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蕩的長江之畔,有一座浸潤了千百年歷史的小鎮——李莊。李莊素來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之稱,依長江繁衍生息,延綿不絕,形成了「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秀毓仙源」的自然景觀和地理風貌。距今已有約一千四百多年建鎮史,鎮內文物古蹟眾多,古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至今仍保留有明、清古鎮的格局和風貌。
作為梁思成先生《中國建築史》的成書之地、抗戰內遷時期梁林等大師工作與生活過六年的地方,李莊,在中國建築界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今年3月,為加快推進李莊古鎮國家5A級景區建設,更好地保護景區內的古建築並提升古鎮整體風貌,李莊景區投資近12億元,對景區實行封閉改造。
據悉,李莊提升改造項目由古鎮核心區及月亮田景區兩大區域構成。規劃設計由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華採堂共同完成。除抗戰紀念館、梁林舊居規劃設計外,其餘部分均由華採堂提供全程服務,包括兩大區域的規劃、建築景觀改造設計、古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夜景燈光亮化設計、文物修繕設計、標識導視系統設計等。
其中,李莊莊門作為此次李莊風貌改造的點睛之筆,是李莊古鎮當之無愧的重要名片之一。層層浮雕低訴古鎮千年歷史,巍峨矗立盡顯中國李莊一往無前之勢!
莊門採用傳統的六柱五間形式,結合川南經典的浮雕技藝,由華採堂設計完成並邀請著名書法家盧中南、蔣傳存、薛鏞、齊鯤等大師提筆,共襄盛舉。
莊門正面的「李莊」二字,由歐陽中石先生的弟子、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著名軍旅書法家盧中南先生所題。
盧中南老師書法作品
盧中南先生兼學百家,書法風格博採古代眾家之所長,通臨晉唐以來優秀的書法碑帖,並自成書法風格。其所書「李莊」,大氣中不乏厚重,精巧中不乏沉穩,盡顯中國李莊的韻味與風骨。
盧中南老師所書「李莊」
莊門背面的李莊二字,由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央國家機關分會理事、中央和國家直屬機關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榜書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央視頻道書畫院副院長、北京雲澤堂書院院長——薛鏞先生提筆。
薛鏞老師書法作品
其書法風格筆勢輕靈飛動,點畫整齊勁健,雖有細若毫芒處,卻骨力不減,風華自足。其字體勻整,比例搭配自然,既雍容大方,又行筆自然,用筆勁挺有力,提按有度,內縮外展,極具張力。
薛鏞老師所書「李莊」
除了莊門上的「李莊」為大師所書外,莊門上的對聯亦飽含書法藝術之風。一面「扼三江之要俯攬荊吳八百鎮,承六同遺風緞衡巴蜀兩千年」,由著名書法教師、大家蔣傳存題字;一面「三白味長街巷自有煙火,四絕意深宮廟鐫滿鄉愁」,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中國書法院院委齊鯤題字。一撇一捺之間,盡顯書法之勢,盡抒李莊之情!
莊門對聯
莊門建成之時,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均可欣賞到中國書法藝術的獨特之美,感受李莊古鎮沉澱千百年的歷史厚度與人文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