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巖》:記錄的目的

2020-08-30 張看217

我去電影院看了兩次《徒手攀巖》,因為這是一部久違的具有真實記錄感的紀錄片,除了僅有的徒手攀巖者——也是本片的主角亞歷克斯幾個在酋長巖下的擺拍鏡頭,其餘全都是真實影像,且很見紀實記錄的功力,人物從來不會出現在畫外,且每一場景的表達都明確有力,幾乎人物談話的每一處信息,畫面都有交代,人物的每一處情感,都有落點鏡頭。在看過國內許多自稱「真實記錄」的紀錄片後,往往能感受到影像上的差距。擺拍學精緻是容易的,而紀實做得好需要導演的調度,更需要導演與攝像的磨合,很多國內業內還能叫得上名號的攝影師,都做不到好的紀實水準,而有水準的攝像,有時候也會慘遭頭腦不清的導演的瞎指揮,工業水準,任重道遠。

這部歷時一年多的真實記錄裡影像裡其實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這一點在剪輯上也有所保留。比如貫穿全片的線索就是亞歷克斯會不會在沒有安全繩索的情況下完成對酋長巖的徒手攀爬,這可能是目前為止人類面臨的最難徒手攀爬的山丘,無論是高度還是難度。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一個不慎就會殞命。死亡陰影隨時存在,所以亞歷克斯要不要做這件事面臨著主要的三個難點:一是屢見不鮮的職業登山者殞命事件,以及在亞歷克斯終於決定攀爬之前自己的朋友在攀登時也慘遭死亡的新聞,這些死亡信息會不會擾亂亞歷克斯的心神;二是亞歷克斯與自己世俗女朋友的感情會不會影響他的登山決定;三是龐大的拍攝團隊和攝影機會不會讓他在攀爬時分心。這三個問題剪輯和導演都耗費了大量筆墨,但在亞歷克斯這裡都輕易化解。

無任何保護措施的攀登


首先是死亡威脅,他認為人隨時會死,對此異常淡定,其次是女友和朋友的關懷,他認為作為一個職業攀登者的朋友和女友就要接受這一點,沒什麼好談的。拍攝倒是最困擾亞歷克斯的,因為他不想「被別人看著掉下去。」所以,他取消掉了最危險的橫切面的一處機位,其餘時間,他好像也並未那麼在意。

在歷時一年的準備和攀爬的過程中,最為不確定的,是亞歷克斯的腳傷。因為女朋友的原因,他摔傷了腳踝,很多時候徒手攀巖,腳踝都是最重要的發力部位。所以,在他終於覺得自己準備好要去徒手攀爬酋長巖的那一天,他爬到148米處的第一處難點,便主動放棄了,因為那裡最需要的就是腳踝的力量。此時對於記錄團隊也是一個打擊,因為很有可能這部影片完不成了。

而影片進行到這裡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一個問題,徒手攀巖的意義是什麼?記錄它的意義又是什麼。極限運動總伴隨著危險與刺激,記錄下一個人的成功或者死亡有那麼重要嗎?甚至,我們為什麼非要將它呈現在鏡頭前,甚至造成拍攝者的壓力呢?畢竟,對於拍攝者來說,這是性命攸關的事,而對於拍攝團隊來說,這只是一部記錄作品而已。對於當事者亞歷克斯,攀巖可以逃避人群,而讓一群攝影團隊圍觀的目的又何在呢?

亞歷克斯與近距離攝影機,如此近的距離或許會讓亞歷克斯在無障礙攀巖時分心,攝影師不小心踩落的小石子甚至可能會讓亞歷克斯殞命。


或許他有足夠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在鏡頭前完成這項壯舉,而對於導演來說,能否在不給當事人帶來壓力的同時完成一部作品,也是記錄的魅力。我們常見的某些記錄,也會面對殘酷,比如拍攝血汗工廠裡的童工,拍攝戰亂國度的居民,往往會有人在我們的鏡頭下死去。著名的「鷹與餓童」新聞圖片一直在挑戰著我們的良知,至今也未有妥善的爭論結果,而對於新聞價值並沒有如此「世界性」的徒手攀巖,記錄它的價值又何在?

