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絡插圖/文:王中華 雲南民族文化發展基金會紅色文化研究會 會長)今天來我們說說老舍的代表作《駱駝祥子》,故事大意是,《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車夫祥子的悲慘故事。
記得關注我喲,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祥子有一個理想:就是希望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洋車。於是他憑著自己的勤勞和堅忍省吃儉用,為自己定下目標,拉了三年車,終於攢到了九十六元錢,終於如願以償,買了一輛屬於自己的車。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他的洋車就被士兵搶走。但他並沒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買了一輛洋車。第二年春天與虎妞結婚,虎妞用自己的錢給祥子買了一輛車;第三年春天虎妞難產死亡,祥子又把車買了;冬天祥子愛戀的第二個女人小福子死亡;不過他實在太倒黴了,辛辛苦苦的積蓄又被洗劫一空。就這樣反覆了三次,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生活的無情打擊,一而再再而三,不是每個人都會「越戰越勇」。他「認命」了,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現實太逼人,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
這個故事是一個悲劇,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樣積極和堅韌。而他周圍的人都是做一天和尚,敲一日鍾,而祥子卻不安於現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鬥,他寧願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後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鬥,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的悲慘。
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無情現實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人是群居動物,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然而,今天的現實社會也一樣,「駱駝祥子」式的人物也大有人在,由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丟失,道德底線的喪失,人越來越變得勢力,以金錢為至上目標,只要能夠賺錢,什麼都敢幹,都敢於承諾,再也不管做人的廉恥和底線,也不會管別人的感受和處境。有些人一開始在奮鬥在追求,卻一次次被打擊,遇見太多視金錢如命的「亡命徒」,這些口才一流的大忽悠,而且是特別會「挖坑」的「獵人」到處都是,最後,把善良人陷入了三角債連鎖反應,逐步形成了社會問題,把這些善良逼成了 失信人等等,讓好人難以有出路。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是高等動物,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麼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複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全書充滿了北京地區的生活風光,不少描寫點染出一幅幅色彩鮮明的北京風俗畫和世態畫。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寫的各種人物,他用一種樸素的敘述筆調,生動的北京口語,簡潔有力地寫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畫面和具有性格特徵的人物形象。在寫實手法的運用和語言的提煉上,都取得了成功。
祥子,生活擁有兩面性,陽光和陰暗,請向著光明,人生挫折人人經歷,站起來,生活還要繼續;祥子!挺起來,生命還要延續,用你那顆善良的心去戰勝無恥與可惡。
真希望多出現一些絕望前的祥子,徹底斷絕出現絕望後而墮落的祥子。