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巖》,一個奇蹟締造者的現實與神話

2020-09-05 Y電影

如果說九月份有什麼值得去電影院的電影,9月6日上映的《徒手攀巖》一定居於其中。

包括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在內,這部於去年在美國上映的《徒手攀巖》已經收穫了全球十幾個電影節的獎項和提名,IMDb評分8.2、爛番茄97%新鮮度、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9.0的高分。

毫無疑問,這是今年國內電影院線中繼《何以為家》後的又一部高分奧斯卡佳作。

耗時兩年,成片100分鐘,《徒手攀巖》真實記錄了美國著名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徒手攀上近千米高的的全過程。

不繫繩子、不藉助輔助工具、全程僅使用雙手進行攀登,光是想想就讓人雙腳發軟,但這就是對攀巖技巧要求極高且極具危險性的一種攀巖方式——【徒手攀巖】(Free Solo),正是因其極高的危險性,徒手攀巖又被列為"世界十大極限運動之一"。

而《徒手攀巖》的男主角亞歷克斯·霍諾德,正是用徒手攀巖的方式,徵服了號稱"全球最難攀爬路線"的酋長巖,成為世界上徒手登頂的第一人,此舉震驚了全球攀巖屆,被譽為人類攀登史和運動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親眼見證並記錄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Free Solo之一,並且斬獲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這樣星光熠熠的獎項,作為導演的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卻是這樣形容拍攝亞歷克斯登頂那天的

"這是我一生中最恐怖的一天"

作為一項擁有著可怕的50%死亡率的極限運動,徒手攀巖充滿了不可預知的危險,踏錯一步,迎來的或許就是粉身碎骨。而要記錄下這一切的拍攝團隊,很可能將親眼目睹亞歷克斯墜落懸崖,攝影師甚至直言"我受夠了,咱們不要再幹這個了"。

存在著如此巨大的危險,卻仍然要決心挑戰極限,亞歷克斯又是怎樣看待自己的選擇的呢?

"我也怕掉下山崖摔死,但你挑戰自己並且做到極致時,你會有一種滿足感,這種感覺在你面臨死亡時更加強烈,你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很多人或許以為亞歷克斯徒手攀登酋長巖是什麼前期準備都不做的首次挑戰,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徒手攀巖》從2016年正式拍攝,足足用了兩年半的時間來拍攝整個攀登過程,除了最後徒手攀巖的3小時56分鐘,其餘的時間都在用於做讓最後的攀巖"萬無一失"的準備。

在徒手攀巖之前,亞歷克斯就在繩索的保護下一次又一次的進行訓練,針對每一段線路設計不同的攀登技巧,直到搞清楚攀登線路上的每一個細節。在這個過程中經過了一次次的失敗,但又在這失敗中找到了更好的方式,為最終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除了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最後20分鐘,紀錄片《徒手攀巖》的大部分時間其實都在展現亞歷克斯完成挑戰、實現夢想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他關於人生的思考。

"在別人看來,生命的意義在於幸福,在於結交讓自己生命更充實的人,好好享受這一切。在我看來,生命的意義在於成就。誰都能活得舒服快活,但如果人人如此,世界就無法進步。"

《徒手攀巖》將亞歷克斯推向了神壇,但同時也向觀眾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攀巖大師。生死之間,必有大恐懼,在攝像頭前的亞歷克斯沒有掩飾自己的恐懼,但他用一種更為勇敢的方式去直面內心的恐懼,並在最終徵服了這種恐懼。

以"成就"為追求的完美主義者亞歷克斯最終徵服了酋長巖,成為鐫刻在人類攀登史上的奇蹟,而對於追逐夢想的年輕人來說,這或許將是改變他們一生的電影,看完《徒手攀巖》後的他們會不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

為了實現夢想,我們又願意付出多大的努力?

《徒手攀巖》的最後,亞歷克斯又開始了他日復一日的攀巖訓練,畢竟對於常常創造奇蹟的他來說,更明白努力之於奇蹟的意義。

儘管攀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舊是一個小眾運動,但直面恐懼、追逐夢想,這些能夠激勵人們的情感,作為觀眾的我們一定能從《徒手攀巖》中清晰地感受到。電影在9月6號就將在國內院線上映,相信到時候一定能讓觀眾有一份別樣的觀影體驗。

