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徒手攀巖》

2021-01-16 r也恢復

首先作為紀錄片,片中的人物、事件是真實不虛的。

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單人徒手的方式,登頂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高達3000英尺的酋長巖的全過程,當然也記錄了他在完成這個創舉前的所有準備及心路歷程,就像他所說的,要把每一個動作都融入他的血液裡,每一塊石頭,每一條裂縫,都做到爛熟於心。但是儘管如此,徒手攀巖還是被公認為是極限運動中的極限,在此過程中只要有一處失誤,便會撒手人寰,而徒手攀登酋長巖更是被認為是攀巖界的「登月」!

他不是在徵服酋長巖,他更像是在徵服離他近在咫尺的死神!

影片的高潮是在最後20分鐘,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會為亞歷克斯捏一把汗,包括那個攝影,偷偷地瞥一眼取景器,又立馬別轉頭去,跟旁邊的另一位攝影說,我不敢看!

在觀影的每一位都有同感:這20分鐘太快了,好像只是5分鐘差不多!

當亞歷克斯成功登頂的那一刻,心裡只有一種感覺:想哭!

當澎湃的內心慢慢平復下來後,不禁要問:

這樣的運動值得嗎?

這項運動的意義何在?

這項運動,只要這輩子你還沒放棄它,那你隨時都會死,不是這次就是下次。亞歷克斯在片中也給予了他自己的答案:每個人都會死。像他這樣活著有成績,有成功感,而若是安逸地活著,他無法忍受。像他這樣的冒險家不同其他情景下的生命挑戰,比如戰爭中、比如科學實驗中的犧牲,因為後者是有來自外在的使命,而他們則完全是自己給自己的使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觀,像亞歷克斯這樣的冒險家,他們希望自己活得像煙火,只要絢爛過,哪怕只是剎那都值得。他們不願意只是活著,如同螻蟻一樣。當然西方和東方的生命觀也有很大的差異,西方人認為生命是上帝給予的,自己有充足的權力把握自己的生命,誰也不欠;而東方人會認為生命是父母給的,有很強烈的家族觀念,生命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

其實這兩者的本質區別還在於:生命,即人活著,是不是比什麼都重要?

在亞歷克斯們看來,創造出舉世的成績顯然比生命更重要。他不傻,他知道所做的事的後果,但卻被另一個聲音牽引著欲罷不能。但在我們大多數人腦子裡有這樣一句話: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自古以來,對於生死的看法有很多,比如: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指人活著一定要有意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為正義死得值得)

我以我血薦軒轅。(為民族大業而死)

最後我還想介紹中國古代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的一種思想: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南伯子藄(qí)到商丘去遊玩,看到了一棵巨大而茂盛的樹,這棵樹與眾不同,千乘車馬都可以在它的綠蔭下隱庇。然而子藄上前仔細地觀看,發現這棵樹枝丫彎彎曲曲不能做棟梁;木心是空的不能做棺材;舔一下樹葉,嘴就會受傷而潰爛;聞一聞氣味,就會使人大醉三日醒不來。於是子藄得出結論:這是一棵無用的樹,所以能夠長得這樣的高大。

