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思念妻子的千古情詩,開篇就是驚豔佳句,感動無數世間兒女

2020-12-22 鈺姐的書屋
元稹與妻子韋叢

《何以笙簫默》何以琛說過"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

原來愛一個人,守候一份情,可以如此的濃烈與深情。任流年如水而逝,任相思靜水流深,唯一不變還是那份至深的愛戀。

人間自是有情痴,此恨無關風與月。這一生,曲水流觴,便再也無法沉醉,入不了心;這一世,繁花似錦,便再也入不得眼,進不得心。

這既是對愛情的堅貞守候,也是對往事的深深懷念,如元稹對妻子韋叢的愛。

元稹,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政治上不得意,雖一度官至宰相,卻仍被覬覦相位之人陷害而被貶謫。

他留給世人最深刻的、最有爭議的是他的情愛,他與初戀崔鶯鶯的愛戀,與妻子韋叢的半緣情深,與才女薛濤的愛情故事等。

元稹

這些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他成了民國時期風流才子徐志摩式的人物,很多人說元稹是「渣男」、「鳳凰男」等,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在每個階段對女子都是痴情而真實的,如他對妻子韋叢的半緣情深。

《離思.其四》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是元稹為悼念亡妻韋叢所作的一首詩。

曾經去過滄海,體驗過滄海的波瀾壯闊,別處的水便無法再吸引到"我",曾經看過巫山,體會過巫山的雲蒸霞蔚,別處的雲都黯然失色,無法令"我"陶醉了。

即使"我"從百花叢中穿行而過,也不會留戀任何一朵花,更別說回頭張望了。這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你"。

詩的開篇兩句就是千古傳誦、耳熟能詳的佳句,可謂破空而出,神來之筆,讓人稱讚。

這兩句表面是寫水和雲的自然之景致,實際卻是以"水"和"雲"比喻"亡妻韋叢",暗喻手法絕高,讓人一時難以捉摸詩人的用意,這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元稹與妻子韋叢

再怎麼波瀾壯闊的"水"也無法吸引到我,再怎麼雲蒸霞蔚的"雲"也打動不了我。這是多麼堅貞的情感,如此淋漓盡致的表達,也是無比痴情了。

這兩句寫景寓情,只寫"景"而隻字未寫"情",曲折委婉,含而不露,卻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元稹借景抒情,他書寫的「山」和「水」皆表達了他對妻子的情感,「水」和「雲」乃是世間不變之自然景觀,那麼他和妻五的情感也如同「水」和「雲」一樣,終年如一,始終不變。

古人說,"觀山則情滿於山,看海則意溢於海"山山水水的幽美壯闊之景總能讓人抒懷解憂吧但是在元稹看來,這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

他看過最美的巫山雲雨,體味過動人心魄的滄海波瀾,世間如此的美景都不能打動他了。

因為,大千世界裡沒有了妻子韋叢,就再也沒有愛情可言了。

元稹與妻子韋叢

取次花叢懶回顧,詩人的情感再次遞進。再次使用比喻手法,以"花"喻人。如果說「水」和「雲」還不能表達「我」對妻子韋叢感情的堅貞,那麼用"花"也能代表我的執著吧

女子本都愛以花自喻,張愛玲還被胡蘭成稱為「臨水照花人」。

即使「我」走到怒放盛開的萬花叢,"我"也會毫不留心、心無旁騖的走過她位,且懶得回頭觀看。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大抵說的就是元稹這樣的吧,大有「瓜田李下、白璧無瑕」之志。

畢竟,"各花入各眼",元稹的心裡估計早已有了心儀的那朵「花」吧,而那朵「花」也只能是妻子韋叢了。

相信韋叢的在天之靈讀到此詩也會頗感欣慰的。人的一生也許會很多次愛戀,但總有一次是刻骨銘心的,正如元稹與韋從至純至情的愛情。

元稹與妻子韋叢

半緣修道半緣君,詩的第四句畫龍點睛、直奔主題。詩人以水、雲、花暗喻並表明心志後筆鋒一收,點出詩的主題。

"我"之所有這樣的感受,皆因修道和亡妻的原因,而更因妻子的離世,讓"我"看破世事、消極遁,難以再發現世間美的美好

其實凡此種種結果生發,究其根源主要還是思念或悼追念他的亡妻韋叢。我們不禁感嘆:諾大世界裡,億萬兒女中,如此痴情的還有多少人?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也難怪,千百年來這樣的詩句,成了無數青年男女向對方表明心志和深情的最美詩句,也才能如此千古流傳。

元稹妻子韋叢

也許在他人眼裡,韋叢算不上是最完美的女人,然而,情人眼裡出西施,在元稹的眼裡,韋叢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美得無可挑剔,更何況,韋叢又是那麼一個溫柔賢淑、才貌兼具的女子。

