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準時來給你分享音樂教父羅大佑。書接上回,這鼓手就推薦說我哥們羅大佑,我們樂隊裡頭他就是主創,他有才華,你讓他試試。導演就把他叫來,那麼給這兩個角色寫,其實真的不好寫。羅大佑呢就根據這電影名創作了三首歌,一首叫閃亮的日子,一首叫神話,但不是後來的神話,還有一首名字就叫歌。結果這閃亮的日子被劉文正唱,一下子來唱火了。
劉文正原來已經有些名氣,藉助這歌等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當然這歌你聽起來就是迴環往復的很纏綿。就是這個歌跟前面那些老大夫風格又都不一樣。他把握這種風格是多變的,哥就說根據你電影的情景,他來度身定做,這個下手下得非常準,非常到位。所以當時劉文正藉助這歌又火了一把。但是後來劉文正在這個創作理念上和羅大佑不一樣,他倆合作了一段時間,弄得挺不愉快,就散了,為什麼呢?
羅大佑認為劉文正太商業化,劉文正說,我是個歌星,我當然要追求大眾,尋找他們喜歡什麼。那時候羅大佑創作歌就不是給大眾創作的。他好多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帶有那種黑色幽默,帶有那種對社會嚴峻的批判,當時他就已經寫了之乎者也現象,72變這些非常優秀歌曲。所以那個時候他的創作理念已經跟劉文正不一樣了。兩人就分。分是分開,其實他們兩個那個時候算互相成全。就劉文正用羅大佑寫的歌,又再度火一把。
而羅大佑藉助劉文正這個明星,讓整個臺灣都知道有這麼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叫羅大佑,他寫的歌非常好聽。那麼與此同時羅大佑在這個過程當中成全了張艾嘉,她怎麼成全張艾佳,就跟張艾嘉合作的時候,其實他心裡喜歡上張艾佳,兩個人擦出點愛情的火花了。雖然後來兩人在一起時間很短暫,你就發現張艾嘉這個女人了不起,是什麼地方了不起呢?不光是羅大佑喜歡過的,李宗盛也喜歡過的。
後來張艾佳在自己演唱會上請嘉賓請李宗盛來,突然間當著大庭廣眾,小李,當初你有沒有喜歡過我?李宗盛當時結巴你說為什麼他心裡有鬼,他真喜歡我人家。那個時候羅大佑跟這個張艾嘉合作了很多非常優秀的歌曲,就是羅大佑也因為對張艾嘉有感情,把他所有的這種創作力量都使出來,你像他給張艾嘉創作的專輯裡頭,包括童年、光陰的故事,一系列的好歌,你看童年裡頭,他用了典型的歌曲創作裡的那種意象創作法。異常操作法就是說我把諸多的事實或者諸多的物品羅列到一塊,給你共同形成了一個記憶。
就像童年裡邊,池塘榕樹知了夏天操場鞦韆。所有這些東西組合到一塊,我們每個人都會想起童年時候在大自然當中玩耍時什麼樣子的。所以羅大佑是非常善於把這些具象的東西上升成一種抽象的情感或者一種思維,包括他後來創作的光陰的故事。那個第二段,每個人都會有這體會,就像你的初戀是什麼樣?未完待續,喜歡的給小編順手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