性呢?
  • 新發現的癌症標誌物
    3.非小細胞肺癌標誌物:AKAP4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蛋白AKAP4可作為一種潛在的生物標記物來有效區分患有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人和未患有NSCLC的人。(Kiranmai Gumireddy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