世界那麼大,與那麼一個合適的人在對的時間裡相相知相戀,其他的便再也難以入眼了,即便有也是將就。

任經年累月時光匆匆,也帶不走心底的那份執著與眷戀

即便無法擁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天長地久;即便無法擁有淡看庭前花落花開的閒情逸緻,能有如此真摯的感情,也算不枉過此生。

世上痴男怨女的愛情,也正因有了這份不舍不忍和不放下,才顯得彌足珍貴。

而如今人生際遇百轉千回,我們要且行且珍惜,珍惜生命裡的每次遇見,珍惜生命裡的回眸。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緣來時,我們珍惜;緣走時,我們釋然。於流年的光影裡,盛世浮光,一場夢來一場醉。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刪)

(END)

相關焦點

  • 元稹寫下一首情詩,句句肉麻,卻成為流傳千年的情詩經典!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流傳千年的情詩經典《離思》,來一起去感受一下它的動人心魄的藝術力量。《離思》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也是詩人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的一首悼亡詩。對於元稹的這首詩,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畢竟它的開篇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歌頌愛情的千古名句。
  • 詩人元稹之愛情,不只成就了西廂記
    此千古佳句系唐朝詩人元稹所作。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生於唐大曆十四年,八歲喪父,十五歲以明兩經擢第。二十一歲初仕河中府,二十五歲登書判出類拔萃,授秘書省校書郎。二十八歲授左拾遺。後遷監察御史。後出任同州刺史,入為尚書右丞。太和四年,出任武昌軍節度使。太和五年去世,追贈尚書右僕射。
  •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情詩,短短4句,便驚豔了千年,人人會背
    在今天這個充滿愛意的日子裡,就讓我們通過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情詩《離思》,來看看古代詩人是如何表達我愛你的。《離思》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旨在抒寫元稹對妻子忠貞不渝的愛情。因為《離思》寫於元稹妻子亡故後,所以它本質上還是一首悼亡詩,即也著意表達了元稹對妻子刻骨的思念之情。對於元稹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甚至人人會背。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這位多情的才子就是元稹。元稹似乎除了在友誼方面與白居易交好之外,剩下的感情生活、交際基本上是與不同的女性打交道了。他與薛濤的斷舍離,使他成為《西廂記》張生的原型人物,但是元稹卻不是一位薄倖的人,當他後來遇到了韋叢,倆人的愛情中成為唐朝的一段佳話。
  • 元稹思念亡妻,寫下一詩,成千古絕唱,最後一句很多人都會背
    802年(一說803年),韋叢嫁給唐朝著名詩人元稹,809年,韋叢去世。元稹沒有因為妻子的離世就逐漸淡忘她,而是對她的思念越來越深。某一天,思念難耐,元稹提筆寫下《遣悲懷三首》悼念亡妻,就此成為千古名作,影響了無數人。
  • 元稹給白居易的一首答詩,翻譯過來就是:我真的一點都不想你
    簡單的來說就是夜裡喝醉了酒躺在一個被窩睡覺,白天手拉手一起遊玩。這畫面不要太美。 你以為這就夠了,這些在白居易和元稹面前,簡直不值一提,據後人統計,兩人來往通信1800多封,互贈詩篇接近1000篇。不信你看隨便拎一首白居易的詩出來,標題多有微之,如《除夜寄微之》、《夢微之》,再看白居易給元稹的信,開篇就是:微之微之!
  • 杜甫給妻子寫首肉麻情詩,被文豪曲解,清代才子:你自己心術不正
    不過,作為一個性子內斂的文人,杜甫幾乎很少給糟糠妻寫情詩,直到公元756年,他被安史叛軍所俘,落魄於長安,他便想起給遠在他鄉的妻子寫了首情詩,詩名《月夜》,我們來讀一讀:《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杜甫寫律詩有多強,大家應該都是見識過的,這首詩是唐代律詩中的經典名篇之一。
  • 元代的一首小令,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把相思寫得入木三分
    道不完的愁緒,寫不盡的相思,無論是樂觀豪放的李白、蘇軾,還是多愁善感的李商隱、李清照,都曾被愛情所困,在無數個黑夜,對天追問愛情的真諦。元稹發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之感嘆,元好問揮灑「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之篇章。未經他人之苦,莫勸他人看淡愛情,受傷也是一種人生體驗。
  • 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就是一個大騙子
