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中心醫院首次參與心臟移植手術!

2020-12-21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劉廣超通訊員谷運嶺張巖文圖

    近日,由漯河市中心醫院(漯河市第一人民醫院、漯河醫專一附院)心臟中心團隊和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聯合開展的,一例終末期擴張性心肌病心臟移植手術,在鄭州成功實施。據悉,這也是漯河市中心醫院首次參與開展此類手術。

    據介紹,此次心臟移植手術患者李某今年43歲,是漯河市召陵區人。十幾年前經急診入住市中心醫院後被診斷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幾年後,其胸悶、氣喘症狀加重,就診於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植入支架3枚,術後規律用藥。

    2019年11月,患者再次出現胸悶、氣喘症狀並伴有心慌、咽部緊縮感、頭暈、黑蒙症狀,結合心臟彩超及心電圖結果,心內科專家團隊決定為患者植入S-ICD替代傳統ICD,這項舉措不僅為患者考慮周全,也為以後的心臟移植爭取到了黃金時機。

    今年7月14日,患者再次出現胸悶、心慌等症狀,為徹底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保障患者今後生活質量,該院醫療專家團隊聯合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為此患者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11月25日上午11時許,心臟移植手術開始進行,下午6時許結束。首次入院治療到心臟移植成功,漯河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團隊積極參加患者救治,手術全程跟蹤,為日後該院開展心臟移植手術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華西醫院完成西南地區最小患兒心臟移植手術
    6月15日下午,一場多學科的聯合緊急救治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手術室進行,由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器官移植中心等科室組成的多學科團隊,正在為一名1歲8個月的擴張型心肌病終末期患兒明明(化名)進行一場爭分奪秒的小兒心臟移植手術。在醫護團隊的通力協作下,一顆健康的心臟移植到了明明體內,三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
  • 唯一一家地級市醫院和100例心臟移植手術
    2020年10月14日,中山市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主任梁毅帶領數十位醫務人員,歡送患者高軍出院。高軍是中山市人民醫院第100位心臟移植患者,也是救治難度最高的一位。從住院到出院,高軍經歷了近半年時間。「基本上心臟移植手術中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他都發生了。」
  • 打破魔咒:心臟移植手術
    1958年初,伯納德回到南非,在開普敦的格魯特-斯庫爾醫院籌建了心臟外科實驗室,在此之後,他又多次出國學習,並專門到維吉尼亞大學學習心臟外科關鍵的抗排異技術,在一切準備好了之後,伯納德首先完成了一例腎移植手術,這次手術非常成功,而且後來這位患者還繼續存活了23年,這次手術的成功,無疑使得伯納德向心臟移植邁進了一大步。
  • 臺灣亞東醫院首例「三心人心臟移植」手術成功
    中新社香港一月二十七日電臺北消息:臺灣臺北縣亞區醫院今天表示,該醫院完成首例「三心人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目前接受手術後擁有三顆心臟的黃姓病人恢復情況良好,可望於近日轉回普通病房隔離室。  據「中央社」今天報導,患有心臟衰竭的黃姓病人,亞東醫院於一月十八日為他進行第一次心臟移植手術後,發現移植的心臟功能不良,再度接受第二顆捐心,由於兩顆捐贈的心臟各有功能,醫院方面決定將不同的心臟與病人原有的心臟相連接,於是再進行第二次手術,歷時十八個小時,終於取得成功,使黃姓病人成為首例擁有三顆心的人。
  • 臺北振興醫院創心臟移植裡程碑
    臺北振興醫院創心臟移植裡程碑 2010-04-09 08: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張蕾  中新網臺北4月8日電 題:開創世界心臟移植新裡程碑的臺北振興醫院  中新網記者  臺北振興醫院,是臺灣的一家名醫院。8日,上海市長韓正就慕名而來,專程前往振興醫院進行了參觀訪問。
  • 南京完成全國首例兒童醫院系統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
    原標題:2歲寶寶重獲「心」生,南京完成全國首例兒童醫院系統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交匯點訊 南京市兒童醫院近日成功為一名2歲的心肌病兒童施行了「換心」手術,創造了江蘇省內最小年齡的心臟移植記錄,這同時也是全國兒童醫院系統的首例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
  • 華西醫院完成西南地區最小患兒心臟移植手術
    6月29日,1歲8個月的明明(化名)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出院了,帶著一顆新的心臟。術後恢復中的明明接受醫生的檢查6月15日下午,歷時3個多小時,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器官移植中心等科室組成的多學科團隊,順利將意外去世的捐獻者心臟,移植到了患有先天性「擴心病」的明明體內。
  • 疫情下的新生,華南地區最低體重心臟移植手術,成功在這家醫院開展
    在病友群家長的推薦下,他來到了廣東省人民醫院求醫。3月1日,經過醫院多學科合作和護士團隊的精心護理,省人民醫院順利給小波完成心臟移植手術,是華南地區最低體重的成功心臟移植案例。團隊成員吳敏醫生介紹,雖然目前省人民醫院開展心臟移植手術已很成熟,術後生存率也很高,但是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難度比成人心臟移植手術難度大很多。 「一方面是供心來源極其受限,大部分供心都來自成年心臟,兒童供心很少,嬰幼兒心臟捐獻就更如大熊貓般稀有。
  • 中山醫院六例「心臟移植」成功率100%