相關焦點

  • 徒手攀巖:3000英尺上的"無保護"恐懼
    這部影片記錄了美國攀巖高手亞歷克斯-霍諾德在2017年6月3日徒手攀登美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酋長巨石的全過程,亞歷克斯全程用時3小時56分鐘,成功攻克了高達3000英尺(約916米)的酋長巨石,成為歷史第一個完成這項壯舉的攀登者。他的這次徒手登頂,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運動成就之一。
  • 《徒手攀巖》勇奪奧斯卡 華裔導演是登山高手
    《徒手攀巖》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最佳紀錄長片獎,而另一部關於滑板的影片《滑板少年》同樣也入圍了這個參賽單元,雖然最終抱憾出局,但滑板這一街頭極限運動獲得奧斯卡的關注,還是史上第一次。  《徒手攀巖》和《滑板少年》的導演都是華人。
  • 《徒手攀巖》:但願能「勸退」一些頭腦發熱的無保護攀巖者
    而後兩者顯然比記錄人類歷史上首次(也是僅有的一次)無保護攀上酋長巖,更有意義。在觀看《徒手攀巖》這部紀錄片之前,可能需要了解一些背景,這或許有助觀眾觀影時理解亞歷克斯在片中呈現出的微妙心態變化。《徒手攀巖》劇照,亞歷克斯·霍諾德可以這麼說,在歐美的流行文化裡,對於無保護攀巖者存在某種悖論,一方面認為這些人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另一方面又在讚美無保護攀巖裡的「超人」一面,本文前述的兩部電影《星際迷航5》《碟中諜2》恰是這種「超人」觀念的註腳。而亞歷克斯為什麼要去無保護攀巖酋長巖西南坡的「順風車線路」呢?
  • 《徒手攀巖》:挑戰極限思維,我們真的很需要
    片名叫《徒手攀巖》,一部美國紀錄片,典型的小眾影片,觀眾自然不多,但卻是一部斬獲了去年奧斯卡大獎的影片。絕不容錯過。 華裔導演金國威和他的拍攝團隊都是專業的攀巖高手,比普通人對攀巖運動的理解,更深、更透。因此,他們拍攝起來往往遊刃有餘,分秒精到。
  • 《徒手攀巖》IMAX影迷會 攀巖大師亞歷克斯曝訓練讓自己克服恐懼
    鳳凰網娛樂訊(採寫/青椒)8月30日,紀錄片《徒手攀巖》舉行IMAX版「不同凡響」影迷會。導演伊莉莎白·柴·瓦薩赫伊和主演亞歷克斯·霍諾德映後亮相,和現場觀眾分享影片幕後故事。電影《徒手攀巖》記錄了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2017年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不依賴任何器具,單人徒手攀上高達3000英尺酋長巖頂峰的壯舉。本片獲得了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導演伊莉莎白·柴·瓦薩赫伊表示她拍攝這一部影片是因為她的搭檔金國威是亞歷克斯的老朋友,自己也認識亞歷克斯很久了。亞歷克斯小時候害怕很多東西,包括吃蔬菜,和陌生人講話等等。
  • 徒手攀巖的亞歷克斯,爬上「攀巖宇宙中心」後,是一種什麼體驗
    向來不理解極限運動的我,今天才看了去年的高評分紀錄片《徒手攀巖》,這部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長紀錄片獎。看完之後,由衷的敬佩,亞歷克斯身上那種專注一件事並做到極致的精神,讓我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善泳者溺於水,每個徒手攀巖的人都死於攀巖,卻沒能阻止一個又一個後來者:這就是極限運動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亞歷克斯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所謂徒手攀巖就是指不藉助任何保護工具進行攀登,這是一項不能容忍任何瑕疵的極限運動,每個小錯誤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可以說,對徒手攀巖者來說,只有完美登頂和死亡兩種結局。
  • 《徒手攀巖》主角:徒手攀巖不可怕 拍攝期間曾來中國攀巖
    拍攝期間曾來中國攀巖這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佳作拍攝時間長達807天,影片記錄了2017年6月3日,亞歷克斯在不依靠任何護具的情況下,徒手攻克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導演在現場介紹了《徒手攀巖》的拍攝難點:不是技術層面而是心理層面。導演表示:影片的拍攝團隊全部是專業的攀巖者,而在拍攝中影響到亞歷克斯的攀爬,是每一位團隊成員的心理負擔和壓力。
  • 《徒手攀巖》:記錄的目的
    比如貫穿全片的線索就是亞歷克斯會不會在沒有安全繩索的情況下完成對酋長巖的徒手攀爬,這可能是目前為止人類面臨的最難徒手攀爬的山丘,無論是高度還是難度。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一個不慎就會殞命。所以,在他終於覺得自己準備好要去徒手攀爬酋長巖的那一天,他爬到148米處的第一處難點,便主動放棄了,因為那裡最需要的就是腳踝的力量。此時對於記錄團隊也是一個打擊,因為很有可能這部影片完不成了。而影片進行到這裡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一個問題,徒手攀巖的意義是什麼?記錄它的意義又是什麼。極限運動總伴隨著危險與刺激,記錄下一個人的成功或者死亡有那麼重要嗎?
  • 徒手攀巖第一人亞歷克斯:成功是建立在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上
