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8個月!華西醫院完成西南地區最小患兒心臟移植手術

2020-12-21 騰訊網

6月29日,1歲8個月的明明(化名)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出院了,帶著一顆新的心臟。

術後恢復中的明明接受醫生的檢查

6月15日下午,歷時3個多小時,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器官移植中心等科室組成的多學科團隊,順利將意外去世的捐獻者心臟,移植到了患有先天性「擴心病」的明明體內。這場手術創下了整個西南地區患者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年齡最小的紀錄。

出生4個月確診先心病

心臟移植迫在眉睫

出生4個月,明明就被確診了先天性心臟病。從小就反覆多病、發育緩慢,正是因為明明的心臟比正常孩子大一些,心臟收縮功能不好,醫生評估,明明活到5歲的概率只有50%。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負荷的增加,明明的心臟已經無法正常工作,心臟移植成為他活下去的唯一機會。

病床上的明明和熊貓玩具

但是,給幼兒做心臟移植手術,配型、年齡都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供體奇缺。

今年2月,明明的父母接到華西醫院的電話,通知有合適的供體。明明父母立即將孩子送到醫院,但孩子被推進手術室一個小時後就又被推了出來。原來,手術準備過程中,醫生發現,供體的腹腔已經出現了感染,心臟移植手術不得不終止。

等待中,又過了四個月,明明的病情也在加重,呼吸急促的頻率加快,幾次因肺部感染入院,又被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心臟移植,迫在眉睫。

幸運的是,6月10日,明明的父母再次接到通知,儘快入院。

多學科團隊協作

孩子重獲「心」生

與成人心臟移植相比,兒童心臟移植需要更高超、精細的外科技術,手術中可能發生的意外和不確切因素更突然、更繁瑣,為此,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心臟內科、麻醉手術中心、重症監護室、器官移植中心、護理團隊、臨床營養科等科室部門組成了多學科協作團隊,通過多次會診、評估,讓明明達到一個比較好的狀態來接受手術,並制定好了詳細的手術方案。

醫護團隊精心照料明明

6月15日下午,明明再一次被推進了手術室。歷時3個多小時,手術順利完成。接下來,明明需要闖過的,還有術後的併發症。

在重症監護室,小兒ICU主管醫生鄧麗靜、護士長唐夢琳和團隊接過了術後照護的接力棒。生命支持、心電監測、呼吸機的輔助通氣、密切的血氣分析……6月19日,明明順利摘下了呼吸機,6月26日回到了普通病房。

為明明主刀的安琪教授是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在他眼裡,小兒心臟移植手術最難的還不是外科手術,「最困難的問題,一是供體的奇缺,要找到這麼小的供體很難,而且對配型、年齡、血型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二是團隊的協同和處置能力,外科、內科、重症監護、麻醉、OPO團隊必須要有效合作;三是小孩的心臟移植在圍手術期的管理上要求更高,如何預防感染、手術的心肌保護、停機等都有一定難度。小朋友很幸運,所有一切都比較順利」。