亞歷克斯(右)與本片導演金國威(左),兩人合作多年。金國威是導演、攝影師也是職業登山者。


對於攝影團隊來說,或許記錄本身的意義要讓觀眾自己去感受,而他們的意義在於記錄的過程。很多時候,「真實記錄」並非為一個特定的主題存在,而是呈現。正如本片,並沒有號召人人去犧牲生命,也並不貶損「安逸快樂」的生活,畢竟我們大多數人追求的生活,就是「安逸快樂」啊。影片旨在告訴人們世界上存在這樣的一群人,而圍繞這群人的一系列質疑與問詢,影片則做了全方位展示。

在亞歷克斯是否挑戰自我極限、成功攀爬酋長巖之外,影片中最主要的矛盾,來自於亞歷克斯和女朋友。亞歷克斯是一個單純的、天真的、自我的、不斷挑戰的人,他有自己的一套堅固的、成體系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而女朋友,則更像個世俗意義上的凡人,要求陪伴,要求亞歷克斯不要去做危險的事情,要求買房,要求過煮咖啡做早餐的世俗生活。她的出現直接導致讓亞力克斯兩次受傷,嚴重點則可能會毀掉亞歷克斯的極限運動生涯。

我並不像其他人那樣認為女朋友是一個「偽粉絲」,我更傾向於他們關係的穩定來自於亞歷克斯對世俗生活的需要,一個從小在「做到並不等於完美」的嚴苛環境中長大的小孩,從小到大從未被擁抱過,他在獨立、孤立的同時,也需要溫暖,所以他需要世俗意義上的情感慰藉,但也並不意味著他一定會向世俗生活投降。

後期亞歷克斯稱呼自己女朋友桑妮為「桑桑」,有種極客萌。


終於,我們等到了那一天。攝影團隊時刻自我提醒,而到了那一天,仍舊有些措手不及。因為第一次攀爬被亞歷克斯放棄之後,攝影團隊更加小心,也儘量做到了「不打擾」,影片中呈現的,應該是真正那天到來的時候,攝影團隊也並不清楚是否是真正的那一天。所以,本該關鍵部位的主攝影都沒有來得及就位,一切依靠導演的臨時調度,最終結果仍舊不錯,保留下了亞歷克斯攀爬關鍵節點的最近距離拍攝。

或許冥冥之中真的有命運這東西,攀爬那天一順百順,甚至亞歷克斯在幾次爬過最危險地段的時候開心地衝攝像機微笑互動,像是有什麼神靈護體。而在電影院的我,幾次忍不住啊啊啊啊啊叫出聲來,我知道平面畫面其實磨損了實際的難度,要每一處用力的均勻、力道的分毫不差、肌體的全程協調才能保證這近千米的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攀爬萬無一失,因為「一失」就是死亡。

這種航拍鏡頭我們知道其實航拍器的聲音特別大,難為他在這種險境裡還這麼鎮定。


當成功登頂後,亞歷克斯對打來電話的女朋友,說出了他從來不會說的「I love you」,那一刻我默默想起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裡的一句話,「託馬斯在特麗莎的懷裡變成了一隻兔子。」在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後,他難得地享受了一刻這樣的「兔子時刻」,很快他再次變成了孤狼,下山接受完採訪後立馬去做了平板支撐。

不得不說影片還是有一些小的問題,關於亞歷克斯周邊環境的呈現略微多了一點,實際可以修建掉10分鐘左右,而亞歷克斯的攀爬過程,機位的切換有些頻繁了,像這種奇觀,長鏡頭長一點,觀眾是不會看累的。

