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邊的這座巍峨莊門,蘊藏著書法藝術的獨特之美

2021-01-18 澎湃新聞

在浩蕩的長江之畔,有一座浸潤了千百年歷史的小鎮——李莊。李莊素來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之稱,依長江繁衍生息,延綿不絕,形成了「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秀毓仙源」的自然景觀和地理風貌。距今已有約一千四百多年建鎮史,鎮內文物古蹟眾多,古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至今仍保留有明、清古鎮的格局和風貌。

作為梁思成先生《中國建築史》的成書之地、抗戰內遷時期梁林等大師工作與生活過六年的地方,李莊,在中國建築界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今年3月,為加快推進李莊古鎮國家5A級景區建設,更好地保護景區內的古建築並提升古鎮整體風貌,李莊景區投資近12億元,對景區實行封閉改造。

據悉,李莊提升改造項目由古鎮核心區及月亮田景區兩大區域構成。規劃設計由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華採堂共同完成。除抗戰紀念館、梁林舊居規劃設計外,其餘部分均由華採堂提供全程服務,包括兩大區域的規劃、建築景觀改造設計、古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夜景燈光亮化設計、文物修繕設計、標識導視系統設計等。

其中,李莊莊門作為此次李莊風貌改造的點睛之筆,是李莊古鎮當之無愧的重要名片之一。層層浮雕低訴古鎮千年歷史,巍峨矗立盡顯中國李莊一往無前之勢!

莊門採用傳統的六柱五間形式,結合川南經典的浮雕技藝,由華採堂設計完成並邀請著名書法家盧中南、蔣傳存、薛鏞、齊鯤等大師提筆,共襄盛舉。

莊門正面的「李莊」二字,由歐陽中石先生的弟子、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著名軍旅書法家盧中南先生所題。

盧中南老師書法作品

盧中南先生兼學百家,書法風格博採古代眾家之所長,通臨晉唐以來優秀的書法碑帖,並自成書法風格。其所書「李莊」,大氣中不乏厚重,精巧中不乏沉穩,盡顯中國李莊的韻味與風骨。

盧中南老師所書「李莊」

莊門背面的李莊二字,由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央國家機關分會理事、中央和國家直屬機關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榜書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央視頻道書畫院副院長、北京雲澤堂書院院長——薛鏞先生提筆。

薛鏞老師書法作品

其書法風格筆勢輕靈飛動,點畫整齊勁健,雖有細若毫芒處,卻骨力不減,風華自足。其字體勻整,比例搭配自然,既雍容大方,又行筆自然,用筆勁挺有力,提按有度,內縮外展,極具張力。

薛鏞老師所書「李莊」

除了莊門上的「李莊」為大師所書外,莊門上的對聯亦飽含書法藝術之風。一面「扼三江之要俯攬荊吳八百鎮,承六同遺風緞衡巴蜀兩千年」,由著名書法教師、大家蔣傳存題字;一面「三白味長街巷自有煙火,四絕意深宮廟鐫滿鄉愁」,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中國書法院院委齊鯤題字。一撇一捺之間,盡顯書法之勢,盡抒李莊之情!

莊門對聯

莊門建成之時,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均可欣賞到中國書法藝術的獨特之美,感受李莊古鎮沉澱千百年的歷史厚度與人文脈絡。