相關焦點

  • 《徒手攀巖》:記錄的不僅是無保護攀巖的故事,還有他個人魅力
    他在2017 年 6 月 3 日,用時 3 小時 56 分鐘,完成無保護攀登酋長巨石的目標,成為全球首位徒手最快登頂酋長巖的人。這也是紀錄片《徒手攀巖》的所記錄的整個事件。紀錄片的鏡頭下都是真正的英雄。真實是紀錄片的核心,紀錄片以真實生活為素材,展現的也是最真實的本質。《徒手攀巖》更是如此,一旦失誤,就是死亡。
  • 《徒手攀巖》主角:徒手攀巖不可怕 拍攝期間曾來中國攀巖
    北京時間8月30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徒手攀巖》在北京舉辦首映禮,本片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傳奇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共同現身。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導演在現場介紹了《徒手攀巖》的拍攝難點:不是技術層面而是心理層面。導演表示:影片的拍攝團隊全部是專業的攀巖者,而在拍攝中影響到亞歷克斯的攀爬,是每一位團隊成員的心理負擔和壓力。
  • 徒手攀巖,無限靠近死亡的自由
    他曾經住在沃爾瑪的停車場裡,每天花88美分來吃晚餐,平日裡最現實的願望就是房車裡能夠有一個浴室,後來為了環保他又成了一個素食主義者,對他來說,自己孤僻憂鬱的性格從未改變,只不過是從裝著樂高積木和電腦遊戲的小房間換到了攀巖健身房。「不用繩索攀巖,很明顯,後果會更嚴重,它要求更高的專注度,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 奧斯卡佳作《徒手攀巖》首映 徒手攀巖第一人親述幕後難事
    8月30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徒手攀巖》在北京舉辦首映禮,本片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傳奇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共同現身。首映現場,包括著名編劇、影評人史航和青年演員李純在內的文藝界嘉賓,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攀巖愛好者一起觀影。
  • 《徒手攀巖》看得人嚇出一身汗
    《徒手攀巖》劇照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自獲獎以來,在網上一直保持很高的熱度,無數網友僅僅看個預告就嚇出一身汗。記者搜索男主角Alex Honnold的名字時,出現的第一個自動聯想關鍵詞竟然是「Alex Honnold死了沒」,可見「徒手攀巖」意味著什麼。
  • 《徒手攀巖》解讀:極致的專注,才是成功之道
    《徒手攀巖》,2019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主角埃裡克斯是富有盛名的徒手攀巖大神。2017年,他用3小時56分鐘,創造了一個奇蹟。無保護,徒手登上了 約塞米蒂國家公園 3000英尺的酋長巖。觀看《徒手攀巖》的過程,就是一個手心不斷冒汗,又不斷擦汗的過程。除了驚嘆他不會恐懼的腦迴路。
  • 《徒手攀巖》主角:拍片期間曾來中國攀巖
    亞歷克斯說,攀巖已經融入到他的生活中,即便是這次來中國宣傳,他每天都會堅持在酒店房間鍛鍊。而對於片中他和女朋友的關係有沒有進展,亞歷克斯坦言,兩人還沒結婚,「婚姻和攀巖一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亞歷克斯·霍諾德以一貫的運動風格服裝出場,亞歷克斯甚至表示他當天所穿的鞋子和拍攝《徒手攀巖》時的是同一雙,雖然身為「世界徒手攀巖第一人」,亞歷克斯節儉樸素的生活習慣仍然令人欽佩不已。兩位嘉賓在與現場觀眾親密的映後交流中分享和探討了有關攀巖、電影和人生選擇的理解與思考,亞歷克斯·霍諾德一改片中內向平和的性格,幽默詼諧的解答了現場觀眾對於他、對於徒手攀巖的種種好奇。
  • 《徒手攀巖》:挑戰極限思維,我們真的很需要
    片名叫《徒手攀巖》,一部美國紀錄片,典型的小眾影片,觀眾自然不多,但卻是一部斬獲了去年奧斯卡大獎的影片。絕不容錯過。 華裔導演金國威和他的拍攝團隊都是專業的攀巖高手,比普通人對攀巖運動的理解,更深、更透。因此,他們拍攝起來往往遊刃有餘,分秒精到。
  • 巖壁「蜘蛛人」懸棺守護者,徒手攀巖堪稱一絕,現狀如何?
    今天苗族人早已不再進行懸棺葬,但是架設懸棺的徒手攀巖絕技,卻在格凸河傳承下來。黃小寶,53歲,家住格凸河苗寨,它是當地徒手攀巖高手,攀巖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蜘蛛人」在當地人稱會徒手攀巖絕技的人叫蜘蛛人。黃小寶師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從12歲拜師學藝徒手攀巖,如今已有40年。黃小寶一直帶著師兄弟,在格凸河的燕子洞進行徒手攀巖表演。
  • 紀錄片《徒手攀巖》
    徒手攀巖(FreeSolo)被稱為十大危險運動,是指單人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自由攀爬,攀登者不允許使用攀巖工具,只能使用攀巖鞋和火藥袋,禁止使用繩索和機械插頭,不得使用上升器等任何輔助設備。很多人說這是最純粹的攀巖,這不是空話,這是人類原始意義上真正的攀登,就相對於的巨大體力消耗而言,freesolo也是一種心理競爭,根本不允許有任何錯誤,在幾百米高的懸崖上,一次錯過就意味著死亡,攀巖者的結尾類似於古羅馬競技場角鬥士,或者成功或者死亡!
  • 比《徒手攀巖》更好看的攀巖電影,恐高症慎入
    「徒手攀巖」,比無保護攀巖更進一步,不藉助任何攀巖器材和保護設備,是難度最大也最危險的一種攀巖方式。對於攀巖者感情的描寫,《黎明牆》要比《徒手攀巖》更加細膩豐富。《黎明牆》講述的是名叫Tommy和Kevin的兩位攀巖運動員,花費將近二十天的時間,終於成功爬上黎明牆的故事。
  • 豆瓣9.1分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確認引進