    8月30日,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徒手攀巖》首映,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影片主人公、傳奇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亮相。影片將於9月6日上映,8月31日,《徒手攀巖》將開啟全國30城IMAX點映活動。
  • 專訪《徒手攀巖》主角:我不是瘋一樣的男子
    影片主人公、著名室外冒險運動家的亞歷克斯·霍諾德在採訪中解釋了自己也是經歷了兩年的細心準備和練習,「讓其儘可能地安全。」才克服艱難最終登頂酋長巖。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徒手攀巖》主角霍諾德與導演並採訪國內攀巖界資深人士,為你揭露攀巖「瘋狂」後的秘密。
  • 《徒手攀巖》:記錄的不僅是無保護攀巖的故事,還有他個人魅力
    他在2017 年 6 月 3 日,用時 3 小時 56 分鐘,完成無保護攀登酋長巨石的目標,成為全球首位徒手最快登頂酋長巖的人。這也是紀錄片《徒手攀巖》的所記錄的整個事件。紀錄片的鏡頭下都是真正的英雄。真實是紀錄片的核心,紀錄片以真實生活為素材,展現的也是最真實的本質。《徒手攀巖》更是如此,一旦失誤,就是死亡。
  • 《徒手攀巖》亞歷克斯徵服的不只是酋長巖 更是內心的恐懼
    你是否相信真的有人敢徒手攀爬這座壁立千仞的山峰?不要相信你第一反映是不可能的直覺,這裡就有一部真實的紀錄片。即將在國內上映的《徒手攀巖》,可以說是讓影迷們喜出望外了,因為作為一部去年就在美國上映的最佳紀錄片電影,在今年,《徒手攀巖》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能獲如此殊榮,也確實是實至名歸,同獲此大獎的還有《黑豹》、《蜘蛛俠:平行宇宙》和《波西米亞狂想曲》等。
  • 紀錄片《徒手攀巖》於6月6日定稿,繼亞歷克斯體驗攀巖極限之後
    影片記錄了寫意攀巖極端運動的危險,主角亞歷克斯最終徒手攀巖在執行長巖的上方徒手攀巖。亞歷克斯是攀巖邊界中的英雄,然而他也是普通人在他的生活,他的朋友和朋友之間也有衝突,生活中也有麻煩,還有攀巖在公眾面前的緊張。
  • 徒手攀巖——最危險的極限運動,人稱——峭壁上的芭蕾
    2019年電影《徒手攀巖》上線各大影院,《徒手攀巖》是一部關於攀巖題材的電影,講述的是美國著名攀巖者亞歷克斯,在無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徒手攀登酋長巖的壯舉。這是一部在絕美中卻又殘忍的紀錄片,沒有驚豔的劇情,也沒有光鮮的明星面龐,維繫全片的只有亞歷克·霍諾德對徒手攀巖無盡的熱愛。
  • 《徒手攀巖》中國首映 「攀巖大師」如何克服恐懼?
    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和亞歷克斯·霍諾德★同場加映前晚,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在北京舉辦中國首映禮,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現身,分享有關攀巖、電影和人生的思考。
  • 徵服奧斯卡的《徒手攀巖》,死亡率50%的free solo運動
    百度搜索中霍諾德的聯想詞《徒手攀巖》所講述的運動,也是霍諾德所「真正在做的事」,是影片英文名「Free Solo」,也是「無保護」和「獨自」兩個單詞的總和,是攀巖運動中最危險、最極限的一種,即不使用任何繩索、安全帶或保護設備的單人攀登。
  • 《徒手攀巖》主角:拍片期間曾來中國攀巖
    他表示,徒手攀巖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可怕,只要經過充分的準備,是可以降到最低風險的。問及有沒有可能來中國攀巖,亞歷克斯說,在準備攀登酋長巖的過程中,也來中國攀登過世界級的攀巖場地,但這些攀巖場景最終沒有放在影片中。
  • 《徒手攀巖》曝IMAX版海報 極限拍攝捕捉驚險畫面
    兩款海報都po出了同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徒手攀巖》將於9月6日在全國上映。   《徒手攀巖》完整記錄了「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採用無保護、單人徒手(Free Solo)的方式,登頂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高達3000英尺的酋長巖的前前後後,展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毫無保護的方式徵服酋長巖的全過程。
  • 9.28美國【徒手攀巖】記錄登頂之旅亞歷克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
    >導演: 金國威 / 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主演: 亞歷克斯·霍諾爾德 / 金國威 / Dierdre Wolownick / Tommy Caldwell / Sanni McCandless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nationalgeographic.com/films/free-solo/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徒手攀巖不是冒險,人生才是
    事實上,這部講述美國攀巖大師、全球徒手攀巖第一人亞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的紀錄片,記錄了2017年6月3日Alex無輔助徒手攻克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3000英尺高的酋長巖的全過程,這一壯舉被稱為「攀巖界的登月之舉」,而影片也早在今年2月就已經大出風頭——影片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