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

2020-12-21 環球網

【來源:長江日報】

一顆心臟跨越三地帶來新希望

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

3月19日上午9時20分,跨越南京、廣州、武漢三地,聯動飛機、高鐵,武漢、廣州兩地醫生展開了一場緊張的護心接力賽。疫情期間,武漢協和醫護們排除萬難,為在漢四川11歲女孩送來寶貴的心臟。當晚9時27分,這顆一路狂奔的心臟終於在女孩胸腔內成功跳動。

生命垂危,在漢四川女孩急需心臟移植

女孩欣欣(化名)是四川樂山縣人,今年11歲。去年9月,她在華西醫院確診為擴張性心肌病後,已出現心衰現象。今年1月初,家人帶她來到武漢協和醫院,後轉入心臟大血管外科。

做完各項檢查後發現,欣欣的左心室直徑遠超正常數值達到71毫米,同時,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不足。董念國主任擔憂,女孩的擴心病進展很快,心臟負荷越來越大,很容易發生猝死。「儘快進行心臟移植是最後的希望。」董主任強調。

經過一個半月的等待,3月18日,協和心外科醫護得到消息,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5歲男孩不幸去世,家屬同意器官捐獻。「男孩的血型等各項指標與女孩非常合適。」董主任表示,護心跑男團隊即刻開始護心行動!

跨越三地,特殊時刻大家緊急接力護心

協和護心跑男遇到兩大難題:第一,無法到場取心;第二,無法護心到漢。

面對兩大難題,心外科董念國主任當機立斷,緊急聯繫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殷勝利教授,希望直接由廣州當地醫生評估和摘取心臟。特殊情況下,殷教授馬上答應,經過團隊評估,供心狀態良好,可以移植。兩地線上反覆溝通各項取心細節,確保萬無一失。

同時,心外科聯繫了當時正在南京的協和器官捐獻協調員王玉,讓他緊急飛往廣州,完成取心後的送心任務。王玉告訴記者,接到任務後,他於9時20分搭乘MU2807航班,11時45分到達廣州。下機後,王玉在下午1時趕到指定醫院,並於3時15分順利取心。4時20分左右,他乘坐從廣州南到鄭州東的G76次高鐵。

在心外科與高鐵站工作人員充分溝通的前提下,當晚7時36分,高鐵經停武漢站時,王玉人不下車,直接將心臟交給站臺工作人員小張,再由小張轉送到早已等候在出站口的護心跑男陳思教授手中。

這顆寶貴的心臟「出站」後,在護心跑男的急速護送下,於8時55分順利到達協和手術室。

千裡護心到漢,女孩重獲新生

在大家齊力護心的同時,協和心外科團隊已經做好疫情期間所有的術前防控要求,患者也已排查新冠肺炎病毒。當晚9時左右,董念國教授為首的專家團隊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開始心臟移植手術。

一下、兩下、三下……晚上9時27分,心臟慢慢地呈現出穩定的節律,跳動也越來越有力,這顆心臟在女孩的胸腔中重新有力地跳動起來。

11時30分,女孩順利撤除體外循環,手術取得了和預期一樣的完美結果。3月20日零時45分,醫護成功為女孩關胸並完成止血。1時左右,欣欣轉到心血管外科重症監護室進行術後治療。目前,欣欣的相關生命指徵如心跳、血壓、呼吸、血氧及血氣等都很平穩。

(長江日報記者蘇金妮 通訊員聶文聞 張瑋 劉坤維)

