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教父羅大佑的情感史

2021-01-08 阿爽娛樂說

今天,小編準時來給你分享音樂教父羅大佑。書接上回,這鼓手就推薦說我哥們羅大佑,我們樂隊裡頭他就是主創,他有才華,你讓他試試。導演就把他叫來,那麼給這兩個角色寫,其實真的不好寫。羅大佑呢就根據這電影名創作了三首歌,一首叫閃亮的日子,一首叫神話,但不是後來的神話,還有一首名字就叫歌。結果這閃亮的日子被劉文正唱,一下子來唱火了。

劉文正原來已經有些名氣,藉助這歌等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當然這歌你聽起來就是迴環往復的很纏綿。就是這個歌跟前面那些老大夫風格又都不一樣。他把握這種風格是多變的,哥就說根據你電影的情景,他來度身定做,這個下手下得非常準,非常到位。所以當時劉文正藉助這歌又火了一把。但是後來劉文正在這個創作理念上和羅大佑不一樣,他倆合作了一段時間,弄得挺不愉快,就散了,為什麼呢?

羅大佑認為劉文正太商業化,劉文正說,我是個歌星,我當然要追求大眾,尋找他們喜歡什麼。那時候羅大佑創作歌就不是給大眾創作的。他好多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帶有那種黑色幽默,帶有那種對社會嚴峻的批判,當時他就已經寫了之乎者也現象,72變這些非常優秀歌曲。所以那個時候他的創作理念已經跟劉文正不一樣了。兩人就分。分是分開,其實他們兩個那個時候算互相成全。就劉文正用羅大佑寫的歌,又再度火一把。

而羅大佑藉助劉文正這個明星,讓整個臺灣都知道有這麼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叫羅大佑,他寫的歌非常好聽。那麼與此同時羅大佑在這個過程當中成全了張艾嘉,她怎麼成全張艾佳,就跟張艾嘉合作的時候,其實他心裡喜歡上張艾佳,兩個人擦出點愛情的火花了。雖然後來兩人在一起時間很短暫,你就發現張艾嘉這個女人了不起,是什麼地方了不起呢?不光是羅大佑喜歡過的,李宗盛也喜歡過的。

後來張艾佳在自己演唱會上請嘉賓請李宗盛來,突然間當著大庭廣眾,小李,當初你有沒有喜歡過我?李宗盛當時結巴你說為什麼他心裡有鬼,他真喜歡我人家。那個時候羅大佑跟這個張艾嘉合作了很多非常優秀的歌曲,就是羅大佑也因為對張艾嘉有感情,把他所有的這種創作力量都使出來,你像他給張艾嘉創作的專輯裡頭,包括童年、光陰的故事,一系列的好歌,你看童年裡頭,他用了典型的歌曲創作裡的那種意象創作法。異常操作法就是說我把諸多的事實或者諸多的物品羅列到一塊,給你共同形成了一個記憶。

就像童年裡邊,池塘榕樹知了夏天操場鞦韆。所有這些東西組合到一塊,我們每個人都會想起童年時候在大自然當中玩耍時什麼樣子的。所以羅大佑是非常善於把這些具象的東西上升成一種抽象的情感或者一種思維,包括他後來創作的光陰的故事。那個第二段,每個人都會有這體會,就像你的初戀是什麼樣?未完待續,喜歡的給小編順手點個讚。

