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君的兩位好友,剛做的一個電影公眾號。藉此地推介一下
兩人的觀影量都比口袋君多,都是超級影迷。
Max之前是原創節目《北美票房報告》的初創團隊成員之一。本期關注人物這個環節就是他想出來的。
Emma之前是原創節目《內地票房報告》的初創團隊成員之一。
兩人是情侶👫 是這麼認識的
Max在豆瓣上發帖招人,Emma正好看到:應聘-入職-戀愛
今天要來說一位處女座導演,他是一個變態。
他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牛逼的導演之一:大衛·芬奇
代表作品:《七宗罪》、《搏擊俱樂部》、《社交網絡》、《龍紋身的女孩》、《消失的愛人》、《紙牌屋》
▼看完視頻只需要7分鐘喲▼
文末有福利~
關於他變態的故事「罄竹難書」,比如出於完美主義的強迫症,他對畫面裡每一個細節都錙銖必較。
又如,同一場戲他要拍N遍才安心。《社交網絡》開場那段語速如機關槍一般的對手戲,他讓男女主角演了99遍。
但是今天要說的不是他如何虐演員,而是如何虐特效部門。
油管大神kaptainkristinan來告訴你,究竟是怎樣變態的導演,會用高射炮來打蚊子,而且,這個蚊子一定要用高射炮來打。
說到特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像《變形金剛》、《阿凡達》這樣的特效大片。但是大衛·芬奇偏偏要在劇情片裡大量使用特效鏡頭。例如在關於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傳記片《社交網絡》裡,特效鏡頭居然比新版《哥斯拉》還要多40個!
那一個沒有怪獸沒有擎天柱的傳記片,特效都用在了哪裡呢?
首先是換臉。
《社交網絡》中扎克伯格的「對手」,是雙胞胎溫可沃斯兄弟,就是上面對比圖左邊的這對帥哥。
▲但是扮演他們的演員只有艾米·漢莫一人,所以芬奇找來另一位與他體型相仿的演員扮演「身體」,然後再用3D掃描建模,把臉替換為艾米漢莫。
為什麼不直接找一對雙胞胎來演呢?芬奇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找不到合適的雙胞胎。
導演的控制欲真的很可怕,但是沒有控制欲的導演絕對不是好導演。
▲你能看出哪一個的臉是特效做的嗎?
我們再來看《龍紋身的女孩》。
最後一場戲是女主角莉絲騎摩託車去追兇手,因為車速很快很危險,所以如果交給一般導演的話,可能就找個替身特技演員戴上頭盔直接拍就行。
但是芬奇拒絕,因為他說這場戲裡莉絲很匆忙,所以根本來不及戴頭盔。
那怎麼辦呢?總不能讓女演員冒著生命危險飈摩託吧?
芬奇繼續使用壓箱底的換頭大法,他寧可多花數千個man-hour來做特效,也要達到心中最初設定的效果。
一切的技術都是為了故事服務,這就是他的底線。
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大衛·芬奇作品裡飆血的畫面,都是CG做的。
正如上文所述,為了滿足自己的強迫症,他會把一場戲反覆拍N遍。
▲比如《十二宮》裡,連環殺手射殺車內一對男女。如果用特效化妝灑假血,按照芬奇一個鏡頭拍幾十遍的尿性,劇務組來回清理血跡都來不及。所以為了更高效地拍攝,索性所有的血都通過後期來加。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個身為處女座極品導演的小細節:
我們來玩一下大家來找茬:
▲上圖是片場劇照,下圖是電影截圖,有沒有發現女主角的劉海有什麼區別?
▲女主角的劉海上有一個小小的空隙,這個空隙也是CG做上去的!!!為什麼呢?為什麼不直接把頭髮撥開一點呢???
因為一場戲要拍好幾天,導演怕每次撥開的位置不一樣,於是乎就直接後期做上去……
對於這樣的強迫症導演,我只想大吼一聲……
以上只是大衛·芬奇眾多變態事跡中的滄海一粟,他不僅做事的方式變態,拍的電影也大多關於變態。針對「變態」他還有一套自己的理論:
「I think people are perverts...that's pretty much been the basis of my career anyway.」
「我認為所有人都是變態,
這是我事業的根基。」
文末福利:今日推薦大衛·芬奇融懸疑、驚悚、罪案、SM於一身的《龍紋身的女孩》,關注微信公眾號「油管影評」,回復「紋身」可獲取資源~
我們也非常期待聽到您的聲音,說說您喜歡的電影,我們會根據大家的選擇帶來更多精彩的專業影評。
敬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亦可新浪微博關注「油管影評」。
Max & Emma將不斷為您帶來更多油管精彩影評。
如果覺得忍不住想要打賞^-^,請選擇您最喜歡的那根手指長按下方二維碼,阿里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