相關焦點

  • 《徒手攀巖》:記錄的不僅是無保護攀巖的故事,還有他個人魅力
    他在2017 年 6 月 3 日,用時 3 小時 56 分鐘,完成無保護攀登酋長巨石的目標,成為全球首位徒手最快登頂酋長巖的人。這也是紀錄片《徒手攀巖》的所記錄的整個事件。紀錄片的鏡頭下都是真正的英雄。真實是紀錄片的核心,紀錄片以真實生活為素材,展現的也是最真實的本質。《徒手攀巖》更是如此,一旦失誤,就是死亡。
  • 《徒手攀巖》主角:徒手攀巖不可怕 拍攝期間曾來中國攀巖
    北京時間8月30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徒手攀巖》在北京舉辦首映禮,本片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傳奇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共同現身。拍攝期間曾來中國攀巖這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佳作拍攝時間長達807天,影片記錄了2017年6月3日,亞歷克斯在不依靠任何護具的情況下,徒手攻克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
  • 《徒手攀巖》帶給我們的啟發
    《徒手攀巖》中這個穿紅色短袖的男人叫Alex Honnold,美國著名的攀巖專家。該片記錄了他經過八年努力後,成為第一個徒手登上酋長巖的攀巖者的心路歷程。該片在寫徒手攀巖的同時,還穿插了攀巖愛好者的支持和鼓勵、Alex 和女友的生活點滴。整片在平鋪直敘的緩慢節奏裡,一點點鋪墊出驚濤拍岸的感覺,讓人叫絕!
  • 奧斯卡佳作《徒手攀巖》首映 徒手攀巖第一人親述幕後難事
    8月30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徒手攀巖》在北京舉辦首映禮,本片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傳奇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共同現身。首映現場,包括著名編劇、影評人史航和青年演員李純在內的文藝界嘉賓,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攀巖愛好者一起觀影。
  • 《徒手攀巖》中國首映 「攀巖大師」如何克服恐懼?
    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和亞歷克斯·霍諾德★同場加映前晚,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在北京舉辦中國首映禮,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現身,分享有關攀巖、電影和人生的思考。
  • 《徒手攀巖》主角:拍片期間曾來中國攀巖
    該片記錄了2017年6月3日,亞歷克斯在不依靠任何護具的情況下,徒手攻克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910米高的酋長巖的全過程,攀爬的時候支撐點往往只有半個拇指或者半個腳趾,近乎垂直地往上爬,共用時3小時56分鐘,比最初預計時間提前了一個多小時
  • 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徒手攀巖》
    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單人徒手的方式,登頂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高達3000英尺的酋長巖的全過程,當然也記錄了他在完成這個創舉前的所有準備及心路歷程,就像他所說的,要把每一個動作都融入他的血液裡,每一塊石頭,每一條裂縫,都做到爛熟於心。
  • 徒手攀巖第一人,真蜘蛛俠?
    《徒手攀巖》是一部紀錄片,由金國威、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聯合執導,Alex Honnold主演,於2018年9月28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記錄了阿萊士新近完成的、於他個人而言最野心勃勃的一次挑戰——徵服「絕對的攀巖聖地」酋長巖。
  • 《徒手攀巖》,一個奇蹟締造者的現實與神話
    耗時兩年,成片100分鐘,《徒手攀巖》真實記錄了美國著名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徒手攀上近千米高的的全過程。不繫繩子、不藉助輔助工具、全程僅使用雙手進行攀登,光是想想就讓人雙腳發軟,但這就是對攀巖技巧要求極高且極具危險性的一種攀巖方式——【徒手攀巖】(Free Solo),正是因其極高的危險性,徒手攀巖又被列為"世界十大極限運動之一"。
  • 徒手攀巖不是冒險,人生才是
    《徒手攀巖》中國首映禮當天,主辦方貼心地給每個觀影的觀眾都發了一個氧氣袋,100分鐘的影片播完,每個人的氧氣袋都空了。事實上,這部講述美國攀巖大師、全球徒手攀巖第一人亞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的紀錄片,記錄了2017年6月3日Alex無輔助徒手攻克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3000英尺高的酋長巖的全過程,這一壯舉被稱為「攀巖界的登月之舉」,而影片也早在今年2月就已經大出風頭——影片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