相關焦點

  • 回顧:音樂才子羅大佑與李烈的漫漫情感路
    兩人第一次見面,完全沒來電,因為羅大佑身邊有張艾嘉,李烈也有心上人。8年後,羅大佑從香港回臺灣,約了「老友」李烈吃飯,兩人才迸出了火花。  交往多年,羅大佑說,他和李烈的關係早已密不可分,如果結婚是個承諾,他也願意用籤字的行動,證明他的心意。問他最欣賞李烈什麼,他道出:「她心地好,不會佔人家便宜,也很照顧我。在一起這麼多年,她永遠會在我床頭擺一杯水,十幾年如一日。」
  • 黃克武||情感史研究的一些想法
    一般人多將此一領域的發展追溯至年鑑學派的呂西安·費夫爾的情感史作品與美國耶魯大學歐洲史教授彼得·蓋伊(Peter Gay)有關「心理史學」的著作。至今西方史學界情感史(history ofemotions)的研究範疇已經有比較充分的討論,也累積了相當的研究成果。例如彼得·司登與簡·路易士(PeterN.Sterns and Jan Lewis)曾討論美國情感史。
  • 「音樂教父」羅大佑龍城全新演繹「戀曲2100」
    羅大佑「中國之戀--戀曲2100中國巡迴演唱會常州站將於6月2日晚7點30在常州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屆時,羅大佑將帶著他的「戀曲2100」,與歌迷一道,穿越到2012的常州奧體中心體育館,用「光陰的進行時」 為我們獻上一場視聽的盛宴,暢想一種走向未來的情感。
  • 羅大佑《鹿港小鎮》:唱出年輕人背井離鄉尋夢的故事
    記者:上世紀80年代以來,《鹿港小鎮》作為羅大佑首張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描述了一個來自鹿港小鎮的洗車的小夥子,從貧窮的小地方到繁華城市中「尋夢和夢碎」的心境,也批判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內心之痛。《鹿港小鎮》表達了臺灣社會怎樣的矛盾心境?楊渡: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 羅大佑的十大經典歌曲
    整理出的羅大佑十大經典歌曲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喜好,僅代表個人觀點。1、《光陰的故事》1981年,作曲:羅大佑,作詞:羅大佑《光陰的故事》是一首經典老歌,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最早收錄在專輯《童年》中。
  • 羅大佑:《之乎者也》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1982年4月21日羅大佑發行的專輯《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羅大佑於1982年4月21日發行的個人第一張音樂專輯。由坂部一夫、羅大佑共同製作。也是羅大佑把從事歌曲創作六、七年以來累積的一切反覆咀嚼之後,貫注全力提煉出來的嘔心瀝血之作,雖然僅僅是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但是專輯《之乎者也》已經有著極高的完成度和收放自如的成熟火候。
  • 滾石人物誌:溫情脈脈與極致憤怒,哪個才是羅大佑的真面目?
    因為它,當然也只有因為他,才讓我們在某種情感迸發後,發出過這樣的感嘆: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事實上,在能夠打動你的所有音樂作品中,滾石唱片可能是貢獻量最大的,甚至在你人生的每一個時刻,它都能提供一首歌,與你當下的心境相匹配。
  • 羅大佑這三十年
    當時,羅大佑全國巡演,贊助方為郎酒集團旗下之新郎酒。受贊助方之約,與李兄春林一起,策劃、編輯、出版了一本《羅大佑完全手冊》。此文即該書內容之一,原題為《代表歷史,不如創造歷史:羅大佑這三十年》。  我是用音符來表達我對生命的觀點的,我所有的情感和觀點都在音符裡。
  • 告別的年代,重溫羅大佑
    羅大佑、陳淑樺 - 滾滾紅塵 他便是我們熟悉的羅大佑,曾用音樂深深打動過一代人的歌者,一個告別了的年代特有的音樂符號。如今,他已不再年輕,甚至逐漸被這個充斥了HIPHOP的快餐年代淡忘。但念舊的我始終認為,近30年來,在中國很少有音樂人能夠超越得了他。
  • 羅大佑 : 遊走半生的詩人終將歸來
