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日報】
一顆心臟跨越三地帶來新希望
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
3月19日上午9時20分,跨越南京、廣州、武漢三地,聯動飛機、高鐵,武漢、廣州兩地醫生展開了一場緊張的護心接力賽。疫情期間,武漢協和醫護們排除萬難,為在漢四川11歲女孩送來寶貴的心臟。當晚9時27分,這顆一路狂奔的心臟終於在女孩胸腔內成功跳動。
生命垂危,在漢四川女孩急需心臟移植
女孩欣欣(化名)是四川樂山縣人,今年11歲。去年9月,她在華西醫院確診為擴張性心肌病後,已出現心衰現象。今年1月初,家人帶她來到武漢協和醫院,後轉入心臟大血管外科。
做完各項檢查後發現,欣欣的左心室直徑遠超正常數值達到71毫米,同時,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不足。董念國主任擔憂,女孩的擴心病進展很快,心臟負荷越來越大,很容易發生猝死。「儘快進行心臟移植是最後的希望。」董主任強調。
經過一個半月的等待,3月18日,協和心外科醫護得到消息,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5歲男孩不幸去世,家屬同意器官捐獻。「男孩的血型等各項指標與女孩非常合適。」董主任表示,護心跑男團隊即刻開始護心行動!
跨越三地,特殊時刻大家緊急接力護心
協和護心跑男遇到兩大難題:第一,無法到場取心;第二,無法護心到漢。
面對兩大難題,心外科董念國主任當機立斷,緊急聯繫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殷勝利教授,希望直接由廣州當地醫生評估和摘取心臟。特殊情況下,殷教授馬上答應,經過團隊評估,供心狀態良好,可以移植。兩地線上反覆溝通各項取心細節,確保萬無一失。
同時,心外科聯繫了當時正在南京的協和器官捐獻協調員王玉,讓他緊急飛往廣州,完成取心後的送心任務。王玉告訴記者,接到任務後,他於9時20分搭乘MU2807航班,11時45分到達廣州。下機後,王玉在下午1時趕到指定醫院,並於3時15分順利取心。4時20分左右,他乘坐從廣州南到鄭州東的G76次高鐵。
在心外科與高鐵站工作人員充分溝通的前提下,當晚7時36分,高鐵經停武漢站時,王玉人不下車,直接將心臟交給站臺工作人員小張,再由小張轉送到早已等候在出站口的護心跑男陳思教授手中。
這顆寶貴的心臟「出站」後,在護心跑男的急速護送下,於8時55分順利到達協和手術室。
千裡護心到漢,女孩重獲新生
在大家齊力護心的同時,協和心外科團隊已經做好疫情期間所有的術前防控要求,患者也已排查新冠肺炎病毒。當晚9時左右,董念國教授為首的專家團隊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開始心臟移植手術。
一下、兩下、三下……晚上9時27分,心臟慢慢地呈現出穩定的節律,跳動也越來越有力,這顆心臟在女孩的胸腔中重新有力地跳動起來。
11時30分,女孩順利撤除體外循環,手術取得了和預期一樣的完美結果。3月20日零時45分,醫護成功為女孩關胸並完成止血。1時左右,欣欣轉到心血管外科重症監護室進行術後治療。目前,欣欣的相關生命指徵如心跳、血壓、呼吸、血氧及血氣等都很平穩。
(長江日報記者蘇金妮 通訊員聶文聞 張瑋 劉坤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