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醫院供圖

編輯 張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華西醫院完成西南地區最小患兒心臟移植手術
    6月29日,來自南充一歲八個月的患兒明明(化名)身體恢復良好,順利從華西醫院出院。而就在兩周之前,年幼的他才經歷了一場超高難度的心臟移植手術。6月15日下午,一場多學科的聯合緊急救治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手術室進行,由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器官移植中心等科室組成的多學科團隊,正在為一名1歲8個月的擴張型心肌病終末期患兒明明(化名)進行一場爭分奪秒的小兒心臟移植手術。在醫護團隊的通力協作下,一顆健康的心臟移植到了明明體內,三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
  • 西南地區最小患兒心臟移植手術在蓉完成 年僅1歲8個月
    華西醫院供圖 中新網成都6月30日電 (王鵬)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30日消息,該醫院近日為一名1歲8個月的擴張型心肌病終末期患兒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創下了西南地區心臟移植手術患者最小年齡紀錄。目前該患兒已出院。
  • 代那個去天堂的寶貝好好活下去 華西醫院為1歲八個月患兒移植心臟
    川報觀察記者 李寰 攝影報導 6月29日,華西醫院心臟外科病房,護士正在為1歲八個月的明明(化名)辦理出院手續。 腦死亡患兒家庭捐出器官讓生命延續 6月中旬,一場驚心動魄的心臟移植手術在華西醫院進行。 明明因「擴心病」,心臟功能已經進入了終末期,需要做心臟移植手術。
  • 4月齡腦死亡男寶寶捐器官 四川年齡最小肝臟移植手術完成
    8月17日上午,剛滿4個月的瀟瀟(化名)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出院了。20多天前,一個同樣4個月大的男寶寶,因意外導致腦死亡,父母忍痛捐出了他的肝臟、腎臟。正是這顆來自同齡人的肝臟,移植到患有先天性膽管閉鎖的瀟瀟體內,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 南京完成全國首例兒童醫院系統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
    原標題:2歲寶寶重獲「心」生,南京完成全國首例兒童醫院系統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交匯點訊 南京市兒童醫院近日成功為一名2歲的心肌病兒童施行了「換心」手術,創造了江蘇省內最小年齡的心臟移植記錄,這同時也是全國兒童醫院系統的首例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
  • 疫情下的新生,華南地區最低體重心臟移植手術,成功在這家醫院開展
    3月1日,經過醫院多學科合作和護士團隊的精心護理,省人民醫院順利給小波完成心臟移植手術,是華南地區最低體重的成功心臟移植案例。▲左圖:入院時,患兒的大腿還不如一個成年女性的小臂粗;右圖:患兒經過治療,營養狀態慢慢恢復良好小波爸爸以為,黃勁松主任也會像別的醫院醫生一樣,認為孩子年齡小、體重低,無法完成心臟移植手術。沒想到,接診結束,黃勁松介紹劉先生去找心外科吳敏醫生,登記預約心臟供體。
  • 年僅1歲!華南年齡最小患者成功心臟移植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吳梅芬圖/醫院提供「感謝心臟捐獻者和醫護人員,讓我的孩子有了新的生命!我已經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希望將生命的希望傳遞下去。」當1歲的兒子小波(化名)從待了1個月的重症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劉先生熱淚盈眶地說。
  • 武漢協和醫院一天完成四臺DBD心臟移植手術
    8月,四顆來自貴陽、海口、昆明、廣州的心臟成功植入武漢協和醫院四名患者胸腔內,至此,愛心得以傳遞,生命得以延續。▲8月6日,心外科董念國教授(右1)和夏家紅教授(左1)為患者進行心臟移植手術8月6日上午10點至凌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董念國教授和夏家紅教授率領
  • 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
    【來源:長江日報】一顆心臟跨越三地帶來新希望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3月19日上午9時20分,疫情期間,武漢協和醫護們排除萬難,為在漢四川11歲女孩送來寶貴的心臟。當晚9時27分,這顆一路狂奔的心臟終於在女孩胸腔內成功跳動。生命垂危,在漢四川女孩急需心臟移植女孩欣欣(化名)是四川樂山縣人,今年11歲。去年9月,她在華西醫院確診為擴張性心肌病後,已出現心衰現象。
  • 2歲寶寶重獲「心」生,首例全國兒童醫院系統嬰幼兒心臟移植誕生