    定版海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確認引進!這部狂攬海內外眾多重量級大獎的攀巖品質佳作,此次正式官宣無疑備受矚目。影片此前在北京電影節和上海電影節展映售票時,不僅創造了「一票難求」的空前盛況,還收穫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
  • 《徒手攀巖》帶給我們的啟發
    沒有安全繩,沒有保護器,沒有頭盔,一個穿紅色短袖的男人,用手指卡到巖石縫裡,一點點往酋長巖的高處攀爬。你要知道這是沒有任何限制、世界上難度最高、不容出半點閃失的運動。因為它的對手是死神。《徒手攀巖》中這個穿紅色短袖的男人叫Alex Honnold,美國著名的攀巖專家。該片記錄了他經過八年努力後,成為第一個徒手登上酋長巖的攀巖者的心路歷程。該片在寫徒手攀巖的同時,還穿插了攀巖愛好者的支持和鼓勵、Alex 和女友的生活點滴。整片在平鋪直敘的緩慢節奏裡,一點點鋪墊出驚濤拍岸的感覺,讓人叫絕!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定檔 將於9月6日上映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發布中國版預告及定檔海報,正式定檔9月6日上映,這部狂攬世界眾多重量級電影大獎的品質佳作,即將正式登陸中國大銀幕。《徒手攀巖》由華裔伉儷導演金國威與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共同執導,記錄了知名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徒手挑戰登頂「攀巖最高峰」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酋長巖的全過程。此事曾震驚全球攀登界,被譽為人類攀登史和運動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奧斯卡獲獎影片《徒手攀巖》將於9月6日全國上映,觀眾亦可在IMAX和中國巨幕廳銀幕上共同見證這一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的奇蹟,敬請期待!
  • 《徒手攀巖》 亞歷克斯·霍諾爾德的極限與夢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慧珍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齊徵)8月30日,由淘票票、班夫山地電影節和北大山鷹社聯合組織的電影《徒手攀巖》展映活動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辦。影片主人公亞歷克斯·霍諾爾德帶著突破極限、孤膽向上的精神來到北大,講述了一個關於攀巖、極限與夢想的故事,並與同學們互動交流。
  • 《徒手攀巖》亞歷克斯徵服的不只是酋長巖 更是內心的恐懼
    《徒手攀巖》《徒手攀巖》這部影片的名字,給大眾第一印象有疑惑、恐懼和敬佩。疑惑的是,真的有人可以徒手攀巖,還是只是拍電影而已?為什麼要徒手攀巖?不做任何保護措施,真的生死看淡了嗎?而電影《徒手攀巖》裡的主人公亞歷克斯,恰恰是這樣一位用自己真實的行動,徒手攀巖,徵服的不只是世界上最難攀爬的酋長巖,更是他內心難以逾越的恐懼。
  • 《徒手攀巖》IMAX影迷會 攀巖大師亞歷克斯曝訓練讓自己克服恐懼
    鳳凰網娛樂訊(採寫/青椒)8月30日,紀錄片《徒手攀巖》舉行IMAX版「不同凡響」影迷會。導演伊莉莎白·柴·瓦薩赫伊和主演亞歷克斯·霍諾德映後亮相,和現場觀眾分享影片幕後故事。電影《徒手攀巖》記錄了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2017年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不依賴任何器具,單人徒手攀上高達3000英尺酋長巖頂峰的壯舉。本片獲得了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導演伊莉莎白·柴·瓦薩赫伊表示她拍攝這一部影片是因為她的搭檔金國威是亞歷克斯的老朋友,自己也認識亞歷克斯很久了。亞歷克斯小時候害怕很多東西,包括吃蔬菜,和陌生人講話等等。
  • 看《徒手攀巖》有感
    年度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被譽為史上最棒的攀巖電影。影片講述了美國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2017年6月3日無輔助徒手攻克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3000英尺(約914米)高的酋長石(El Capitan)的全過程。
  • 徒手攀巖不是冒險,人生才是
    《徒手攀巖》中國首映禮當天,主辦方貼心地給每個觀影的觀眾都發了一個氧氣袋,100分鐘的影片播完,每個人的氧氣袋都空了。正如Alex自己所說,雖然我是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徒手攀登酋長巖的人,但是在這麼大的IMAX屏幕前觀影,你們也隨我一道攀上了酋長巖,完成了徒手攀登。不論何時,只要Alex在公眾場合講話,他總是會被問到兩個問題:「你不怕自己會死掉嗎?」「你為什麼要做這個?」如果把徒手攀巖比作成奧運會的話,他必須要拿到金牌,否則就要死亡。
  • 徒手攀巖第一人,真蜘蛛俠?
    《徒手攀巖》是一部紀錄片,由金國威、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聯合執導,Alex Honnold主演,於2018年9月28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記錄了阿萊士新近完成的、於他個人而言最野心勃勃的一次挑戰——徵服「絕對的攀巖聖地」酋長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