    東方網2月4日消息:從去年5月首次施行我國年齡最小患者的心臟移植手術,到今年1月13日完成這例手術,中山醫院心外科已連續實施六例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率達100%。據解放日報報導,這六例手術患者為3男3女,術前均患有晚期擴張性心臟病,經藥物治療無效,其中年齡最小的12歲,最大的48歲,分別來自江蘇、浙江、雲南、安徽、上海等地。在手術中,中山醫院採用了在當地取供體當地行移植手術的方法,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六位心臟移植病人平均心臟對接吻合時間為45分鐘,最快的僅33分鐘,實現了中山醫院「零」的突破。
  • 78歲老人成功「換心」 浙大一院完成高難度心臟移植手術
    9月23日,78歲的冠心病患者「彩虹奶奶」在浙大一院康復出院,此時距離她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已有68天。這是浙大一院今年以來成功開展的20例心臟移植手術中的第14例,她也成為目前全國最高齡的心臟移植患者。「彩虹奶奶」退休前是一位小學教研員。雖然已年過七旬,但她平時身體健朗,除了患有青光眼、高度近視以外,身上沒有其他大毛病。
  • 鄭州七院成功實施第60例心臟移植手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8月18日,就在醫師節的前一天,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成功實施第60例心臟移植手術。一名56歲的患者,通過手術重獲新生。醫生告訴他和家人,最優的治療手段,是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當時不知道心臟移植的費用,也不知道去哪做手術,只是覺得父親的病情,還沒到那個(移植的)程度。」劉先生的兒子小劉說,父親查出該病後,在家保守治療了兩年左右。2017年,劉先生在北京接受了三腔起搏除顫器植入手術。
  • 「換心」已成常規手術,邵逸夫醫院 1個月連做5臺高難度心臟移植手術!
    通訊員王家鈴李文芳記者柯靜「鈴鈴鈴……」10月3日下午,當大家還沉浸在國慶休假模式時,浙大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移植手術間內,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供心已經取下,供心情況良好……」隨著電話那頭傳來消息,手術室內立馬緊鑼密鼓忙碌起來。
  • ...阜外醫院|深圳醫院|救護車|心肌病|警方|深圳|移植|醫學|心臟|...
    ,親自為李大叔實施心臟移植手術。心臟移植手術,對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是莫大的考驗。心臟在所有臟器中對缺血、缺氧是最敏感的,所以醫生必須「又快又準」,否則術後感染和器官衰竭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就拿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北京阜外醫院)來說,醫院一年就做了100多例心臟移植手術,目前在全世界醫院中排名前五、國內排名第一。 而對深圳人民來說,這更是天大的好消息!你可能會問:北京的醫院,關深圳啥事?
  • 武漢協和醫院一天完成四臺DBD心臟移植手術
    ▲8月6日,心外科董念國教授(右1)和夏家紅教授(左1)為患者進行心臟移植手術8月6日上午10點至凌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董念國教授和夏家紅教授率領另外一個兒童移植手術是11歲小患兒玲玲(化名),她來自四川蘆山,患有擴張性心肌病,左室達到6.2釐米,EF值只有13%,心功能很差,手術前主要靠血管活性藥物維持生命體徵,如果不及時手術,其生命危在旦夕。她先後輾轉求醫於四川、重慶、北京、上海等醫療機構,最後選擇到武漢協和醫院做心臟移植手術。
  • 醫學史上的8月8日:日本首例心臟移植手術完成,裡程碑?爭議?
    歷史上的今天即1968年8月8日,札幌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和田壽郎完成了日本首例心臟移植手術。當全日本都在為之歡呼的同時,巨大的爭議也被引發。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風險升主動脈瘤手術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不畏艱難胸中拆「彈」成功完成一例高風險升主動脈瘤手術 駐馬店網訊(記者 胡霄飛 通訊員 馮世軍 劉洋)近日,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成功完成了一臺高風險手術,為命懸一線的姜女士實施了Bentall半弓置換術
  • 廣東醫院異血型心臟移植獲成功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3日稱,在該院心臟外科教授吳鍾凱團隊的救治下,終末期心臟病患者鄒先生接受了不同血型的心臟移植手術,目前已正常飲食活動。41歲的鄒先生來自江西省。4年前,一次輕微的活動後,鄒先生開始出現沒有誘因的心悸氣促。經醫生檢查,他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3個月前,頻繁發作的胸悶、心悸、頭暈,讓他躺不平吃不下,鄒先生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心臟移植患兒出院:「我長大了想當厲害的心臟科醫生!」
    12月12日上午,彤彤出院後首次回到醫院複查,小手打出勝利的「V」字,站在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臟移植中心(心血管外科三病區)主任楊斌身邊,讓媽媽給她拍照片。 在眾人眼裡,彤彤是個聰明又可愛的孩子,但誰又能想到,才8歲的她就經歷了比成人還多的考驗。
  • 讓生命延續,鄭州七院心臟移植突破50例
    因為複雜和風險,心臟移植被稱為「王冠上的明珠」器官移植因複雜程度、風險之大,被認為是外科手術「王冠上的明珠」,是一項需要多學科參與的醫療技術,也代表了一家醫院學科建設的綜合水平。「作為心血管專科醫院,我們一直致力於救治心血管病患,尤其是通過頂尖的技術,來挽救終末期病人的生命。」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魏豔說,2018年1月,醫院獲得了心臟移植執業資格。此後全院上下積極謀劃培養自己的專家團隊,派出醫護人員到國家級醫學中心交流學習,同時做了大量的基礎準備工作,迅速組建起一個技術過硬的心臟移植團隊。
  • 西南地區最小患兒心臟移植手術在蓉完成 年僅1歲8個月
    華西醫院供圖 中新網成都6月30日電 (王鵬)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30日消息,該醫院近日為一名1歲8個月的擴張型心肌病終末期患兒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創下了西南地區心臟移植手術患者最小年齡紀錄。目前該患兒已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