相關焦點

  • 武漢協和醫院一天完成四臺DBD心臟移植手術
    8月,四顆來自貴陽、海口、昆明、廣州的心臟成功植入武漢協和醫院四名患者胸腔內,至此,愛心得以傳遞,生命得以延續。▲8月6日,心外科董念國教授(右1)和夏家紅教授(左1)為患者進行心臟移植手術8月6日上午10點至凌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董念國教授和夏家紅教授率領
  • 協和醫院一天完成四臺「換心」手術
    楚天都市報8月7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聶文聞 陳有為 王勇軍)四顆來自貴陽、海口、昆明、廣州的心臟於8月6日分別植入武漢協和醫院四名患者胸腔內,愛心得以傳遞,生命得以延續。
  • 跨國轉運救治,使用人工心臟9個月後,在日本打工的中國女孩心臟移植...
    近日,一場跨國救治在武漢協和醫院順利完成。一名在日本打工的中國女孩在使用人工心臟295天後,心臟移植成功。這也是全球最長體外雙心室輔助橋接心臟移植手術,患者目前恢復順利。接受移植的中國女孩玲玲來自山東,今年24歲,兩年前以實習生的身份到日本工作。去年5月,她在服用了治療粉刺的藥後,引起嚴重過敏,並引發了腎功能和心肌功能的低下,被確診為「巨細胞性心肌炎」。9月,玲玲體內被安裝上體外人工心臟。受限於日本的相關政策條件,玲玲無法在日本接受心臟移植手術。
  • 武漢兩月齡嬰兒換上4歲男童心臟,刷新亞洲最小「換心人」記錄
    出生66天後,武漢3公斤嬰兒換上4歲腦死亡男童心臟……近日,武漢協和醫院成功完成亞洲最小「換心人」手術。 2月齡嬰兒換上4歲男童心臟 「救命的心」重新復跳 與此同時,林女士6月7日晚上也接到了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史嘉瑋教授的電話,被告知有合適心臟供體。當晚12點,林女士和丈夫連夜趕到協和醫院。
  • 華西醫院完成西南地區最小患兒心臟移植手術
    6月29日,來自南充一歲八個月的患兒明明(化名)身體恢復良好,順利從華西醫院出院。而就在兩周之前,年幼的他才經歷了一場超高難度的心臟移植手術。6月15日下午,一場多學科的聯合緊急救治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手術室進行,由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器官移植中心等科室組成的多學科團隊,正在為一名1歲8個月的擴張型心肌病終末期患兒明明(化名)進行一場爭分奪秒的小兒心臟移植手術。在醫護團隊的通力協作下,一顆健康的心臟移植到了明明體內,三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
  • ...發病,人工心臟續命10個月後危在旦夕,跨國接力護送心衰女孩來武漢
    昨日,24歲的山東女孩玲玲(化名)躺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ICU病房,回想自己一路驚心動魄的搶救經歷,感到萬分幸運,又有些心有餘悸。玲玲在日本工作時,因藥物過敏突發嚴重心力衰竭,只能依靠兩隻體外「人工心臟」艱難維持生命,唯一的出路是回國進行心臟移植。
  • 唯一一家地級市醫院和100例心臟移植手術
    高軍出院這天,一位對中山市人民醫院具有特殊意義的患者前來複查,這位名叫李鏘帆的患者是該院的第1例心臟移植患者,做心臟移植手術時才30多歲,現在已經50餘歲了。照片由醫院提供從1到100從1到100,中山市人民醫院心胸外科用了16年。
  • 南京完成全國首例兒童醫院系統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
    原標題:2歲寶寶重獲「心」生,南京完成全國首例兒童醫院系統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交匯點訊 南京市兒童醫院近日成功為一名2歲的心肌病兒童施行了「換心」手術,創造了江蘇省內最小年齡的心臟移植記錄,這同時也是全國兒童醫院系統的首例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
  • 武漢大學:器官移植創世界紀錄,華科大:不好意思,紀錄已被打破
    M9的大名單中,由於醫學同理科化學、生物等學科相關聯,武漢大學醫學院的進步,顯示出武漢大學強大的理科綜合實力,此次武漢疫情爆發期間,武漢大學醫學院也獲得大量的媒體曝光機會,2020年4月20日,武漢大學為一名使用62天ECMO人工肺的新冠患者完成了肺部移植,打破了之前的世界紀錄,並且獲得央視的採訪報導。
  • 14小時內同一醫院為4患者「換心」 在國內尚屬首次 200多位醫護...
    6日10時至24時,武漢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和夏家紅教授率領200餘人的醫護團隊,在同一天14個小時內,成功完成4臺DBD(腦死亡器官捐獻)心臟移植。據了解,同一個單位於同一天完成4臺DBD心臟移植手術,在國內尚屬首次,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極為罕見。目前,4名患者生命體徵穩定。
