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巖的亞歷克斯,爬上「攀巖宇宙中心」後,是一種什麼體驗

2021-01-16 楠小姐聊文化

向來不理解極限運動的我,今天才看了去年的高評分紀錄片《徒手攀巖》,這部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長紀錄片獎。看完之後,由衷的敬佩,亞歷克斯身上那種專注一件事並做到極致的精神,讓我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善泳者溺於水,每個徒手攀巖的人都死於攀巖,卻沒能阻止一個又一個後來者:這就是極限運動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亞歷克斯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所謂徒手攀巖就是指不藉助任何保護工具進行攀登,這是一項不能容忍任何瑕疵的極限運動,每個小錯誤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可以說,對徒手攀巖者來說,只有完美登頂和死亡兩種結局。

紀錄片中講述了無保護攀登者亞歷克斯·霍諾德,攀登全球最大的花崗巖巨型巖石酋長巖的前期準備過程,以及成功攀登的整個過程。位於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酋長巖被稱為「宇宙的中心」,對於攀巖愛好者來說,酋長巖是一生追求的目標。在亞歷克斯之前,沒有人能在無保護的情況下完成攀巖,亞歷克斯是第一人。

透過鏡頭,我們也可以看到,像鏡面一樣直立,可以攀住的地方小之又小。世界上最難完成的攀巖果然名不虛傳,而Alex的這一壯舉可以堪稱是「攀巖界的登月之舉」。

亞歷克斯出生在一個凡事要求完美的家庭,從小很少、甚至幾乎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過肯定的愛。所以,這也造就了亞歷克斯凡事追求完美又理智的有些冷漠的性格,可以說,他在性格上是有很大的缺陷的。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特徵,他才可以孑然一身,擁有終日與孤獨和恐懼攜手前行的勇氣。

在生活中,他說他自己是個無趣的人,不參加party,不泡吧,要麼在攀巖,要麼就在去攀巖的路上。整日住在二手房車中,吃著簡單的一日三餐,看書、鍛鍊、做攀巖筆記,尋找合適的攀登地點。這樣的生活確實無趣,甚至是枯燥的。他的幾任女朋友都不能理解他的生活,他也從沒有因為女友而改變過自己的生活方式。

亞歷克斯的母親經常為兒子提心弔膽,但她選擇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她看著兒子從小長大,知道這是他與生俱來的天賦。她說:「因為這就是他的生活,我覺得在徒手攀巖時,他最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而你怎麼能從一個人那裡奪走這些東西呢?我不行。」

看了亞歷克斯「飛簷走壁」的精彩瞬間後,我們能感受到他在攀巖時的極度專注,同時也能感受到他的恐懼值好像和常人不太一樣。

為此,亞歷克斯還專門去做過核磁共振測試,結果顯示他的「杏仁核」(大腦中控制恐懼的開關)似乎比常人要大,這意味著他擁有對「恐懼」的超凡控制力。也不知是他與常人不一樣的「杏仁核」成就了他攀巖的天賦,還是他對攀巖的熱愛和執著練就了他不一樣的「杏仁核」。都該感謝他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專注和對喜愛之事的執著。

要知道,在攀登過程中,是完全靠四肢和技巧完成的,對攀登者的身體協調度、柔韌性、體能以及攀登經驗都是極大的考驗。「抓、摳、拉、推、蹬、跨、掛、踏」這些基本動作,只要有一個不到位,面臨的就是墜落死亡,沒有重來的機會。

2017年6月3日凌晨,他來到攀登酋長巖的經典路線Freerider(搭便車之路)的起始點開始攀登,腦海中不停輪播著之前的數次練習,手腳要落在哪塊巖石上,哪個階段是攀登的難點,要變換怎樣的姿勢,這些關鍵點早已爛熟於心。

相信在觀看他攀巖的過程觀眾的腎上腺素也是在不斷飆升的,有時我甚至要捂起眼睛不敢看。攝影師也一樣緊張,不敢看顯示器,要通過別人來確定亞歷克斯的狀況,甚至比他本人還要緊張。

似乎上天也保佑勇敢赤誠之人,亞歷克斯經過一個又一個關鍵點,爛熟於心的動作讓他的攀登速度逐漸加快。3小時56分鐘後,亞歷克斯終於登頂,成為酋長巖無保護攀登成功第一人。

在這之前,我不是很理解極限運動,總感覺這些人在作死,怕是腦子有病吧,好好的日子不過,偏偏每日走在刀鋒上。但是看過這個紀錄片之後,我似乎有些理解了,對於攀巖的這些人來說,攀巖就是他們的信仰,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而且,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在不懈地努力著,就像亞歷克斯一樣,完成攀巖後被問到想要做什麼時,他回答說練習一下懸掛。即使取得前無古人的成就後,都沒有驕傲,或是絲毫的放鬆。