    這首詩用現在通俗一點的語言表達,就是一句話:這輩子除了你,我不會再愛上別人了。是不是很感動?是不是覺得元稹是個好男人?呵呵,「男人靠得住,母豬會上樹」。薛濤雖然見慣了達官貴人、文人騷客,但是,還是逃不過元稹這種「渣男」的好手段。在元稹離開蜀地之後,還是對其念念不忘。元稹雖然不可能娶薛濤這樣地位低下的女子為妻,但是也一直沒有和薛濤斷了書信往來。之後,他還給薛濤寄過去一首情詩《寄贈薛濤》。
  • 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人,竟是個千古渣男?
    作者|王大可那年,他失去了摯愛的妻子,傷心欲絕之際,含淚寫下了這句著名的悼亡詩「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首著名的詩句,被人封為「千古第一情詩」。本以為是一個重情重義的痴心人,只可惜不久之後,這位曾經發誓不再續弦的男人便愛上了一位名妓,然後繼續娶妻納妾,一生惹了無數的風流桃花債。這個人,就是「千古渣男」元稹。
  • 馮延巳的一首經典之作,開篇就驚豔了千古,值得一讀再讀
    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伊人在夢裡思緒飛揚,靈魂在廣漠的宇空中盡情馳騁,而醒來卻「楊花滿繡床」,虛實對照、又互文見義,凸顯了她對情郎的極度思念。作者筆下的這位閨婦就是如此,嘴裡罵他薄情,心裡依然愛之深切,直讓人驚呼,這世間情為何物?
  • 上最經典的一首悼亡唐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感動
    唐宣宗大中五年,李商隱妻子王氏在春夏間病逝,令心力交瘁的李商隱備受打擊。唐宣宗大中九年,奔走半生的李商隱安得到了一個鹽鐵推官的職位,待遇豐厚。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四十五歲的李商隱鬱鬱而終,一生夾在牛李黨爭之間的他,終於不用為了生計奔波了。而留給後人的,卻是無盡的嘆息。
  • 《中國詩詞大會》酈波老師,和你一起品讀千古最美情詩!
    開啟「千古最美情詩」之旅,領略情詩背後的絕美情感點下方綠標即可試聽酈波老師課程音頻
  • 元稹寫了一首詩,談戀愛的理解不了,結婚後才覺得字字感同身受
    詩詞背後/文上回書說到情詩高手納蘭容若才子的詩詞這回說說唐朝情詩高手元稹那點事兒。談戀愛之前是這個樣子的元稹談過「兄妹戀」、「姐弟戀」,拿出一個典型的「姐弟戀」聊聊。分別後遠隔煙水無限思念,這思念就像庭院裡葛蒲花開那樣盛,像天上祥雲那樣高。賞析一下全詩,首聯開始誇薛濤你有才跟唐朝的卓文君一樣並且相貌秀麗,頷聯開始說你的才氣令王侯都自嘆不如。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解析深入靈魂的情詩名句
    下面為大家總結幾句作者認為較好的詩句,多才多藝的朋友們,歡迎評論總結你認為最好的情詩。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詩是由著名的文學家元稹創作的,表達了戀人之間無盡的思念與愛戀之情。意思是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了。陶醉過巫山的雲雨的夢幻,別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為雲雨。簡單的來說,就是你是我的唯一,無可替代的意思。
  • 悽涼的夜,孤獨的心,五首悽美的詩詞告訴你寂寞的時候最該思念誰
    納蘭是才子,妻子盧氏也多才多藝,夫妻二人琴瑟和鳴,恩愛有加,可能上天總是妒忌人間的美好,「成婚三年後妻子亡故」。這首詞就是納蘭為思念亡妻盧氏所作。在一個秋風蕭瑟、黃葉飄落的孤獨日子裡,自然想起了曾經的親密愛人。當日的歡快,烘託了今日的悲涼。然而物是人非,當時認為最尋常的事也不能再現,亡妻不可復生,心靈之創痛也永無平復之日。悲苦之情躍然紙上。
  • 浪漫「520」,最美的8首情詩,送給她(他),幸福一輩子!
    痴情之人,自古有之;也正是基於此,流傳千古的「情詩」,即使穿越時光千年,但其間愛之深沉、之濃烈、之刻骨,讓我們如今讀來,亦是感慨頗多。於此作者整理點評8首最佳者,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歡。在5.20都能收穫自己的幸福。1、漢·佚名·《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元稹其人,到底是濫情渣男,還是多情種
    元稹的初戀,就是後來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崔鶯鶯。據史料記載,當年元稹到蒲州任小官,在那裡遇到了母親的遠親家之女,鶯鶯可謂稱得上是才貌雙全,元稹對其一見鍾情,一對小男女也慢慢墜入愛河。但最終元稹並沒有求娶崔鶯鶯,而是赴京應試,並娶了京兆尹韋夏卿的小女韋叢。
  • 情詩排行榜
    表面上,描寫了一位忠於丈夫的妻子,經過思想鬥爭後,終於拒絕了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婦道;底子裡,則表達了詩人拒絕藩鎮高官李師道的拉攏,以及忠於朝廷的決心。胡適在《白話文學史》中說,「這種詩有一底一面:底是卻聘,面是一首哀情詩,丟開了謎底,仍不失為一首好的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