相關焦點

  • 在長江上建造的建築物,700多年來仍頑強抗浪,巍峨壯觀,觀音閣
    現在我們還要談一談與長江有關的一個景點,那是一座聳立在長江上的古老建築。這是觀音閣。說起觀音閣,全國有二十多處,但這座觀音閣在水中屹立千年不倒,卻極為罕見,它位於湖北鄂州的小東門外,被稱為「長江上的萬裡第一閣」。它是長江上惟一的神廟,始建於宋朝,為什麼它在長江滾滾的洪流中經過700多年的洗禮,卻依然堅韌不拔?應當說,這就是長江的死穴。一起來了解吧!
  • 【文化拾萃】書法藝術的甘肅風景
    他們在書法道路上探索求變,發揚蹈厲,成為甘肅書法藝術的開拓者、傳承者;他們高揚的書法精神從黃沙漫漫的古代邊塞,走向現代文明浸潤的甘肅,形成了甘肅書法文化的獨特風景。他們就是張芝、索靖、朱克敏、魏振皆等。
  • 書法形美不等於神美,書法藝術的內在美才是真功力
    我們觀看書畫展和某些比賽獲獎書法作品展,往往會看到一些字體,其形態並不算美,比起那些規規整整的楷書,簡直是不修邊幅,卻被評委認為是好作品,這是為何?古往今來,寫字寫得好,寫得規矩整齊,只能說這字是規範字,實用體,古代官方把這種實用體稱為臺閣體、館閣體,無論是筆畫和結體,都稱得上規規矩矩,工工整整,沒有點功力還真的寫不出那樣的字體,在大眾面前,耀眼醒目,但這些字還不能完全符合書法藝術的審美情趣,原因是缺乏神韻,不夠靈活。王羲之說過這類字:「狀如算子,便不是書。」
  • 《書法美學》之四——書法的空間美、有力美
    書法的空間美書法的空間美指欣賞作品時所獲得的藝術空間感受。書法裡線條的枯溼濃淡,長短粗細、正斜俯仰以及結體、布局,給人以立體、深度、流動、虛靈之感,造成一種東方情調的空間之美。確切地說就是一種書法的空間創造。又《中國藝術表現裡的虛和實》:由舞蹈動作伸延,展示出來的虛靈的空間,是構成中國繪畫書法戲劇,建築裡的空間感和空間表現的共同特徵,而造成中國藝術在世界上的特殊風格。《老子》說:知其白,守其黑。黑因白出,白隨黑留,虛起實結,實起虛結,互為制約而又相得益彰,方可形成顧盼多姿,讓就傳情,黑白對應,虛實相生的藝術妙趣。
  • 江蘇文物中的長江故事——流淌古今,在長江中打撈文明記憶
    走進南京長江邊的渡江勝利紀念館,廣場上一艘其貌不揚的小輪船是參觀者對這座紀念館的第一印象。這是一艘老式的鋼質蒸汽機動力船,長23.1米,寬4.25米,船舷上寫著醒目的「京電號」三個大字。焦山碑林自北宋開始藏碑,擁有摩崖石刻80多方、碑刻500餘方,件件名家手筆,其史料和書法藝術價值,也使得焦山蜚聲海外,被稱為「書法之山」。  關於《瘞鶴銘》,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在焦山偶遇一對姿態優美的仙鶴,便與仙鶴的主人約定用作品來交換。等他赴約時,兩隻仙鶴已相繼死去,就埋在焦山上。王羲之在無限悵然中提筆寫下流傳千古的《瘞鶴銘》。
  • 千秋縱橫,翰墨流芳——中國近代書法之美
    在這其中,中國書法以其獨特的特點,成為世界最美的藝術之一。梁啓超認為:中國寫字有特別的工具,就成為特別的藝術。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現個性的美。他說:「美術一種要素是發揮個性,而發揮個性,最真確的莫如寫字。如果說能夠表現個性就是最高的美術,那麼各種美術,以寫字為最高。」 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以及表現個性的美。
  • 正值」妙齡「的河豚上哪兒找,長江邊這座小城我們試吃過
    生在長江邊,江鮮、大船滾滾來 | 風物之旅一個在江邊建成的城市,憑什麼展示自己的特色?靠餐桌。 到靖江的每一頓飯餐桌上都有魚吃。攝影/餘榮培▲ 「早上我們在菜市場上看到的新鮮小雜魚都是兩塊五一斤,這都算貴的了。長江中下遊又很多小雜魚。」傍晚我們來到當地的新港碼頭,這裡的漁民為靖江及周邊的餐桌貢獻著原材料。開水哥告訴我們,長江中下遊的小雜魚數量仍然是非常多的。大自然也是公平的。「一旦沒有了人類的幹預,大魚還是會回來,因為這裡有豐富的小雜魚(可以捕食)。」
  • 長江上的橋梁這麼多,這座才是萬裡長江第一橋,你知道是哪座嗎?
    長江上的橋梁這麼多,這座才是萬裡長江第一橋,你知道是哪座嗎?萬裡長江萬裡長,奔流到海不復回,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把中國分成南北地區,長江上數不勝數的大橋連接南北,長江的天塹變成了通道, 長江這麼多大橋中,哪座橋是萬裡長江第一橋? 是南京長江大橋嗎? 還是武漢長江大橋?
  • 書畫大賽 | 名家評論——吳俊明: 書法不僅是要寫好字 更要體會藝術的意義
    而書法藝術是一顆種子,希望家長、媒體、社會能呵護好這顆種子,讓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最終成為青少年學習、以及將來工作的重要基石。  中國銀行特約·名家評論: ■新快報記者 陳福香從1984年開始,吳俊明在廣州創辦家庭書法展,之後更是舉辦了數十次,並應邀到日本、加拿大、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展覽,在廣州一度掀起家庭書法熱。        在吳俊明看來,書法藝術也是一顆種子,從小學習書法,能讓小朋友沉下心來,體會到文字之美,藝術之美,從而建立自己的藝術觀,並找到自己的學習興趣和方向。
  • 等過了這一段,約一場櫻花樹下的相遇,看一看千年歷史的江城
    其實武漢沒有變,病好了,依舊是那座美不勝收的「櫻花之城」。等疫情過去,我們再約一場櫻花樹下的相遇。看一看,這座千年歷史的江城。看一看,這座大氣大勢的大武漢。看一看,這座實力強大的東方芝加哥。煙波江上使人愁」之情。武漢長江大橋這裡有氣勢磅礴的長江大橋,全長1670米,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橋」。整座橋充滿厚實的俄式風格,兩頭建有民族特色的橋頭堡,是一座充滿特色的大橋。
