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跨國救治在武漢協和醫院順利完成。一名在日本打工的中國女孩在使用人工心臟295天後,心臟移植成功。這也是全球最長體外雙心室輔助橋接心臟移植手術,患者目前恢復順利。
接受移植的中國女孩玲玲來自山東,今年24歲,兩年前以實習生的身份到日本工作。去年5月,她在服用了治療粉刺的藥後,引起嚴重過敏,並引發了腎功能和心肌功能的低下,被確診為「巨細胞性心肌炎」。9月,玲玲體內被安裝上體外人工心臟。
受限於日本的相關政策條件,玲玲無法在日本接受心臟移植手術。於是,她的父母找到了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可是,原本商定1月24日回國的航班因疫情暴發而被取消了。但中日醫護雙方對玲玲病情的研討,卻一直在進行。今年3月,在日本和中國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玲玲回國的計劃正式重啟。日本中部國際機場海關、出入境管理及安保等部門,也為玲玲開闢出生命救援的「綠色通道」。
同時,中國民航等部門也開闢了綠色通道。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轉運團隊準備了很多預案,比如搶救預案、插管預案、沿途備降機場等等。慶幸的是,這些預案都沒有被用到,6月12日,在醫護人員的護送下,玲玲被安全轉運回國。6月25日,這場等待了9個多月的心臟移植手術正式展開。
胸腔組織粘連,還有四根人工管道埋藏在胸骨後,可以說開胸的每一步都是「步步驚心」。一般只需要15分鐘的開胸時間,這次用了一個多小時。經過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體外循環、麻醉科、手術室等20餘名專家聯合作戰,近7個小時的緊張手術後,一顆強勁而有力的心臟在玲玲體內重新開始跳動,手術圓滿成功。
【來源:央視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