    交匯點訊 南京市兒童醫院近日成功為一名2歲的心肌病兒童施行了「換心」手術,創造了江蘇省內最小年齡的心臟移植記錄,這同時也是全國兒童醫院系統的首例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
  • 3歲捐獻者心臟置換給1歲嬰兒,華南地區最低齡「換心術」成功了
    南都訊3月31日,來自深圳的1歲男嬰小波從廣東省人民醫院的ICU病房轉到普通病房,意味著小傢伙的心臟移植手術做得非常成功,這也標誌著他也創造了一個記錄——廣東乃至華南地區最低齡的器官移植者。小波僅有不到6.5kg的體重,年齡也只有不到1歲,能與之匹配的供心更是少之又少;此外,往常臨近省市有合適的供心時團隊可以不遠萬裡地去獲取,進一步擴大供心的來源範圍,目前受疫情影響,全國多個省市啟動一級應急響應,交通的不便利增加了供心獲取的難度。而吳敏告訴南都記者,類似的兒童心臟移植,等待的時間往往是超過數月的,最長甚至達到8個月。即便獲得了合適的心臟,手術風險也是明擺在那的。
  • 醫學史上的8月8日:日本首例心臟移植手術完成,裡程碑?爭議?
    歷史上的今天即1968年8月8日,札幌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和田壽郎完成了日本首例心臟移植手術。當全日本都在為之歡呼的同時,巨大的爭議也被引發。
  • 協和醫院一天完成四臺「換心」手術
    楚天都市報8月7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聶文聞 陳有為 王勇軍)四顆來自貴陽、海口、昆明、廣州的心臟於8月6日分別植入武漢協和醫院四名患者胸腔內,愛心得以傳遞,生命得以延續。
  • 國內首例罕見巨大心臟在華西醫院成功安置心臟起搏器
    昨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病房,市民張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足足走了39級樓梯,這讓張女士和丈夫無比興奮。常人輕輕鬆鬆能走完的39級樓梯,為何能讓他們如此開心?原來,23年心臟病史的張女士心臟巨大,心胸比(胸片上心臟和胸廓橫徑比例)達到了驚人的95%,出現嚴重的心跳暫停。
  • 心臟移植患兒出院:「我長大了想當厲害的心臟科醫生!」
    今年8歲的女孩彤彤(化名),因為擴張性心肌病導致的終末期心力衰竭,在一周內經歷了兩次生死搶救。 而在11月11日這天,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的心臟移植專家團隊,通過手術使她重啟了美麗人生。 ●女孩遭遇不幸:7歲查出擴心病,8歲病情進展到晚期 「有表演天賦,情商高。」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86歲患者為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千裡慕名求醫「昨天做了起搏器手術,明天就可以出院,完全感覺不到是做了一次手術,來華西醫院真是來對了!」,86歲的患者喜笑顏開地說。患者及家屬到吉林及北京多個大型醫院診治以後,確定選擇新型無導線的膠囊起搏器。患者及家屬經多種渠道諮詢了解到華西醫院劉興斌醫師是全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經驗最豐富的專家之一,有多次國內多中心起搏新技術手術直播展示華西醫院在該領域的理念和技術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因此決定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來做這個手術。
  • 「換心」已成常規手術,邵逸夫醫院 1個月連做5臺高難度心臟移植手術!
    通訊員王家鈴李文芳記者柯靜「鈴鈴鈴……」10月3日下午,當大家還沉浸在國慶休假模式時,浙大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移植手術間內,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供心已經取下,供心情況良好……」隨著電話那頭傳來消息,手術室內立馬緊鑼密鼓忙碌起來。
  • 甲狀腺癌從頸部一直長到心臟!華西醫院完成「世界級難度」手術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甲狀腺外科與多個科室合作,歷經華西醫院史上罕見的五次門診多學科會診,以甲狀腺外科主任李志輝教授團隊、肺癌中心周清華教授團隊、麻醉科劉斌教授、胸外科ICU團隊及手術室護理團隊等多學科協作努力,拼下了一場「世界級高難度」的手術,為一位24歲的年輕患者重啟
  • 武漢兩月齡嬰兒換上4歲男童心臟,刷新亞洲最小「換心人」記錄
    出生66天後,武漢3公斤嬰兒換上4歲腦死亡男童心臟……近日,武漢協和醫院成功完成亞洲最小「換心人」手術。 6月8日凌晨五點半,林女士和先生趕到協和醫院,雖然一夜駕車十分疲倦,睿睿即將做移植手術的事實讓他們既喜悅又緊張…… 6月8日下午1點40分,護心團隊抵達武漢天河機場,最終,這顆寶貴的心臟於下午2點35分達到武漢協和醫院。
  • 華西醫院舉辦西南首屆「複雜先心論壇」
    本報訊 (記者 石小宏)近日,由華西醫院心臟外科主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