  • 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比較
    王獻之《思戀帖》王獻之書法欣賞王獻之的書法疏朗、俊逸,剛柔相反相濟,點畫之間若走飛天彩綾,又可見鼓弩為勁,極顯張力之美。右軍雄壯遒美,大令飄逸靈秀;右軍筆行中路,多中正堂皇之容,大令疏朗俊逸,有跌宕奇崛之姿;(藝術上沒有絕對,每個人的每幅作品的用筆、結體風格也會有差異,以上只是總體而論)。魏晉人疏朗蕭散,格調中求一逸字,所以南北朝時期,大令書名一度居於乃父之上。大唐盛世巍峨氣象,唐太宗喜見中正雄偉、堂皇風度,又不乏書法遒麗之美,王羲之兼而有之,故被尊為書聖。
  • 揭開書法頂峰之謎,盤點二王書法精髓,中國書法之美欣賞系列一
    書法也是線條藝術,視覺藝術,她除了記載文字,也更多的體現線條之美,視覺之美。書法之美,可以用很多形容詞。比如:英俊瀟灑、放縱飄逸、雄健豪強、嬌若遊龍、古樸典雅、俊秀雄媚、婉約自由、沉著含蓄。這些都可以體現在二王書法上。今天我們就用揭開書法史上第一高峰,晉朝書法來去欣賞書法之美。
  • 有人這樣論書法——《書法美學》之二
    書法家「意在筆先」「立象盡意」,通過點畫線條的組合搭配,將頭腦中的審美意象物化為美妙多姿的造型;欣賞者欣賞書法作品,也總是帶著主觀的情意進入作品裡的造型王國。這樣,從書家到作品,到欣賞者,三方面都離不開意與象的結合,這是藝術美的創造活動與審美欣賞的東方特有現象。意象美有寬泛性與飄忽性的特點。既意態可掬又虛無縹緲。
  • 你知道長江支流沱江、烏江與長江的交匯處,分別是哪座城市嗎?
    長江是我國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長江水系十分龐大,支流數量數以千計,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437條。長江除了給我們提供水資源之外,還蘊藏著巨大的水能資源,長江是世界水能第一大河,同時長江也是天然的航運航道,是我國內河航運最為發達的水系,被稱為「黃金水道」。
  • 《書法問集》633、書法藝術要表現殘缺美嗎?
    什麼是殘缺美?誰的書法有殘缺美?真正的藝術家,或者說追求完美的人,都會儘量的追求完美,而不是刻意製造一個不完美的東西。為什麼總有一些人喜歡用西方藝術中的詞,解釋我們的書法。關於殘缺美是這樣解釋的:殘缺美也可以叫缺陷美,從美學角度看,缺陷也是一種美麗。缺陷美也可以說是期待的美,期待實現完形的美。這樣解釋確實是可以圓起來的,而且充滿著哲學的意味。
  • 四字書法作品欣賞,很美的一組字
    書法是中國古典藝術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國文字書寫中,沒有任何其他文字的書寫,像漢字的書寫一樣,最終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源遠流長。不管是成語還是書法,都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可以說,成語極大的豐富了文字和文學的內涵,同時也豐富和促進了書法藝術的創作。接下來,隨小編一起來欣賞當代名家筆下的四字成語書法作品。
  • 新疆書法博士牛子老師,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單字放大筆法漂亮!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的漢字也被古代眾多書法家寫出了藝術美,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
  • 每日一書|長江頌 國際書法收藏大展作品集
    >長江頌 國際書法收藏大展作品集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文明源遠流長。為此,武漢市人民政府聯合長江水利委員會、武漢大學,興建長江文明館,集中展示長江流域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長江文明館於2015年9月建成開放,填補了我國博物館行業沒有集中展示流域文明的空白。長江文明館位於武漢市園博園核心位置,館舍面積3.1萬平方米,是收藏、展示、研究長江文明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為歌頌長江、豐富館藏、傳承長江文明,特舉辦「長江頌」國際書法收藏大展。
  • 張紀中書法成就極高,筆法寫出藝術美!網友:「江湖體」!
    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稱讚,還有的網友喜歡鍾繇的楷書,正是因為我國的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所以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高手,比如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導演張紀中,他的書法就寫出了藝術美。
  • 中國的漢字之美:書法,美在形也美在意
    說起來書法你會想起誰?王羲之?歐陽修?還是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書法的發展。其實書法並不僅僅只有漢字書法,還有阿拉伯書法,英文書法等。雖然書法並不是僅僅只有漢字書法,但是「中國書法」是我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