他們並不是不敬畏生命,恰恰是非常敬畏生命,才會在有限的生命中,把自己所愛之事做到極致,而且,他們也從不打無準備的仗,正是因為足夠的自信,才敢採取行動。這種精神令人尊敬。

相關焦點

  • 紀錄片《徒手攀巖》於6月6日定稿,繼亞歷克斯體驗攀巖極限之後
    影片記錄了寫意攀巖極端運動的危險,主角亞歷克斯最終徒手攀巖在執行長巖的上方徒手攀巖。亞歷克斯是攀巖邊界中的英雄,然而他也是普通人在他的生活,他的朋友和朋友之間也有衝突,生活中也有麻煩,還有攀巖在公眾面前的緊張。
  • 《徒手攀巖》主角:徒手攀巖不可怕 拍攝期間曾來中國攀巖
    被稱為「攀巖宇宙中心」的酋長巖,在攀巖領域幾乎是登月一般的難度。2017年6月,亞歷克斯用時3小時56分成功登頂。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導演在現場介紹了《徒手攀巖》的拍攝難點:不是技術層面而是心理層面。導演表示:影片的拍攝團隊全部是專業的攀巖者,而在拍攝中影響到亞歷克斯的攀爬,是每一位團隊成員的心理負擔和壓力。
  • 《徒手攀巖》亞歷克斯徵服的不只是酋長巖 更是內心的恐懼
    你是否相信真的有人敢徒手攀爬這座壁立千仞的山峰?不要相信你第一反映是不可能的直覺,這裡就有一部真實的紀錄片。即將在國內上映的《徒手攀巖》,可以說是讓影迷們喜出望外了,因為作為一部去年就在美國上映的最佳紀錄片電影,在今年,《徒手攀巖》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能獲如此殊榮,也確實是實至名歸,同獲此大獎的還有《黑豹》、《蜘蛛俠:平行宇宙》和《波西米亞狂想曲》等。
  • 《徒手攀巖》IMAX影迷會 攀巖大師亞歷克斯曝訓練讓自己克服恐懼
    鳳凰網娛樂訊(採寫/青椒)8月30日,紀錄片《徒手攀巖》舉行IMAX版「不同凡響」影迷會。導演伊莉莎白·柴·瓦薩赫伊和主演亞歷克斯·霍諾德映後亮相,和現場觀眾分享影片幕後故事。電影《徒手攀巖》記錄了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2017年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不依賴任何器具,單人徒手攀上高達3000英尺酋長巖頂峰的壯舉。本片獲得了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導演伊莉莎白·柴·瓦薩赫伊表示她拍攝這一部影片是因為她的搭檔金國威是亞歷克斯的老朋友,自己也認識亞歷克斯很久了。亞歷克斯小時候害怕很多東西,包括吃蔬菜,和陌生人講話等等。
  • 徒手攀巖第一人亞歷克斯:成功是建立在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上
    8月30日,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徒手攀巖》首映,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影片主人公、傳奇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亮相。影片將於9月6日上映,8月31日,《徒手攀巖》將開啟全國30城IMAX點映活動。
  • 奧斯卡佳作《徒手攀巖》釋放魅力 李純秒變迷妹
    同時,本片主角、世界著名徒手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的中國之旅也在上周圓滿畫上句號。在為期兩天的行程裡,亞歷克斯除了現身《徒手攀巖》中國首映禮外,還先後空降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和北京某攀巖館,與北大山鷹社成員和以青年演員李純為代表的攀巖愛好者,以及廣大中國觀眾進行了親密的互動。私下裡亞歷克斯來到了極具北京特色的胡同遊玩,有素食習慣的他更體驗了中國素食大餐,生活極簡樸素的亞歷克斯對中國素食稱讚不已。
  • 9.28美國【徒手攀巖】記錄登頂之旅亞歷克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
    www.nationalgeographic.com/films/free-solo/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8-09-28(美國)片長: 100分鐘又名: 赤手登峰(港) / National Geographic: Free SoloIMDb連結: tt7775622徒手攀巖的劇情簡介
  • 《徒手攀巖》主角:拍片期間曾來中國攀巖
    他表示,徒手攀巖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可怕,只要經過充分的準備,是可以降到最低風險的。問及有沒有可能來中國攀巖,亞歷克斯說,在準備攀登酋長巖的過程中,也來中國攀登過世界級的攀巖場地,但這些攀巖場景最終沒有放在影片中。
  • 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徒手攀巖》
    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單人徒手的方式,登頂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高達3000英尺的酋長巖的全過程,當然也記錄了他在完成這個創舉前的所有準備及心路歷程,就像他所說的,要把每一個動作都融入他的血液裡,每一塊石頭,每一條裂縫,都做到爛熟於心。
  • 《徒手攀巖》,一個奇蹟締造者的現實與神話