    羅大佑,這個出生於醫藥世家,從小喜愛彈鋼琴,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的高材生,在他41歲的時候才有足夠的勇氣在自己的個人檔案欄中把職業由「醫生」改寫成「作曲」。在父親是醫生,母親是護士,姐姐是藥劑師,哥哥是牛津大學的心臟醫學博士這樣的家庭背景影響下,41歲的羅大佑終於擺脫了世代為醫的家族寄託,真正活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理直氣壯」的人。
  • 羅大佑的歌 知識分子的樣子
    從東方到西方,我們能從那時候的羅大佑身上看到與他的共性。正在演出的羅大佑。圖/視覺中國三毛無論是「音樂教父」或是「中國的鮑勃·迪倫」這樣的稱謂,始終都只是一個管中窺豹的側影。畢竟羅大佑還是中國第一個搖滾明星、一個電影配樂大師以及一個能和劉文正比肩的青少年偶像……但若真要對羅大佑一言以蔽之,那個詞恐怕應該是「知識分子」。
  • 所謂羅大佑,是否如此也?
    這幾年網絡上有個視頻曾風行一時:一對臺灣情侶到南非旅行,在計程車上用手機播放羅大佑的《戀曲1990》,沒想到黑人司機大感興趣,連連追問,原來這是他母親最喜愛的歌,他小時耳熟而不能詳,突然聽到,親切不已。臺灣小情侶估計也和華語世界的聽眾一般大吃一驚:在遙遠的南非,竟也有羅大佑的陳年歌迷!以這樣的段子來描述羅大佑在華語世界的地位和影響當然絕不貼切,略見一斑而已。
  • 聊 ° 師從羅大佑
    」2000年8月沉冰《寫歌需要孤獨的環境》  世人欣賞羅大佑,多數欣賞羅大佑的詞。詞曲作為整體,單一而論是為偏頗。十三年沒有出專輯的羅大佑,搬回臺北之後,發布了他的第八張個人專輯《家III》。2009年3月南方人物周刊《所有情感觀點都在音符裡》 羅大佑的改變,是環境的改變。在島內唱歌,島內的政治評論是特色。飛身去紐約,去香港,去北京。他運氣好,碰上了時代褃節兒,留下了作品。這裡那裡都有很多的朋友。
  • 電瓶哥周立齊自曝情感史,全網尋「第二任女友」:阿珍,我想你了
    這個社會就是一張立體的網,我們每個人都不過是這個龐大的線路上一個微不足道的支點,如果能有足夠的緣分讓我們不遠千裡在同一個世界上相見,如果那是愛情,那就是最美好,最讓人心動的事物。
  • 羅大佑音樂作品中的精神內核
    不僅如此,羅大佑的作品甚至被選入教材,臺灣國中一年級選入了他的《童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收錄了他的《現象七十二變》。這充分說明,羅大佑的作品已經有了超越通俗流行音樂的意義與價值。教材中是這樣介紹羅大佑的:臺灣音樂教父,是歌手、是詩人也是思想家。
  • 2019羅大佑演唱會-臺北搖滾場
    ~羅 大 佑~集結37年的音樂靈魂,一個晚上的傾力爆發,不是好聽而已,是現場Live的搖滾震撼,華語歌壇無人可及 羅大佑「當年離家的年輕人」演唱會 2017 2017-2019年,羅大佑唱進亞洲各大城市,也唱進每月一場的臺北Legacy。不滅的搖滾魂,演繹一個活著的傳奇。 2019年6月15日,羅大佑將回到臺北小巨蛋,當年離家的年輕人,青春無悔追夢版。上次錯過的,還有最後的一次機會。
  • 羅大佑與杜琪峯:雲宮音,龍頭棍
    這是羅大佑歌聲中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臺灣。僅在1990年的第九屆香港金像獎提名「最佳電影歌曲」的五部作品中,就有三部出自羅大佑之手,「最佳電影配樂」的獎盃則被羅大佑和董世傑憑藉電影《八兩金》(又名《衣錦還鄉》)收入囊中。另一方面,羅大佑於1990年在香港註冊成立了廠牌「音樂工廠」,由此正式開始了與林夕的長期合作。
  • 《假如我是羅大佑》全國巡迴演唱會
    "假如我是羅大佑"北京演唱會,一場動聽的老友會,一次接近靈魂的洗禮,讓我們走進光陰的故事,置身其中,聆聽自己。"情歌紳士"--張宇 張宇與羅大佑有著深深的淵源,張宇說過我是羅大佑的忠實歌迷與妻子十一郎也是因羅大佑的《小妹》結緣
  • 羅大佑顏色72變(五)
    從臺灣白色恐怖的專制統治,走到香港這個自由開放的民主氛圍下,羅大佑終於可以放心呼吸,全心全力打造自己的音樂天堂。  羅大佑懷著深厚的人文主義精神和沉重的音樂使命感,試圖構建一部音樂史詩式巨篇,探求著用音樂統一華人流行文化的最大可能性,「做著一宗歷史與未來之間的最大買賣」(羅大佑語)。
  • 羅大佑歌詞創作初探
    羅大佑在這用一種直接坦白的口吻來敘述一對即將分離的戀人對曾經感情的追顧與祈望。在這裡,因為愛即將分離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雙方都無怨無悔地坦然接受,在情感傾訴上,沒有套辭,也沒有虛偽,而是真誠地「揭去了一切虛與委蛇及其背後的假相」。可以說,這首歌「不僅表達出一代人的愛情,也描出了一代人的精神圖景,道出發生於當代的人生觀念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