  • 1歲8個月!華西醫院完成西南地區最小患兒心臟移植手術
    6月29日,1歲8個月的明明(化名)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出院了,帶著一顆新的心臟。術後恢復中的明明接受醫生的檢查6月15日下午,歷時3個多小時,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器官移植中心等科室組成的多學科團隊,順利將意外去世的捐獻者心臟,移植到了患有先天性「擴心病」的明明體內。
  • 武漢協和醫院2020醫師節「微光成炬,醫路前行」,向抗疫英雄致敬!
    武漢協和醫院2020醫師節「微光成炬,醫路前行」,向抗疫英雄致敬!    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8月19日下午3點,武漢協和醫院隆重舉辦2020年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    《重生——國家需要,協和使命》     大會伊始,全場一起觀看協和醫院抗疫紀錄片《重生》,回顧武漢協和醫院上下一心,共抗疫情的偉大曆程。
  • 8歲女孩接受心臟移植:「我長大了想當像楊醫生一樣厲害的心臟科...
    今年8歲的女孩彤彤(化名),因為擴張性心肌病導致的終末期心力衰竭,在一周內經歷了兩次生死搶救。 而在11月11日這天,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的心臟移植專家團隊,通過手術使她重啟了美麗人生。 女孩遭遇不幸:7歲查出擴心病,8歲病情進展到晚期 「有表演天賦,情商高。」
  • 漯河市中心醫院首次參與心臟移植手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劉廣超通訊員谷運嶺張巖文圖    近日,由漯河市中心醫院(漯河市第一人民醫院、漯河醫專一附院)心臟中心團隊和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聯合開展的,一例終末期擴張性心肌病心臟移植手術,在鄭州成功實施。
  • 西南地區最小患兒心臟移植手術在蓉完成 年僅1歲8個月
    華西醫院供圖 中新網成都6月30日電 (王鵬)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30日消息,該醫院近日為一名1歲8個月的擴張型心肌病終末期患兒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創下了西南地區心臟移植手術患者最小年齡紀錄。目前該患兒已出院。
  • 臺北振興醫院創心臟移植裡程碑
    臺北振興醫院創心臟移植裡程碑 2010-04-09 08: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張蕾  中新網臺北4月8日電 題:開創世界心臟移植新裡程碑的臺北振興醫院  中新網記者  臺北振興醫院,是臺灣的一家名醫院。8日,上海市長韓正就慕名而來,專程前往振興醫院進行了參觀訪問。
  • 2歲寶寶重獲「心」生,首例全國兒童醫院系統嬰幼兒心臟移植誕生
    交匯點訊 南京市兒童醫院近日成功為一名2歲的心肌病兒童施行了「換心」手術,創造了江蘇省內最小年齡的心臟移植記錄,這同時也是全國兒童醫院系統的首例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
  • 心臟移植患兒出院:「我長大了想當厲害的心臟科醫生!」
    今年8歲的女孩彤彤(化名),因為擴張性心肌病導致的終末期心力衰竭,在一周內經歷了兩次生死搶救。 而在11月11日這天,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的心臟移植專家團隊,通過手術使她重啟了美麗人生。 ●女孩遭遇不幸:7歲查出擴心病,8歲病情進展到晚期 「有表演天賦,情商高。」
  • 打破魔咒:心臟移植手術
    1958年初,伯納德回到南非,在開普敦的格魯特-斯庫爾醫院籌建了心臟外科實驗室,在此之後,他又多次出國學習,並專門到維吉尼亞大學學習心臟外科關鍵的抗排異技術,在一切準備好了之後,伯納德首先完成了一例腎移植手術,這次手術非常成功,而且後來這位患者還繼續存活了23年,這次手術的成功,無疑使得伯納德向心臟移植邁進了一大步。
  • 臺灣亞東醫院首例「三心人心臟移植」手術成功
    中新社香港一月二十七日電臺北消息:臺灣臺北縣亞區醫院今天表示,該醫院完成首例「三心人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目前接受手術後擁有三顆心臟的黃姓病人恢復情況良好,可望於近日轉回普通病房隔離室。  據「中央社」今天報導,患有心臟衰竭的黃姓病人,亞東醫院於一月十八日為他進行第一次心臟移植手術後,發現移植的心臟功能不良,再度接受第二顆捐心,由於兩顆捐贈的心臟各有功能,醫院方面決定將不同的心臟與病人原有的心臟相連接,於是再進行第二次手術,歷時十八個小時,終於取得成功,使黃姓病人成為首例擁有三顆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