    如果說九月份有什麼值得去電影院的電影,9月6日上映的《徒手攀巖》一定居於其中。不繫繩子、不藉助輔助工具、全程僅使用雙手進行攀登,光是想想就讓人雙腳發軟,但這就是對攀巖技巧要求極高且極具危險性的一種攀巖方式——【徒手攀巖】(Free Solo),正是因其極高的危險性,徒手攀巖又被列為"世界十大極限運動之一"。
  • 徐崢好評《徒手攀巖》亞歷克斯8年逐夢 靠3個好品質成功登頂
    首先,電影的拍攝和普通的紀錄片拍攝一樣,以採訪的形式,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而確實也是真實的內容;其次,電影中所表現出的那種鏡頭和含義,令人肅然起敬,雖為徒手攀巖這一單一的內容,卻引起人們對追逐夢想的敬佩,對超越極限、突破自我的敬畏。著名導演徐崢也力推這一部電影,稱《徒手攀巖》為一部偉大的電影,亞歷克斯徒手攀登酋長巖是偉大的壯舉,而攝影團隊亦是一個偉大的團隊。欲帶皇冠,必承其重。
  • 《徒手攀巖》:記錄的不僅是無保護攀巖的故事,還有他個人魅力
    他在2017 年 6 月 3 日,用時 3 小時 56 分鐘,完成無保護攀登酋長巨石的目標,成為全球首位徒手最快登頂酋長巖的人。這也是紀錄片《徒手攀巖》的所記錄的整個事件。紀錄片的鏡頭下都是真正的英雄。真實是紀錄片的核心,紀錄片以真實生活為素材,展現的也是最真實的本質。《徒手攀巖》更是如此,一旦失誤,就是死亡。
  • 奧斯卡佳作《徒手攀巖》首映 徒手攀巖第一人親述幕後難事
    8月30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徒手攀巖》在北京舉辦首映禮,本片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傳奇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共同現身。首映現場,包括著名編劇、影評人史航和青年演員李純在內的文藝界嘉賓,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攀巖愛好者一起觀影。
  • 《徒手攀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用什麼徵服了觀眾?(下)
    什麼是自由?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熱愛的事就是一種自由。生而為人,因為熱愛,所以存在。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我們無法像Alex那樣可以不顧一切,甚至不惜丟掉性命。但我們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不也都是要貫穿生命的始終嗎?
  • 徒手攀巖,無限靠近死亡的自由
    亞歷克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是在攀巖中度過的。沒有繩索、安全帶及其它防護設備,只憑四肢,成功地挑戰完成了徒手攀登3600英尺(1000餘米)的酋長巖,用時3小時56分鐘,創下世界紀錄。酋長巖在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是裡面最美也是最險的巖石,從來沒有人敢徒手攀爬它。因為,在這裡對於如果把徒手攀巖當作是一種比賽項目,和你競爭不是你的對手而是死亡,你要麼完美的完成,要麼面對死亡。
  • 超刺激電影《徒手攀巖》
    半夜兩點,我看完了一部極具震撼感的電影,電影名叫做徒手攀巖酋長巖是什麼 很高嗎? 很難爬嗎? 抱著這樣的疑問 我還專門上網搜了下,這不搜不知道 一搜下一跳.大家感受下吧在這天然巨石上,上百年來不計其數的攀巖愛好者來到這裡挑戰極限.無一例外,全部失敗.
  • 《徒手攀巖》:勇氣、耐力、純粹與熱愛
    用來形容電影《徒手攀巖》的男主角亞歷克斯,再合適不過了。他是孤獨的,不習慣人群,在眾人面前演講還有點羞澀。住在房車裡,吃素食,大部分時間在裡面,看書、鍛鍊,寫攀巖筆記,喜歡全世界各地跑,尋找合適的攀巖地點。他攀巖的方式與一般人不一樣,徒手,也就是無任何保護,除了背後的粉袋外,只有高聳的巖壁和呼嘯的山風。
  • 《徒手攀巖》看得人嚇出一身汗
    《徒手攀巖》劇照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自獲獎以來,在網上一直保持很高的熱度,無數網友僅僅看個預告就嚇出一身汗。記者搜索男主角Alex Honnold的名字時,出現的第一個自動聯想關鍵詞竟然是「Alex Honnold死了沒」,可見「徒手攀巖」意味著什麼。
  • 《徒手攀巖》中國首映 「攀巖大師」如何克服恐懼?
    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和亞歷克斯·霍諾德★同場加映前晚,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在北京舉辦中國首映禮,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現身,分享有關攀巖、電影和人生的思考。
  • 徒手攀巖 | 豆瓣9.0,每天都有人在網上問這部紀錄片的男主角死了沒...
    徒手攀巖太難了,難的紫薇連爹都不想認了。   如果小燕子不會徒手攀巖,《還珠格格》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巖壁高約3000英尺,幾乎呈90度山體,有「攀巖界的宇宙中心」之稱。   不僅是全世界攀巖愛好者想打卡但不敢打的聖地。   也是罕見的讓亞歷克斯的杏仁核覺得「太嚇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