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接訴、網上分流、網上調解、網上回復、網上督辦……1月5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重慶市消委會獲悉,「十四五」期間,重慶市消委會將堅持開門維權、依法維權、智慧維權,繼續推進完善消費維權機制,提升消費維權效能。
市消委會相關人士稱,「十四五」期間,市消委會將探索建立消費教育社會化長效機制,重點針對青少年、老年人及農村等特殊消費群體,編印《消費教育系列叢書》作為消費教育普及讀物,免費贈閱,提升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依託行業協會、學校在全市建立一批消費教育基地,使消費教育工作常態化。
同時,為引導企業誠信經營、自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將編印《經營者消費維權責任教育手冊》並免費向經營者贈閱。
此外,突出重點商品和服務行業,有針對性地開展消費調查、消費體察、比較試驗、消費者評議等活動,及時發布消費警示、消費提示。深化消費維權志願者業務培訓,提升志願者參與消費監督工作效能。
建立跨區域消費維權協作機制,與四川省消委會深度開展合作,對涉及川渝兩地消費者的群體性投訴,開展聯合調查、集體約談並共同發布調查結果。
與此同時,消費維權部門將繼續做好《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修改的前期調研工作,積極參與立法立標,充分發揮律師團、專家團作用,加強消費維權領域理論研究,給相關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提供切實可行的立法建議和意見。其中,重點推動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公益訴訟,積極與各級檢察院、法院等司法機關共同探索,力爭實現全市消費維權途徑新突破。建立和完善「訴轉案」機制,在調解消費糾紛中及時發現經營者的違法違規行為,引導和鼓勵投訴人向市場監管局等行政部門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形成「在投訴中找案源,在線索中查違法,在查處中維權益」的良性循環。
該人士還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網際網路、短消息等投訴受理功能,實現網上接訴、網上分流、網上調解、網上回復、網上督辦,做到集中登記分流、分級受理處理、統一調度指揮、網上轉辦督辦、快速應急處置、信息匯總分析通報等,讓「數據多跑路、消費者少跑路」。強化消費維權數據分析利用,將消費維權數據應用於日常工作,逐步形成運用大數據開展消費維權工作的體系。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 實習生 宋沁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