  • 《徒手攀巖》 亞歷克斯·霍諾爾德的極限與夢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慧珍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齊徵)8月30日,由淘票票、班夫山地電影節和北大山鷹社聯合組織的電影《徒手攀巖》展映活動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辦。影片主人公亞歷克斯·霍諾爾德帶著突破極限、孤膽向上的精神來到北大,講述了一個關於攀巖、極限與夢想的故事,並與同學們互動交流。
  • 《徒手攀巖》看得人嚇出一身汗
    《徒手攀巖》劇照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自獲獎以來,在網上一直保持很高的熱度,無數網友僅僅看個預告就嚇出一身汗。記者搜索男主角Alex Honnold的名字時,出現的第一個自動聯想關鍵詞竟然是「Alex Honnold死了沒」,可見「徒手攀巖」意味著什麼。
  • 《徒手攀巖》無護具徒手挑戰914米近乎垂直的巖壁
    亞歷克斯·霍諾德 徒手攀巖愛好者他徵服過的山峰不計其數,最重要的是徒手,無護具,意味著容錯率為0。酋長巖是全世界攀巖愛好者都想徵服的聖地。此前曾有83位徒手攀巖者挑戰失敗。,紀錄片裡這樣形容,徒手挑戰酋長巖的難度,就像你去參加奧運會,拿不到金牌就得死這種難度。
  • 徒手攀巖,無限靠近死亡的自由
    亞歷克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是在攀巖中度過的。沒有繩索、安全帶及其它防護設備,只憑四肢,成功地挑戰完成了徒手攀登3600英尺(1000餘米)的酋長巖,用時3小時56分鐘,創下世界紀錄。酋長巖在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是裡面最美也是最險的巖石,從來沒有人敢徒手攀爬它。因為,在這裡對於如果把徒手攀巖當作是一種比賽項目,和你競爭不是你的對手而是死亡,你要麼完美的完成,要麼面對死亡。
  • 《徒手攀巖》紀錄片獲奧斯卡獎 獲譽史上最佳攀巖電影
    徒手攀巖(資料圖)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2月25日,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行,45歲華裔攝影師金國威(Jimmy Chin)與妻子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共同拍攝的《徒手攀巖》獲得最佳紀錄片獎,而這部作品也被譽為史上最棒的攀巖電影。
  • 《徒手攀巖》IMAX影迷會 攀巖大師亞歷克斯曝訓練讓自己克服恐懼
    鳳凰網娛樂訊(採寫/青椒)8月30日,紀錄片《徒手攀巖》舉行IMAX版「不同凡響」影迷會。導演伊莉莎白·柴·瓦薩赫伊和主演亞歷克斯·霍諾德映後亮相,和現場觀眾分享影片幕後故事。電影《徒手攀巖》記錄了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德2017年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不依賴任何器具,單人徒手攀上高達3000英尺酋長巖頂峰的壯舉。本片獲得了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導演伊莉莎白·柴·瓦薩赫伊表示她拍攝這一部影片是因為她的搭檔金國威是亞歷克斯的老朋友,自己也認識亞歷克斯很久了。亞歷克斯小時候害怕很多東西,包括吃蔬菜,和陌生人講話等等。
  • 《徒手攀巖》:要以最大熱情追求自己喜歡的事
    徒手攀巖起源於18世紀的歐洲,1970年被列為一項獨立的運動項目,是一種戶外的極限運動形式,指的是不藉助任何輔助工具進行攀巖,位列世界十大危險運動之列,具有極大的危險性。徒手攀巖不僅需要極高的攀巖技巧,同時對攀巖者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心理挑戰。
  • 2019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熱映 主人公傳記上市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於9月6日全國上映,電影的一開頭,作為主角的亞歷克斯·漢諾爾德就展示了他的圖書作品《孤身絕壁》,彼時他正為了籤售而到處跑,所到之處都是別人圍觀好奇的目光。他每天在公眾場合,不停地被問到「你不怕自己會死掉嗎?」「你為什麼要做這個?」
  • 紀錄片《徒手攀巖》
    徒手攀巖(FreeSolo)被稱為十大危險運動,是指單人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自由攀爬,攀登者不允許使用攀巖工具,只能使用攀巖鞋和火藥袋,禁止使用繩索和機械插頭,不得使用上升器等任何輔助設備。很多人說這是最純粹的攀巖,這不是空話,這是人類原始意義上真正的攀登,就相對於的巨大體力消耗而言,freesolo也是一種心理競爭,根本不允許有任何錯誤,在幾百米高的懸崖上,一次錯過就意味著死亡,攀巖者的結尾類似於古羅馬競技場角鬥士,或者成功或者死亡!
  • 《徒手攀巖》面對危險Alex比任何人更容易接受
    世界上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攀巖愛好者嘗試過徒手攀巖,可見其危險程度。此刻Alex正在攀爬至今無人徒手攀爬的酋長巖對於普通人來說,徒手攀巖的理解就是:犯一個小錯誤,手腳一滑,你就會摔死(對極限運動實在的理解)。那麼為什麼還是有人去挑戰呢?面對疑問,Alex答道:「我覺得吧,每個人都會在某一天死去徒手攀巖只不過讓那一天來得更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